攀登遥感科学高峰

来源 :中国教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ongliong48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997年,中国科学院遥感应用研究所进行学科优化和组织机构调整,为加强遥感基础研究,李小文研究员从遥感图像处理研究室调到中国科学院遥感信息科学重点实验室工作。当时我国遥感应用发展很快,在国家“六五”“七五”“八五”“九五”计划中,连续把遥感列为攻关项目,但在国家最大的基础研究计划—“攀登计划”中,还没有一个遥感项目,遥感应用定量化的“瓶颈”亟须突破。
  由于小文研究员在遥感基础研究领域的杰出成就和国际影响,并出色地完成了我国第一个遥感领域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领衔国家“攀登计划”中的遥感项目、组建更大团队协力攻关的重任,责无旁贷地落到了他的肩上。我们一起组织中国科学院遥感应用研究所、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中国科学院地理研究所和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等单位的遥感基础研究专家进行研讨,提出地表能量交换是地气系统中水、气、碳循环等过程的主导因子,其精确定量是在地学特别是在全球环境变化研究中最重要和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利用遥感手段,在区域和全球尺度上,快速精确地获取地球表面能量交换信息,实现多维遥感信息的融合,大幅度提高遥感定量反演精度,不仅将为遥感信息科学提供新的理论和方法,全面促进遥感应用向更深层次发展,还将推动地学诸多相关领域的研究在定量化方面上一个“新台阶”。经过充分的科学论证,国家“九五”攀登预选项目“地球表面能量交换的遥感定量研究”于1997年9月正式立项,成为国家“攀登计划”中唯一的遥感基础研究项目。
  当时我国遥感科学基础研究力量分散、条件差,小文研究员作为项目首席科学家,在项目科研组织和团队建设上尽心尽责、殚精竭虑,在核心科学问题上更是亲力亲为、攻坚克难。小文研究员带领中国科学院遥感应用研究所课题组为主,联合擅长遥感基础研究的北京大学徐希孺教授、擅长遥感实验研究的中国科学院地理所张仁华研究员和项月琴研究员以及北京师范大学朱启疆教授、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赵英时教授等,组成了一支90余人参与的遥感基础研究队伍。小文鼓励学术自由、百家争鸣,在一次次学术研讨会上,思想碰撞、光芒四射;小文支持团结合作,在一次次野外观测试验中,不分你我、协力攻关。正是在这种宽松友好的学术氛围中,一批年轻骨干脱颖而出,项目培养了王锦地、牛铮、柳钦火、陈良富、阎广建、苏红波、苏理宏、肖青和刘强等一大批中青年骨干,逐步形成了老、中、青相结合的遥感基础研究优秀团队。2001年11月28日,验收专家委员会给予项目高度评价,认为项目创立了地表非同温表面有效方向性发射率概念模型,提出了基于先验知识的遥感定量反演理论方法,给出了赫姆霍兹互易原理在遥感像元尺度上非普适性的证明,将普朗克定律的尺度纠正推广到一般的非同温三维结构非黑体表面,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和应用价值。
  2000年4月,我国遥感领域第一个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项目“地球表面时空多变要素的定量遥感理论和应用”启动,李小文研究员担任首席科学家。2001年,李小文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2004年,联合中国科学院遥感信息科学重点实验室和北京师范大学遥感与地理信息系统中心,组建了遥感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2005年,李小文院士任首席科学家的第二个“973”项目“陆表生态环境要素主被动遥感协同反演理论与方法”启动。这一系列进展,是我国遥感科学发展中的里程碑式事件,无不浸透着他的辛勤汗水和聪明才智。
  2015年1月10日李小文院士与世长辞,但他开拓的遥感科学事业会继续前行,他培养出的遥感基础研究团队会继续攀登,创造一个又一个新的辉煌!
  李小文院士永远活在我们心中!
  (作者系中国科学院遥感与数字地球研究所研究员)
其他文献
长春市南京小学在博文教育理念的引领下,牵手家庭,亲师同行,引导家长由“坐在家里听教育”变为“走进学校看教育”,再到“亲师携手做教育”“家校联动享教育”,历经十余年的探索研究,逐渐形成了具有自身特色的家校合作育人模式。  学校传递理念,提升家长认识  随着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的全面推进,长春市宽城区于2004年启动了“仁爱工程”,并提出“三主三牵”的教育思想。在“牵手家庭”教育理念的指导下,长春
“怎样才能把课堂翻转过来”、“什么样的语文课堂才算翻转课堂”,这是大家面对翻转课堂这一新名词时都会产生的问题。面对翻转课堂这一新生事物,笔者按照翻转课堂基本组成要素之间的关系,对语文课堂进行了“翻转”尝试。下面以《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的教学改进为例,谈一谈笔者对“语文翻转课堂”的认识。  一、问题:用了微视频,就算把课堂翻转过来了吗  (一)初次设计  笔者初次尝试运用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式时,把教学
2015年教师节前夕,广州市教育局局长屈哨兵做客新华访谈时表示:广州教育已实现基本均衡。2016年的教育部最新报告显示,在全国15个副省级城市中,广州教育现代化排名位居前列。  回顾2011年上任之初,面对媒体,屈哨兵说:“在我的内心,已经形成了一个基本的价值取向,那就是要实现教育资源的均衡、公平。”在任5年来,广州教育在这位开放、务实、学者型官员的执掌下,呈现出改革动力十足、教育理念不断创新、基
导语:新入职教师如何确定自身需要学习的知识和实践技能,并在此基础上改进他们的工作?参与本次研修的新入职教师在主持人的引导下,围绕“工作中急需的知识、技能和经验”和“下一步的行动计划”进行了个人思考、小组交流和全体分享。由此形成了由“知识”“技能”“经验”三类需求构成的一个渐开线结构。以下是研修活动实录。  研修主题:新入职教师工作中急需的知识、技能和经验,下一步的行动计划  讨论问题:你们感到自己
“眼高手低”这个词多为贬义词,意思是要求的标准很高(甚至不切实际),但实际上做不到。其实这个词最初的意思是指做人眼界要开阔,目标要远大,做事情要低下头来,脚踏实地,踏踏实实地做工作。笔者更喜欢这个词的最初所指,因为它揭示了许多人生哲理,给人灵感与启迪:唯有“眼高”,才知道自己应该努力的方向;唯有“手低”,才明白“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的深刻含义。培养青年教师也要“眼高手低”,
教师是具有一定专业知识和实践经验的成人学习者,如何根据教师的这一基本特点引领教师的专业发展,为教师的经验交流、问题讨论和实践改进搭建有意义的同行互助学习平台,是当前教师继续教育需要深入研究的一个问题。2016年4月,湖北省襄阳市教育局委托北京师范大学举办了首批“襄派教育家”培养对象高级研修活动。本次研修历时15天,分集中研修和跟岗实习两个阶段,旨在打造具有本土特色的“襄派教育家”。本刊特别邀请参与
1926年10月9日,教育家陶行知来到位于无锡河埒口的开原乡立第一小学(育红小学的前身,以下简称开原小学),视察一整天,回去后,撰写了《无锡小学之新生命——开原乡立第一小学生活记》,向中国教育界推介这所学校。90年后的今天,重温开原小学的办学思想和办学实践,其意义不言自明。  中国乡村教育走错了路  我国近代教育自清末起步,到20世纪20年代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但因种种原因,教育结构存在严重的失衡。
小学教育是教育的基础部分,班级是学生最主要的学习场所,班级管理直接影响着学校的教学质量,而对小学的管理直接影响着小学生未来的发展。然而,从小学班级管理现状来看,班主任能游刃有余地处理好日常事务,但对偶发事件的处理还存在很多问题,由于偶发事件的发生率不高,所以班主任很难凭借经验处理。但是,偶发事件又有它发生的必然性,我们必须加以重视。在此,笔者针对偶发事件的特点来提出一些处理的措施。  一、偶发事件
本刊讯 2016年11月5日,借由“中国—卡塔尔友好文化年”契机,世界教育创新峰会(WISE)首次登陆中国,与中国民间教育智库—21世纪教育研究院携手,在北京联合主办以“创新促进公平”为主题的“WISE-LIFE中国教育论坛”。 WISE首席执行官斯塔夫·伊安努卡(Stavros N. Yiannouka),21世纪教育研究院院长杨东平,突尼斯高等教育、科学研究和信息通信技术部部长斯利姆 · 凯布
又是一年毕业季,看着学生们渐远的身影,不禁想起自己职业成长道路上的4位恩师。钱理群先生有一篇文章,是“漫谈大学之大”,想想自己的每一位恩师,何尝不“大”,大到一个教诲足以影响我的一生。所以,我想随着思绪跟大家分享“吾师之大”,算是对自己过往的梳理,更是鞭策。  一、吾师之大,大在技艺精湛的教学功底  1993年秋天,在洒满银杏叶的校园里,师从苏世荣老师的我开始了崭新的教学生涯。听苏老师讲课,只见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