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依据“电力工程”课程在非电专业中的地位,分析该课程现使用教材的知识体系,结合太原电力高等专科学校各个专业的培养计划及学生的实际情况,就该课程教学内容安排、教学方法等环节进行了探索与实践。
关键词:电力工程;教学内容;教学方法
作者简介:张玲(1964-),女,安徽太和人,太原电力高等专科学校,副教授;张海荣(1970-),女,山西临汾人,太原电力高等专科学校,讲师。(山西 太原 030013)
中图分类号:G64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1)06-0200-02
“电力工程”课程是非电专业的一门重要的专业课。该课程的理论性和专业性强,学时少,内容多,向来被公认为是教师难教、学生难学的课程。笔者在该课程的教学实践中,获得了一些浅显的心得,希望与同行交流。
一、明确课程地位
“电力工程”是非电专业的必修课或限选课,在太原电力高等专科学校(以下简称“我校”)开设电力工程类课程的专业有:电厂热能动力装置、火电厂集控运行、热能动力设备与应用和高压输配电线路施工运行与维护等。要想教师教好,学生学好,首先需要明确课程的教学地位及教学目的,以引起师生双方的重视。我校开设电力工程类课程的专业都与发电厂和电力工程有着或多或少的联系,各专业学生所学的专业知识与电力工程课具有一定的相关性。学生迫切需要了解有关电能生产、电力系统的运行状况、电气设备的原理、电气一次系统和二次系统等方面的电气专业知识,为学习主干专业课提供良好的銜接,提高综合运用能力,为今后解决工程实际问题打下扎实的基础。
二、分析教材体系
教师选择合适教材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要素,目前的电力工程教材组织体系主要有两类:一类是电力系统稳态、暂态的内容多,而有些电气设备内容却较少,如中国电力出版社尹克宁主编的《电力工程》教材,这一类教材,有冗长的推导公式,由于这些非电类专业学生,仅学过电路,没学过电磁场、电机学,对这一部分内容,学习起来比较困难;另一类教材,对电力系统、电力设备、发、变电一次系统、二次系统,定性分析内容多,定量计算少,这样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和动手能力不能得到有效培养,如中国电力出版社韦刚等主编《电力工程概论》。无论哪一类教材,对教师来说,都需要根据不同专业,给出不同学时以及与相关专业衔接要求,调整教学内容,合理组织教学。
三、调整课程教学内容
教学内容的改革是课程建设的基础和首要任务,课程教学内容以实际应用为基础,以培养学生能力为核心,以职业资格标准为参考,以职业岗位需要的知识、能力、素质来优化,教学内容要体现目前先进的技术、设备和方法,增加应用性、适用性强的教学内容。教学内容改革与优化具体体现在课程教学大纲的编写上,教学大纲的修订进一步指导教学内容。主要体现在五个方面。
1.补充电机学的知识
对于部分专业学生没有学过电机学,需要教师补充发电机、变压器的原理,这样能帮助学生理解发电机在次暂态、暂态和稳态三种状态下的参数和变压器参数的物理意义,为一次系统计算、电力系统潮流计算和短路电流计算的教学奠定基础。
2.增加电气设备运行的知识
当今大型火力发电厂都采用锅炉、汽轮机和发电机集中控制运行,考虑到火电厂集控运行专业的特点,当发电厂发生故障时,为能够准确判断故障范围,就需要补充各种电气设备运行、维护和故障判断的知识。这些内容是以前教材中没有的或者是淡化的,但是生产实际中却使用比较多的内容。如讲到变压器时,除了讲结构和原理以外,还要补充变压器的操作、正常运行的状态,异常运行的状态及处理,变压器的并列运行、变压器的经济运行等内容。
3.压缩电力系统稳态和暂态计算的学时
在电力系统潮流计算和短路计算的教学中,尽量减少繁缛的推导公式过程,帮助理解公式的物理意义,使学生学会运用公式进行简单电力网的潮流计算和短路计算。
4.加强发电厂和变电站一次系统的内容教学
加强电气主接线的教学,因为电气主接线可以反映各种电气设备的数量、连接方式和作用,以及各电力回路的相互关系和运行条件,主接线选择正确与否,对电气设备的选择,配电装置布置,运行的可靠性、灵活性和经济性等都有重大影响。
加强配电装置的教学,因为配电装置是接受和分配电能的装置,依据主接线图,由母线、开关设备、保护电器、测量仪表和必要的辅助设备所组成,设计布置得好坏直接关系到运行可靠性、工作人员的安全性,操作维护的方便性,还要力求降低造价。
这两部分内容,以教材为本,结合现场设计案例,从电源点情况、负荷情况、地理环境分析设计方案,体会设计者是如何满足发电厂和变电站一次系统的可靠性、灵活性和经济性的。
5.制定各专业的教学大纲
教学大纲的编写是建立在非常熟悉本课程内容基础上的,深入发电厂和供电公司调研,收集第一手资料,了解学生就业岗位对“电力工程”类课程理论知识与实际技能的要求,重新修订各专业教学大纲,大量删减理论推导,减少定量分析,重在定性分析和结论的应用,以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为宗旨。依据调研情况,调整内容和学时分配。
四、编写实用性教材
教材是教师从事教学所用的材料,是教学改革成果的结晶。根据高职高专的培养模式,自行编写、制作相关教材和教学参考资料十分必要,教材内容应符合教学内容和体系要求,适当将新技术,新设备引入到本课程中来。教材的形式便于学生自主学习,启发学生思维。在我校“电力工程”类课程建设中,教师通过发电厂、供电公司收集资料,结合各个专业的特点,反复研讨,不断修改,自编了课程讲义和多媒体课件,针对性很强,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五、探求教学方法
“电力工程”课程教师感觉难教,学生感觉难学。关键在于,“电力工程”课包含发电厂及电力系统专业的所有专业课的内容。在教学过程中,以教学大纲为准绳,结合多年教学经验,充分发挥选用教材的优势,又不限于教材本身,针对不同专业的需要程度不同,调整教学内容和教学思想,通过不断教学实践,使教学方法不断完善。
1.改进授课方式
丰富多彩的教学内容、教学活动是教师“教”与学生“学”双向互动形成的,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起着向导作用,如何体现教师的向导作用,需要考虑如何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把教学搞得生动有效。教师在课堂上提出问题,让学生回答;抽出一定课堂时间,解答学生的疑惑或组织学生讨论提出的问题,然后以总结的方式告诉学生,改变以往“填鸭式”教学模式。
2.归纳共性,简化数学推导
“电力工程”用到高等数学、线性代数等数学知识,当学生看到繁琐的数学推导时,会产畏惧感,针对这一问题,采用简化数学推导,注重思路分析,重点强调结论与方法,简化公式推导的过程,并不是回避数学内容,而是详略得当,重点放在公式的应用上,把现场实例作为例题讲解,归纳这类问题的解题方法。
3.专业术语的理解与习题训练有机结合
在课程教学中,学生反映“上课听明白,做题难下手”,这说明了典型例题见得少,实际训练少。在教学中,尽可能多讲例题,归纳解题方法,但对于“电力工程”这门课,往往存在学时少而内容多的矛盾,很难有充裕时间进行全面系统的解题训练。针对这样的问题采取的措施是在有限的授课学时内,尽量讲典型例题,每章结束小结,提炼本章重点和难点,适当安排习题课,并通过布置不同程度的课外作业,小测验的方法,加强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重视应用,巧用实例教学,激发兴趣
在教学过程中,注意收集现场案例,有意识地引入现场典型故障例子,进行故障分析。如讲到发电厂、变电站主接线这一节,举一些发电厂、变电站倒闸操作错误导致事故的案例,分析事故的过程,找到事故的原因。便于学生理解主接线的基本要求,也能够使学生认识倒闸操作的重要性。不仅有助于学生理解电气设备的原理,解决问题的基本方法,而且可以扩大学生的视野,同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5.合理使用多媒体教学手段辅助教学
本课程内容多,一些内容用多媒体教学,既能够增大信息量又可以节省学时。如在讲解发电厂的生产过程这一节时,插入图片,画一些生产流程框图,这样对发电厂生产认识的更清楚、理解的更快。还有高压开关这一节中抽象电弧理论,开关触头在介质中的灭弧过程,用多媒体课件进行演示,这样变抽象为形象,学生更容易理解,教师教学也变得轻松。
6.增加实践环节,提高动手能力
变电站仿真实训室可以模拟变电站的岗位环境,安排几个学时的实践环节,学生处在变电站环境中,对变电站设备、主接线有进一步的认识。在实践环节学生可以设定运行方式,进行倒闸操作,如果出错,就会有报警。对于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技术应用能力,是非常有益的。
六、加强教学管理
为了适应不同非电专业的要求,我校相关专业教师努力建立适应各自专业课程的教学管理体系,建立完善的考核办法,对每位学生在课堂的表现(包括到课率、回答问题、讨论、完成作业情况等)都做详细的记录,这些表现占总成绩的15%。如考查课,一个学期可进行三次或四次小测验,结合课堂表现,最后评出结课成绩。因为考查课的到课率不及考试课的到课率,还可以尝试在不预先通知的情况下进行小测验,如缺一次测验成绩,就会影响最后的成绩,学生的出勤率自然就会提高。
总之,课程组在我校教学实践中,对于教学思想、教学内容和教学管理进行了调整,经历了实践—反馈—修正—再实践—再反馈—再修正的过程,使教学方法不断完善,总结了许多经验,通过实践检验,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教学效果。
(责任编辑:刘俊卿)
关键词:电力工程;教学内容;教学方法
作者简介:张玲(1964-),女,安徽太和人,太原电力高等专科学校,副教授;张海荣(1970-),女,山西临汾人,太原电力高等专科学校,讲师。(山西 太原 030013)
中图分类号:G64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1)06-0200-02
“电力工程”课程是非电专业的一门重要的专业课。该课程的理论性和专业性强,学时少,内容多,向来被公认为是教师难教、学生难学的课程。笔者在该课程的教学实践中,获得了一些浅显的心得,希望与同行交流。
一、明确课程地位
“电力工程”是非电专业的必修课或限选课,在太原电力高等专科学校(以下简称“我校”)开设电力工程类课程的专业有:电厂热能动力装置、火电厂集控运行、热能动力设备与应用和高压输配电线路施工运行与维护等。要想教师教好,学生学好,首先需要明确课程的教学地位及教学目的,以引起师生双方的重视。我校开设电力工程类课程的专业都与发电厂和电力工程有着或多或少的联系,各专业学生所学的专业知识与电力工程课具有一定的相关性。学生迫切需要了解有关电能生产、电力系统的运行状况、电气设备的原理、电气一次系统和二次系统等方面的电气专业知识,为学习主干专业课提供良好的銜接,提高综合运用能力,为今后解决工程实际问题打下扎实的基础。
二、分析教材体系
教师选择合适教材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要素,目前的电力工程教材组织体系主要有两类:一类是电力系统稳态、暂态的内容多,而有些电气设备内容却较少,如中国电力出版社尹克宁主编的《电力工程》教材,这一类教材,有冗长的推导公式,由于这些非电类专业学生,仅学过电路,没学过电磁场、电机学,对这一部分内容,学习起来比较困难;另一类教材,对电力系统、电力设备、发、变电一次系统、二次系统,定性分析内容多,定量计算少,这样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和动手能力不能得到有效培养,如中国电力出版社韦刚等主编《电力工程概论》。无论哪一类教材,对教师来说,都需要根据不同专业,给出不同学时以及与相关专业衔接要求,调整教学内容,合理组织教学。
三、调整课程教学内容
教学内容的改革是课程建设的基础和首要任务,课程教学内容以实际应用为基础,以培养学生能力为核心,以职业资格标准为参考,以职业岗位需要的知识、能力、素质来优化,教学内容要体现目前先进的技术、设备和方法,增加应用性、适用性强的教学内容。教学内容改革与优化具体体现在课程教学大纲的编写上,教学大纲的修订进一步指导教学内容。主要体现在五个方面。
1.补充电机学的知识
对于部分专业学生没有学过电机学,需要教师补充发电机、变压器的原理,这样能帮助学生理解发电机在次暂态、暂态和稳态三种状态下的参数和变压器参数的物理意义,为一次系统计算、电力系统潮流计算和短路电流计算的教学奠定基础。
2.增加电气设备运行的知识
当今大型火力发电厂都采用锅炉、汽轮机和发电机集中控制运行,考虑到火电厂集控运行专业的特点,当发电厂发生故障时,为能够准确判断故障范围,就需要补充各种电气设备运行、维护和故障判断的知识。这些内容是以前教材中没有的或者是淡化的,但是生产实际中却使用比较多的内容。如讲到变压器时,除了讲结构和原理以外,还要补充变压器的操作、正常运行的状态,异常运行的状态及处理,变压器的并列运行、变压器的经济运行等内容。
3.压缩电力系统稳态和暂态计算的学时
在电力系统潮流计算和短路计算的教学中,尽量减少繁缛的推导公式过程,帮助理解公式的物理意义,使学生学会运用公式进行简单电力网的潮流计算和短路计算。
4.加强发电厂和变电站一次系统的内容教学
加强电气主接线的教学,因为电气主接线可以反映各种电气设备的数量、连接方式和作用,以及各电力回路的相互关系和运行条件,主接线选择正确与否,对电气设备的选择,配电装置布置,运行的可靠性、灵活性和经济性等都有重大影响。
加强配电装置的教学,因为配电装置是接受和分配电能的装置,依据主接线图,由母线、开关设备、保护电器、测量仪表和必要的辅助设备所组成,设计布置得好坏直接关系到运行可靠性、工作人员的安全性,操作维护的方便性,还要力求降低造价。
这两部分内容,以教材为本,结合现场设计案例,从电源点情况、负荷情况、地理环境分析设计方案,体会设计者是如何满足发电厂和变电站一次系统的可靠性、灵活性和经济性的。
5.制定各专业的教学大纲
教学大纲的编写是建立在非常熟悉本课程内容基础上的,深入发电厂和供电公司调研,收集第一手资料,了解学生就业岗位对“电力工程”类课程理论知识与实际技能的要求,重新修订各专业教学大纲,大量删减理论推导,减少定量分析,重在定性分析和结论的应用,以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为宗旨。依据调研情况,调整内容和学时分配。
四、编写实用性教材
教材是教师从事教学所用的材料,是教学改革成果的结晶。根据高职高专的培养模式,自行编写、制作相关教材和教学参考资料十分必要,教材内容应符合教学内容和体系要求,适当将新技术,新设备引入到本课程中来。教材的形式便于学生自主学习,启发学生思维。在我校“电力工程”类课程建设中,教师通过发电厂、供电公司收集资料,结合各个专业的特点,反复研讨,不断修改,自编了课程讲义和多媒体课件,针对性很强,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五、探求教学方法
“电力工程”课程教师感觉难教,学生感觉难学。关键在于,“电力工程”课包含发电厂及电力系统专业的所有专业课的内容。在教学过程中,以教学大纲为准绳,结合多年教学经验,充分发挥选用教材的优势,又不限于教材本身,针对不同专业的需要程度不同,调整教学内容和教学思想,通过不断教学实践,使教学方法不断完善。
1.改进授课方式
丰富多彩的教学内容、教学活动是教师“教”与学生“学”双向互动形成的,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起着向导作用,如何体现教师的向导作用,需要考虑如何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把教学搞得生动有效。教师在课堂上提出问题,让学生回答;抽出一定课堂时间,解答学生的疑惑或组织学生讨论提出的问题,然后以总结的方式告诉学生,改变以往“填鸭式”教学模式。
2.归纳共性,简化数学推导
“电力工程”用到高等数学、线性代数等数学知识,当学生看到繁琐的数学推导时,会产畏惧感,针对这一问题,采用简化数学推导,注重思路分析,重点强调结论与方法,简化公式推导的过程,并不是回避数学内容,而是详略得当,重点放在公式的应用上,把现场实例作为例题讲解,归纳这类问题的解题方法。
3.专业术语的理解与习题训练有机结合
在课程教学中,学生反映“上课听明白,做题难下手”,这说明了典型例题见得少,实际训练少。在教学中,尽可能多讲例题,归纳解题方法,但对于“电力工程”这门课,往往存在学时少而内容多的矛盾,很难有充裕时间进行全面系统的解题训练。针对这样的问题采取的措施是在有限的授课学时内,尽量讲典型例题,每章结束小结,提炼本章重点和难点,适当安排习题课,并通过布置不同程度的课外作业,小测验的方法,加强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重视应用,巧用实例教学,激发兴趣
在教学过程中,注意收集现场案例,有意识地引入现场典型故障例子,进行故障分析。如讲到发电厂、变电站主接线这一节,举一些发电厂、变电站倒闸操作错误导致事故的案例,分析事故的过程,找到事故的原因。便于学生理解主接线的基本要求,也能够使学生认识倒闸操作的重要性。不仅有助于学生理解电气设备的原理,解决问题的基本方法,而且可以扩大学生的视野,同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5.合理使用多媒体教学手段辅助教学
本课程内容多,一些内容用多媒体教学,既能够增大信息量又可以节省学时。如在讲解发电厂的生产过程这一节时,插入图片,画一些生产流程框图,这样对发电厂生产认识的更清楚、理解的更快。还有高压开关这一节中抽象电弧理论,开关触头在介质中的灭弧过程,用多媒体课件进行演示,这样变抽象为形象,学生更容易理解,教师教学也变得轻松。
6.增加实践环节,提高动手能力
变电站仿真实训室可以模拟变电站的岗位环境,安排几个学时的实践环节,学生处在变电站环境中,对变电站设备、主接线有进一步的认识。在实践环节学生可以设定运行方式,进行倒闸操作,如果出错,就会有报警。对于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技术应用能力,是非常有益的。
六、加强教学管理
为了适应不同非电专业的要求,我校相关专业教师努力建立适应各自专业课程的教学管理体系,建立完善的考核办法,对每位学生在课堂的表现(包括到课率、回答问题、讨论、完成作业情况等)都做详细的记录,这些表现占总成绩的15%。如考查课,一个学期可进行三次或四次小测验,结合课堂表现,最后评出结课成绩。因为考查课的到课率不及考试课的到课率,还可以尝试在不预先通知的情况下进行小测验,如缺一次测验成绩,就会影响最后的成绩,学生的出勤率自然就会提高。
总之,课程组在我校教学实践中,对于教学思想、教学内容和教学管理进行了调整,经历了实践—反馈—修正—再实践—再反馈—再修正的过程,使教学方法不断完善,总结了许多经验,通过实践检验,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教学效果。
(责任编辑:刘俊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