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针对高职院校学生责任意识的现状,借鉴科尔伯格的道德认知发展理论,探索并实践在教育教学管理、学生自主管理、顶岗实习和德育量化管理等环节中,有机融入责任意识教育的有效途径,构建责任意识教育的有效运行机制。
【关键词】高职 责任意识培育 运行机制
一、高职院校学生责任意识教育的必要性
高职教育的任务是培养适应现代化生产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使学生成为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的高级技术应用型人才,他们责任意识的强弱与有无,直接影响着产品质量的优劣、生产效益和经济建设水平的高低。加强对高职学生的责任意识教育,引导他们正确履行自身的义务,自觉承担起对他人、对家庭、对社会的责任,对于职业院校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实现学生的自我完善和发展等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理论依据
责任意识是指“社会群体或者个人在一定社会历史条件下所形成的为了建立美好社会而承担相应责任、履行各种义务的自觉意识和情感体验,是主体存在与发展的基本特征。” 中发[2004]16号文件中提出要“使大学生正确认识社会发展规律,认识国家的前途命运,认识自己的社会责任……”要全方位、全过程实施育人工程。具有广泛影响的劳伦斯·科尔伯格的道德教育理论认为,道德教育在对个体进行道德认知培养的同时,应全方位地促进个体道德水平的发展和成熟道德行为的实施,强调“促进个体道德认知能力的发展是道德教育的根本目的。”
三、完善责任意识培育的运行机制——以巴音郭楞职业技术学院为例
(一)主渠道中强化责任认知
通过课堂主渠道的教育,使青年学生对什么是责任,个人如何承担应有的责任等有系统全面的认识,是学院责任意识培育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例如,《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立场观点,告诉学生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是统一的,要在积极投身实现中国梦的实际行动中实现个人理想,做勤于学习、善于创造,敢于奉献的时代青年。根据近期对我院高职学生的一项问卷调查显示,在回答“哪些行为能够体现社会责任感”时,有48.75%的学生选择“以身作则,遵守公共道德”,25%的学生选择“孝敬父母,尊敬师长”,13.69%的学生选择“关心国家社会大事”,另有9.12%和5.36%的学生选择“报效祖国”和“勇于奉献,乐于助人”。
(二)实习实训中培养职业道德
顶岗实习是对学生进行责任意识教育的重要环节和难得时机。面对一些实习岗位工作时间长、劳动强度大、工作环境差等不利因素,如何克服身体和心理的不适应,磨炼责任意识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面临的重要任务。结合具体工作,通过带班师傅的言传身教,带队教师深入细致谈心谈话,帮助学生尽快转变角色,适应岗位的要求。向学生讲明岗位的工作性质、责任要求,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作息习惯、认真履行岗位职责,为产品的质量负责,为形成持久牢固的责任认知和职业道德品质奠定基础。
(三)德育实践中体验社会责任
利用各种生动活泼、感召力强的教育实践活动来实施责任意识教育是我院采取的重要措施之一。自2011年9月开始,我院针对学生在日常学习生活中表现最突出的责任意识淡化问题有针对性地进行专项训练,着力培养学生优良文明素养和行为习惯,提升学生思想道德水平。通过每月重点解决一个问题,分三年完成,共36个训练,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学生教育管理的模式。与此同时,通过学生“四大组织”自我管理、自我教育,学生的责任意识明显增强,自求卓越、自重训练、脚踏实地、吃苦耐劳的优良作风蔚然成风,文明行为和文明理念得到有效传播。广大学生积极参加志愿者服务、公益劳动、社会实践活动,较好地发挥了当代青年学生主动担当、服务社会的责任意识。
(四)校园文化中融入责任教育
学院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统领,注重发挥校园文化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育人功能,将物质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企业文化、地域文化有机融入环境建设,铸造精品特色景观,营造文明怡人环境。教学区、生活区毛泽东、邓小平等伟人的雕像、鲁迅、雷锋、郑吉和渥巴锡的雕像使学生时刻感受先贤前辈的精神,“把信送给加西亚”的警示语提醒学生时刻谨记使命和诺言,“立德”“树德”等公寓命名充分体现了学院育人宗旨……“最美教师”“感动校园人物”等先进人物向青年学生传递了正能量,对责任意识的形成产生了潜移默化的影响,促进了责任意识的内化。
(五)日常管理中固化责任行为
二级学院冶金与资源学院实行学生德育量化管理和监督测评,結合准军事化管理模式,以培养过硬的作风培养学生,以坚强的意志锻炼学生,重塑学生完美的人格为目标,积极构建责任意识教育的长效机制。通过实施日常操行分的量化考核,并与就业推荐挂钩,使责任意识教育得到全面巩固强化,学生面貌发生了深刻变化,产生了良好的示范引领作用。实践证明,落实细致、完备、可操作性强的学生日常操行分管理是巩固和强化学生责任意识的有效手段之一。
在育人实践中,将责任意识教育贯穿于人才培养的全过程,充分发挥第一课堂的主导作用,第二课堂的能动作用,第三课堂的实践作用,实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全过程化是增强高职院校学生责任意识的关键。同时,积极营造正确的舆论导向和育人氛围,合理运用激励评价机制,激发、强化学生良好的责任行为,从而形成教育引导与自我体验、自我实践相结合的工作运行机制是责任意识教育的有效途径。
【参考文献】
[1]牛殿红.论高职院校大学生社会责任意识的培养[D]. 山东师范大学. 2010年硕士论文.
[2]殷尧. 高职院校大学生责任意识淡化的原因与对策[J]. 教育与职业,2006(10).
[3]冯益谦. 比较与创新一中西德育方法比较[M]. 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4.
[4]陈放. 刍议大学生责任意识教育之完善[J]. 中国水运,2007(6).
【关键词】高职 责任意识培育 运行机制
一、高职院校学生责任意识教育的必要性
高职教育的任务是培养适应现代化生产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使学生成为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的高级技术应用型人才,他们责任意识的强弱与有无,直接影响着产品质量的优劣、生产效益和经济建设水平的高低。加强对高职学生的责任意识教育,引导他们正确履行自身的义务,自觉承担起对他人、对家庭、对社会的责任,对于职业院校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实现学生的自我完善和发展等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理论依据
责任意识是指“社会群体或者个人在一定社会历史条件下所形成的为了建立美好社会而承担相应责任、履行各种义务的自觉意识和情感体验,是主体存在与发展的基本特征。” 中发[2004]16号文件中提出要“使大学生正确认识社会发展规律,认识国家的前途命运,认识自己的社会责任……”要全方位、全过程实施育人工程。具有广泛影响的劳伦斯·科尔伯格的道德教育理论认为,道德教育在对个体进行道德认知培养的同时,应全方位地促进个体道德水平的发展和成熟道德行为的实施,强调“促进个体道德认知能力的发展是道德教育的根本目的。”
三、完善责任意识培育的运行机制——以巴音郭楞职业技术学院为例
(一)主渠道中强化责任认知
通过课堂主渠道的教育,使青年学生对什么是责任,个人如何承担应有的责任等有系统全面的认识,是学院责任意识培育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例如,《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立场观点,告诉学生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是统一的,要在积极投身实现中国梦的实际行动中实现个人理想,做勤于学习、善于创造,敢于奉献的时代青年。根据近期对我院高职学生的一项问卷调查显示,在回答“哪些行为能够体现社会责任感”时,有48.75%的学生选择“以身作则,遵守公共道德”,25%的学生选择“孝敬父母,尊敬师长”,13.69%的学生选择“关心国家社会大事”,另有9.12%和5.36%的学生选择“报效祖国”和“勇于奉献,乐于助人”。
(二)实习实训中培养职业道德
顶岗实习是对学生进行责任意识教育的重要环节和难得时机。面对一些实习岗位工作时间长、劳动强度大、工作环境差等不利因素,如何克服身体和心理的不适应,磨炼责任意识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面临的重要任务。结合具体工作,通过带班师傅的言传身教,带队教师深入细致谈心谈话,帮助学生尽快转变角色,适应岗位的要求。向学生讲明岗位的工作性质、责任要求,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作息习惯、认真履行岗位职责,为产品的质量负责,为形成持久牢固的责任认知和职业道德品质奠定基础。
(三)德育实践中体验社会责任
利用各种生动活泼、感召力强的教育实践活动来实施责任意识教育是我院采取的重要措施之一。自2011年9月开始,我院针对学生在日常学习生活中表现最突出的责任意识淡化问题有针对性地进行专项训练,着力培养学生优良文明素养和行为习惯,提升学生思想道德水平。通过每月重点解决一个问题,分三年完成,共36个训练,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学生教育管理的模式。与此同时,通过学生“四大组织”自我管理、自我教育,学生的责任意识明显增强,自求卓越、自重训练、脚踏实地、吃苦耐劳的优良作风蔚然成风,文明行为和文明理念得到有效传播。广大学生积极参加志愿者服务、公益劳动、社会实践活动,较好地发挥了当代青年学生主动担当、服务社会的责任意识。
(四)校园文化中融入责任教育
学院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统领,注重发挥校园文化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育人功能,将物质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企业文化、地域文化有机融入环境建设,铸造精品特色景观,营造文明怡人环境。教学区、生活区毛泽东、邓小平等伟人的雕像、鲁迅、雷锋、郑吉和渥巴锡的雕像使学生时刻感受先贤前辈的精神,“把信送给加西亚”的警示语提醒学生时刻谨记使命和诺言,“立德”“树德”等公寓命名充分体现了学院育人宗旨……“最美教师”“感动校园人物”等先进人物向青年学生传递了正能量,对责任意识的形成产生了潜移默化的影响,促进了责任意识的内化。
(五)日常管理中固化责任行为
二级学院冶金与资源学院实行学生德育量化管理和监督测评,結合准军事化管理模式,以培养过硬的作风培养学生,以坚强的意志锻炼学生,重塑学生完美的人格为目标,积极构建责任意识教育的长效机制。通过实施日常操行分的量化考核,并与就业推荐挂钩,使责任意识教育得到全面巩固强化,学生面貌发生了深刻变化,产生了良好的示范引领作用。实践证明,落实细致、完备、可操作性强的学生日常操行分管理是巩固和强化学生责任意识的有效手段之一。
在育人实践中,将责任意识教育贯穿于人才培养的全过程,充分发挥第一课堂的主导作用,第二课堂的能动作用,第三课堂的实践作用,实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全过程化是增强高职院校学生责任意识的关键。同时,积极营造正确的舆论导向和育人氛围,合理运用激励评价机制,激发、强化学生良好的责任行为,从而形成教育引导与自我体验、自我实践相结合的工作运行机制是责任意识教育的有效途径。
【参考文献】
[1]牛殿红.论高职院校大学生社会责任意识的培养[D]. 山东师范大学. 2010年硕士论文.
[2]殷尧. 高职院校大学生责任意识淡化的原因与对策[J]. 教育与职业,2006(10).
[3]冯益谦. 比较与创新一中西德育方法比较[M]. 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4.
[4]陈放. 刍议大学生责任意识教育之完善[J]. 中国水运,200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