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计算机教学的几点方法

来源 :中小学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ett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1世纪是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电脑普及的信息时代,掌握应用计算机已经是科学发展和走向未来信息化时代的需要,且已成为当今合格人材的必备素质之一。作为21世纪的主人,掌握电脑操作这一信息处理的工具是尤为重要的。
  教育技术是对学习过程和学习资源进行设计、开发、利用、管理、评介的理论与实践。现代教育技术迅速发展,需要学习的知识越来越多,知识更新的周期越来越短。为了培养优秀的跨世纪人才,必须提高教学效益,改革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才能适应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
  下面就多年来计算机教学的工作总结,谈几点自己的看法:
  一、教学内容适应课程的特点
  我认为计算机教学应主要注重实际操作,初中计算机课程是一门技能性极强的课程,它的理论性东西有些比较抽象,不应要求学生理解,但可以采取不同的教学形式,以适应该课程的特点。计算机教学更应注重实践,这样对于计算机教学的普及教育、对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很有效的。
  中国计算机教育专家谭浩强同志曾经讲述过学习计算机的问题,他说:“计算机对于绝大部分人重在使用,对于它的软、硬件理论部分,非专业人员可以不必要求。”计算机教学具有不同于其它学科的特点,它是一门实践性极强的学科,比任何一门学科的知识都要更新得快。初中阶段,每周学生仅一课时的学习时间,那么这一课时的安排,侧重面应主要在于使用,让学生掌握一些计算机操作的实际技能,这既符合该学科的特点,又适应学生的学习心理要求,从而能得到良好的学习效果。因此教学应以上机为主。同时机房上课要求我们的教师由以往的知识传播者,变成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学生活动的参与者、学生学习的向导或顾问。
  二、教学方法采取相互学习、启发教学
  计算机操作同学们学得特别快,也很容易接受,有的东西尽管老师没有介绍,通过同学们自己上机摸索也能很好地掌握操作方法,这就是人们常说的“电脑不是学出来的,是玩出来的”,它的确有一定的道理。记得学习画笔一节,我首先跟同学们简单介绍了绘图工具中一些常用工具的功能,然后让同学们自己画创意画,可围绕老师提出的主题,也可自由发挥,要求是充分利用绘图工具,以达到同学们熟练掌握使用绘图工具的目的。同学们之间相互学习,很快就掌握了基本要领。
  授课中还可设计一些不同的授课方法。比如,在学习画笔一节中,当同学们学会了绘画的一些基本操作方法后,提出:绘图中如何重复绘出某一图形?提示利用Windows文件操作中的技巧,请同学们自己在操作中发现操作方法,请最早做出的同学教全班同学操作(当小老师)。这种问题的提出,给那些电脑操作爱好者很大的刺激,他们马上钻研、探讨,同学们学习思路敏捷,充分调动了学习积极性(因为往往那些电脑操作爱好者,同时多数又是那些上课喜欢自由者),这样使得整个教室学习气氛活跃。然后,请做出来的同学,到教师机上,利用屏幕广播教学(教师机、学生机管理系统),当小老师,将他的操作方法演示给全班同学看。通过这些方法,我发现计算机教学的组织非常重要,形式要多样化,让同学们开心,学东西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重视直观,激发兴趣
  以前我的教学采取常规教学,先讲理论,再上机,但效果不太好,在教室里讲过的东西,到了机房,同学们什么都忘了。找同学了解情况发现,有的东西同学们由于从未接触过,所以并没有听懂,有的即使听懂了,也因为没有及时上机实践,等到一周后上机时也很陌生了。
  比如讲键盘的使用,以往第一课时在教室先将键盘的分区、一些特殊键的功能等,详细地跟同学们讲解,并带上键盘实物图,告知每个键的位置及其功用,第二课时同学们上机实践,到了机房,上周讲述的内容又得重新讲述一遍,同学们才能慢慢进入状态。后来我通过找一些同学交谈、了解,同学们说:“老师你早点带我们来机房,每讲一个键,我们操作一次,一下就记住了。”学生的提示给了我很大的启发,原本很简单的东西,为什么弄得那么复杂?教学要有创意,尤其是新的课程,不要照搬原来的常规教学,要适合本课程的特点。对于初中学生,他们的感性认识比理性认识接受更快些,那么我们就应采取适合他们学习方法的形式进行教学,这样才能提高学习效率。许多操作在课堂上教学是很难达到预期的效果的。例如同样是讲述键盘,现在只需一节课时,同学们就能基本掌握键盘的使用方法,每介绍一个键,大家立即动手操作,立竿见影。实践证明,这种教学直观,同学们感兴趣,它缩短了教学时间,又达到了良好的学习效果。
  总之,计算机教学从内容到方法都不能完全按照常规教学的模式,教学内容要尽可能跟上计算机软、硬件形势的发展,教学方法上要多让学生自己动手,以是否已熟练掌握操作方法为准,教学形势要多样化,以达到最好的学习效果为目的。
  
其他文献
摘 要:本文从利用多媒体技术,为学生创设学习数学和谐愉悦的环境,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突破教材的重点和难点,培养学生的独立学习能力,加强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互动,引导学生协作学习五个方面简述了多媒体的作用。  关键词:初中数学教学 运用 多媒体 作用    在科学技术迅速发展的现代社会中,信息技术的发展影响着社会的各个方面,当然也影响着数学教育。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对数学教育的价值、目标、内容以及
期刊
摘 要:做好后进生转化工作,全面提高教学质量,这是每个教育工作者都要面对的重要课题。对于后进生转化,教师要在学习上帮助他们,而且还要在生活上给予他们更多无微不至的关怀。  关键词:后进生 转化 提高教学质量 关怀    如何做好后进生转化工作,全面提高教学质量,这是每个教育工作者都要面对的重要课题。教学实践表明,对于后进生转化,教师不仅在学习上要帮助他们,而且还要在生活上给予他们更多无微不至的关怀
期刊
每一名教师在教育学生的过程中都面临着一个共同的问题,就是如何教育差生的问题。差生存在每一个教育年段,小学、初中、高中乃至大学都存在,这些差生流入社会难道就是无用的人、有害社会的人么?其实不然,仔细看看,我们的社会中有多少的精英就是我们在学校中所认为的差生,而又有多少的所谓好学生所做的事情就是有益于社会的事。比如马加爵事件、大学生撞伤人再补上几刀将其刺死等等事件,这样的事件屡见不鲜。这就给我们教育者
期刊
摘 要:本文针对职高学校的特点,如何提高学生的美术素质,也使学校了解美术教学的重要性,作者从四方面论述了如何提高职业高中美术课的教学质量,来体现美术素质教育在职业高中的重要性。  关键词:提高 职业高中 美术教育 教学质量     学校教育中的美术教育对促进学生全面发展、造就学生完善人格具有独特的作用。在职业学校中美术教育更为重要。职业中学的美术教学要针对职校特点、学生特点精心设计,在培养学生知
期刊
摘 要:班主任转化潜能生的有效措施:全心献出自己的爱心;教育潜能生正确面对挫折和失败;努力培养学习兴趣,保护其自尊心;反复抓,抓反复,常抓不懈;赏识潜能生的优点;加强意志品质锻炼;树立信心;要使学校、家庭、社会形成合力。  关键词:班主任工作 潜能生 转化    潜能生是指那些在学习成绩和思想品德两方面均暂时落后的学生。他们在班上虽然人数不多,却是消极因素,若没有做好转化工作,就会影响整个班级的班
期刊
职业高中的数学课教学有别于普通中学的数学课教学,据我校来自重点中学的数学教师和对本市其它兄弟学校的调查了解,同行们一致认为职中数学课非常难上,深感困惑、迷茫。现就本人在职中十多年的数学教学经验,谈谈自己的几点看法:  一、要了解学生,只有知已知彼,才能百战不殆  职中生数学学习主要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1.基础知识薄弱。表现在概念模糊,基本公式、原理、性质不清,更谈不上理解,各个知识点互相孤立,处
期刊
素质教育主要包括品德素质、智能素质、身体素质和专业美感素质,素质教育的核心是培养创造力。创造力包含了许多非智力因素,如个性和独立性等等。  开展创造教育,发展学生的创造力,这是物理教育面向现代化的需要。创造教育是应用创造学原理与方法组织教学,开展教育教学活动,以开发学生的创造性能力和创造精神,培养创造型人才的教育。在物理教学中必须严密组织学生进行发明创造的思维训练,培养独立创造的个性品质。创造教育
期刊
二十多年的农村教育经历,我看到了农村教育的可喜变化,环境在改善,质量在提高,学生的精神面貌也有了很大的改观。同时,我也看到了存在的问题,和农村孩子朝夕相处,和农村家长促膝长谈,我深深感到,农村中学德育工作还有很多工作要做。  一、提高认识,坚持“德育的首要地位”不动摇。  素质教育已推行了多年,但是,素质教育的“春风”依然“不度农村校”。在农村学校应试教育的思维依然活跃,应试教育的阴云仍然笼罩在农
期刊
现代信息技术作为一种先进的教学手段正阔步走入课堂,显示着它无可比拟的优势。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用现代信息技术向学生展现出具体、形象、直观而丰富的视觉效果,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多种感觉器官参与学习。根据小学生对新鲜事物和鲜明事物的认知规律,挖掘信息技术对学生的激趣导学功能,从而进行辅助性教学,对激发学生的学习情趣、开展自主学习、启迪抽象思维、开发学生的创新潜能有着重要的作用。现就现代信息技术在小学数学
期刊
现代信息技术作为一种先进的教学手段正阔步走入课堂,显示着它无可比拟的优势。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过程中,现代信息技术向学生展现出丰富的视觉效果,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多种感觉器官参与学习,所以说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是实现语文阅读教学优化的一种很好的手段。下面我就谈一谈自己的认识:  一、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可以激发学生主动去读。  有人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的确如此,学生的学习兴趣对鼓舞巩固他们的学习动机、激发学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