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木工程材料》课程教学体系的创新与实践

来源 :高校教育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eff20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作为以水产类特色专业为主的普通高校,港口工程、土木工程、道桥工程、给排水工程、工程管理各专业对土木工程材料基础的要求不一样,为课程教学体系的教学改革带来了更多的困难和特殊性。经过多年的努力,我们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实践教学等几方面进行了改革的探索与实践,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关键词】教学体系 创新 实践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646(2009)03(a)-0255-01
  
  土木工程材料是土木工程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学习本课程的目的是为进一步学习专业课程提供有关材料的基础知识,并为今后从事设计、施工、和管理工作中合理选择和正确使用材料奠定基础。土木工程材料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我国高等教育目前正面临着一场深刻的变革,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是高等教育的首要任务,土木工程材料实验教学是该课程教学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及创新能力、提高学生综合素质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近年来,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学生主动性学习能力较差 ,存在课内学习热情不高,学生的应用技能训练较差等问题,经过认真分析,我们在土木工程材料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实验教学等几方面进行了改革的探索与实践,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探索知识的热情,探索与现代化教学手段相适应的先进教学方法等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1 教学内容的改革
  教学内容改革是决定课程体系改革的关键。目前,土木工程学院共设港口工程、土木工程、道桥工程、给排水工程、工程管理5个专业方向,我们结合各专业对土木工程材料的要求,配合教学计划的调整,通过对教学内容科学合理地精选、调整与重组,建立模块式教学结构,将土木工程材料分为广义土木工程材料和狭义土木工程材料。广义土木工程材料是指用于建筑工程中的所有材料,它包括三个部分:一是构成建筑物、构筑物的材料,如石灰、水泥、混凝土、钢材、防水材料、墙体材料与屋面材料、装饰材料等;二是施工过程中所需要的辅助材料,如脚手架、模板等;三是各种建筑器材,如消防设备、给水排水设备、网络通信设备等。根据不同的专业方向,将教学内容分为必学内容与自学内容,必学内容主要为狭义土木工程材料的内容,内容力求既符合教学大纲的基本要求,又具有新时期教学改革的新特点,重点掌握材料的性能与应用,同时,注重在授课中介绍学科发展的新成果及新动态,开阔学生的视野,调动学习积极性,培养其创新意识,适应现代社会对高校专门人才的需要。
  
  2 教学方法的改革
  教学方法的改革是实现教育目标、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因素之一。长期以来,教师把学生视为书本知识的接受者,将接受学习当作学生的主要学习方式。教学方法单一陈旧,教学策略统一僵化,“师讲生听”、“讲授到底”,“重传授、轻参与”,不利于学生学习能动性的发挥、个性发展和拔尖人才脱颖而出。现代高等教育的教学方法应传承“授以鱼,不如授之以渔”的教育思想,从注重知识传授向注重能力培养转变。因此,我们强调将重心从单纯的教师教转移到引导学生学,让学生从“学会”尽快过渡到“会学”,注重理解、体验、反思、探究和创造等基本的学习活动方式,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例如:在砼配合比教学授课过程中,专设二学时的习题课,将常规的砼配合比设计实验变成一个设计性、综合性实验,采用大作业的方式在课堂上进行砼配合比设计、计算,把每班同学根据实验小组进行分组,每组的设计题目均采用实际工程背景,并鼓励有能力的同学进行新技术、新材料的大胆尝试,教师现场对实验结果进行批改。计算合理、正确的同学可以将计算结果用于实验,不准确的同学在老师的指导下进行修改,从而避免了盲目性。鼓励同学利用一切机会注意观察周围已经建成的或正在施工的工程,提出一些问题,通过查阅文献资料,期末提交科技小论文。通过参观房展会、建材展、土木工程学院建筑材料展室等实践手段,在理论学习中寻求答案,并在实践中验证和补充书本所学内容,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的积极性,有助于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3 教学手段的改革
  教学手段的改革是实施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和效果的基本因素和外部条件。针对目前课时紧张,讲授内容较多的矛盾,采用现代化技术,如应用电子教案、多媒体、录像等进行教学手段的改革,以节省时间、提高效率、加大课堂讲授的信息量,同时利用大量的动画图片和工程实例,形象、生动、有效地帮助学生理解和记忆所学的理论知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探索知识的热情,提高教学质量。将所作实验全部用动画演示尤其是多媒体技术的应用,可以大大提高学生在有限时间内获取的信息量,较彻底地分解知识技能信息的复杂度,减少信息在大脑中从形象到抽象,再由抽象到形象的加工转换过程,充分传达教学意图。
  
  4 实践教学改革
  将实验体系进行横向整合,实验分为基础类实验、综合性实验、研究设计及创新性实验三个层次;与生产单位联合攻关,研发新型建筑材料。目前,已申请横向课题一项、院列项目一项。根据土木工程材料课程实践性强、工程特色突出等特点,注意避免以往单纯的课堂实验、抽象模拟的教学方式,采取现场、实物教学的方法,通过参观房展会、建材展、土木工程学院建筑材料展室等实践环节,拓展了实验教学的空间,促进了实践技能的培养。土木工程材料作为一门实用性很强的课程,教学中以土木工程材料组成、结构性能与应用为主线,要求学生了解材料的性质及表象,注意各种材料的性能比较及应用特点。根据土木工程材料种类繁多、发展及更新速度较快的特点,创立了土木工程材料及模型展室,将反映学科发展的新材料以展板形式展出,使学生能直观了解和掌握材料的组成、结构、性质及应用,开拓视野,提高学习兴趣,较好地改善了教学效果。本展室既可为土木类专业的学生提供实物观摩的平台,还可为土木工程设计、施工、科研、管理和监理人员提供材料参考,是土木工程学院老一代教师数年的心愿。展室目前设展板8块,共16面,每面材料约50块(种),共有样品一千余块。材料十余类,一百多种。工程材料成型实例样本百余种。板面形式采取实物样品与文字说明相结合,材料纵横排列,说明文字、分类标签与材料样品相对应。配合实验教学的改革,在土木工程学院首次进行学生作为科研助手参加教师科研课题工作的试点。针对“粉煤灰砌块性能”研究的课题性质,分别在土木、给排水专业挑选了4名本科学生作为科研助手,协助教师进行粉煤灰砌块的力学性能和化学性能实验测试的工作,调动了学生加强实践能力培养的积极性,将会使其综合素质和专业技能得到较大幅度的提高,与课程改革有关的辽宁省教改项目“水产土木工程类计算机辅助教学系统的研究与实践”、“水产工程类力学课程的改革”分别获省教学成果二等、三等奖。通过课程改革,学生的基本知识尤其是创新精神及综合素质有较大提高,参加各类科技、结构竞赛取得了较好的成绩。学生考研中的该科目取得了较好成绩,其材料学基础及综合能力均得到导师的认可。
  通过几年的改革实践,我们有以下几点体会:
  (1)课程改革是一项长期工作,必须长期不懈,持之以恒,不断实践,适时调整,才能取得成效。以课程内容和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改革为核心,以教学研究和教改项目为纽带,有组织的进行深入持久的课程教学改革。
  (2)课程改革是一项系统工程,单一课程、单独教学环节的改革,收效往往十分有限,同类、相关、系列课程的整体改革,效果比较明显。
  (3)师资队伍是教学改革的关键,教学人员的改革意识、基础水平、敬业精神、工作能力是教学改革顺利进行、不断深入的基本保证。
  (4)实验教学设备是与教学改革配套的硬件设施,也是提高学生实践能力、综合素质的实施平台。只有具备一定数量的现代化实验设备,才能更好的为课程建设、教学改革提供物质保障。
其他文献
【摘要】2008年12月28日,胡锦涛主席作了在纪念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3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这是对改革开放三十年伟大成果的一个总结,也是对新的工作的一个展望。作为一名高职院校的教育工作者,在学习胡锦涛同志的讲话后,自己的工作目标更加清晰、明确。也深刻认识到作为一名教师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培养符合祖国需要的人才,是我们的使命和责任。  【关键词】科学发展观 高校教育 改革开放三十年  【中图分类
【摘要】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在高校是一门新开设的专业,就如何更好地进行人才培养还处于探索阶段。本文对当前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现状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归纳和分析,从而为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提出可行性的建议。  【关键词】公共事业管理专业 人才培养 培养目标  【中图分类号】D922.18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9646(2009)03(a)-0243-01    1 问题的提出  
【摘要】有部分预备党员在入党后,没有继续以党员标准严格要求自己,从个人上来讲,入党前积极,入党后松懈;从党组织上来讲,重视入党积极分子的培养,忽视预备党员的再教育。要做好当前大学生预备党员的再教育工作,必须做到:转变观念,提高认识;加强政治学习引导;建立预备党员跟踪考察制度。  【关键词】外语专业 大学生预备党员 再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9646(200
【摘要】细胞生物学课程是生命科学的基础学科,是当今生命科学中的重要基础学科和前沿学科,是教育部规定的生命学科各专业学生必修的7门主干课程之一,在生命科学教育中占有核心地位。本文重点探讨了利用研讨性教学方法革新传统课堂教学模式的新思路,并通过该教学方法在教学过程中的实际应用,分析了为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在实际运用过程中应注意的关键环节以及运用过程中所存在的问题。  【关键词】细胞生物学 研讨性教学
目的:  本研究通过循证的方法,探索最有效、最广泛的跌倒预防措施,并基于循证结果,进一步应用德尔菲法编制脑卒中患者跌倒风险认知和行为意向问卷并调查其现状,构建结构方程模型
【摘要】为了提高生物制药实验课教学质量,从实验教学的源头抓起,通过编写实验教材,精选实验内容,开展综合性实验,优化教学环节,注重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科研思维能力,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生物制药 实验教学 综合性实验  【中图分类号】G42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9646(2009)03(a)-0246-01    实验教学是高校教学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将专业理论知识
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最基本的素养,具有较强的传承影响.大学生是国家的栋梁,是社会发展、经济建设的主力军,直接影响中华民族以及国家的发展.少数民族是我国的重要组成
【摘要】针对地方高校的特点,分析研究生生源组织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一些可行的提高研究生生源质量和数量的办法,最后对研究生生源组织中出现的新现象进行深入分析和讨论。  【关键词】地方高校 研究生生源  【中图分类号】G64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9646(2009)03(a)-0251-02    近几年,随着我国高等教育规模扩大,研究生招生数量也得到大幅度提高。目前在校研究生的规模已
【摘要】本文旨在对农业生态学教学从理论和实践两方面进行探讨,提出了教学要以学生为主体,注重能力培养,强调学以致用的教学理念,指出教师在教学中要充分利用多媒体、考试、成绩评定等教学手段,引导学生掌握农业生态学基本知识、基本理论,积极参与教学实践,以最终达到促进学生对知识的实际应用能力。  【关键词】农业生态学 教学 实际应用  【中图分类号】G622.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96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