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散文创作的本土性特点与时代性追求

来源 :创作评谭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k0123014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世纪以来,江西散文作家作品群体性崛起,成为当代中国散文领域的一道独特的风景,他们的个性化风格和整体性成长在全国散文群体中一直吸引着人们的眼球。老中青三代散文作家们继续在各自擅长的领域缀耕不止,产生了一大批兼具沛然之气与诗意盎然的散文佳作,《光明日报》《文艺报》等媒体称之为“江西散文现象”。
  盛名之下,江西散文创作仍然持续着汹涌澎湃的势头,在反映世情广度、把握历史高度和透析人性深度几个层面,渐进与拓展,涌现了一大批在全国具有影响力的散文佳作。2009年11月“江西散文现象”研讨会的召开,便是江西跻身全国散文大省之列的标志性事件。2015年6月9日,江西省作协与中国作协创作研究部、人民文學出版社等单位在京联合主办了“江西新散文作家群”研讨会,会议集中研讨了王晓莉、范晓波、江子、傅菲、李晓君、安然、陈蔚文、夏磊、朱强这9位具有鲜明文体特点和卓异艺术追求的新散文作家的作品,并对近年来涌现出的整个江西新散文创作群体予以了高度关注。雷达、梁鸿鹰、古耜、韩小蕙、汪惠仁、邱华栋、祝勇等与会专家对江西新散文作家群体当下的创作态势及创作共性从不同角度发表了各自的见解。
  “江西散文现象”备受文坛关注,散文家们的创作和行文充分发挥出个性特质,严格恪守散文的疆域和边界,通过主体意识的自由挥洒,取法自然、思考人生,在各自擅长的领域,以非虚构的叙事手法在主流刊物上发表了海量散文作品。它们或追溯历史,以亲切的、充满个性化的人文地理书写模式,还原历史的细节,重构人物的丰满形象;或放眼当下,以地域化的叙述空间进行生态观照,体察社会转型期的都市与乡村,对生态环境的破坏和即将消失的文化遗产扼腕长叹;或洞察世事,以女性化的叙述视角以及犀利精巧的措辞,在日常生活的字里行间捕捉创作灵感,倾听心灵深处的天籁之声,诉说天宇间的世情与人情……从而营造出多元化的散文生态,这是江西散文创作留给我最为深刻的印象。
  江西的散文写作一个重要特点是,自我个性与个人情怀的充分展现。散文是最能显现性情的文字,也是最能显现一个人的本性、修养、修为的一个文字,只要我们安安静静地,把沉淀到生活中的最深层的东西,最触动我们的那种东西,去用最有情味的,最具个人化的方式表达出来,我觉得这就是好散文。江西的散文家们风格各异,但“辨识度”很高:比如:江子大气奔放、李晓君梦幻旖旎、范晓波抒情浪漫、王晓莉深刻犀利、陈蔚文蕴藉多姿、傅菲细密繁复、夏磊古典浪漫、朱强高古奇崛……只需看文字就可大致推测出创作者。但无论有多少种风格的呈现,创作者都有一种相同的精神内核贯穿于作品之中,这或许可称之为“独立的叙述”精神。“所谓独立的叙述,就是不被主流意识形态等各种外在因素干扰和制约的叙述,一种从切身体验出发,从自我的精神、情感和意识被深深卷入的具体情境、事件和细节出发,从生命的体温、脉动、快感、疼痛、幸福和苦难出发的叙述。这种叙述,是对个体经验的一种深度回返、修复和重塑,伦理的、价值的、审美的东西在叙述中被无意、无声、无形地抛出,各种现实的、政治的、思想的、精神的维度在此间得以自发地建立和扩张,从而实现散文写作的价值和意义。”以“独立的叙述”精神为指导,各自保持着与他人相异的散文风格,这对于“无拘无束,随物赋形”的散文文体而言,无疑是一种难能可贵的高度,是无数散文写者梦寐以求的境界。而这一点,江西的很多散文作家能够游刃有余的把握好,他们以高水平的集团军阵势跻身全国散文大省的行列,以鲜明的个人特色显现出优势,即使在与北京和广东两个散文大省的比较之中也毫不逊色。
  从某种程度上说,江西有着较为深厚的散文创作传统,“唐宋八大家”之中,江西便占有欧阳修、王安石、曾巩三位。江西省文联主席叶青先生认为,江西拥有完整的乡土文明形态、多彩的民间文化,这都构成了江西散文写作的丰厚土壤。正是在这种情况下,江西作家群充分吸收传统经验,同时积极探索当代中国散文写作的脉络,以有今日的成就。的确如此,江西散文在发展过程中,深受地域传统文化熏陶,尤以陶渊明的“出世”思想、陆九渊的心学思想、禅宗文化和佛教的影响为甚,深深淫浸了某种自由洒脱的精神命脉,保持着“独立的叙述”精神。散文写者在“出世”之中保持自己高洁的情操,但又不是消极的“出世”,反倒是经由“出世”之后再积极“入世”,在显现出超然与达观态度的同时,深度关注社会发展,注入忧患意识,把传统文化中的深层隐喻通过散文表达出丰富、多样、立体的内涵,形成了江西散文整体的精神气质与风貌。
  再来说一说地域性带来的短板或者劣势。进入现代社会以来,全球化理念逐渐一统天下,但与之伴生的则是文学的“同质化”倾向也日益严重,地域对文学的影响仿佛正在减弱,但事实上,地域诗学理念在地域文人内心是始终潜在地强化着的,由于地域间的交融渗透和互相扬抑,地域性文学风格在某种程度上已经产生了新质,并使地域性的特征更为强化。
  然而,地域对文学的影响是双重的:既孕育、滋养文学,赋予文学特殊的风味与气质,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文学的大体走向和格局。由于活跃在江西散文界的作家们大都出生于农村,这一成长背景,使得他们的散文创作有相当大的篇幅是围绕农村题材展开的。
  书写乡土生活,关注生态环境的散文作品依然是这些年江西散文创作的重头戏,其基本精神向度大致分为乐观、悲观和静观三种姿态:一是乐观主义视角,聚焦中国农村在社会转型中获得的历史机遇,捕捉新农村建设带给农村面貌和农民生活的发展与变化,从而为新的乡村文明的重建,唱一曲由衷的赞歌;二是悲观主义视角,直面都市化进程所引发的乡土中国的裂变与阵痛,揭示这一过程中农村生态的凋敝和农民命运的曲折,以此为传统的农业文明的衰落,献上一曲深切的挽歌;三是静观的姿态,把乡村或自然景象抽象和幻化为精神家园,坚持浪漫叙事和诗意书写,以详和恬静的笔调,谱写世事之外的田园牧歌,以此安顿现代人枯涩的情感与焦灼的心灵;在怀恋中抒发对于农村的真挚情感,是这一类散文创作的主题表现对象。   以上三种姿态各有其合理性,其中也有相当多的优秀作品,但是,较为遗憾的是,它们大都停留在农耕文明的视野和思维框架中,缺乏历史纵深感,作品没有被放在几十年甚至更长久的农村发展历程中展开。从乡土散文作品的整体来看,散文作者感情是充沛的,笔法是纯熟的,但问题是,当一群人都在写自己的父老乡亲,抒发自己的思乡之情,怀念自己的村庄时,读者体验着虽是不同作者,却是同样的家园、同样的感情、同样的草木时,估计要出现审美疲劳,也就很难判定这样的文章是优秀作品了。
  因此,对于农村的程式化写作直接导致了这个方面散文写作的不足,为什么每个人的家乡都是一样的?经历的事件都是类似的?其中的情感体验都是一样的?这确实值得警惕,也是值得我们反思的。关于农村题材的写作,部分作家还存在一个明显的弱势亟待修正,即农村散文如何从一个点开始,而不是从面开始或者顺着一条线就把感情捋到底了,连压缩一下的耐心都没有,这是不是顯出了作者写作时心境的散漫和笔法的无力呢?如何突破?似乎应该成了这类散文是否能够向前推进和发展的一个节点了。散文是一种表达“我”的文本。表达我,就是表达这个世界,表达我的发现,我的不同,就是表达这个世界的丰富性与复杂性。如果农村题材的散文写作能从历史和哲学的角度加以观照,注意到全球化、同质化的思维已经介入乡土精神世界,并以此为背景和参照,更深刻地剖析出个人心理状态的复杂性和丰富性,或许可减少或避免那种相对单一化,平面式和脸谱化的书写。
  江西散文既有一批五十年代出生的作家,如刘上洋、刘华、彭春兰、郑云云、梁琴、熊述隆等,又有一批出生于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的中青年作家,如王晓莉、姚雪雪、安然、浇洁、江子、范晓波、李晓君、傅菲、王芸、陈蔚文、何立文、夏磊、詹文格等等。而后者更是以充盈着生命质感和艺术灵性的散文创作,组成了一个生机勃勃的整体阵容,展现了一种凫趋雀跃、叶绿花红的团队风采,以此昭示着江西散文繁荣发展的梯次性、未来性与可持续性。
  与此同时,一个不容回避的问题是,江西散文的创作团队也存在着写作题材的相对狭窄问题,多年来的散文,多是回忆和追述,缺少对现实的介入和时代的回应,对于国际国内发生的重大事件的审视和思考显然不够。
  江西散文作家对于乡土中国的描写和个人情怀的抒发相对细致和深刻,尤其是一大批心理散文的描写细致精微,反映出作家对小我的描写日臻成熟的态势,与此同时,对宏观题材的把握则略显薄弱,比如,对于江西历史传统文化的题材挖掘尚浅,江西的陶瓷文化、红色文化、宗教文化、茶文化、民俗文化、书院文化等等,在全国都是极具特色的,而目前,仅有少数散文创作者关注到了陶瓷文化(江子的长篇散文《青花帝国》)、民俗文化(刘华的“大地脸谱”系列散文集)与红色文化,期盼今后的历史散文创作在宏观把握上更有深度,题材选择上更加全面,建议散文家更多地走向田野、走向域外、走向历史的深处,从横向与纵向两个方面着手,继续深挖各种文化类型的历史底蕴,在趋向宏大叙事的同时,也要注意向哲思境界和人性的深度迈进。
  此外,散文的写作手法也可以更加大胆创新,“让散文也存在一个足够剧烈的冲突和矛盾,使之也能超越日常性的情感抒写;比如,散文中是不是也要制造一些悬念,以此来满足读者在阅读过程中的某种更为复杂急切的期待心理状态;等等。这些原本是可以运用到各种体裁的创作中的,但在实际的创作中,更多的是被小说家作为小说的创作技术来运用,而被散文家在写作散文时所忽视,如此一来,散文也往往只剩下可怜的一点情感来推进文章的行进了,这也是小说家看不起散文创作,或者被散文理论家一直说散文没有什么理论的口实,这确是散文写作长久不能进步的原因之一。因此,如果散文家能从各个角度去‘借势’,散文就会写得更好些,散文作为一种以小见大的文体,最终也能写得更加意阔心远了。”
  今天我们讨论江西文学的本土性和时代性话题,非常有现实意义,因为散文历来被认为是作家“心灵的袒露”,个体性的自我确立与张扬,相较之于小说或诗歌,似乎更有利于作者表性抒情,自然也更容易为读者所亲近。而近年来,随着文化大散文观点的提出,很多散文写作不免带着士大夫般的清高与雅致,离生活的本质很遥远。这让我想到知名散文作家塞壬说过的一段话:
  “生活更多的时候是充满悲伤。我们遭遇的现实,我们自己面对灵魂的异化,面对当下中国复杂的现实经验,如果选择书写,我们如何能够去绕开那些硌着我们的肉身和灵魂的巨大痛楚?我们如何能够做到在文字中强颜欢笑,抒情?我们如何能屏蔽来自现实的场对我们精神的挤压与损害?我们如何穿越个人的精神地狱继而抵达澄明,如何在绝望中依旧相信爱,所有这些,都将是散文书写的大的母题,它映照宏阔的外部现实世界,指引人的内心抵达精神的高度。也许这样的写作进入的方式可能不雅,文字表达充满冒犯和入侵感,这样的书写可能披头散发,衣冠不整,面相狰狞,但是,正是因为这样的表达,它直抵人的灵魂深处,反映真实的现实世界。这样的散文在告诉我们,一个人如何成为了人,这个人是全世界都能读懂的人。”
  谨以这段文字与大家共勉,这个时代仍然需要能够针砭时弊的投枪和匕首式的散文,这个时代呼唤着充满着心跳、浸润着元气的最本真的散文写作,以表达对生命、对人性、对世间的独特感悟和深刻思考。
  期待着江西散文创作在现有的成绩上继续前行,以本土化的立场紧握住时代性的脉搏,既注重历史和哲思层面的多向度开掘与扩容,又不忘守住自身核心向度的疆界并予以凸显,实现从高原向高峰的挺进!
其他文献
在报告文学整体状况令人欲说还休的当下语境中,来关注胡平的报告文学创作,主要出于一种令人敬重的原因:时代早已移步换景,自1980年代起曾经比肩而战的同道作家多数纷纷退出他们曾经为之激情万丈的领域,报告文学的影响力迅速衰微、陷入时代性尴尬甚至被吁请“退出历史舞台”[1];而孤傲的胡平仍然尾生抱柱式地坚持着思想者的守望,保持着稳健的创作势头,不断推出新作,践行其一以贯之的社会责任感与历史使命感。还有一重
期刊
风是影响鱼类行为的重要因素之一,它能产生水流和波浪,为孔雀鲈及其饵鱼提供充足的氧分,进而触发其进食。风产生的水波会扰乱光线正常穿透水面,使你的鱼饵更容易达到以假乱真的效果。遗憾的是,我经常看到垂钓者避开他们本可以大加利用的大风环境。前言  想在年底季风雨季在黄水(Air Kuning)钓孔雀鲈鱼是很困难的,这是一个天气状况充满变数的季节,其特征就是气象非常不稳定。只有你准确地找到鱼的藏匿之处,才有
期刊
刘傲夫诗歌几乎尽是日常、尽是生活、尽是讨论油盐米茶和要不要生二胎这类问题,今年整个8月,刘傲夫似乎就为后者而在诗中喋喋不休。所以一段时间以来,阅读刘傲夫的微信朋友圈成为我生活的一种乐趣,直到最近以来诗人为工作忙碌,暂停了朋友圈诗歌广播,这种乐趣才被短暂的搁置。  就个人写作美学理念而言,我与傲夫兄相去甚远,基本上属于两个不同维度不同的写作方式—用一个不恰当的比喻—我曾经更倾向于金庸的飞檐走壁,剑术
期刊
回家后,免不了发条朋友圈,晒晒鱼获晒晒娃,引来众钓友的点赞和评论,其中出现频率最高的评论是:“钓鱼,一定要从娃娃抓起!”我不禁感慨,是啊,一晃儿的工夫,孙子都能跟着钓鱼了。我得抓紧时间了,再不钓真的老了。  由于疫情原因,去年六七月份的釣鱼季节,我基本上没怎么钓鱼,刚好年初出生的孙子半岁左右,正是惹人喜爱的时候,我便心安理得地“宅”家带孩子,乐此而不疲。  我封竿带娃,自得其乐,却被钓鱼圈里的哥儿
期刊
2017年9月份,江西《瑞金报》记者温云高(诗人布衣)曾对我做过一次诗歌访谈,访谈里要求我列一个创作年表,这让我有机会回顾自己的创作历程。  如果算上1997年10月在江苏《少年文艺》发表散文诗《大漠轻歌》,生于1979年的我在诗歌创作上已经有21年的时间了。在这21年里,我没有尝试过散文、小说的创作,一直默默耕耘在诗歌这一块土地上,有寂寞,也有惊喜。  总的来说,我的诗歌创作经历大体上可分为三个
期刊
40年创作,我的目光从未曾跳离江西上犹。  自我出生至今70年,读书、工作和生活都没有离开上犹,更具体地说,在县城读中小学12年,下放农村12年,在厂矿4年,在文化馆4年,后来就在县文联,可以说,我的后半生是以文学创作维系的,而我各类作品的基本内容就是反映动荡上犹的山水和人文,在对上犹及人的书写中呈现“南方土地的精灵”(雷达语)。在地性贯穿我的创作历程,当然更贯穿我的“上犹研究”,于是就有了这部“
期刊
《鱼王》  作者: [俄] 维克托·阿斯塔菲耶夫  出版社: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内容简介:  长篇小说《鱼王》是阿斯塔菲耶夫(20世纪下半叶俄罗斯文学代表人物之一)最具个性的一部代表作,俄罗斯当代文学的经典。全书由十三个内容相对独立的“叙事短篇小说”组成,全部围绕着人与自然的关系,深入细致地描绘了充满神秘诱惑的西伯利亚以及生活在那里的人们。荒凉苦寒的自然环境,同时又是尽显壮美广袤富饶之地,人类的
期刊
戏曲剧作难写、难发表、难上演、难有经济效益,江西剧作家姜朝皋扎根基层迎难而上、在菊坛几十年孜孜不倦,创作了各类剧本40余部。这些剧作在全国各地上演,获得了群众的口碑,也赢得了荣誉的金杯,如中宣部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奖、文化部文华奖、中国艺术节奖、中国戏剧节奖、曹禺戏剧文学奖等多种全国性奖项。  “戏剧的生命力在民间,在人民中,让戏剧走向社会、走向民间、走向人民群众,还戏于民,这是戏剧生存和发
期刊
中年男人什么樣?  ——上有老、下有小,发妻枕边常唠叨;  ——是全家的依靠,像一张时刻紧绷的弓弦;  ——老婆已经变成亲人,儿女渐入青春期,却时常不待见自己;  ——绷得太紧,唯恐“知音少,弦断有谁听”;  ——有一定的经济基础和消费能力,一般有私家车(可以出去钓钓鱼);  ——健康开始慢慢出问题,就像段子说的“收入不高、位子不高,血压高;能力不突出、业绩不突出,椎间盘突出”。因此,足球、篮球、
期刊
走向遗忘的观看  关于视觉,关于观看,我们能说什么呢?这对我来说,是一个问题。首先,所谓“观看”,在我看来并不是无条件成为视觉问题,乃是在转化为对“图像”的观看的时候,它才是视觉问题。只有在观看事物本身不在场,而且事物以图像的形式来呈现的时刻,我们再去观看它的时候,才产生了所谓“视觉问题”。如此看来,实际上视觉问题是一个关于事物的缺席,关于我们对于事物有可能产生的“遗忘”的产物。所以,观看图像是克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