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混凝土是一种常见的施工材料,受施工工艺不当、原材料配比不科学以及外界温度、气候等因素影响,土木工程建筑中的混凝土结构容易产生裂缝。通常情况下,裂缝在产生初期并不会对工程质量造成直接影响,因此容易被人们忽略,但随着时间的推移,混凝土裂缝会不断延长和扩大,并危害建筑结构,如此不仅会增加处理难度,还会给居民生命财产安全带来巨大威胁。为了避免混凝土裂缝造成的不良影响,需要施工单位提高质量防控意识,强化混凝土裂缝预防和处理力度,全面提高土木工程建筑质量,为人们营造良好的生活和工作环境。
关键词:土木工程;建筑;混凝土裂缝;施工
1.建筑混凝土裂缝产生的主要原因
1.1 设计问题
在初始设计阶段,如果没有合理规划土木工程混凝土的结构,那么将无法保证后期的施工质量。设计人员在设计图纸过程中需要严格把控施工材料的类型、参数、构件尺寸等方面,努力提高工程的稳定性。其中,混凝土裂缝是影响土木工程整体质量的主要因素。为此,我们应当合理设置混凝土的等级、强度,避免产生裂缝。除此之外,我们还要合理配置钢筋、建筑构件,避免给混凝土的结构质量带来负面影响。
1.2 环境因素
土木工程的主要部分就是混凝土结构,但是温度的变化会导致混凝土结构由于热胀冷缩而出现裂缝问题,进而影响混凝土结构的应力。
1.3 材料因素
决定混凝土施工质量好坏的关键在于施工材料是否达标。在建设土木工程时,施工人员应当按照规定的标准合理选择混凝土材料,不仅注重成本的节约,还要关注材料的性能,加强进场材料的质量检测,避免不合格产品流入施工现场。
1.4 配比因素
混凝土配比会对混凝土的质量产生较大影响。因此,施工单位需要严格按照规范进行混凝土试验检测和配比设置,对水灰比进行严格控制,同时控制好添加剂等材料的用量。
1.5 施工工艺技术
施工工艺技术会直接影响混凝土的结构质量。如果没有严格按照相关操作规范标准进行施工,那么很容易出现混凝土结构质量不达标甚至裂缝的问题,进而对整体土木建筑性能产生不良影响。
2. 土木工程施工时裂缝处理策略
2.1 优化工程结构设计
相关的设计人员应对工程结构设计进行优化,将更加科学的设计方案应用到土木工程施工中,可有效提升工程的质量。设计人员在设计的过程中,应着重对工程的安全性能进行优化。第一,设计人员需要对建筑结构整体稳定性进行优化,在保障建筑的基本功能不受影响的基础上,提升结构的稳定性,在设计的过程中应按照国家有关标准进行设计,保障工程的安全性。第二,在进行不同土建工程的设计工作时,设计人员需要根据工程的不同类别进行针对性设计,在充分查阅有关资料以及结合实际的施工环境后,根据项目建設的具体特点进行设计,建筑结构的设计进行优化较为重要,是减少工程裂缝现象的有效途径。第三,设计人员在进行图纸的设计前,需要到实地对项目的具体环境进行勘察,对工程所处的土壤环境、地形因素、气候特点、土地面积等需要详细掌握,再结合数据、项目的实际要求设计出更优质的方案。第四,进行设计工作后,设计者需要对自身的设计作品进行仿真试验,通过试验数据的分析找出其中的不足,并及时进行改善,可保证设计更符合实际的建筑需求。第五,设计人员应与施工单位进行紧密交流,通过了解施工单位的施工技术手段、施工的能力,为相关单位制定更合理的施工方案,在保障施工企业施工技术可以适应施工的需求下,设计出更科学的方案。
2.2 控制温度
在施工的过程中,施工的技术人员在开展混凝土浇筑操作时,应注意控制好混凝土浇筑的温度、厚度,避免工程出现过多的裂缝现象。因此,在进行施工时,施工人员可以借助遮阳板合理控制混凝土的温度。通常情况下,在施工过程中若混凝土建筑的规格出现较大的变化,会造成大体积混凝土温度出现变化,温度的变化会严重影响工程的质量,是工程裂缝产生的主要因素。施工人员在进行混凝土浇筑施工时,需要事前落实水管埋设工作,通过水循环的方式能够有效降低温度的变化对工程质量的影响。此外,施工过程应充分考虑天气变化的影响,相关人员应时刻留意天气的变化,根据天气的变化更换施工的方式,降低天气变化带来的温度影响,最终保障工程质量达到预期的效果。
2.3 对不均匀沉降控制
在进行土木工程施工时,技术人员应留意回填、压实环节的操作,落实施工的难点工作。通过提升施工人员的操作技能,降低出现施工死角的概率,保障回填均匀,不出现裂缝的情况。在施工时,施工人员应针对管线上方、井口周围、排水沟等部位进行施工的优化,保证回填、压实作业环节的开展应更加细致、更加科学。如果施工过程中遇到不能通过机械设备进行压实工作的环节,施工人员可以通过小型压实机进行压实作业。此外,应在含水率适度的情况下,开展薄层工作,通过逐层突破方式可保障回填质量。施工人员应在柔性结构、刚性结构完美结合的情况下,对节点开展切割的操作处理,通过人为控制方式可改善裂缝出现的位置、方向,以保障工程的质量。
2.4注浆处理技术
注浆处理技术是土木工程建筑在混凝土裂缝处理中较为常见的工艺技术,适用于 0.2mm~0.3mm 宽度的混凝土裂缝中。该技术在实际应用过程中,需要配合一些修复材料同时使用,从而提高混凝土裂缝处理效果。施工人员在采用该技术处理裂缝时,需要提前对原有混凝土结构进行彻底清理,并分析原有混凝土结构的强度和等级,并按照原有参数配制浆液。而后将浆液注入混凝土裂缝中,从而使灌注的混凝土浆液与原有混凝土结构形成一体。而后对表面进行处理。
2.5置换处理技术
置换技术常用于土木工程建筑中受损部位严重的混凝土结构中,在该技术制作过程中,施工人员需要将混凝土裂缝位置的杂物或混凝土材料清除,再利用新材料替代清除后的材料,以此来解决裂缝问题,提高工程整体质量。由此可见,在采用置换处理技术时,需要保证选择的替换材料满足工艺需求。具体来说,施工单位需要结合土木工程建筑的结构特点进行分析,合理选择置换材料,从而达到理想处理效果。现阶段,施工单位采用该方法处理混凝土裂缝时,选择较为常见的材料有聚合物、水泥砂浆、改性聚合物混凝土等,置换效果较好。随着科学技术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混凝土材料会随之出现,施工单位需要结合实际情况选择置换材料,从而提高裂缝处理效果。 2.6开槽填补处理技术
在混凝土裂缝处理过程中,施工人员应结合混凝土裂缝实际情况,分析混凝土裂缝产生原因,并有针对性地选择处理措施。如果混凝土结构中产生的裂缝较大,则可以选择开槽填补处理技术。然而,这种技术虽然能够获得良好的处理效果,但是需要注意裂缝处理数量。如果数量过多,需要增加开槽面积,这也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混凝土结构安全性和稳定性。所以,在选择该技术时,首先需要保证裂缝数量有限。在该技术实际应用过程中,施工人员需要利用专用的开槽器设备,在混凝土裂缝位置凿出 3cm~5cm 的“U”形或“V”形凹槽,而后将填充材料填入凹槽中,并抹平处理,常见的填充材料有:树脂砂浆材料、水泥砂浆材料、沥青材料等等,这些材料的使用都能够很好地对房屋建筑工程的结构裂缝进行处理,且处理效果较好、全部完毕后需要在表面在此涂抹一层聚合物,并对其进行科学养护,以此提高裂缝处理效果。
3.结语
混凝土结构有着良好的稳定性、完整性,在建筑工程中发挥着优良的效果。但是混凝土施工中常常会出现裂缝问题,我们如果不及时采取有效的预防和修补办法,很容易出现裂缝扩大的现象,最终影响到混凝土的結构性能。在土木工程施工过程中,混凝土裂缝问题是很容易发生的一类现象,其给整个工程的建设质量和安全性都会造成严重的威胁。要想避免这种情况的发生,就要对混凝土裂缝防治技术和处理方法加大创新研究力度,不仅要结合工程实际,掌握各裂缝处理方法的应用要点,还要制订一套有针对性、科学合理的防治措施,并不断加强混凝土后期养护工作,这样才能切实降低各类裂缝问题的发生概率,从而为整个土木工程项目的顺利开展提供可靠的保障。在此阶段工作中,相关工作者应当重视混凝土裂缝问题,有效监控各个环节施工技术的应用,加强质量管控,提升混凝土的施工效果。
参考文献:
[1] 薛晓冬.浅析土木工程施工中的裂缝处理对策[J].科学技术创新,2020(16).
[2]王梦瑜.土木工程建筑中混凝土裂缝的施工处理技术分析[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20(14).
[3]蔡志伟.土木工程建筑中混凝土结构的施工技术分析[J].价值工程,2020(13).
[4]魏莉薇.浅析土木工程施工中的裂缝处理对策[J].科学技术创新,2019(13):134-135.
[5]蒋金谷.土木施工中混凝土裂缝成因及其防治措施分析[J].建材与装饰,2019(20):3-4.
[6]张项英,李宏义.土木工程施工中裂缝处理方法研究[J].住宅与房地产,2018(3):146.
关键词:土木工程;建筑;混凝土裂缝;施工
1.建筑混凝土裂缝产生的主要原因
1.1 设计问题
在初始设计阶段,如果没有合理规划土木工程混凝土的结构,那么将无法保证后期的施工质量。设计人员在设计图纸过程中需要严格把控施工材料的类型、参数、构件尺寸等方面,努力提高工程的稳定性。其中,混凝土裂缝是影响土木工程整体质量的主要因素。为此,我们应当合理设置混凝土的等级、强度,避免产生裂缝。除此之外,我们还要合理配置钢筋、建筑构件,避免给混凝土的结构质量带来负面影响。
1.2 环境因素
土木工程的主要部分就是混凝土结构,但是温度的变化会导致混凝土结构由于热胀冷缩而出现裂缝问题,进而影响混凝土结构的应力。
1.3 材料因素
决定混凝土施工质量好坏的关键在于施工材料是否达标。在建设土木工程时,施工人员应当按照规定的标准合理选择混凝土材料,不仅注重成本的节约,还要关注材料的性能,加强进场材料的质量检测,避免不合格产品流入施工现场。
1.4 配比因素
混凝土配比会对混凝土的质量产生较大影响。因此,施工单位需要严格按照规范进行混凝土试验检测和配比设置,对水灰比进行严格控制,同时控制好添加剂等材料的用量。
1.5 施工工艺技术
施工工艺技术会直接影响混凝土的结构质量。如果没有严格按照相关操作规范标准进行施工,那么很容易出现混凝土结构质量不达标甚至裂缝的问题,进而对整体土木建筑性能产生不良影响。
2. 土木工程施工时裂缝处理策略
2.1 优化工程结构设计
相关的设计人员应对工程结构设计进行优化,将更加科学的设计方案应用到土木工程施工中,可有效提升工程的质量。设计人员在设计的过程中,应着重对工程的安全性能进行优化。第一,设计人员需要对建筑结构整体稳定性进行优化,在保障建筑的基本功能不受影响的基础上,提升结构的稳定性,在设计的过程中应按照国家有关标准进行设计,保障工程的安全性。第二,在进行不同土建工程的设计工作时,设计人员需要根据工程的不同类别进行针对性设计,在充分查阅有关资料以及结合实际的施工环境后,根据项目建設的具体特点进行设计,建筑结构的设计进行优化较为重要,是减少工程裂缝现象的有效途径。第三,设计人员在进行图纸的设计前,需要到实地对项目的具体环境进行勘察,对工程所处的土壤环境、地形因素、气候特点、土地面积等需要详细掌握,再结合数据、项目的实际要求设计出更优质的方案。第四,进行设计工作后,设计者需要对自身的设计作品进行仿真试验,通过试验数据的分析找出其中的不足,并及时进行改善,可保证设计更符合实际的建筑需求。第五,设计人员应与施工单位进行紧密交流,通过了解施工单位的施工技术手段、施工的能力,为相关单位制定更合理的施工方案,在保障施工企业施工技术可以适应施工的需求下,设计出更科学的方案。
2.2 控制温度
在施工的过程中,施工的技术人员在开展混凝土浇筑操作时,应注意控制好混凝土浇筑的温度、厚度,避免工程出现过多的裂缝现象。因此,在进行施工时,施工人员可以借助遮阳板合理控制混凝土的温度。通常情况下,在施工过程中若混凝土建筑的规格出现较大的变化,会造成大体积混凝土温度出现变化,温度的变化会严重影响工程的质量,是工程裂缝产生的主要因素。施工人员在进行混凝土浇筑施工时,需要事前落实水管埋设工作,通过水循环的方式能够有效降低温度的变化对工程质量的影响。此外,施工过程应充分考虑天气变化的影响,相关人员应时刻留意天气的变化,根据天气的变化更换施工的方式,降低天气变化带来的温度影响,最终保障工程质量达到预期的效果。
2.3 对不均匀沉降控制
在进行土木工程施工时,技术人员应留意回填、压实环节的操作,落实施工的难点工作。通过提升施工人员的操作技能,降低出现施工死角的概率,保障回填均匀,不出现裂缝的情况。在施工时,施工人员应针对管线上方、井口周围、排水沟等部位进行施工的优化,保证回填、压实作业环节的开展应更加细致、更加科学。如果施工过程中遇到不能通过机械设备进行压实工作的环节,施工人员可以通过小型压实机进行压实作业。此外,应在含水率适度的情况下,开展薄层工作,通过逐层突破方式可保障回填质量。施工人员应在柔性结构、刚性结构完美结合的情况下,对节点开展切割的操作处理,通过人为控制方式可改善裂缝出现的位置、方向,以保障工程的质量。
2.4注浆处理技术
注浆处理技术是土木工程建筑在混凝土裂缝处理中较为常见的工艺技术,适用于 0.2mm~0.3mm 宽度的混凝土裂缝中。该技术在实际应用过程中,需要配合一些修复材料同时使用,从而提高混凝土裂缝处理效果。施工人员在采用该技术处理裂缝时,需要提前对原有混凝土结构进行彻底清理,并分析原有混凝土结构的强度和等级,并按照原有参数配制浆液。而后将浆液注入混凝土裂缝中,从而使灌注的混凝土浆液与原有混凝土结构形成一体。而后对表面进行处理。
2.5置换处理技术
置换技术常用于土木工程建筑中受损部位严重的混凝土结构中,在该技术制作过程中,施工人员需要将混凝土裂缝位置的杂物或混凝土材料清除,再利用新材料替代清除后的材料,以此来解决裂缝问题,提高工程整体质量。由此可见,在采用置换处理技术时,需要保证选择的替换材料满足工艺需求。具体来说,施工单位需要结合土木工程建筑的结构特点进行分析,合理选择置换材料,从而达到理想处理效果。现阶段,施工单位采用该方法处理混凝土裂缝时,选择较为常见的材料有聚合物、水泥砂浆、改性聚合物混凝土等,置换效果较好。随着科学技术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混凝土材料会随之出现,施工单位需要结合实际情况选择置换材料,从而提高裂缝处理效果。 2.6开槽填补处理技术
在混凝土裂缝处理过程中,施工人员应结合混凝土裂缝实际情况,分析混凝土裂缝产生原因,并有针对性地选择处理措施。如果混凝土结构中产生的裂缝较大,则可以选择开槽填补处理技术。然而,这种技术虽然能够获得良好的处理效果,但是需要注意裂缝处理数量。如果数量过多,需要增加开槽面积,这也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混凝土结构安全性和稳定性。所以,在选择该技术时,首先需要保证裂缝数量有限。在该技术实际应用过程中,施工人员需要利用专用的开槽器设备,在混凝土裂缝位置凿出 3cm~5cm 的“U”形或“V”形凹槽,而后将填充材料填入凹槽中,并抹平处理,常见的填充材料有:树脂砂浆材料、水泥砂浆材料、沥青材料等等,这些材料的使用都能够很好地对房屋建筑工程的结构裂缝进行处理,且处理效果较好、全部完毕后需要在表面在此涂抹一层聚合物,并对其进行科学养护,以此提高裂缝处理效果。
3.结语
混凝土结构有着良好的稳定性、完整性,在建筑工程中发挥着优良的效果。但是混凝土施工中常常会出现裂缝问题,我们如果不及时采取有效的预防和修补办法,很容易出现裂缝扩大的现象,最终影响到混凝土的結构性能。在土木工程施工过程中,混凝土裂缝问题是很容易发生的一类现象,其给整个工程的建设质量和安全性都会造成严重的威胁。要想避免这种情况的发生,就要对混凝土裂缝防治技术和处理方法加大创新研究力度,不仅要结合工程实际,掌握各裂缝处理方法的应用要点,还要制订一套有针对性、科学合理的防治措施,并不断加强混凝土后期养护工作,这样才能切实降低各类裂缝问题的发生概率,从而为整个土木工程项目的顺利开展提供可靠的保障。在此阶段工作中,相关工作者应当重视混凝土裂缝问题,有效监控各个环节施工技术的应用,加强质量管控,提升混凝土的施工效果。
参考文献:
[1] 薛晓冬.浅析土木工程施工中的裂缝处理对策[J].科学技术创新,2020(16).
[2]王梦瑜.土木工程建筑中混凝土裂缝的施工处理技术分析[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20(14).
[3]蔡志伟.土木工程建筑中混凝土结构的施工技术分析[J].价值工程,2020(13).
[4]魏莉薇.浅析土木工程施工中的裂缝处理对策[J].科学技术创新,2019(13):134-135.
[5]蒋金谷.土木施工中混凝土裂缝成因及其防治措施分析[J].建材与装饰,2019(20):3-4.
[6]张项英,李宏义.土木工程施工中裂缝处理方法研究[J].住宅与房地产,2018(3):1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