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施工安全技术措施是在施工项目生产活动中,根据工程特点、规模、结构复杂程度、工期、施工现场环境、劳动组织、施工方法、施工机械设备、变配电设施、架设工具以及各项安全防护措施等,针对施工中存在的不安全因素进行预测和分析,找出危险点,为消除和控制危险隐患,从技术和管理上采取措施加以防范,消除不安全因素,防止事故发生,确保项目安全施工。公路桥梁建设是施工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施工难度大,施工环境差特点,这些都加重了安全管理的难度。从人、物、环境三个方面提出公路桥梁施工安全控制对策。只有三者全部符合安全管理标准,才能从根本上消除安全隐患,杜绝安全事故的发生,全面堵截施工管理中存在的漏洞。
关键词:安全性;公路桥梁施工热点
一、施工人身安全性
所谓人,包括操作工人、管理人员、事故现场的在场人员和其他有关人员等。他们的不安全行为是事故的重要致因。主要采取以下方法:
(1)合理利用施工人员心理特征,提高安全管理水平发生失误及违章操作的种种心理状态非常重要。公路桥梁施工过程中,受环境的限制和人为因素的影响,这种不安全心理状态将出现多种交织的状态,更可能与环境条件限制产生复合作用出现更加复杂的不安全心理。在公路桥梁施工中,应充分利用群体心理,在群体中培养安全骨干,培养他们具有高度的安全意识,产生积极行为效应,使少数人产生从众行为,积极遵守安全规程,养成安全生产的习惯。
(2)防止过劳,提高生产安全性
疲劳广泛地发生在各种作业岗位上,机械化、自动化的进步可以消灭许多笨重体力劳动,从而消除了笨重体力劳动造成的重度疲劳。但是看管监测仪表、计算机作业等又带来精神疲劳。如何减轻疲劳、防止过劳,从而保证施工人员健康,更重要的是怎样保证安全生产呢?主要的方法有如下几种:提高作业机械化和自动化程度;合理地确定作业休息制度;根据工作强度、工作方式合理设计休息方式;尽可能减少轮班工作制度;开展技术教育和培训,提高施工人员技术的熟练程度,减少工作中的疲劳程度。
(3)加强操作人员培训,持证上岗
安全生产中第一位的因素是人,由于违反操作规程而发生的机械事故和人身伤亡事故占80%以上,操作人员在关键危急时刻的临时处置正确与否,关系到群体的生死、巨额财产的存毁。因此做好操作人员的安全培训工作就能最大限度防止事故的发生。人员的培训教育工作要做到有计划、有部署、有检查、有考核、有针对性。操作人员培训后应经劳动部门或有关部门从人、物、环境三个方面提出公路桥梁施工安全控制对策,只有三者全部符合安全管理标准,才能从根本上消除安全隐患,杜绝安全事故的发生,全面的堵截施工中、安全管理中存在的漏洞。
二、施工設备安全性
所谓物主要是指动力、设备、工具等。物都具有不同形式、性质的能量,有出现能量意外释放、引发事故的可能性,是引发安全事故的关键环节。
1、机械设备的正确保养
对于机械设备的保养,机械设备管理部门应做到提前、及时掌握各个施工项目工程进度与机械设备方面信息,安排好机械设备使用过程中的二次保养维护工作,解决好使用与保养的矛盾冲突。运用计算机辅助管理,控制机械设备一、二级维护,落实专业机修人员到施工现场按工艺流程规范维护保养,现场机械操作人员应积极做好配合、督促、监督。规范操作手职业道德规范的“五个到”,即“身到、眼到、手到、心到、情到”。
2、老旧设备的淘汰
随着施工任务的增长,机械设备使用时间的增多,机械设备的使用寿命越来越短,这时就要及时的引进新设备,淘汰旧设备。对那些因事故等原因设备主要结构性能损坏严重,无修复可能或修复费用超过更新设备价60%的,能耗高、功率低、污染严重、经济效益差,技术改造又不经济的机械设备,都要坚决予以淘汰。
3、特种设备的安全检测
特种设备必须经技术检测部门检测合格取得合格证后才能投入使用,对未取得检测合格证的特种设备立即停止使用,需要继续使用的必须立即进行检测,取得合格证后才能继续投入使用,不合格的清退出场。对那些已经超过使用期限,又无法检测合格的设备强制报废。
三、施工环境安全性
不安全的环境是引发安全事故的物质基础,是事故的直接原因。通常指的是:自然环境的异常,即岩石、地质、水文、气象等的恶劣变异;生产环境不良,即照明、温度、湿度、通风、采光、噪音、振动、空气质量、颜色等方面的缺陷。环境因素控制管理的要点:
采光照明问题
公路桥梁施工现场的采光照明,既要保证生产正常进行,又要减少人的疲劳和不舒适感,还应注意视觉暗、明适应的生理反应。这是因为当光照条件改变时,眼睛需要通过一定的生理过程对光的强度进行适应,方能获得清晰的视觉。所以,当由强光下进入暗环境,或由暗环境进入强光现场时,均需经过一定时间,使眼睛逐渐适应光照强度的改变,然后才能正常工作。因此,应让劳动者懂得这一生理现象,当光照强度产生极大变化时作短暂停留,在黑暗场所加强人工照明,在耀眼强光下操作带上墨镜,则可减少事故的发生。
(2)色彩的标志问题
色彩标志可提高人的辨别能力,控制人的心理,减少工作差错和人的疲劳。红色,在人的心理定势中标志危险、警告或停止;绿色,使人感到凉爽、舒适、轻松、宁静,能调节人的视力,消除炎热、高温时烦躁不安的心理;白色,给人整洁清新的感觉,有利于观察检查缺陷,消除隐患;红白相间,则对比强烈,分外醒目。所以,根据不同的环境采用不同的色彩标志,如用红色警告牌,绿色安全网,白色安全带,红白相间的栏杆等,都能有效地预防事故。
(3)环境温度问题
环境温度接近体温时,人体热量难以散发就会感到不适、头昏、气喘,活动稳定性差,手脑配合失调,对突发情况缺乏应变能力,在高温环境、高处作业时,就可能导致安全事故;反之,低温环境,人体散热量大,手脚冻僵,动作灵活性、稳定性差,也易导致事故发生。
简支T梁横断面图(单位:cm)
ρ对β影响表
μ对β影响表
通过对上例计算结果分析,可得出以下结论:
①β的诸多影响因素中最敏感的是ρ,β随ρ的增大而增大;②活载的变异性对β的影响较大,其他因素如h0、Ag、Eg、恒载的影响相对较小;③μ对β影响不大,但β随μ的增大而减小。这说明并非钢筋布置越多,结构越可靠。
四、工程结构可靠度理论的研究热点
进入20世纪80年代后,结构系统的可靠度理论研究工作已经成为结构工程中的研究热点,并已出版了许多专著,对于复杂的结构系统可靠度分析和先进的计算方法蓬勃发展。如下几点即为此方面的研究热点:
1.结构系统的可靠度分析。对于结构系统可靠度分析是非常复杂的研究课题,许多学者对此从不同角度进行了研究,提出了一些概念和方法。如结构可靠度分析的一阶矩概念及荷载为Ferry Borges Castanheta组合情况下的计算方法问题;利用系统系数,针对结构各种破坏水平所对应的极限状态不同,计算系统可靠度并进行结构设计的方法;利用蒙特卡洛(Monte-Carlo)法采用重要抽样技术计算结构系统的可靠度等,同时,一些学者还研究了系统可靠度界限的问题。总之,系统可靠度分析研究内容丰富,难度较大。
2.对结构极限状态分析的改进,除考虑强度极限状态外,还应考虑结构的正常使用极限状态、破坏安全极限状态,以及地震和其他特殊情况下考虑能量耗损极限状态等
3.目标可靠度的量化问题。虽然校准法已经部分解决了这个问题,但与实际情况相比,这方面的问题还远远没有解决。
4.人为差错的分析。许多结构的失效并非由荷载、强度的不确定性造成,而往往是设计、施工、使用等环节中人为差错造成的,这方面事例很多,已成为目前研究热点之一。
5.在役结构的可靠性评估与维修决策问题。对在役建筑结构的可靠性评估与维修决策正成为建筑结构学的边缘学科,它不仅涉及结构力学、断裂力学、建筑材料科学、工程地质学等基础理论,而且,与施工技术、检验手段、建筑物的维修使用状况等有密切的关系。同时,经典的结构可靠性理论,在在役结构的可靠性评估中也必将得到相应的发展。
五、结束语
桥梁工程问题的解决总是理论与工程经验的结合,掌握的知识越多,桥梁结构的设计越合理,这也正是桥梁工程技术研究追求的目标。桥梁结构可靠度理论研究是内容极其丰富且复杂的重大研究课题,不仅仅在理论上有许多重大问题需要解决,而且,将其应用到桥梁结构设计、评估及维修决策之中尚有许多细致的工作要做。
注:文章内所有公式及图表请以PDF形式查看。
关键词:安全性;公路桥梁施工热点
一、施工人身安全性
所谓人,包括操作工人、管理人员、事故现场的在场人员和其他有关人员等。他们的不安全行为是事故的重要致因。主要采取以下方法:
(1)合理利用施工人员心理特征,提高安全管理水平发生失误及违章操作的种种心理状态非常重要。公路桥梁施工过程中,受环境的限制和人为因素的影响,这种不安全心理状态将出现多种交织的状态,更可能与环境条件限制产生复合作用出现更加复杂的不安全心理。在公路桥梁施工中,应充分利用群体心理,在群体中培养安全骨干,培养他们具有高度的安全意识,产生积极行为效应,使少数人产生从众行为,积极遵守安全规程,养成安全生产的习惯。
(2)防止过劳,提高生产安全性
疲劳广泛地发生在各种作业岗位上,机械化、自动化的进步可以消灭许多笨重体力劳动,从而消除了笨重体力劳动造成的重度疲劳。但是看管监测仪表、计算机作业等又带来精神疲劳。如何减轻疲劳、防止过劳,从而保证施工人员健康,更重要的是怎样保证安全生产呢?主要的方法有如下几种:提高作业机械化和自动化程度;合理地确定作业休息制度;根据工作强度、工作方式合理设计休息方式;尽可能减少轮班工作制度;开展技术教育和培训,提高施工人员技术的熟练程度,减少工作中的疲劳程度。
(3)加强操作人员培训,持证上岗
安全生产中第一位的因素是人,由于违反操作规程而发生的机械事故和人身伤亡事故占80%以上,操作人员在关键危急时刻的临时处置正确与否,关系到群体的生死、巨额财产的存毁。因此做好操作人员的安全培训工作就能最大限度防止事故的发生。人员的培训教育工作要做到有计划、有部署、有检查、有考核、有针对性。操作人员培训后应经劳动部门或有关部门从人、物、环境三个方面提出公路桥梁施工安全控制对策,只有三者全部符合安全管理标准,才能从根本上消除安全隐患,杜绝安全事故的发生,全面的堵截施工中、安全管理中存在的漏洞。
二、施工設备安全性
所谓物主要是指动力、设备、工具等。物都具有不同形式、性质的能量,有出现能量意外释放、引发事故的可能性,是引发安全事故的关键环节。
1、机械设备的正确保养
对于机械设备的保养,机械设备管理部门应做到提前、及时掌握各个施工项目工程进度与机械设备方面信息,安排好机械设备使用过程中的二次保养维护工作,解决好使用与保养的矛盾冲突。运用计算机辅助管理,控制机械设备一、二级维护,落实专业机修人员到施工现场按工艺流程规范维护保养,现场机械操作人员应积极做好配合、督促、监督。规范操作手职业道德规范的“五个到”,即“身到、眼到、手到、心到、情到”。
2、老旧设备的淘汰
随着施工任务的增长,机械设备使用时间的增多,机械设备的使用寿命越来越短,这时就要及时的引进新设备,淘汰旧设备。对那些因事故等原因设备主要结构性能损坏严重,无修复可能或修复费用超过更新设备价60%的,能耗高、功率低、污染严重、经济效益差,技术改造又不经济的机械设备,都要坚决予以淘汰。
3、特种设备的安全检测
特种设备必须经技术检测部门检测合格取得合格证后才能投入使用,对未取得检测合格证的特种设备立即停止使用,需要继续使用的必须立即进行检测,取得合格证后才能继续投入使用,不合格的清退出场。对那些已经超过使用期限,又无法检测合格的设备强制报废。
三、施工环境安全性
不安全的环境是引发安全事故的物质基础,是事故的直接原因。通常指的是:自然环境的异常,即岩石、地质、水文、气象等的恶劣变异;生产环境不良,即照明、温度、湿度、通风、采光、噪音、振动、空气质量、颜色等方面的缺陷。环境因素控制管理的要点:
采光照明问题
公路桥梁施工现场的采光照明,既要保证生产正常进行,又要减少人的疲劳和不舒适感,还应注意视觉暗、明适应的生理反应。这是因为当光照条件改变时,眼睛需要通过一定的生理过程对光的强度进行适应,方能获得清晰的视觉。所以,当由强光下进入暗环境,或由暗环境进入强光现场时,均需经过一定时间,使眼睛逐渐适应光照强度的改变,然后才能正常工作。因此,应让劳动者懂得这一生理现象,当光照强度产生极大变化时作短暂停留,在黑暗场所加强人工照明,在耀眼强光下操作带上墨镜,则可减少事故的发生。
(2)色彩的标志问题
色彩标志可提高人的辨别能力,控制人的心理,减少工作差错和人的疲劳。红色,在人的心理定势中标志危险、警告或停止;绿色,使人感到凉爽、舒适、轻松、宁静,能调节人的视力,消除炎热、高温时烦躁不安的心理;白色,给人整洁清新的感觉,有利于观察检查缺陷,消除隐患;红白相间,则对比强烈,分外醒目。所以,根据不同的环境采用不同的色彩标志,如用红色警告牌,绿色安全网,白色安全带,红白相间的栏杆等,都能有效地预防事故。
(3)环境温度问题
环境温度接近体温时,人体热量难以散发就会感到不适、头昏、气喘,活动稳定性差,手脑配合失调,对突发情况缺乏应变能力,在高温环境、高处作业时,就可能导致安全事故;反之,低温环境,人体散热量大,手脚冻僵,动作灵活性、稳定性差,也易导致事故发生。
简支T梁横断面图(单位:cm)
ρ对β影响表
μ对β影响表
通过对上例计算结果分析,可得出以下结论:
①β的诸多影响因素中最敏感的是ρ,β随ρ的增大而增大;②活载的变异性对β的影响较大,其他因素如h0、Ag、Eg、恒载的影响相对较小;③μ对β影响不大,但β随μ的增大而减小。这说明并非钢筋布置越多,结构越可靠。
四、工程结构可靠度理论的研究热点
进入20世纪80年代后,结构系统的可靠度理论研究工作已经成为结构工程中的研究热点,并已出版了许多专著,对于复杂的结构系统可靠度分析和先进的计算方法蓬勃发展。如下几点即为此方面的研究热点:
1.结构系统的可靠度分析。对于结构系统可靠度分析是非常复杂的研究课题,许多学者对此从不同角度进行了研究,提出了一些概念和方法。如结构可靠度分析的一阶矩概念及荷载为Ferry Borges Castanheta组合情况下的计算方法问题;利用系统系数,针对结构各种破坏水平所对应的极限状态不同,计算系统可靠度并进行结构设计的方法;利用蒙特卡洛(Monte-Carlo)法采用重要抽样技术计算结构系统的可靠度等,同时,一些学者还研究了系统可靠度界限的问题。总之,系统可靠度分析研究内容丰富,难度较大。
2.对结构极限状态分析的改进,除考虑强度极限状态外,还应考虑结构的正常使用极限状态、破坏安全极限状态,以及地震和其他特殊情况下考虑能量耗损极限状态等
3.目标可靠度的量化问题。虽然校准法已经部分解决了这个问题,但与实际情况相比,这方面的问题还远远没有解决。
4.人为差错的分析。许多结构的失效并非由荷载、强度的不确定性造成,而往往是设计、施工、使用等环节中人为差错造成的,这方面事例很多,已成为目前研究热点之一。
5.在役结构的可靠性评估与维修决策问题。对在役建筑结构的可靠性评估与维修决策正成为建筑结构学的边缘学科,它不仅涉及结构力学、断裂力学、建筑材料科学、工程地质学等基础理论,而且,与施工技术、检验手段、建筑物的维修使用状况等有密切的关系。同时,经典的结构可靠性理论,在在役结构的可靠性评估中也必将得到相应的发展。
五、结束语
桥梁工程问题的解决总是理论与工程经验的结合,掌握的知识越多,桥梁结构的设计越合理,这也正是桥梁工程技术研究追求的目标。桥梁结构可靠度理论研究是内容极其丰富且复杂的重大研究课题,不仅仅在理论上有许多重大问题需要解决,而且,将其应用到桥梁结构设计、评估及维修决策之中尚有许多细致的工作要做。
注:文章内所有公式及图表请以PDF形式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