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你有没有发现,物质越来越丰盛的社会里,不“会”玩的孩子反而越来越多了。没有充足的场地、没有宽松的时间、没有自由的选择,许多孩子一头扎进读写算的学习任务中,逐渐失去了玩耍的机会和创意游戏的能力。
《稻草人的头,铁皮人的心,狮子的勇气》一书中提道:玩耍之于儿童,就像工作之于成人一般重要。通过玩耍和游戏,孩子的情感渐渐发展、压力和焦虑消除了、专注力获得培养。善于玩耍是一种值得被保护的品质,但玩耍时间的减少、游戏内容的浅薄,正在威胁着孩子,与他们的身心健康背道而驰。
“在河边草地上打滚儿、捏泥团、用花瓣制作香水、爬树、自己搞一次野餐、用草和小树枝搭个窝、种菜、为父母做早饭并送到床前、和人小小地打一架……”国际儿童游戏权协会列出的10岁以下儿童应该完成的游戏清单里,有多少是孩子整个童年都从未体验的项目?当过多的声光电玩具分散了孩子的注意力,当有毒的网红玩具流行在儿童群体间不被家长察觉,当教师权威式安排游戏阻碍了幼儿走向深度学习,成人是否要及时反思:孩子们对玩耍的需求是什么?
每个孩子天生都是游戏的创造者。跟着园长富有智慧的思考,让我们重新认识和评估玩耍的价值,破解成长的难题。
正视“玩耍”,让孩子站在活动中央
《教育家》:一项由精神病学家针对6000人开展的追踪调查显示,如果在儿童时代不能无拘无束地玩耍,孩子长大后可能会不快乐,难以适应新环境。请您谈谈玩耍和游戏对于孩子的意义、和同龄人玩耍对于孩子的价值是什么?
凤炜:在研究儿童的过程中,我们真心感受到自己跟孩子是有差距的。以今年组织春游为例,考虑防疫要求,教师把春游搬到幼儿园内的草地上,开展野餐活动。为了增加趣味性,教师设计了集市,“售卖”各种美食、玩具,孩子可以用幼儿园的中福币兑换。活动中,我们发现,一些教师认为孩子喜欢的东西,孩子并没有挑选。孩子“买”或“不买”的原因是什么?是根据喜好、价格还是受到其他孩子的影响?通过仔细观察,答案出乎意料。比如,中班孩子在买垃圾袋等生活用品时,人手一个,而大班是一组孩子买一个,说明大班孩子在生活常识方面已经拥有更进一步的判断意识。从消费总额来看,大班孩子的中福币花费少于中班。询问原因时,大班孩子表示应该留一点,方便之后继续玩。由此可见,大班孩子在延迟满足方面较中班孩子的发展更进一步。因此,判断孩子游戏的水平,一定要根据年龄。
如果成人感到孩子不太会“玩”,往往基于两种情况。一是成人在场,孩子知道成人对“玩”的要求是什么,便会受到拘束。二是成人对“玩”有预判,当孩子没有达到预判,成人就觉得他不太会“玩”。只有成人真正放下身段,才会发现孩子是会“玩”的。成人要放手给孩子时间和空间,让其自由发挥潜能。教师觉得集体教学活动是有价值的,总想要履行指导的职责,一旦背上这种包袱,游戏就容易变形。
游戏营造了一个真实的社会环境,孩子在其中可以学生活、学做人,学会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一次端午节活动,多多站在角落里,原来他把中福币花光了,没办法参加活动。多多询问教师自己能否打工,教师说这里是眼镜铺,需要3元钱买材料才能打工。由于没有材料费,多多又去其他店铺询问,得到的基本上是同样的答复,直到来到教师莹莹负责的游戏场。莹莹说,我可以借给你。多多高兴极了,跑到自己最心仪的眼镜店买了原材料,认真制作好,得到了5元钱奖励。还钱后,他立刻花掉了剩余的钱,接下来又开始向家长志愿者借钱,继续打工、消费。孩子在游戏中的学习能力是强大的。在玩耍中、在生生互动中、在碰壁的过程中,孩子可以逐渐积累经验。实际上,不干预是一种教育手段,需要经过价值判断后选择,蕴藏着教育机会。
《教育家》:有意义和深度的游戏并不等于超越儿童理解能力的、高难度内容的游戏。游戏的设计,应该如何把握内容和难度的平衡?要注意哪些?
张潇月:首先是儿童观。我跟教师说得最多的一句话就是,要让儿童站在活动中央。教师首先要信任孩子,放手才会有自主游戏。其次,仅放手还不夠,游戏中的观察、思考和介入是非常重要的,否则很难引发孩子的深度学习。教师要观察孩子的兴趣点是什么、面临的问题和挑战是什么、游戏的材料和环境能否给孩子提供不同层次的选择、游戏是否有对前期经验的承接。在整体观察、思考后,教师才能介入,同时要考虑介入的方式,这些与孩子在游戏中的情景和状态密切相关。最后,在游戏后期,教师需要指导孩子回顾、讨论、分享,丰富孩子在游戏中获得的经验,为其后续能力的发展做服务。
针对内容和难度的平衡,一定要考虑班级孩子的水平。《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给出的是某个年龄段幼儿的共性,教师在共性的基础上还要考虑班级幼儿的个性化发展,依据对幼儿前期经验的准确判断选择游戏的内容和难度,同时要及时调整和跟进,这需要幼儿园组织园本教研帮助教师。同时,开展体验式培训,尽量让教师亲历游戏,把自己变成孩子。比如,拿到一整套沙水玩具后,教师亲自体验沙水游戏的搭建,可以发现幼儿将会遇到哪些问题。此后,教师对材料属性的把握以及在游戏过程中可能出现的挑战预设,更能贴近孩子的需求和经验。教师通过单纯思考,很难发现和解决某些问题,毕竟一些成人看起来很简单的流程,对孩子来说并不简单。
因材施教,做孩子成长的摆渡人
《教育家》:自主户外游戏中,教师经常发现幼儿玩法较为单一,或者漫无目的地玩。如何看待这一情况?怎样让幼儿从自主户外游戏中获得差异化支持?
林咏瑜:孩子游戏玩法单一、重复,并不代表他漫无目的,只要游戏材料丰富,即便是在重复玩法中,也会收获自己的游戏体验。成人有时会发呆,如果经常被指出或暗示这是一种时间浪费、无聊的行为,这样“发呆”时间可能越来越长,变成真正的“无聊”。如果这种“发呆”被认为是放松和自我调适的一种方式,那人就会积极对待“发呆”,让“发呆”变得可控。人的行为是复杂的,积极的引领有利于人形成更多“有意义”的行为。 在开通小河的游戏中,孩子们都在沙池里挖沟渠,有一个孩子从远处把水一罐一罐地运到沙池边上,坚持了整整一个小时,她的“游戏动作”非常单一,但我觉得她有游戏目的。当教师肯定她说,你是集体的一员,这条小河的开通有你的一份努力时,她甜甜地笑了。在孩子的游戏过程中,教师要善于挖掘他们在群体中的价值,例如对集体的贡献,这会鼓励孩子在游戏中寻找新的价值。
若想给予幼儿差异化支持,教师需要考虑三个方面。一是教师提供的材料是否具有多样性,材料数量是否适宜。二是户外游戏中,孩子的游戏密度是否恰当。在一定的游戏空间中,孩子过少难以互动交流,恰当的密度有助于孩子在产生、解决问题乃至冲突的过程中,获得发展。三是教师是否信任游戏中的孩子,孩子游戏的种种目的,教师是否能够及时洞察并给予肯定,让孩子懂得自己行为的价值。
《教育家》:教师在观察和支持孩子的游戏时,遇到了哪些问题?教师应该如何支持孩子的游戏?
张潇月:第一是对游戏介入时机的判断。介入过早,会导致孩子丧失挑战和探索的兴趣;介入过晚,则可能导致游戏难度过大,孩子在没有支持的情况下,很难继续游戏。第二是介入方式比较难把握。是直接介入还是通过调整材料给孩子继续下去的动力?出现类似状况,反映出教师对儿童特点和经验的把握不够准确。同时,也说明教师关于核心经验的理论知识不够扎实。比如建构游戏中,一些教师觉得塔式组合只适合大班孩子,实际上,中班孩子也会出现经验萌芽,教师需要根据孩子的不同层次为其搭建不同的成长阶梯。建构游戏属于综合性游戏,涉及技能、对空间方位的理解、数理关系等,如果教师的判断或者自身的前期经验不足,容易导致指导缺乏针对性。每个班级都有游戏水平较高的孩子,教师提供材料一定要有针对性。值得注意的是,教师不能把个别孩子的优势发展作为普遍发展来看待,盲目拔高。
目前,我们提倡以课程故事的方式梳理每一次活动,教师需要记录每一次游戏活动中孩子的发展水平、遇到的问题。按照行动研究的方式,可以观察到孩子的游戏经验和能力是循环向上发展的,教师解读儿童以及指导游戏的能力也在逐渐提升,从而提高了课程意识。课程意识不等于教学意识,而是课程价值的问题,更多的是需要反思:为什么要这样给予孩子,为什么在游戏中提供这样的知识、环境和材料。
林咏瑜:最大的困难是看不懂孩子。看不懂的核心是不信任孩子,如果教师带着固化的目标进入孩子的游戏,那么在教师眼里,孩子的游戏就是无趣、无意义的。
此外,教师过多的介入乃至干预孩子的游戏。这种情况通常会打断孩子的游戏,使孩子的游戏变成迎合教师需求的一种被动行为。我曾有这样一次经历,一天,小班的一个男孩玩悬垂的游戏,他模仿大班的哥哥姐姐,想拉着绳子,双脚离地,让自己在空中飞起来。在我的理解中,认为只要轻轻托起他的屁股,帮助他感受身体向上的力量,他就能够完成悬垂的动作。当我走到他的身边,问道:“需要帮忙吗?”这个男孩丢下绳子便跑了。后来,我注意到,整整半年时间,男孩再也没有去触碰这条绳子,只是偶尔站在边上看别的孩子玩耍。到了中班,有一次,我看到他真正抓着绳子,双脚离地。我兴奋地举起手机想给他拍照,一名教师拦下了我,我瞬间了解教师的意思,将拍照的举动“掩饰”得悄无声息。
出现这种情况,源于我对该男孩性情不了解。他的班主任告诉我,该男孩总是希望把自己最好的一面展现给身边的人,那么在他努力做事的时候,旁人的介入使他的尝试受到了影响,所以他会逃避。因此,教师需要深入了解孩子,发现他们在不同游戏中的不同需求。
教师在观察和支持孩子游戏的时候,都有自己的想法,他们会在每一天与孩子的相处过程中,找到更有效、更适合不同孩子发展的方式。每个孩子是不一样的,同样,教师也是不一样的,双方需要在真正的实践过程中实现成长。
《教育家》:许多教师迫于一日生活流程的安排,将孩子的游戏和探索时间切割成小块,导致很难产生有深度的游戏和学习。主管部门和幼儿园应该如何帮助教师做减法?在兼顾生活流程和游戏效果方面,您有何建议?
凤炜:这里涉及两个问题,一是师生关系,二是一日活动的预设和管理。师生关系不可能是一蹴而就的,如果教师整天摆着一张严肃面孔,孩子們肯定不敢玩。一次早入园洗手时,大班的孩子和护导教师比高矮,我也加入其中,有个孩子特别高,我称赞他是“小姚明”。孩子们立刻对“姚明的身高”产生了兴趣,各执一词,最后教师用手机查询,大家得到了答案,这里面有对比较、高度等数学概念的理解,还有讨论交流和寻求答案的办法。一日活动皆课程,在日常与孩子随意的交流中,就有教育的契机,而且由孩子发起,孩子比较容易接受。
从学校角度来看,一日必须有规范,我们的课程方案做得很详细,所有的课程都有课程包。具体的课程一方面考验教师的执行力,另一方面要求教师的课程领导力——从解读课程方案,到实施课程方案,再到经验丰富后抓住课程方案的核心,游刃有余地指导教学活动。幼儿园管理者都需要给教师时间甚至机会,让教师不断思考,慢慢创造自己的课程包。每个学年结束后,我们会重新梳理课程,加入新的方案,替换不合适的方案。
在一日作息时间安排方面,我们按照大块切分的方式,将自由活动、集体教学、角色游戏这些块面清晰划分,其中会涉及不同班级的整体安排。而班级中一个块面之内的内容,教师有足够的时间来调整。疫情后,幼儿园中类似乐高室等许多专用活动室不能交叉使用了,调整成一周只有一个班级使用。结果发现,孩子们连续玩的时间变长了,无论是建构的兴趣还是表现能力都明显提高,我们也在反思,在一段时间内持续的探究对孩子的成长可能更有意义。
放手游戏,让孩子自由成长
《教育家》:有时候孩子不愿意自己玩,一些家长担心孩子的独立性而出现“不作为”的情况;有时候孩子正玩得起劲,家长又介入游戏过程,打断孩子的探究。家长应该如何陪伴与引导?
凤炜:谈到家长陪伴的话题,我想起了自己的一件“糗事”。儿子上一年级时,邀请了几个小伙伴到家里玩,我很高兴,希望让他们觉得既好玩又有意义。因为小时候热衷躲猫猫,于是我设计了一套捉迷藏和寻宝的游戏,孩子们按照我的方式玩了半天。可是从此以后,儿子再也没邀请过伙伴到家里。 家长控制孩子的交往方式,对孩子游戏的热情伤害是很大的。当孩子不想接受的时候,家长拼命干预,不仅不能陪伴孩子成长,还会使孩子感觉自己很失败。家长指导孩子,说难也难:我们庞大的高素质的教师队伍,迄今为止还在研究孩子们的所需所想,家长并非专业教育人士,隔行如隔山,专业指导孩子确实很难。但说简单也简单:既然不知晓,就不要多干预,在底线的基础上放手让他做。
前几天,我发现一位教师买了许多大拇指的冰箱贴。该教师说,班上孩子喜欢睡懒觉,于是制定了制度,如果一个月不迟到就可以得到一个大拇指,可以带回家,也可以还给教师并提出愿望。一个孩子的愿望是到幼儿园的风雨操场挑战,于是全班同学一起参与;另一个孩子提出想看一部动画片,也变成了集体的行为。我非常赞赏该教师的教育智慧,将一个简单的奖励变成了集体的分享,孩子获得的体验远远超过独自享受奖励的快乐,这正是潜移默化的教育。家长同样可以有这样的教育智慧,千万不要以为几百块甚至几千块的玩具是最重要的。另外,不要焦虑,有时候父母对于“玩”的功利心过强,其实孩子玩得开心的时候,就是有价值的学习在发生。对于孩子未来的人生而言,保持学习兴趣和探究精神,才是真正有意义的行为,也是游戏赋予孩子的珍贵礼物。
《教育家》:城市越来越拥挤,许多家长在去哪玩的问题上犯了难。关于玩耍与游戏的场景,家长可以如何拓展呢?
张潇月:家长要树立一个观念,亲子游戏是随时随地都可以生发的,最重要的是高质量的陪伴。关于游戏和玩耍场景的选择,我有两个方面的建议。
第一,大自然是最好的游戏场地和游戏资源。在小区的草丛里躲猫猫,在一条路上一起比赛单、双脚跳,走到小河边用石头打水漂,摘下树叶吹口哨或者做贴画,这些都是孩子热衷的游戏。家长一定要做一个有心人,要深刻认识到并非游乐场才是最适合孩子的理想玩耍场地。
第二,生活是最好的游戏内容和形式。在阳台上踩影子,用不同的物品找影子,将纸放在地面上画影子;或者让孩子拿上笔和颜料,放松自然地在浴室的墙壁上涂鸦,画完后一起用淋浴喷头冲洗干净。这些都是非常棒的游戏,不仅能锻炼孩子的创造力,还能让孩子懂得规则和自由的边界。如果家里停电了,可以让孩子将不同颜色的彩纸放在手电筒上探索,做手指光影的游戏。如果家里有走廊,利用线或者长纸条在墙壁中间做穿越火线的游戏。游戏材料简约而不简单,家长要做的就是把自己变成孩子,和孩子一起高质量地游戏。
林咏瑜:我觉得孩子玩耍并不在乎空间大小。孩子只要按自己的意愿专注、自由地玩耍,不论是拥挤的,还是开阔的,孩子都会收获属于自己的快乐与成功的体验。这种游戏便是有意义、有价值的。
我曾到一个美国家庭做客。孩子在一张小小的桌子上,用玩具演绎着冲咖啡的过程。当他把自己冲的咖啡送到父亲面前,父亲细细地“品”了一口:“黑咖啡?”孩子点点头。父亲说:“没有糖,也没有奶,我喜歡。”孩子腼腆地笑了。父亲接着说:“如果你冲一杯咖啡,加点糖、加点奶给妈妈送过去,她会很快乐的。你还可以问问你的老师,她们需要什么。”不一会儿,孩子送来了“咖啡”,我们的聊天没有被打扰,同时品尝了拥有浓浓情谊的“咖啡”。这个游戏的空间真的不大,但它不仅满足了孩子玩餐具的欲望,还让孩子了解到不同的人有不同的需求、了解到咖啡的不同品种……在简单的游戏场所中,孩子根据自己的意愿,享受着快乐的游戏,同时得到了家人的支持,该游戏就是成功的,值得我们学习。
《稻草人的头,铁皮人的心,狮子的勇气》一书中提道:玩耍之于儿童,就像工作之于成人一般重要。通过玩耍和游戏,孩子的情感渐渐发展、压力和焦虑消除了、专注力获得培养。善于玩耍是一种值得被保护的品质,但玩耍时间的减少、游戏内容的浅薄,正在威胁着孩子,与他们的身心健康背道而驰。
“在河边草地上打滚儿、捏泥团、用花瓣制作香水、爬树、自己搞一次野餐、用草和小树枝搭个窝、种菜、为父母做早饭并送到床前、和人小小地打一架……”国际儿童游戏权协会列出的10岁以下儿童应该完成的游戏清单里,有多少是孩子整个童年都从未体验的项目?当过多的声光电玩具分散了孩子的注意力,当有毒的网红玩具流行在儿童群体间不被家长察觉,当教师权威式安排游戏阻碍了幼儿走向深度学习,成人是否要及时反思:孩子们对玩耍的需求是什么?
每个孩子天生都是游戏的创造者。跟着园长富有智慧的思考,让我们重新认识和评估玩耍的价值,破解成长的难题。
正视“玩耍”,让孩子站在活动中央
《教育家》:一项由精神病学家针对6000人开展的追踪调查显示,如果在儿童时代不能无拘无束地玩耍,孩子长大后可能会不快乐,难以适应新环境。请您谈谈玩耍和游戏对于孩子的意义、和同龄人玩耍对于孩子的价值是什么?
凤炜:在研究儿童的过程中,我们真心感受到自己跟孩子是有差距的。以今年组织春游为例,考虑防疫要求,教师把春游搬到幼儿园内的草地上,开展野餐活动。为了增加趣味性,教师设计了集市,“售卖”各种美食、玩具,孩子可以用幼儿园的中福币兑换。活动中,我们发现,一些教师认为孩子喜欢的东西,孩子并没有挑选。孩子“买”或“不买”的原因是什么?是根据喜好、价格还是受到其他孩子的影响?通过仔细观察,答案出乎意料。比如,中班孩子在买垃圾袋等生活用品时,人手一个,而大班是一组孩子买一个,说明大班孩子在生活常识方面已经拥有更进一步的判断意识。从消费总额来看,大班孩子的中福币花费少于中班。询问原因时,大班孩子表示应该留一点,方便之后继续玩。由此可见,大班孩子在延迟满足方面较中班孩子的发展更进一步。因此,判断孩子游戏的水平,一定要根据年龄。
如果成人感到孩子不太会“玩”,往往基于两种情况。一是成人在场,孩子知道成人对“玩”的要求是什么,便会受到拘束。二是成人对“玩”有预判,当孩子没有达到预判,成人就觉得他不太会“玩”。只有成人真正放下身段,才会发现孩子是会“玩”的。成人要放手给孩子时间和空间,让其自由发挥潜能。教师觉得集体教学活动是有价值的,总想要履行指导的职责,一旦背上这种包袱,游戏就容易变形。
游戏营造了一个真实的社会环境,孩子在其中可以学生活、学做人,学会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一次端午节活动,多多站在角落里,原来他把中福币花光了,没办法参加活动。多多询问教师自己能否打工,教师说这里是眼镜铺,需要3元钱买材料才能打工。由于没有材料费,多多又去其他店铺询问,得到的基本上是同样的答复,直到来到教师莹莹负责的游戏场。莹莹说,我可以借给你。多多高兴极了,跑到自己最心仪的眼镜店买了原材料,认真制作好,得到了5元钱奖励。还钱后,他立刻花掉了剩余的钱,接下来又开始向家长志愿者借钱,继续打工、消费。孩子在游戏中的学习能力是强大的。在玩耍中、在生生互动中、在碰壁的过程中,孩子可以逐渐积累经验。实际上,不干预是一种教育手段,需要经过价值判断后选择,蕴藏着教育机会。
《教育家》:有意义和深度的游戏并不等于超越儿童理解能力的、高难度内容的游戏。游戏的设计,应该如何把握内容和难度的平衡?要注意哪些?
张潇月:首先是儿童观。我跟教师说得最多的一句话就是,要让儿童站在活动中央。教师首先要信任孩子,放手才会有自主游戏。其次,仅放手还不夠,游戏中的观察、思考和介入是非常重要的,否则很难引发孩子的深度学习。教师要观察孩子的兴趣点是什么、面临的问题和挑战是什么、游戏的材料和环境能否给孩子提供不同层次的选择、游戏是否有对前期经验的承接。在整体观察、思考后,教师才能介入,同时要考虑介入的方式,这些与孩子在游戏中的情景和状态密切相关。最后,在游戏后期,教师需要指导孩子回顾、讨论、分享,丰富孩子在游戏中获得的经验,为其后续能力的发展做服务。
针对内容和难度的平衡,一定要考虑班级孩子的水平。《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给出的是某个年龄段幼儿的共性,教师在共性的基础上还要考虑班级幼儿的个性化发展,依据对幼儿前期经验的准确判断选择游戏的内容和难度,同时要及时调整和跟进,这需要幼儿园组织园本教研帮助教师。同时,开展体验式培训,尽量让教师亲历游戏,把自己变成孩子。比如,拿到一整套沙水玩具后,教师亲自体验沙水游戏的搭建,可以发现幼儿将会遇到哪些问题。此后,教师对材料属性的把握以及在游戏过程中可能出现的挑战预设,更能贴近孩子的需求和经验。教师通过单纯思考,很难发现和解决某些问题,毕竟一些成人看起来很简单的流程,对孩子来说并不简单。
因材施教,做孩子成长的摆渡人
《教育家》:自主户外游戏中,教师经常发现幼儿玩法较为单一,或者漫无目的地玩。如何看待这一情况?怎样让幼儿从自主户外游戏中获得差异化支持?
林咏瑜:孩子游戏玩法单一、重复,并不代表他漫无目的,只要游戏材料丰富,即便是在重复玩法中,也会收获自己的游戏体验。成人有时会发呆,如果经常被指出或暗示这是一种时间浪费、无聊的行为,这样“发呆”时间可能越来越长,变成真正的“无聊”。如果这种“发呆”被认为是放松和自我调适的一种方式,那人就会积极对待“发呆”,让“发呆”变得可控。人的行为是复杂的,积极的引领有利于人形成更多“有意义”的行为。 在开通小河的游戏中,孩子们都在沙池里挖沟渠,有一个孩子从远处把水一罐一罐地运到沙池边上,坚持了整整一个小时,她的“游戏动作”非常单一,但我觉得她有游戏目的。当教师肯定她说,你是集体的一员,这条小河的开通有你的一份努力时,她甜甜地笑了。在孩子的游戏过程中,教师要善于挖掘他们在群体中的价值,例如对集体的贡献,这会鼓励孩子在游戏中寻找新的价值。
若想给予幼儿差异化支持,教师需要考虑三个方面。一是教师提供的材料是否具有多样性,材料数量是否适宜。二是户外游戏中,孩子的游戏密度是否恰当。在一定的游戏空间中,孩子过少难以互动交流,恰当的密度有助于孩子在产生、解决问题乃至冲突的过程中,获得发展。三是教师是否信任游戏中的孩子,孩子游戏的种种目的,教师是否能够及时洞察并给予肯定,让孩子懂得自己行为的价值。
《教育家》:教师在观察和支持孩子的游戏时,遇到了哪些问题?教师应该如何支持孩子的游戏?
张潇月:第一是对游戏介入时机的判断。介入过早,会导致孩子丧失挑战和探索的兴趣;介入过晚,则可能导致游戏难度过大,孩子在没有支持的情况下,很难继续游戏。第二是介入方式比较难把握。是直接介入还是通过调整材料给孩子继续下去的动力?出现类似状况,反映出教师对儿童特点和经验的把握不够准确。同时,也说明教师关于核心经验的理论知识不够扎实。比如建构游戏中,一些教师觉得塔式组合只适合大班孩子,实际上,中班孩子也会出现经验萌芽,教师需要根据孩子的不同层次为其搭建不同的成长阶梯。建构游戏属于综合性游戏,涉及技能、对空间方位的理解、数理关系等,如果教师的判断或者自身的前期经验不足,容易导致指导缺乏针对性。每个班级都有游戏水平较高的孩子,教师提供材料一定要有针对性。值得注意的是,教师不能把个别孩子的优势发展作为普遍发展来看待,盲目拔高。
目前,我们提倡以课程故事的方式梳理每一次活动,教师需要记录每一次游戏活动中孩子的发展水平、遇到的问题。按照行动研究的方式,可以观察到孩子的游戏经验和能力是循环向上发展的,教师解读儿童以及指导游戏的能力也在逐渐提升,从而提高了课程意识。课程意识不等于教学意识,而是课程价值的问题,更多的是需要反思:为什么要这样给予孩子,为什么在游戏中提供这样的知识、环境和材料。
林咏瑜:最大的困难是看不懂孩子。看不懂的核心是不信任孩子,如果教师带着固化的目标进入孩子的游戏,那么在教师眼里,孩子的游戏就是无趣、无意义的。
此外,教师过多的介入乃至干预孩子的游戏。这种情况通常会打断孩子的游戏,使孩子的游戏变成迎合教师需求的一种被动行为。我曾有这样一次经历,一天,小班的一个男孩玩悬垂的游戏,他模仿大班的哥哥姐姐,想拉着绳子,双脚离地,让自己在空中飞起来。在我的理解中,认为只要轻轻托起他的屁股,帮助他感受身体向上的力量,他就能够完成悬垂的动作。当我走到他的身边,问道:“需要帮忙吗?”这个男孩丢下绳子便跑了。后来,我注意到,整整半年时间,男孩再也没有去触碰这条绳子,只是偶尔站在边上看别的孩子玩耍。到了中班,有一次,我看到他真正抓着绳子,双脚离地。我兴奋地举起手机想给他拍照,一名教师拦下了我,我瞬间了解教师的意思,将拍照的举动“掩饰”得悄无声息。
出现这种情况,源于我对该男孩性情不了解。他的班主任告诉我,该男孩总是希望把自己最好的一面展现给身边的人,那么在他努力做事的时候,旁人的介入使他的尝试受到了影响,所以他会逃避。因此,教师需要深入了解孩子,发现他们在不同游戏中的不同需求。
教师在观察和支持孩子游戏的时候,都有自己的想法,他们会在每一天与孩子的相处过程中,找到更有效、更适合不同孩子发展的方式。每个孩子是不一样的,同样,教师也是不一样的,双方需要在真正的实践过程中实现成长。
《教育家》:许多教师迫于一日生活流程的安排,将孩子的游戏和探索时间切割成小块,导致很难产生有深度的游戏和学习。主管部门和幼儿园应该如何帮助教师做减法?在兼顾生活流程和游戏效果方面,您有何建议?
凤炜:这里涉及两个问题,一是师生关系,二是一日活动的预设和管理。师生关系不可能是一蹴而就的,如果教师整天摆着一张严肃面孔,孩子們肯定不敢玩。一次早入园洗手时,大班的孩子和护导教师比高矮,我也加入其中,有个孩子特别高,我称赞他是“小姚明”。孩子们立刻对“姚明的身高”产生了兴趣,各执一词,最后教师用手机查询,大家得到了答案,这里面有对比较、高度等数学概念的理解,还有讨论交流和寻求答案的办法。一日活动皆课程,在日常与孩子随意的交流中,就有教育的契机,而且由孩子发起,孩子比较容易接受。
从学校角度来看,一日必须有规范,我们的课程方案做得很详细,所有的课程都有课程包。具体的课程一方面考验教师的执行力,另一方面要求教师的课程领导力——从解读课程方案,到实施课程方案,再到经验丰富后抓住课程方案的核心,游刃有余地指导教学活动。幼儿园管理者都需要给教师时间甚至机会,让教师不断思考,慢慢创造自己的课程包。每个学年结束后,我们会重新梳理课程,加入新的方案,替换不合适的方案。
在一日作息时间安排方面,我们按照大块切分的方式,将自由活动、集体教学、角色游戏这些块面清晰划分,其中会涉及不同班级的整体安排。而班级中一个块面之内的内容,教师有足够的时间来调整。疫情后,幼儿园中类似乐高室等许多专用活动室不能交叉使用了,调整成一周只有一个班级使用。结果发现,孩子们连续玩的时间变长了,无论是建构的兴趣还是表现能力都明显提高,我们也在反思,在一段时间内持续的探究对孩子的成长可能更有意义。
放手游戏,让孩子自由成长
《教育家》:有时候孩子不愿意自己玩,一些家长担心孩子的独立性而出现“不作为”的情况;有时候孩子正玩得起劲,家长又介入游戏过程,打断孩子的探究。家长应该如何陪伴与引导?
凤炜:谈到家长陪伴的话题,我想起了自己的一件“糗事”。儿子上一年级时,邀请了几个小伙伴到家里玩,我很高兴,希望让他们觉得既好玩又有意义。因为小时候热衷躲猫猫,于是我设计了一套捉迷藏和寻宝的游戏,孩子们按照我的方式玩了半天。可是从此以后,儿子再也没邀请过伙伴到家里。 家长控制孩子的交往方式,对孩子游戏的热情伤害是很大的。当孩子不想接受的时候,家长拼命干预,不仅不能陪伴孩子成长,还会使孩子感觉自己很失败。家长指导孩子,说难也难:我们庞大的高素质的教师队伍,迄今为止还在研究孩子们的所需所想,家长并非专业教育人士,隔行如隔山,专业指导孩子确实很难。但说简单也简单:既然不知晓,就不要多干预,在底线的基础上放手让他做。
前几天,我发现一位教师买了许多大拇指的冰箱贴。该教师说,班上孩子喜欢睡懒觉,于是制定了制度,如果一个月不迟到就可以得到一个大拇指,可以带回家,也可以还给教师并提出愿望。一个孩子的愿望是到幼儿园的风雨操场挑战,于是全班同学一起参与;另一个孩子提出想看一部动画片,也变成了集体的行为。我非常赞赏该教师的教育智慧,将一个简单的奖励变成了集体的分享,孩子获得的体验远远超过独自享受奖励的快乐,这正是潜移默化的教育。家长同样可以有这样的教育智慧,千万不要以为几百块甚至几千块的玩具是最重要的。另外,不要焦虑,有时候父母对于“玩”的功利心过强,其实孩子玩得开心的时候,就是有价值的学习在发生。对于孩子未来的人生而言,保持学习兴趣和探究精神,才是真正有意义的行为,也是游戏赋予孩子的珍贵礼物。
《教育家》:城市越来越拥挤,许多家长在去哪玩的问题上犯了难。关于玩耍与游戏的场景,家长可以如何拓展呢?
张潇月:家长要树立一个观念,亲子游戏是随时随地都可以生发的,最重要的是高质量的陪伴。关于游戏和玩耍场景的选择,我有两个方面的建议。
第一,大自然是最好的游戏场地和游戏资源。在小区的草丛里躲猫猫,在一条路上一起比赛单、双脚跳,走到小河边用石头打水漂,摘下树叶吹口哨或者做贴画,这些都是孩子热衷的游戏。家长一定要做一个有心人,要深刻认识到并非游乐场才是最适合孩子的理想玩耍场地。
第二,生活是最好的游戏内容和形式。在阳台上踩影子,用不同的物品找影子,将纸放在地面上画影子;或者让孩子拿上笔和颜料,放松自然地在浴室的墙壁上涂鸦,画完后一起用淋浴喷头冲洗干净。这些都是非常棒的游戏,不仅能锻炼孩子的创造力,还能让孩子懂得规则和自由的边界。如果家里停电了,可以让孩子将不同颜色的彩纸放在手电筒上探索,做手指光影的游戏。如果家里有走廊,利用线或者长纸条在墙壁中间做穿越火线的游戏。游戏材料简约而不简单,家长要做的就是把自己变成孩子,和孩子一起高质量地游戏。
林咏瑜:我觉得孩子玩耍并不在乎空间大小。孩子只要按自己的意愿专注、自由地玩耍,不论是拥挤的,还是开阔的,孩子都会收获属于自己的快乐与成功的体验。这种游戏便是有意义、有价值的。
我曾到一个美国家庭做客。孩子在一张小小的桌子上,用玩具演绎着冲咖啡的过程。当他把自己冲的咖啡送到父亲面前,父亲细细地“品”了一口:“黑咖啡?”孩子点点头。父亲说:“没有糖,也没有奶,我喜歡。”孩子腼腆地笑了。父亲接着说:“如果你冲一杯咖啡,加点糖、加点奶给妈妈送过去,她会很快乐的。你还可以问问你的老师,她们需要什么。”不一会儿,孩子送来了“咖啡”,我们的聊天没有被打扰,同时品尝了拥有浓浓情谊的“咖啡”。这个游戏的空间真的不大,但它不仅满足了孩子玩餐具的欲望,还让孩子了解到不同的人有不同的需求、了解到咖啡的不同品种……在简单的游戏场所中,孩子根据自己的意愿,享受着快乐的游戏,同时得到了家人的支持,该游戏就是成功的,值得我们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