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患者在治疗疾病前,要给予相关的血液检验,从而对患者所患疾病进行准确的判断,并使患者得到病情的改善。因此血液检验的重要性较高,若血液检验中没有得到较好的质量控制,会出现误诊的情况,不能较好的治疗患者的病情,所以要对实验室做好充分的质量控制。其中在实验室中主要有检验前、检验中以及检验后三个不同的时期,本文主要分析的是血液检验前的质量控制,从而使患者得到较好的疾病治疗。
关键词:血液检验 质量控制研究 分析前
Doi:10.3969/j.issn.1671-8801.2014.07.595
【中图分类号】R9【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801(2014)07-0367-01
医疗技术的发展中,对很多疾病的诊治中,都需要给予相应的血液检验,只有保证诊断结果的准确性[1]。近年来,实验室检验的结果对患者疾病的诊断和治疗具有重要作用,很多医生患者对这类检验结果都有一定的依赖作用,因此患者血液检验结果的准确性有着重要的意义,一档患者的血液检验出现较大的误差,就会对患者产生错误的疾病诊断,因此必须采取相应的措施,使血液检验的准确率得到提高,误差率下降。
1 血液检验分析前患者方面的控制
1.1 患者饮食。血液检验的结果与患者所食用的食物有较大关系,其中抽烟、喝酒等高脂餐都会使血液的成分发生变化,所以为了使血液的检验结果保持准确可靠,要求其采集血液12小时前禁止食用任何食物,同时也避免喝酒、抽烟等。
1.2 患者状态。若患者经过过度运动后也会影响检验结果,患者在短暂活动后会使乳酸和丙氨酸的含量出现增高,并减少脂肪酸含量。所以,若其在血液检测前有活动,也会影响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因此检验前要使患者保持安静状态,而持续活动也会使检验结果出现较大的变化,使某项指标出现50%的偏离。因此要想使检验结果更为准确,还要避免剧烈运动。
1.3 患者体位。患者体位会影响血液循环的情况,其中当患者体位不同使会使组织间液和血液都有平衡上的不同改变,其中细胞成分和大分子的物质会有明显改变[2]。这些现象会使血液检验在分析时出现较大的影响,造成误差出现,因此患者在血液采集时要保持良好的体位,通过观察门诊人员的血液检测和住院人员的血液检测存在一定的结果差异。所以采集血液时,要使患者保持良好的体位姿势,避免其在采血时站立时间过长,可以选择卧位,使体液平衡,减少误差情况的出现。
1.4 患者药物。人体服用药物后,会使血液中的成分较为复杂,并影响检验的准确度。因此在验血前,医护人员一定要使患者在验血前3天避免服用任何药物,检验之前,再次询问患者有无服药,并将药物种类告诉医生,当其停止服用后,再给予血液的检验,减少误差。同时若其所服用的药物不能停止使用,要对该种药物给予充分分析。
2 检验标本的采取和运送
血液在采集时会受到较多因素的影响,若使用止血带会将静脉压力得到改变,从而造成结果的改变。因为抗凝剂的种类不同,有不同的抗凝原理,若抗凝剂和血液的使用比例较不正确,也会影响结果。因此在检验标本的采取和运送中也要采取相应的控制,使检验结果保证准确性。
2.1 采血时间。时间在影响上有周期性和线性两类,周期性的时间基本不会对实验室的检验结果产生影响,在给予药物监测的才需时,要对药物长期的效应进行了解,并在稳定期进行采血。
2.2 抗凝剂的选择。在血液检验中经常使用的抗凝剂是枸橼酸钠(0.109mmol/L),该种抗凝剂能够对因子V、VIII阻止讲解,并使血液和血浆得到稀释,并按照1∶9的比例进行抗凝。将抗凝剂置入到真空的采血管中,保持真空度,当耗尽真空后将自动的停止进血,并使其保持1∶9的比例[3]。若其红细胞的比容比55%大时,要给予枸橼酸钠浓度的校正,其中校正公式为X=(100-PCV)/(595-PCV),公式中的PCV为红细胞的比容,X为单位体积内抗凝剂的体积数。同时还可以选择缓冲的抗凝剂进行使用,尤其对需要经过冷冻后给予分析的标本,因为该种缓冲剂,不会因时间而是血浆的PH值增加,而凝固时间也能得到延长。当对患者的肝素和血小板的功能进行监测时,可给予CTAD液的使用。若进行纤溶实验以及溶栓治疗的过程中,要将抑肽酶加入到普通的抗凝剂中,从而使纤维活化得到抑制。
2.3 采血部位。患者在采血时,能够进行的部位有动脉、静脉、静脉导管和毛细血管。其中 在静脉采取时,要在双侧的前臂窝寻找贵要静脉、头静脉和正中静脉中,观察哪一根静脉较为粗,则给予静脉穿刺[4]。若患者的静脉并不明显,要选择手背静脉给予采血,而输液装置的近心端部位禁止采血。毛细血管:烧伤严重患者、儿童、出血患者以及极度肥胖的患者,为了进行保守治疗,避免给予静脉采血,要在足部和手背的毛细血管进行血液采取,并使用全自动的分析仪,对血常规进行检测。并要求进行静脉血的使用,而非末梢血。若选择传统的注射器,不能达到上述要求,若给予真空的采血系统,穿刺后,用第一管血进行血液的生化检验,而第二管血给予止血和血栓的实验。
2.4 标本运送。正确的标本运送,为在实验室中进行采血,或者采血后立即送入检测的地点,在运送过程中,避免日光直射、剧烈振动和落入异物。若选择真空采血的系统,将真空管上的管塞堵住,就能够避免因为散失二氧化碳而出现PH值的变化,并在室温的温度中进行运送。若温度过低,会使血小板受到损伤,从而使VI、XI因子得到活化,并使PT和APTT得到缩短。若对凝血因子、血小板因子等项目的运动,必须使温度保持在4℃,从而避免V、II因子出现降解的现象。
3 结束语
只有对患者和检验标本的采取和运送进行相应的控制,才能使血液的检验分析,保证准确性,从而有利于对患者的疾病进行正确的判断和治疗。
参考文献
[1] 田彩霞,廖冬梅,李晓洲,骆晓梅,王安明.临床实验室核酸扩增分析前的质量控制[J].西部医学.2013,24(17):127-128
[2] 李晓洲,王永杰,陈复兴,骆晓梅,谢平仙,张建明.浅析医学检验分析前质量管理[J].东南国防医药.2013,27(16):146-147
[3] 邓宗奎,伍桂枝,柏芳,王永杰,傅伟安.实验室检验分析前的质量控制[J].检验医学与临床.2013,31(16):137-138
[4] 欧元祝,唐立萍,王美娟,刘文彬.酶学项目自建检测系统检测结果的可比性研究[J].检验医学.2012,27(11):167-168
关键词:血液检验 质量控制研究 分析前
Doi:10.3969/j.issn.1671-8801.2014.07.595
【中图分类号】R9【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801(2014)07-0367-01
医疗技术的发展中,对很多疾病的诊治中,都需要给予相应的血液检验,只有保证诊断结果的准确性[1]。近年来,实验室检验的结果对患者疾病的诊断和治疗具有重要作用,很多医生患者对这类检验结果都有一定的依赖作用,因此患者血液检验结果的准确性有着重要的意义,一档患者的血液检验出现较大的误差,就会对患者产生错误的疾病诊断,因此必须采取相应的措施,使血液检验的准确率得到提高,误差率下降。
1 血液检验分析前患者方面的控制
1.1 患者饮食。血液检验的结果与患者所食用的食物有较大关系,其中抽烟、喝酒等高脂餐都会使血液的成分发生变化,所以为了使血液的检验结果保持准确可靠,要求其采集血液12小时前禁止食用任何食物,同时也避免喝酒、抽烟等。
1.2 患者状态。若患者经过过度运动后也会影响检验结果,患者在短暂活动后会使乳酸和丙氨酸的含量出现增高,并减少脂肪酸含量。所以,若其在血液检测前有活动,也会影响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因此检验前要使患者保持安静状态,而持续活动也会使检验结果出现较大的变化,使某项指标出现50%的偏离。因此要想使检验结果更为准确,还要避免剧烈运动。
1.3 患者体位。患者体位会影响血液循环的情况,其中当患者体位不同使会使组织间液和血液都有平衡上的不同改变,其中细胞成分和大分子的物质会有明显改变[2]。这些现象会使血液检验在分析时出现较大的影响,造成误差出现,因此患者在血液采集时要保持良好的体位,通过观察门诊人员的血液检测和住院人员的血液检测存在一定的结果差异。所以采集血液时,要使患者保持良好的体位姿势,避免其在采血时站立时间过长,可以选择卧位,使体液平衡,减少误差情况的出现。
1.4 患者药物。人体服用药物后,会使血液中的成分较为复杂,并影响检验的准确度。因此在验血前,医护人员一定要使患者在验血前3天避免服用任何药物,检验之前,再次询问患者有无服药,并将药物种类告诉医生,当其停止服用后,再给予血液的检验,减少误差。同时若其所服用的药物不能停止使用,要对该种药物给予充分分析。
2 检验标本的采取和运送
血液在采集时会受到较多因素的影响,若使用止血带会将静脉压力得到改变,从而造成结果的改变。因为抗凝剂的种类不同,有不同的抗凝原理,若抗凝剂和血液的使用比例较不正确,也会影响结果。因此在检验标本的采取和运送中也要采取相应的控制,使检验结果保证准确性。
2.1 采血时间。时间在影响上有周期性和线性两类,周期性的时间基本不会对实验室的检验结果产生影响,在给予药物监测的才需时,要对药物长期的效应进行了解,并在稳定期进行采血。
2.2 抗凝剂的选择。在血液检验中经常使用的抗凝剂是枸橼酸钠(0.109mmol/L),该种抗凝剂能够对因子V、VIII阻止讲解,并使血液和血浆得到稀释,并按照1∶9的比例进行抗凝。将抗凝剂置入到真空的采血管中,保持真空度,当耗尽真空后将自动的停止进血,并使其保持1∶9的比例[3]。若其红细胞的比容比55%大时,要给予枸橼酸钠浓度的校正,其中校正公式为X=(100-PCV)/(595-PCV),公式中的PCV为红细胞的比容,X为单位体积内抗凝剂的体积数。同时还可以选择缓冲的抗凝剂进行使用,尤其对需要经过冷冻后给予分析的标本,因为该种缓冲剂,不会因时间而是血浆的PH值增加,而凝固时间也能得到延长。当对患者的肝素和血小板的功能进行监测时,可给予CTAD液的使用。若进行纤溶实验以及溶栓治疗的过程中,要将抑肽酶加入到普通的抗凝剂中,从而使纤维活化得到抑制。
2.3 采血部位。患者在采血时,能够进行的部位有动脉、静脉、静脉导管和毛细血管。其中 在静脉采取时,要在双侧的前臂窝寻找贵要静脉、头静脉和正中静脉中,观察哪一根静脉较为粗,则给予静脉穿刺[4]。若患者的静脉并不明显,要选择手背静脉给予采血,而输液装置的近心端部位禁止采血。毛细血管:烧伤严重患者、儿童、出血患者以及极度肥胖的患者,为了进行保守治疗,避免给予静脉采血,要在足部和手背的毛细血管进行血液采取,并使用全自动的分析仪,对血常规进行检测。并要求进行静脉血的使用,而非末梢血。若选择传统的注射器,不能达到上述要求,若给予真空的采血系统,穿刺后,用第一管血进行血液的生化检验,而第二管血给予止血和血栓的实验。
2.4 标本运送。正确的标本运送,为在实验室中进行采血,或者采血后立即送入检测的地点,在运送过程中,避免日光直射、剧烈振动和落入异物。若选择真空采血的系统,将真空管上的管塞堵住,就能够避免因为散失二氧化碳而出现PH值的变化,并在室温的温度中进行运送。若温度过低,会使血小板受到损伤,从而使VI、XI因子得到活化,并使PT和APTT得到缩短。若对凝血因子、血小板因子等项目的运动,必须使温度保持在4℃,从而避免V、II因子出现降解的现象。
3 结束语
只有对患者和检验标本的采取和运送进行相应的控制,才能使血液的检验分析,保证准确性,从而有利于对患者的疾病进行正确的判断和治疗。
参考文献
[1] 田彩霞,廖冬梅,李晓洲,骆晓梅,王安明.临床实验室核酸扩增分析前的质量控制[J].西部医学.2013,24(17):127-128
[2] 李晓洲,王永杰,陈复兴,骆晓梅,谢平仙,张建明.浅析医学检验分析前质量管理[J].东南国防医药.2013,27(16):146-147
[3] 邓宗奎,伍桂枝,柏芳,王永杰,傅伟安.实验室检验分析前的质量控制[J].检验医学与临床.2013,31(16):137-138
[4] 欧元祝,唐立萍,王美娟,刘文彬.酶学项目自建检测系统检测结果的可比性研究[J].检验医学.2012,27(11):167-1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