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美育是以特殊方式完成对人的塑造,它需要人们像春风化雨般地不知不觉而又自觉自愿地去感受、体会、领悟,让受教育者置身于美的氛围,接受美的熏陶,从而提高审美能力。那么,在语文教学中如何进行审美教育呢?具体可从以下四方面入手:
一、感受作品的语言美
朱自清先生的《春》里的句子:“盼望着,盼望着,东风来了,春天的脚步近了。一切都像刚睡醒的样子,山朗润起来了,水涨起来了,太阳的脸红起来了。”几句话,把人们盼望春天到来的心情和春天来了时候的高兴写得亲切自然,看似平和而实则语带感情。“山朗润起来了,水涨起来了,太阳的脸红起来了”,更是精练含蓄,既有春天到来的过程描写(朗润起来,涨起来,红起来),又富含激情,宛如一副充满动态美的绚丽的图画。在我国悠久的历史长河中产生了很多优美的古诗文,其用语的准确、生动、凝练达到了很高的艺术水平。同样是写愁,李白的“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愁有长度;李清照的“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愁有重量;李煜的“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愁如流水;贺铸的“试问闲愁都几许,一川烟草、满城飞絮、梅子黄时雨”愁如雨丝;蒋春霖的“一片春愁,渐吹渐起,恰似春云。”愁似春云;秦观的“春去也,飞红万点愁如海。”愁如大海;马致远的“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无一愁字而愁肠百结,令人肝肠寸断,泪流满面……语言文字在这些大家笔下,发射出了无与伦比的光芒。
二、挖掘作品的形象美
文学作品是通过形象来反映社会的,而它又以形象教育读者,影响读者整个精神世界。所以我们可以通过对作品中的形象美进行剖析,让学生感知美。例如《范进中举》中窝囊无能而又热中功名的范进,《香菱学诗》中痴迷于诗歌写作不能自拔的小香菱,《隆中对》中成竹在胸、侃侃而谈的诸葛亮,《唐雎不辱使命》中大义凛然、以弱抗强的唐雎,《我的叔叔于勒》中嫌贫爱富、淡漠亲情的菲利普夫妇,《变色龙》中反复无常的奥楚蔑洛夫,《威尼斯商人》中嗜财如命、刻薄寡恩的夏洛克等等,可以说,都是具有丰富内涵的艺术形象,在教学中,我们应力求让学生从审美的角度去欣赏这些形象,使学生在学习中既能别善恶、辨美丑,又能体验到艺术美的享受。
三、体味作品的思想美
在语文教学中,学生能感受到传统文化的精美绝伦,世界文明的交流融合,也能从中学到修身克己,社会交往的礼仪规范,锻炼品性、塑造人格,培养热爱祖国的情感,树立远大的理想抱负。要做大丈夫的人可以对照孟子的话: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要积极进取的可以从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中吸取营养;不想为尘世俗务缠身,只听从心灵的召唤的,可以学学陶渊明: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既要积极进取,又不同流合污,周敦颐就是最好的榜样: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四、领略作品的艺术美
艺术的鉴赏过程是个阶段性的过程,需要观、品、悟的不同阶段,以达到对作品的把握。文学作品的艺术美不是显现在表层的,这就要有一番鉴赏的功夫才能领略到它的实质。教师只有引导学生通过鉴赏才能领略到艺术的美。当然,不同的作品,其艺术的美是不同的,就一篇作品而言,其艺术的美还包括艺术手段的运用和意境美地创设等等。教师只要注意引导学生不断的鉴赏,学生自会不断地提高审美能力。
美包含在文学作品中,教师若能在每个教学环节中调动各种因素,让学生在或喜或悲、或爱或恨、或乐或哀的审美体验中感知作品的语言美、形象美、思想美、艺术美,就会使学生进入审美意境,陶冶情操。
一、感受作品的语言美
朱自清先生的《春》里的句子:“盼望着,盼望着,东风来了,春天的脚步近了。一切都像刚睡醒的样子,山朗润起来了,水涨起来了,太阳的脸红起来了。”几句话,把人们盼望春天到来的心情和春天来了时候的高兴写得亲切自然,看似平和而实则语带感情。“山朗润起来了,水涨起来了,太阳的脸红起来了”,更是精练含蓄,既有春天到来的过程描写(朗润起来,涨起来,红起来),又富含激情,宛如一副充满动态美的绚丽的图画。在我国悠久的历史长河中产生了很多优美的古诗文,其用语的准确、生动、凝练达到了很高的艺术水平。同样是写愁,李白的“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愁有长度;李清照的“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愁有重量;李煜的“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愁如流水;贺铸的“试问闲愁都几许,一川烟草、满城飞絮、梅子黄时雨”愁如雨丝;蒋春霖的“一片春愁,渐吹渐起,恰似春云。”愁似春云;秦观的“春去也,飞红万点愁如海。”愁如大海;马致远的“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无一愁字而愁肠百结,令人肝肠寸断,泪流满面……语言文字在这些大家笔下,发射出了无与伦比的光芒。
二、挖掘作品的形象美
文学作品是通过形象来反映社会的,而它又以形象教育读者,影响读者整个精神世界。所以我们可以通过对作品中的形象美进行剖析,让学生感知美。例如《范进中举》中窝囊无能而又热中功名的范进,《香菱学诗》中痴迷于诗歌写作不能自拔的小香菱,《隆中对》中成竹在胸、侃侃而谈的诸葛亮,《唐雎不辱使命》中大义凛然、以弱抗强的唐雎,《我的叔叔于勒》中嫌贫爱富、淡漠亲情的菲利普夫妇,《变色龙》中反复无常的奥楚蔑洛夫,《威尼斯商人》中嗜财如命、刻薄寡恩的夏洛克等等,可以说,都是具有丰富内涵的艺术形象,在教学中,我们应力求让学生从审美的角度去欣赏这些形象,使学生在学习中既能别善恶、辨美丑,又能体验到艺术美的享受。
三、体味作品的思想美
在语文教学中,学生能感受到传统文化的精美绝伦,世界文明的交流融合,也能从中学到修身克己,社会交往的礼仪规范,锻炼品性、塑造人格,培养热爱祖国的情感,树立远大的理想抱负。要做大丈夫的人可以对照孟子的话: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要积极进取的可以从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中吸取营养;不想为尘世俗务缠身,只听从心灵的召唤的,可以学学陶渊明: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既要积极进取,又不同流合污,周敦颐就是最好的榜样: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四、领略作品的艺术美
艺术的鉴赏过程是个阶段性的过程,需要观、品、悟的不同阶段,以达到对作品的把握。文学作品的艺术美不是显现在表层的,这就要有一番鉴赏的功夫才能领略到它的实质。教师只有引导学生通过鉴赏才能领略到艺术的美。当然,不同的作品,其艺术的美是不同的,就一篇作品而言,其艺术的美还包括艺术手段的运用和意境美地创设等等。教师只要注意引导学生不断的鉴赏,学生自会不断地提高审美能力。
美包含在文学作品中,教师若能在每个教学环节中调动各种因素,让学生在或喜或悲、或爱或恨、或乐或哀的审美体验中感知作品的语言美、形象美、思想美、艺术美,就会使学生进入审美意境,陶冶情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