梅州城区雷电基础参数分析

来源 :现代农业科技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anqianggeg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利用1999—2008年地闪地位资料,对梅州城区雷电基础参数进行分析,以为当地的防雷减灾工作提供参考。结果表明:梅州城区为多雷区,雷电发生季节性变化明显,一年四季均有发生,但主要集中分布在4—9月,尤其是8月。雷电日变化是午后至傍晚最多,早上相对较少,这与自然雷电发生的日变化特征比较接近,自然界雷电多表现为地闪。
  关键词 雷电;地闪密度;雷电流强度;季节变化规律;时变化规律;广东梅州
  中图分类号 P427.32 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3)18-0235-02
  作为自然界十大灾害之一,雷电是发生在大气中的声、光、电的物理现象,其在放电瞬间的电流很高,可产生巨大的破坏力及很强的电磁干扰作用。雷电灾害可以使电子设备误动作或永久性损坏,有时甚至可造成人员伤亡。很多学者对雷电特征进行了大量研究[1-5],但有关梅州城区的雷电基础分析尚未见报道。该文利用1999—2008年梅州城区的地闪资料,对当地雷电基础参数进行分析,以为当地防雷减灾工作提供科学依据。
  1 资料来源与分析方法
  该文地闪资料来源于闪电定位系统,通过选择梅州城区气象局观测场3 km范围进行分析,通过闪电的地闪密度、雷电流强度、地闪季节变化规律、地闪时变化规律等角度对当地区的雷电基础参数进行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地闪密度分析
  地闪密度(Ng)表示雷云对地放电的频繁程度,是作为估算建筑物年预计雷击次数的重要参数,单位为次/km2·a。
  由图1可以看出,梅州城区气象局观测场3 km半径范围10年(1999—2008)平均地闪密度约为:13.35次/km2·a。
  2.2 雷电流强度分析
  通过梅州城区气象局观测场位置地理参数,得出雷电流累积概率分布。由图2可以看出,雷电流累积概率为1%的雷电流幅值为293.7 kA;即雷电流幅值大于293.7 kA的地闪概率为1%;该区域3 km范围内累积概率为2%的雷电流幅值为82.3 kA;累积概率为5%的雷电流幅值为51.1 kA;累积概率为10%的雷电流幅值为38.8 kA;累积概率为50%的雷电流幅值为16.1 kA。
  2.3 地闪季节变化规律
  根据梅州城区气象局观测场3 km范围内10年的雷电资料,绘制地闪月均分布图。由图3可以看出,该地域地闪主要活动期为4—9月,其中前汛期(4—6月)占32.56%,后汛期(7—9月)占64.62%;6、7、8月为地闪高发期,65%以上的地闪都发生在这3个月;4、5、9月为地闪多发期,约32%的地闪发生在这3个月;约3%的地闪发生在其余月份,主要集中在3、10月,1、2、11、12月基本没有地闪发生。
  2.4 地闪日变化规律
  通过分析区域范围内10年的雷电资料,绘制地闪日均分布图。由图4可以看出,该地域地闪主要活跃在13:00—21:00,81%以上的地闪都发生在这个时段,14:00—19:00为地闪高发时段,其中17:00段雷电活动最为强烈;22:00至次日12:00地闪相对较少,约19%的地闪发生在这个时段。
  3 结论与讨论
  该研究表明,梅州城区为多雷区,地闪密度为13.35次/km2·a。雷电流累积概率为1%的雷电流幅值为293.7 kA,累积概率为2%的雷电流幅值为82.3 kA;累积概率为5%的雷电流幅值为51.1 kA;累积概率为10%的雷电流幅值为38.8 kA;累积概率为50%的雷电流幅值为16.1 kA。雷电发生季节性变化明显,一年四季均有发生,但主要集中分布在4—9月,尤其是8月。雷电活动日变化是午后至傍晚最多,早上相对较少。
  由于地闪资料统计年限较短,加上选择梅州城区气象观测场单站点进行分析,从而可能导致雷电基础参数不够完整。因此,梅州城区雷电基础参数特征有可能会出现其他的一些变化[6]。
  4 参考文献
  [1] 陈渭民.雷电学原理[M].北京:气象出版社,2003:31-33.
  [2] 郭青.2006—2009年梅州市雷电灾害时空分布特征及成因分析[J].气象研究与应用,2010,31(A02):144-146.
  [3] 黄克俭,涂山山.闪电监测定位资料在湖北省雷灾调查与鉴定中的应用[J].暴雨灾害,2008,27(1):83-86.
  [4] 王学良,王海军,李卫红.近45年湖北省雷电日数的时空变化特征分析[J].暴雨灾害,2007,26(1):83-87.
  [5] 朱乾根,林锦瑞,寿绍文.天气学原理和方法[M].北京:气象出版社,1981.
  [6] 张晨辉,罗碧瑜,陈立宏.广东省梅州雷暴时空变化特征分析[J].安徽农业科学,2009,37(17):8060-8062,8094.
其他文献
摘要阐述了嘉优2号的特征特性,介绍了嘉优2号连作晚稻机械化插秧高产技术,包括种子消毒、育秧方法、合理密植、合理施肥、科学浇水等内容,以期为嘉优2号的科学种植提供参考。  关键词杂交水稻;嘉优2号;机械化插秧;高产技术  中图分类号S511.2 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 1007-5739(2010)06-0082-01    嘉优2号(原名嘉优嘉优04-1)是嘉兴市农业科学研究院联合绍兴市农业科学院
摘要 加强农产品质量建设,是确保消费安全、切实维护群众利益和构建和谐社会的迫切需要。该文通过分析海安县农产品质量建设工作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提出对策,以为加强海安县农产品质量建设工作提供参考。  关键词 农产品;质量建设;消费安全;江苏海安  中图分类号 TS207.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3)18-0281-03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安全消费意识的提高
摘要 设施蔬菜产业是一项技术密集型、资金密集型、劳动力密集型、可实现高产出、高回报的农业朝阳产业。近年来,在全国大力发展设施蔬菜产业的大好势头下,汉中市设施蔬菜产业也得到了快速发展。该文主要阐述了汉中市设施蔬菜产业发展现状及优势,并针对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对策。  关键词 设施蔬菜产业;现状;优势;问题;对策;陕西汉中  中图分类号 F326.1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
摘要 介绍海安县花木产业发展现状,分析其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据此提出相应的发展对策,以推动当地花木产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 花木产业;问题;发展对策;江苏海安  中图分类号 S72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3)18-0193-02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花木产业已成为21世纪的朝阳产业之一[1]。近年来,世界花卉消费量以20%~25%的
摘要通过3%啶虫脒乳油、20%好年冬乳油防治小麦蚜虫效果试验结果表明:在防治小麦蚜虫上,3%啶虫脒乳油600g/hm2,对水1 125kg,于小麦防治适期进行喷雾防治的效果优于20%好年冬,药后3d,3%啶虫脒乳油平均防效为86.47%,20%好年冬乳油1 200倍液平均防效为75.62%,3%啶虫脒乳油防效平均高出20%好年冬乳油10.85个百分点,推荐在生产中使用3%啶虫脒乳油。  关键词3%
摘要 通过开展黔南州农区鼠害调查研究,结果发现黔南农区主要害鼠为褐家鼠、黑线姬鼠、黄胸鼠和小家鼠,褐家鼠、小家鼠、黄胸鼠各种生境均有分布;黑线姬鼠主要分布于农田,在州内由南向北逐渐增多,南部低海拔区为稀有种类;各害鼠繁殖活动高峰在春、秋2季,春季重于秋季。影响其发生的因素主要是气候、土壤、作物、环境和天敌;防治上应采取“春季主治压基数、秋季挑治保丰收”的策略,措施上以化学防治为主,辅以生态、
摘要 从选种及种子处理、精细整地、播种、科学用肥、清沟排渍等方面总结了鄂麦27大面积的示范表现和高产栽培技术。  关键词 小麦;鄂麦27;栽培技术  中图分类号 S512.1.048;S512.1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3)17-0048-01  小麦是湖北省仅次于水稻的第二大粮食作物[1],近几年种植面积连续恢复性增加,2012年达到106.7万hm2。但距全国小麦
摘要通过对机插中熟中粳水稻新品种徐稻3号的不同施氮量和栽插密度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机插徐稻3号产量高、品质良、抗病性强,在东海地区施N量以264.00~285.75kg/hm2为宜,基蘖肥与穗肥比例为5.5∶4.5或6.0∶4.0;栽插密度以74.25~99.00万株/hm2为宜。  关键词机插;徐稻3号;施氮量;栽插密度  中图分类号S511.2 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1007-5739(20
摘要 介绍了海南岛油茶发展历程,指出了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并对海南油茶产业的发展前景进行展望,以期促进该产业的发展。  关键词 油茶产业;发展历程;问题;展望;海南岛  中图分类号 S794.4;F326.2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2)01-0374-01  油茶是山茶属植物中最具有生产价值的油用物种,广义上的
摘要 亳州市谯城区从2005年秋种开展小麦高产攻关活动,实现了小麦连续7年增产目标,期间开展了一系列的配套栽培技术研究和调查,分析自然灾害对小麦生产的影响,提出抗灾增产技术对策,以为下一步谯城区小麦增产提供参考。  关键词 小麦;灾害影响;抗灾;增产技术  中图分类号 S426;S512.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