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今年1月5日16时44分,G1747次列车合肥站准备开车时,旅客罗某(女)以等丈夫为由,用身体强行扒阻车门关闭,造成该次列车延迟发车。经查实,该女子是合肥市永红路小学一小学教师,担任教导处副主任。因此行为影响恶劣,其所在区教体局迅速对她做出停职处理的决定,还要求全区教师学习有关法律法规,提高师德和守法意识。
也是在今年,北大前教授沈阳被指性侵95级北大女学生致其自杀一事,在网上迅速升温。4月6日,北京大学教师职业道德和纪律委员会发表声明;同日,南京大学也公开发表声明;7日,南京大学文学院在官网公开表态,建议沈阳教授辞去在该院的相关教职。随后,上海师范大学学术伦理与道德委员会建议并经人事部门讨论决定,终止与南京大学文学院教授沈阳签订的校外兼职教师聘任协议。
以上事例中大学及教育行政部门的处理意见,都表明了高度重视师德问题的态度。联系近年来发生的教师辱骂学生、体罚学生、有偿补课、强迫学生送礼、红黄蓝幼儿园虐童等等有悖师德甚至违法的事件,都引起了全社会热议和高度关注。这类事件的教训是深刻的,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人民教师良好的整体形象,给我们的师德建设敲响了警钟。
中共中央国务院在今年1月出台的《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旗帜鲜明地提出“弘扬高尚师德”。这是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一声春雷,同时也吹响了新时代师德建设的集结号。日前,教育部等五部门印发《教师教育振兴行动计划(2018—2022年)》,文件提出要“师德教育显著加强”,并重申“引导教师以德立身、以德立学、以德施教、以德育德”。这再一次强调:师德是教师之本,是教师之魂。
伟大的中华民族文化历来重视师德。战国时代就已经明确提出:“师也者,教之以事而喻诸德者也。”孔子为万世师表,确立了中国传统师德的典范,“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即教师要为学生树立榜样。西汉杨雄倡导师者的楷模作用,他曾说:“师者,人之模范也”。唐朝韩愈给教师职业下的定义是:“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传道”是三大任务中的首要。他还说,“以一身立教,而为师于百千万年间,其身亡而其教存”。师德会长存于天地之间,虽岁月流逝,而这一教育之魂永恒。
我国近现代涌现出了康有为、梁启超、徐特立、陶行知等一大批杰出的教育家,他们既是经师、学问之师,更是人师、品行之师。比如蔡元培先生提出“砥砺德行、敬愛师友”的要求,他本人也是师德的典范。著名学者、教育家朱自清先生也是一位重视师德建设的楷模,他曾大声呼吁:“教育者先须有健全的人格,而且对于教育,须有坚贞的信仰,如宗教信徒一般。”教育者有了这样的信仰,有了这样的人格,自然便能够潜移默化,“如时雨化之”了。
朱自清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做到了一名“正直的、坦白的、敢作敢为的人”。他原名朱自华,改名“自清”,以勉励自己在困境中保持清白,不同流合污。他把表字改为“佩弦”,时刻警策自己。为了达到自清的目的,便于自我反省,他坚持每天写日记。朱先生为人处世坦白诚挚,是最“认真”的人。在上海公学中学部任教时,因为来访的学生很多,他干脆就在家里放一张桌子,让学生环桌而坐,他不厌其烦地解答学生提出的各种问题,绝不敷衍了事,往往一次长达数小时。1935年初,国难当头,时局危艰,身为清华大学中国文学系的教授,朱自清忧心如焚。清华大学开学不久,第十级新生找上门来,要求朱自清这位杰出的诗人为他们写一首级歌,朱自清欣然应允。歌词中充分表达着朱自清忧国忧民、愿赴国难的情感和决心。国民党政府向高级知识分子派发一种配购证,可用很便宜的价格买到“美国支援的面粉”。朱自清第一个站出来拒绝,并愤然地说:“宁可贫病而死,也不接受这种侮辱性的施舍。”
古往今来,一代代教育大师,“学高为师,德高为范”。他们的学问令人仰望,他们的师德更令人钦慕。这种师德巨擘崇高、光耀千古、历久弥新,成为中华民族精神文化中的永恒力量,更是我们每一个中华民族教师永远学习的动力和榜样。
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师德是深厚的知识修养和文化品位的体现。师德需要教育培养,更需要教师自我修养。”“广大教师必须率先垂范、以身作则,引导和帮助学生把握好人生方向,特别是引导和帮助青少年学生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与明代思想家王阳明提出的“知行合一”思想一致,教师的“为人师表”,重要的是“成于内”而“形于外”。“形于外”强调教师要把德性转化为德行,重在身体力行,以一种更加自觉的方式来践行师德。
知行合一,涵养教师情怀,体现在生死危急关头。“最美女教师”张丽莉发现险情,危急之中将学生推向一旁,自己却不幸被碾到车下,造成双腿截肢,骨盆粉碎性骨折,乃至生命垂危。汶川地震中,谭千秋教师拼命地撑住课桌,如同一只护卫小鸡的母鸡保护学生,牺牲了自己。他们用柔弱的身躯谱写了一曲英勇奉献的教师之歌,用实际行动为“师德”写下了属于我们这个时代的最美注解。
知行合一,涵养教师情怀,还体现在一份沉默、一份坚守。支月英,36年坚守深山,从“支姐姐”到“支妈妈”,教育了大山深处的两代人。特级教师吴非认为,“好的教育除了智慧,还在于有耐心”,“作为家长和教师,要有种树人那样的耐心,在平静中等待”。他眼睛向着前方,默默地坚守着对人格的培育,从教几十年没给学生排过一次名。他们的坚持须何等的气魄与胸怀,他们树立起了时代的精神标杆,是我们学习的楷模。
知行合一,涵养教师情怀,还体现在日常生活中教师的一言一行、一举手一投足之中。我国儿童教育家孙敬修说过:“教师的一言一行对学生都是很有影响的。学生的眼睛是‘录像机’,耳朵是‘录音机’,脑子是‘电子计算机’。录下来的信号装在‘电子计算机’里储存起来,然后指导他们的行动。”回顾我们身边的教育现象,却常有许多“言行不一”的问题:要求学生书写要规范,教师自己板书却杂乱无章;要求班级环境整洁,自己的办公室却不及时倾倒垃圾、桌面堆放凌乱;要求学生在升旗仪式上庄严肃立,自己却在国歌响起时走动、说话、不面向国旗……难道做教师真的有这样的特权吗?不是,恰恰相反,教师应当更加严格要求自己,更加模范地执行各项规章制度要求。
习总书记曾指出:“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塑造者,是学生的引路人,更是打造中华民族‘梦之队’的筑梦人,责任重大,使命光荣。”强国先强教,强教先强师。民族伟大复兴,教师使命在肩。让我们继承和发扬千百年来的传统师德,内强素质,外树形象,立足新时代,践行新理念,开启师德建设的新征程。
(作者单位:晋中市榆次区教师进修学校)
也是在今年,北大前教授沈阳被指性侵95级北大女学生致其自杀一事,在网上迅速升温。4月6日,北京大学教师职业道德和纪律委员会发表声明;同日,南京大学也公开发表声明;7日,南京大学文学院在官网公开表态,建议沈阳教授辞去在该院的相关教职。随后,上海师范大学学术伦理与道德委员会建议并经人事部门讨论决定,终止与南京大学文学院教授沈阳签订的校外兼职教师聘任协议。
以上事例中大学及教育行政部门的处理意见,都表明了高度重视师德问题的态度。联系近年来发生的教师辱骂学生、体罚学生、有偿补课、强迫学生送礼、红黄蓝幼儿园虐童等等有悖师德甚至违法的事件,都引起了全社会热议和高度关注。这类事件的教训是深刻的,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人民教师良好的整体形象,给我们的师德建设敲响了警钟。
中共中央国务院在今年1月出台的《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旗帜鲜明地提出“弘扬高尚师德”。这是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一声春雷,同时也吹响了新时代师德建设的集结号。日前,教育部等五部门印发《教师教育振兴行动计划(2018—2022年)》,文件提出要“师德教育显著加强”,并重申“引导教师以德立身、以德立学、以德施教、以德育德”。这再一次强调:师德是教师之本,是教师之魂。
伟大的中华民族文化历来重视师德。战国时代就已经明确提出:“师也者,教之以事而喻诸德者也。”孔子为万世师表,确立了中国传统师德的典范,“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即教师要为学生树立榜样。西汉杨雄倡导师者的楷模作用,他曾说:“师者,人之模范也”。唐朝韩愈给教师职业下的定义是:“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传道”是三大任务中的首要。他还说,“以一身立教,而为师于百千万年间,其身亡而其教存”。师德会长存于天地之间,虽岁月流逝,而这一教育之魂永恒。
我国近现代涌现出了康有为、梁启超、徐特立、陶行知等一大批杰出的教育家,他们既是经师、学问之师,更是人师、品行之师。比如蔡元培先生提出“砥砺德行、敬愛师友”的要求,他本人也是师德的典范。著名学者、教育家朱自清先生也是一位重视师德建设的楷模,他曾大声呼吁:“教育者先须有健全的人格,而且对于教育,须有坚贞的信仰,如宗教信徒一般。”教育者有了这样的信仰,有了这样的人格,自然便能够潜移默化,“如时雨化之”了。
朱自清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做到了一名“正直的、坦白的、敢作敢为的人”。他原名朱自华,改名“自清”,以勉励自己在困境中保持清白,不同流合污。他把表字改为“佩弦”,时刻警策自己。为了达到自清的目的,便于自我反省,他坚持每天写日记。朱先生为人处世坦白诚挚,是最“认真”的人。在上海公学中学部任教时,因为来访的学生很多,他干脆就在家里放一张桌子,让学生环桌而坐,他不厌其烦地解答学生提出的各种问题,绝不敷衍了事,往往一次长达数小时。1935年初,国难当头,时局危艰,身为清华大学中国文学系的教授,朱自清忧心如焚。清华大学开学不久,第十级新生找上门来,要求朱自清这位杰出的诗人为他们写一首级歌,朱自清欣然应允。歌词中充分表达着朱自清忧国忧民、愿赴国难的情感和决心。国民党政府向高级知识分子派发一种配购证,可用很便宜的价格买到“美国支援的面粉”。朱自清第一个站出来拒绝,并愤然地说:“宁可贫病而死,也不接受这种侮辱性的施舍。”
古往今来,一代代教育大师,“学高为师,德高为范”。他们的学问令人仰望,他们的师德更令人钦慕。这种师德巨擘崇高、光耀千古、历久弥新,成为中华民族精神文化中的永恒力量,更是我们每一个中华民族教师永远学习的动力和榜样。
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师德是深厚的知识修养和文化品位的体现。师德需要教育培养,更需要教师自我修养。”“广大教师必须率先垂范、以身作则,引导和帮助学生把握好人生方向,特别是引导和帮助青少年学生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与明代思想家王阳明提出的“知行合一”思想一致,教师的“为人师表”,重要的是“成于内”而“形于外”。“形于外”强调教师要把德性转化为德行,重在身体力行,以一种更加自觉的方式来践行师德。
知行合一,涵养教师情怀,体现在生死危急关头。“最美女教师”张丽莉发现险情,危急之中将学生推向一旁,自己却不幸被碾到车下,造成双腿截肢,骨盆粉碎性骨折,乃至生命垂危。汶川地震中,谭千秋教师拼命地撑住课桌,如同一只护卫小鸡的母鸡保护学生,牺牲了自己。他们用柔弱的身躯谱写了一曲英勇奉献的教师之歌,用实际行动为“师德”写下了属于我们这个时代的最美注解。
知行合一,涵养教师情怀,还体现在一份沉默、一份坚守。支月英,36年坚守深山,从“支姐姐”到“支妈妈”,教育了大山深处的两代人。特级教师吴非认为,“好的教育除了智慧,还在于有耐心”,“作为家长和教师,要有种树人那样的耐心,在平静中等待”。他眼睛向着前方,默默地坚守着对人格的培育,从教几十年没给学生排过一次名。他们的坚持须何等的气魄与胸怀,他们树立起了时代的精神标杆,是我们学习的楷模。
知行合一,涵养教师情怀,还体现在日常生活中教师的一言一行、一举手一投足之中。我国儿童教育家孙敬修说过:“教师的一言一行对学生都是很有影响的。学生的眼睛是‘录像机’,耳朵是‘录音机’,脑子是‘电子计算机’。录下来的信号装在‘电子计算机’里储存起来,然后指导他们的行动。”回顾我们身边的教育现象,却常有许多“言行不一”的问题:要求学生书写要规范,教师自己板书却杂乱无章;要求班级环境整洁,自己的办公室却不及时倾倒垃圾、桌面堆放凌乱;要求学生在升旗仪式上庄严肃立,自己却在国歌响起时走动、说话、不面向国旗……难道做教师真的有这样的特权吗?不是,恰恰相反,教师应当更加严格要求自己,更加模范地执行各项规章制度要求。
习总书记曾指出:“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塑造者,是学生的引路人,更是打造中华民族‘梦之队’的筑梦人,责任重大,使命光荣。”强国先强教,强教先强师。民族伟大复兴,教师使命在肩。让我们继承和发扬千百年来的传统师德,内强素质,外树形象,立足新时代,践行新理念,开启师德建设的新征程。
(作者单位:晋中市榆次区教师进修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