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十九曲长河入梦来

来源 :创作评谭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anleifeng22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40年创作,我的目光从未曾跳离江西上犹。
  自我出生至今70年,读书、工作和生活都没有离开上犹,更具体地说,在县城读中小学12年,下放农村12年,在厂矿4年,在文化馆4年,后来就在县文联,可以说,我的后半生是以文学创作维系的,而我各类作品的基本内容就是反映动荡上犹的山水和人文,在对上犹及人的书写中呈现“南方土地的精灵”(雷达语)。在地性贯穿我的创作历程,当然更贯穿我的“上犹研究”,于是就有了这部“上犹历史的底稿”—历史散文集《九十九曲长河》。
  任何一个人的写作,都具有在地性,都是从他生活环境和经历即从“在地”体验中汲取素材,爆发灵感,推进写作。即使他日后离开家乡,以非家乡素材进行写作,但“在地性”依然是其底色,会有或显或隐的流露。比如获诺贝尔奖的英籍日裔作家石黑一雄,他在日本出生,却在英国长大,用英语写日本故事,人在异国他乡,故乡的幻觉反而更加清晰。
  这里有自觉非自觉的区别,我是属于自觉者。准确地说,我由非自觉而自觉,我从创作中长篇小说而频频“田野作业”或叫“田野勘探”,从熟悉不熟悉的对象了解其现实生活,了解其情感和命运,从一个人到一家子到家族和村子,这就势必要了解一个人、一个几个家庭、家族和村子的历史,从而形成对书写对象逻辑性认知,也就是找出其为什么是这样而不是那样的充分理由。
  具有如此认知当然需要有主体突破“在地性”局限,极大地拓展精神视野,融入人类文明的前提,即站在更高层面掂量“在地”。在现实层面,就如评论家雷达所说,“围绕对人及其处境的新思索,关注精神生态,关注文学如何穿越欲望话语的时尚,着力从家族、历史、地域、乡土、政治文化和集体无意识的角度,对民族灵魂状态进行多方位的探究与考察,力图寻求民族灵魂的新的生长点”。
  因而,“在地”非文学之累,缘由现实的发展—人及其处境的新思索,可对“在地”不断掘进,穿越历史时空,对于我也是加深对家乡的了解的需要。无庸说,当代作家(包括我)—一代几代人对家乡(在地)的了解是远远不够的。
  直观地说,从若干不会说话的历史留存物(比如古道古桥老屋和农具家具),并不能了解更多的东西,而且我发现,当代人(包括我自己和家人)对刚逝去的历史(日常生活史、家史、村史、地方史)所知也不多,且多是片断的、飘忽的、非逻辑性的,究其原因,一是生活和社会形态变化频繁,人的记忆产生错乱,二是生活中有股不提倡甚至摧毁记忆的风气,或人为地强化某种矫情性的“记忆”,这种被强化的内容及记忆由于缺乏真正的人性和常识基础,当时代新变,一度所强调的内容速朽,它就急剧地消失,人们反而能记起更久远的东西。原来,这种“更久远的东西”也是数十年数百年入脑入心,富有人性人情,积淀成乡村基本伦理的东西,过往时代的文人写史或咏怀(有司马迁历史精神为圭臬)都不由自主地维护并张扬这种质素,所谓文化传统,就是这样形成的。在我梳理“1697上犹县志”的过程中,我真切地感受到了当时主流文化的标志“县志”(尽管因编纂、木刻之难而且印数即受众极为有限),“志书”对坊间的影响是巨大的,乡村知识阶层的传递作用十分明显。
  因写《轮回》《寂寞欢爱》《恍惚远行》《旷野黄花》《父兮生我》《抵达昨日之河》《别人的太阳》等长篇小说,我感觉自己沿着一个又一个村子,一步步走进上犹历史的深处,这个时候不期然又开始了大篇幅非虚构的长篇文化纪实的写作(如《世纪之交的上犹客家魂》),我就直接扪触到上犹历史及文化传统,不但有物化(如書院、寺庙、古桥、旧居)的,更有人的活动与对精神状态的追溯,数年下来略有收获。同时我对上犹的史志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我的“田野作业”也就体现为对上犹典籍历史的探寻与辨识,比如新近完成的《苏东坡1094到上犹》,就是在仔细阅读北京书目文献出版社的“日本藏中国罕见地方志丛刊”的1697年《上犹县志》(影印本)写的。因廓清了一些历史迷雾,爬梳了上犹历史而满心喜悦。我真切地从史志里感受到了因“九十九曲长河”(当年苏东坡对水乡上犹的印象)串联而起的上犹历史的时空。
  我还发现,上犹虽是偏僻弹丸之地,但这块土地上发生的许多人和事,竟与时代的主潮或主流相连,或者说,上犹所发生的一些人事就是时代主流的见证;“上犹县志”最先编写者就是我们上犹人,本县知识精英在记录历史场景、推动县志编撰及刻印流传上起到了重要作用。比如,据《宋代江西文学家地图》(2014)载,江西是宋代兴学最早、学校数量最多的地区,两宋时期江西各地有各类书院278所,上犹就有4所,全省排名第29,在赣南排名第二(第一名是赣县);如元朝李梓发不畏元兵屠城而英勇抵抗,就是短暂(从南宋被灭,元朝不过80多年)元朝的上犹精英所记载的;又比如王阳明在上犹的文治武功等。因本县人的积极参与,县志也保留了历史温度。我又一次感觉到了上犹历史的心灵。
  我乐意像香港《领导者》杂志(我曾在上面发表文章)称我是“历史研究者”那样,以历史研究者姿态仄入上犹历史时空,以一个后来时代的在地人聆听前贤的吟唱,感受他们的精神信息,想象上犹的前天、昨天、今天和未来。
  蓦然回首,我对上犹的非虚构书写,历经时日,结下了一串串果实,为感念前贤,也与前贤对应与连接,我编了《九十九曲长河》一书。上犹早就有“九十九曲水”的说法,具体指的是一条河(现今的寺下河即童子江),据日本藏清康熙1697县志载,“九十九曲水在治东北四十里,源出上坪,水流逶迤,九十九曲,故名。苏子瞻南迁过之有诗载艺文。”当年苏东坡因会阳孝本而到上犹,留下了“长河流水碧潺潺/一百湾兮少一湾/造化自知太玄巧/不留足数与人看”的不朽诗作,其实这也是苏东坡对水乡上犹最贴切的概括。苏氏这首诗是据当年已有“九十九曲水”所引发,还是亲眼见“九十九曲水”水乡而产生的灵感,不得而知,但苏氏的诗吟确实提升了上犹山水的品位。于是我们看到,古代诸多文人学子歌咏上犹的诗篇里,“九十九曲水”被反复吟唱。“蘋蓼参差覆古堤,波光明灭里中违。犹川百折无成数,玉岩当年有旧题。箭激河流华岳北,帆随湘转洞庭西。何如曲曲山城水,十倍回环尚未齐。”(这首诗里就包含两处“九十九曲”长河的称许。)
  进入20世纪的现代,年轻作家艾雯来到赣南—从大余乘船进入上犹(1943),水路不是当年苏东坡经过的上犹童子江,而是主航道的上犹江,她率先感受的就是“水面”:“河上就似扯起了一层绢纱,两岸的景物全笼罩在迷濛的雾绢里。河面却变得更辽阔了,水流湍激而黄浊。”(由于七八个纤夫拉船)“白帆扯起来了,风送着,船像一支出弦的箭似地笔直行驶,水清澄平静……两岸景物一路悠缓地舒展着……”为躲日寇,艾雯随凯报社从县城撤退到山里,1945年日本投降,他们“从山壑里乘竹排回归山城”,她又感受了一番上犹的水景:“狭隘的河身夹在陡险的峭壁里,峰巅间簇拥着一线蓝天,两岸尽是峥嶙的怪石,鲜妍的山花。河里礁石错杂,险滩密布,竹排便蜿蜒曲折的穿行着……”这里她跟古代文人对上犹江的吟唱相呼应,而且更加富有历史行进的况味!
  上犹的历史是一条长河,上犹的百里犹江是一条长河。由于外访者和邑人传唱应和,“九十九曲长河”成了江西上犹秀美山川的最佳概括,也是上犹地貌和精神灵性的精神意象与象征。
  于是就用它作了书名。
  全书分为两辑,取曹操《观沧海》一诗中的“星汉灿烂”(寓意人文物象)与“百草丰茂”(寓意精灵出没)为题。在“星汉灿烂”一辑,我的笔力侧重于上犹历史时空的发掘,宏观势态下沧桑演变和上犹人的创造。在“百草丰茂”一辑,侧重于现代(1911年辛亥革命)以降,个人命运化的上犹人群像(包括在外地已成功的上犹草根创业者)
  我笔下的各种人物,精英或是平民,男性还是女性,客家文化还是红色文化,都是上犹文化土壤与时代潮直接或间接融会的产物,成了生活中的“百草”,他们构成了我“文学王国”生生不已的精灵,真是“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我着意选录的三部长篇小说的后记(田野作业的记录)可视为上犹“历史精灵”向“艺术精灵”摆渡之通道。
  某种程度,这部“在地”之书也是回溯上犹古老历史迈向未来的舟楫,我乐意做这样一个摆渡者。
  哦,梦萦上犹,九十九曲长河入梦来。
其他文献
中华民族五千年的悠久历史,已经形成了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独特文化体系。“三皇五帝”的精彩传说,反映了中华民族勤劳、勇敢和智慧的光荣传统。孔子整理《春秋》以降,中国又诞生数以百计如司马迁、班固、司马光、刘知几那样的史家,涌现出诸如《左传》《史记》《资治通鉴》《汉书》《史通》等浩如烟海的辉煌史籍。西汉时期,汉武帝采纳了董仲舒“独尊儒术”的建议,将儒学作为国家的统治思想,带来了初汉江山的繁荣昌盛。在儒学
期刊
著名作家孙海浪续《八大山人》《王勃》之后,又推出一部长篇历史小说《皇帝刘贺—惊心动魄的二十七天》(以下简称《二十七天》)。细细品读《二十七天》,我发现该作品始终贯穿了一条儒学的思想线,这条线索并非空虚、漂浮的,而是与主人公刘贺的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  不难看出,作者把一颗颗“儒家思想”的种子播洒在本书土壤,努力发掘其底蕴与内涵,使我从书中感受到,先贤孔子的思想维度与作者海阔天空的艺术想象空间。  
期刊
万芸芸:姜老师您好,目前戏剧界普遍存在“剧本荒”现象,为什么?  姜朝皋:舞台剧从开篇、发展到结尾,两个小时的时空体量,要介绍人物、交代情节、产生矛盾,还要塑造舞台艺术形象,传递思想。因此创作舞台剧很难,戏曲编剧就更难了,还要考虑唱腔、音乐,有时一个韵辙都得考虑半天。假如你对剧种不了解,对戏曲程式不了解,是没办法进行创作的。  此外,普通观众包括领导专家等对导演的舞台语汇、音乐旋律等或许不太懂,但
期刊
特别任务  在我的少年时期,岷江沿岸相邻的崇庆县和灌县每年都要维修金马大河,大约在1975年秋季,崇庆县进行了声势浩大的金马河岁修工程,三十六个公社都派出了民工,从当时的灌县沿江乡清凉村起至崇庆县詹湾村(今崇州龙福村)止,新筑一条十多公里长、七八米高的护河水泥埂子。那段日子,金马河边整天人山人海,附近村子的人家都驻扎有外乡的民工队伍。我家院子大,进驻了金鸡和安阜两个公社大队的百余名民工。  驻我家
期刊
说起来还是缘于2009年春节后的那次同学会,才促成我们三个中学时的钓鱼伙伴再度相聚江边。从1970年秋末到这次聚会,已相隔39年了,三个一度结伴挥竿的毛头少年,倏忽间到了两鬓斑白的年纪。  这次出钓是刘斌主张的,开始他张罗去水库玩几天,一切由他安排。但我和张军的时间都不宽松,也不想劳师动众,便把钓鱼地点选在了就近的松花江北岸。  刘斌在处长的位子上坐了多年,一有空闲就让处里的小车司机拉他去鱼池或水
期刊
在报告文学整体状况令人欲说还休的当下语境中,来关注胡平的报告文学创作,主要出于一种令人敬重的原因:时代早已移步换景,自1980年代起曾经比肩而战的同道作家多数纷纷退出他们曾经为之激情万丈的领域,报告文学的影响力迅速衰微、陷入时代性尴尬甚至被吁请“退出历史舞台”[1];而孤傲的胡平仍然尾生抱柱式地坚持着思想者的守望,保持着稳健的创作势头,不断推出新作,践行其一以贯之的社会责任感与历史使命感。还有一重
期刊
风是影响鱼类行为的重要因素之一,它能产生水流和波浪,为孔雀鲈及其饵鱼提供充足的氧分,进而触发其进食。风产生的水波会扰乱光线正常穿透水面,使你的鱼饵更容易达到以假乱真的效果。遗憾的是,我经常看到垂钓者避开他们本可以大加利用的大风环境。前言  想在年底季风雨季在黄水(Air Kuning)钓孔雀鲈鱼是很困难的,这是一个天气状况充满变数的季节,其特征就是气象非常不稳定。只有你准确地找到鱼的藏匿之处,才有
期刊
刘傲夫诗歌几乎尽是日常、尽是生活、尽是讨论油盐米茶和要不要生二胎这类问题,今年整个8月,刘傲夫似乎就为后者而在诗中喋喋不休。所以一段时间以来,阅读刘傲夫的微信朋友圈成为我生活的一种乐趣,直到最近以来诗人为工作忙碌,暂停了朋友圈诗歌广播,这种乐趣才被短暂的搁置。  就个人写作美学理念而言,我与傲夫兄相去甚远,基本上属于两个不同维度不同的写作方式—用一个不恰当的比喻—我曾经更倾向于金庸的飞檐走壁,剑术
期刊
回家后,免不了发条朋友圈,晒晒鱼获晒晒娃,引来众钓友的点赞和评论,其中出现频率最高的评论是:“钓鱼,一定要从娃娃抓起!”我不禁感慨,是啊,一晃儿的工夫,孙子都能跟着钓鱼了。我得抓紧时间了,再不钓真的老了。  由于疫情原因,去年六七月份的釣鱼季节,我基本上没怎么钓鱼,刚好年初出生的孙子半岁左右,正是惹人喜爱的时候,我便心安理得地“宅”家带孩子,乐此而不疲。  我封竿带娃,自得其乐,却被钓鱼圈里的哥儿
期刊
2017年9月份,江西《瑞金报》记者温云高(诗人布衣)曾对我做过一次诗歌访谈,访谈里要求我列一个创作年表,这让我有机会回顾自己的创作历程。  如果算上1997年10月在江苏《少年文艺》发表散文诗《大漠轻歌》,生于1979年的我在诗歌创作上已经有21年的时间了。在这21年里,我没有尝试过散文、小说的创作,一直默默耕耘在诗歌这一块土地上,有寂寞,也有惊喜。  总的来说,我的诗歌创作经历大体上可分为三个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