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全产业链的乡村旅游发展模式研究

来源 :安徽农业科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enshengfang198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通过对肥西县典型全产业链乡村旅游发展的“肥西老母鸡家园”的分析来诠释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第四产业有机结合的全产业链乡村旅游发展模式,得出乡村旅游全产业链的共生、协同发展的重要性。强调了构建乡村旅游全产业链对提升乡村旅游产业竞争力,促进乡村旅游健康发展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关键词 全产业链;乡村旅游;发展模式
  中图分类号 S181.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0517-6611(2014)26-09033-03
  Study on the Developmental Mode of Rural Tourism Based on the Whole Industrial Chain: Taking the “Feixi Old Hen Home” as an Example
  HUANG Zhi-yan et al
  (School of Resources and Tourism, Anhui Normal University, Wuhu, Anhui 241000)
  Abstract This paper explains rural tourism developmental mode of the whole industrial chain by the combination of the primary industry, the second industry, the third industry and the fourth industry through the analysis of “Feixi old hen home”-the typical developmental mode of the whole industrial chain in Feixi County, the importance of coexistence of rural tourism whole industrial chain was obtained. It is of great importance to construct the whole industrial chain of rural tourism, which will improve rural tourism competitiveness and promote healthy development.
  Key words Whole industrial chain; Rural tourism; Development mode
  目前,国内外对乡村旅游的定义可以概括为:乡村旅游是指以乡村地域为活动场所,利用独特的乡村自然环境、田园景观、民俗文化风情、生产经营形态、农耕文化等资源,为城市居民提供观光、休闲、体验、娱乐、健身、购物、度假服务的一种新的旅游活动,是利用乡村人文资源和自然资源将旅游产业有机结合的新型旅游形式[1-4]。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生活节奏的不断加快以及竞争的日益激烈等,促使人们对接触自然、体验休闲活动的需求正日益增长, 希望能在乡村自然生态环境中释放自己,体验人与自然的融合[5]。故乡村旅游已成为人们回归自然,放松身心,感受自然野趣,体验乡村生活,进行休闲娱乐的主要方式之一。
  乡村旅游最早起源于欧洲的法国[6],之后在欧美等发达国家和地区迅速发展起来,成为带动区域经济发展,促进农民增收的重要途径[7-10]。我国的乡村旅游起步晚,其开始的标志是国家旅游局在1998年推出的以“华夏城乡游”为主题的乡村旅游,并确定当年是“生态旅游年”。之后又推出了一系列“新农村、新旅游、新体验、新风尚”的“中国乡村游”主题年活动。我国对乡村旅游日益重视,且有更多的人参与乡村旅游,使我国的乡村旅游得到了快速发展。肥西县正是在这一机遇下,依托自己丰富的乡村旅游资源,在政府的主导下形成了与市场机制互动的全产业链的乡村旅游发展模式——肥西模式,促进了肥西县乡村旅游的蓬勃发展。
  1 乡村旅游产业链概念及其与乡村旅游的关系
  1.1 乡村旅游产业链概念
  20世纪90年代,国外开始用产业链理论来研究旅游业,且普遍认为产业链条的延伸有利于旅游业发展。产业链的思想来源于英国的经济学家亚当·斯密的分工理论[11]。从产业的角度定义产业链,一些学者把旅游产业链界定为以满足游客的旅游需求为导向,以旅游产业中有竞争力或竞争潜力的企业为核心链条,将旅游产品销售给旅游者,使游客完成目的地与客源地之间的游行,进而使旅行社、餐饮业、娱乐业、旅游景区、旅游交通、旅游商店等行業之间形成相互制约、相互依赖的关系[12]
  1.2 全产业链与乡村旅游的关系
  乡村旅游产业链的基础是乡村旅游中的核心企业,即负责为旅游者提供不同休闲需求,具有价值创造功能的相互内在联系的产业共生体。一产、二产、三产和四产通过物质流、信息流、客源流的链条连接,形成内在相互联系(互补、协作、竞争等)的企业的集合[13]。全产业链就是整合产业链的上游和下游,带动乡村旅游产业的升级,促进区域乡村旅游的健康发展。通过乡村全产业链理论为乡村旅游提高竞争力,实现规模化发展提供了重要理论依据。通过建立链条完备的产业链,可以优化农业经济结构,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解决“三农”问题,提高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能力等。近期学界关于旅游产业融合的讨论与“大旅游”、旅游乘数效应等概念一样,也是基于全产业链的理论。
  2 全产业链的乡村旅游发展模式研究
  2.1 国内乡村旅游发展模式现状   当前,国内各学者通过不同视角对乡村旅游的发展模式进行研究。丁鸿[14]按投资主体划分,分为政府主导型、企业主导型、外商投资型、民间投资型、混合型;郑群明等[5]从产权组织形式的角度划分,得出的模式有“公司+农户”型、“公司+社区+农户”型、“政府+公司+旅行社+农村旅游协会”型、“农户+农户”型、股份制、个体农庄型;佟光霁等[16]从游客动机划分,认为乡村旅游的模式有休闲观光型、务农参与型;叶林红[17]、谢庐明[18]、马彦琳[19]从旅游资源的空间分角度总结乡村旅游的发展模式,有依托特色村寨的社区参与型、依托大中城市的城乡互动型、依托大型景区的联合开发型、城市依托型、自然生态景区依托型、历史文化依托型、交通依托型、产业经济依托型、新农村建设示范型。还有其他学者的不同角度的划分法,总的来说,这些发展模式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两方面:一方面是对现有成功经验的剖析和总结,总结出具有规律性的发展模式;二是在经验的基础上对区域乡村旅游的发展进行未来趋势预测和模式构建[20]。这些乡村旅游的发展模式对我国乡村旅游发展具有促进作用,适合我国国情,但是任何乡村旅游发展模式都是在一定的时间和区域内总结的,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因此乡村旅游发展模式也随着乡村旅游的不断发展而不断提升。
  2.2 全产业链乡村旅游发展模式分析
  “全产业链乡村旅游发展模式”是指以乡村旅游产业链中市场需求旺盛、比较优势明显、具有核心吸引力的业态或企业为龙头,通过延伸产业链,或者依靠业态间、区域间的协同作用实现对一产、二产、三产和四产间的信息流、物质流、客源流等资源的共享,以提升整体竞争力,更好地满足旅游消费需求,优化乡村旅游资源,并实现城乡统筹发展的乡村旅游发展模式。该模式的特点就是在乡村旅游发展中,乡村旅游并不一定占主导地位,而是更好地糅合在产业链上,而产业链上的每个链条又能单独面对市场。
  2.3 “肥西老母鸡”全产业链产业化发展
  “肥西老母鸡”全产业链产业化经营发展模式是肥西县乡村旅游全产业链整合模式典型代表之一。经过多年发展,“肥西老母鸡”农牧科技有限公司根据自身发展的定位进行产业链整合,通过稳一产(养殖业)、强二产(食品加工与配送)、旺三产(“老乡鸡”连锁快餐和“肥西老母鸡家园”)、兴四产(鸡文化创意产业)促使乡村旅游全产业链发展,带动农民就业增收和肥西县经济社会发展(表1,图1)。
  从图1可以看出,乡村旅游中的龙头企业“肥西老母鸡”农牧科技有限公司的产业链可以表述为:第一产业养殖业为生态基础,第三产业“老乡鸡”快餐连锁为龙头,第二产业鸡加工和配送为中轴,第四产业“肥西老母鸡家园”鸡文化创意为灵魂的全产业链的发展模式。这个模式使肥西乡村旅游重要的“肥西老母雞家园”的发展有足够的资金保障和文化保障,而鸡文化促进企业和“肥西老母鸡家园”的发展,相互之间共生、协同联动发展。
  “肥西老母鸡”的“一三二四”的产业链整合模式,不仅体现了产业的关联性,而且体现了业态的多样性。整个产业链中的每一产业既互相联系,又都能直接面对终端消费者,创造了产品的多重增值空间。它的各个产业的整合发展与品牌战略紧密结合,产生了新的价值。全产业链发展模式为乡村旅游,即“肥西老母鸡家园”的发展提供了资金支持。
  2.4 发展全产业链乡村旅游的优势
  “肥西老母鸡家园”的开发有其内在的优势和外在的优势,具体体现在以下几点。
  2.4.1
  乡村旅游资源丰富独特。肥西县拥有依山傍水、风景如画的田园风光,丰富的山地景观、水体景观等自然资源等,特色自然地理环境为发展乡村旅游提供了优越的休闲度假条件。“肥西老母鸡家园”是农业旅游示范点,安徽省五星级“农家乐”,可以为游客提供自然生态风景观光、野外娱乐活动、住宿、会议、听松茶座等项目,同时也是生态菜园、生态养殖基地。最具特色的是游客在家园可观鸡、斗鸡、吃鸡、购鸡,这一鸡文化主题景观为国内首创。
  2.4.2
  乡村旅游企业实力雄厚。“肥西老母鸡”农牧科技有限公司经过30年的发展,产业链延伸四产,2013年实现销售收入10亿多元,为“肥西老母鸡家园”的发展提供了经济支撑。
  2.4.3
  乡村旅游市场广阔。肥西县乡村旅游的市场定位不仅在省会合肥及周边城市,还不断向长三角及中部区域进一步扩展,积极拓展省内旅游短线和周末旅游线路,更重视国内市场和入境市场的开辟。“肥西老母鸡家园”位于省会合肥市15分钟的车程范围内,背靠大城市,并随着合肥市到“家园”以及舒城到“家园”旅游线路的开通,游客会越来越多。
  2.4.4
  政府政策导向和扶持作用。旅游业作为第三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新的经济增长点,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日益提高。肥西县领导高度重视乡村旅游的发展,建设道路等基础设施,科学规划,为乡村旅游的发展提供了保障条件和政策支持,如农村土地流转政策解决了“肥西老母鸡家园”发展乡村旅游用地难的问题。
  3 发展全产业链乡村旅游的意义
  基于全产业链的乡村旅游发展模式,并不代表乡村旅游在整个产业链条上占主导地位,它是产业链条上的一个延伸点。全产业链的发展对乡村旅游有着重要的意义。
  3.1 延长旅游生命周期,促进乡村旅游蓬勃发展
  全产业链发展模式促使老母鸡家园乡村旅游产品、结构、业态、空间等得到优化和升级,不断吸引游客前来,促使乡村旅游周期延长,带动区域经济持续增长。
  3.2 延伸产业链,推动乡村旅游产业的优化与升级
  全产业链模式是一个整体行为,其业务延伸至产业链的上下游,使得上下游形成一个利益共同体。上下游都是为乡村旅游设计特色环节,每个环节在运作中都会产生利润和价值,有利于实现整个产业链的增值;其次,乡村旅游产业链上的每个环节都可以单独面对市场,实现产品与市场的完美对接;再次,全产业链模式的乡村旅游的每一环节都以消费终端为导向,推动产品技术进步,进而有利于优化乡村产业结构,促使产业结构的调整及升级。   3.3 促进农业结构调整,增加农民收入
  肥西老母鸡公司采用“公司+农户+合作社”发展模式,带动1 000多户农民受益,在“肥西老母鸡家园”从业人员中,农民就业比例达到70%,转移和吸收当地农村剩余劳动力,同时也带动了农业结构调整和农民增收致富,促进了农村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
  3.4 统筹城乡发展,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为发展乡村旅游,政府和企业必然在农村基础设施上,如农村道路交通和水电网等方面进行投资,同时肥西县为建设美好乡村,对农村的村容村貌进行整治,加速新农村建设。乡村旅游吸引大量的城市游客,增加了农民收入,缩小城乡收入差距。游客带来城里先进的文化和生活方式,促使农民的生活习惯得到改善,思想得以转变,文化程度得到提高。
  4 结语
  全产业乡村旅游是一种全新的乡村旅游发展模式,其整个产业链中的每一产业既互相联系,又都能直接面对终端消费者,创造了产品的多重增值空间,增加了企业和地方的经济收入,同时又延长了乡村旅游的生命周期,使区域的乡村旅游得到迅速发展。
  参考文献
  [1]
  何景明.关于“乡村旅游”概念的探讨[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2,28(5):125-128.
  [2] 周荣华.成都“农家乐”发展现状调查研究[J].社会科学家,2004,109(5):93-94.
  [3] 温丽娟,汤全明,张建新,等.长三角地区乡村旅游联动发展初探:以江苏省溧阳市为例[J].世界科技研究与发展,2008,30(6):842-845.
  [4] 仇文利,刘小中.乡村复合型生态旅游“联动”发展的实证研究:以苏中姜堰市为例[J].江苏农业科学,2011(1):463-466.
  [5] 弓志刚,原梅生.休闲农业产业化发展的组织创新研究[J].财贸经济,2009(1):114-117.
  [6] 石强,钟林生,向宝惠.我国乡村旅游发展研究[M]//郭焕成,郑健雄.海峡两岸观光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发展.北京: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2004:310-319.
  [7] WILLIAM C G.Rural tourism development in the USA[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Tourism Research,2004,6(3):151-164.
  [8] BARKE M, EDEN J.Co-operatives in southern Spain:Their development in the rural tourism sector in Andalucia International[J].Journal of Tourism Research, 2001,3(3):199-210.
  [9] SHARPLEY R, ROBERTS L.Rural tourism:10 years on[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Tourism Research,2004,6(3):119-124.
  [10] RUTH MCAREAVEY, JOHN MCDONAGH.Sustainable rural tourism:Lessons for rural Development[J].Journal of European Society for Rural Sociology,2011,51(2):175-194.
  [11] 芮明杰,劉明宇,任江波.论产业链整合[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6:5-6.
  [12] 王起静.旅游产业链的两种模式及未来趋势[J].经济管理·新管理,2005(11):75-80.
  [13] 弓志刚,李亚楠.乡村旅游产业链共生系统的特征及模式的演化和构建:以山西省为例[J].农业现代化研究,2011,32(1):73-77.
  [14] 丁鸿.江苏省乡村旅游发展模式探讨[J].江苏农业科学,2009(5):14-16.
  [15] 郑群明,钟林生.参与式乡村旅游开发模式探讨[J].旅游学刊,2004(4):33-37.
  [16] 佟光霁,李存贵.中国城乡产业协调发展的路径探析[J].学术交流,2011(4):94-98.
  [17] 叶林红.构建乡村旅游发展新模式:以南阳市卧龙区为例[J].资源与产业,2006,8(5):56-59.
  [18] 谢庐明,邵新蓓.赣南师范学院学报[J].赣南师范学院学报,2007(4):94-98.
  [19] 马彦琳.环境旅游与文化旅游紧密结合:贵州省乡村旅游发展的前景和方向[J].旅游学刊,2005,20(1):63-67.
  [20] 罗明义.云南发展乡村旅游的模式和特点[J].旅游学刊,2005(5):9.
其他文献
摘要现代物流业既是衡量一个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和现代化程度的主要标志,也是推动区域经济发展的基本动力之一。基于区域物流与区域经济之间的相互作用内在机理,建立与现实尽可能接近的模型分析区域物流与区域经济关系是区域经济学研究的重要内容。该研究采用系统动力学的方法建立了区域物流与区域经济的因果关系图,并辅之以统计学方法确定参数,进而构建了区域物流需求及供给与三次产业之间的系统动力学模型,通过对模型中参数变化
期刊
摘要随着全球气候变暖,低碳发展已上升为我国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一项战略任务。基于此背景,研究以生态文明和低碳发展的相关理论为基础,从生态文明、低碳发展的理论内涵出发,运用层次分析法,探索建立一套包含低碳能源、低碳产业、低碳消费、碳汇能力、低碳技术、低碳政策等六方面指标的城区生态文明低碳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并对南山区的生态文明低碳发展状况进行实证评价,重点从低碳消费、低碳技术、低碳政策等方面提出政策建议
期刊
摘要耕作层土壤剥离再利用是切实保护资源、保护耕地的系统性工程,在各地已有实践。该研究在对已有土壤剥离再利用模式进行综述和分类的基础上,归纳了各模式的运行方法、优缺点和适用条件。并以安徽省为例,构建了判定规则,对全省16地市的耕作层土壤剥离利用模式选择提出了相关建议,旨在为全省建立土壤剥离利用制度找出方法及突破口。  关键词耕作层;土壤剥离再利用;模式;安徽省  中图分类号S28;F301.24文献
期刊
摘要[目的]从微观层次对城市居住用地集约利用评价,为城市居住用地的合理布局和提高居住用地集约利用提供依据。[方法]选取土地利用程度、土地投入水平、土地利用效率中3个层次的5个指标,运用多因素综合评价法、特尔斐法等进行数据处理和综合评价。[结果]福清市154个居住功能区中,有4个过度利用功能区,土地面积为29.02 hm2;8个集约利用功能区,土地面积82.83 hm2;86个中度利用功能区,土地面
期刊
摘要茶多糖是一类相对分子质量较大的,具有一定活性的水溶性复合杂多糖。根据对茶多糖的紫外、红外及气相色谱的分析,茶多糖由糖类、果胶及蛋白质等物质组成。为了更清晰地了解茶多糖的研究现状并对茶多糖进一步开发和研究,主要对近年来茶多糖的提取方法、分离纯化和分子组成等方面进行了综述,并对研究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对其开发前景進行了展望。  关键词茶多糖;提取;分离纯化;分子组成  中图分类号S571文献标
期刊
摘要对城乡规划专业人才培养模式进行探索,剖析了黑龙江省高校城乡规划教育的现状问题。以培养工程应用型城乡规划设计人才为导向,以CDIO工程教育教学平台为基础,立足于黑龙江省地域,提出城乡规划人才培养模式的思路,并对教学体系和教学方法优化进行初步探索,构建了基于CDIO工程教育的城乡规划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基础框架,旨在为农林院校同类专业教学研究提供一定的参考范例。  关键词城乡规划;人才培养模式;CD
期刊
摘要深入开展临港新城滨海湿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旨在通过建立滨海湿地修复的“生态补偿”示范区,实践湿地修复营造关键技术,为上海滨海湿地可持续发展提供技术支撑和理论依据。  关键词滨海湿地;生态修复;示范工程  中图分类号S181.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0517-6611(2014)23-07893-05  基金项目上海市科委海洋科技专项项目(10DZ1211000)。  作者简介倪华明(1978-
期刊
摘要通过对课程内容的简单介绍,讨论了学习现代农业机械化新技术的目的,针对以上内容和该课程的特点讲述了该课程个人教学中的观点和方法,并提出了本门课程在教学中可以利用的措施和方法。  关键词农业机械化新技术;教学方法;探索  中图分类号S-0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0517-6611(2014)23-08062-02  基金项目塔里木大学教学改革项目(TDGJ13387);教育部工程技术人才培养项目(1
期刊
摘要 以咸阳市为例,结合咸阳市城市发展总体规划,探讨市花紫薇花的文化内涵及在城市园林建设中的开发应用,旨在发扬紫薇文化,打造咸阳市特色城市名片。  关键词 紫薇;文化内涵;咸阳;园林绿化  中图分类号 S688;TU986.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0517-6611(2014)26-09006-03  The Cultural Connotation and Application in
期刊
摘要  在对云南省孟连县有关乡镇农户林业信息和技术需求进行问卷调查的基础上,分析了当前我国林业信息和技术的供给方式以及农户对林业信息和技术的需求特点。调查表明,林农对林业信息和技术的需求日趋强烈,并呈现多样化趋势,但是农户获取林业生产经营信息和技术手段落后,服务供给模式单一,农户的需求缺乏有效的表达机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政府部门针对农户实际需求提供技术信息,加大个性化信息服务力度的建议。  关键词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