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动单导学”模式下文言文教学策略

来源 :语文教学之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xl000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语文新课标指出:文言文教学应传承中国民族文化,吸取中国古典文学的精髓。然而文言文教学一直是语文教学的难点,课程标准对文言文的要求仅仅是“阅读浅显的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教者为了达到此要求,只在落实好字、词、句的解释与翻译,让学生死记硬背翻译,学生成了被动识记文言的容器,而对文言文中深厚的文化底蕴、深刻的人文精神、积极的审美情趣、良好的道德修养不予重视。活动单导学教学模式,打破了传统的以文言文“灌输式”为主的教学方式,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重在引导,学生成为课堂教学的主体。创设情境,拉近学生与文本的距离,引导学生讨论交流,积累文言知识,丰富情感体验,增强学习能力。
  一、创设情境,是学生走进课堂的原动力
  第斯多惠曾说:“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的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上课伊始,如何激发、引领、鼓舞学生走近文言文本呢?精心创设教学情境是激发学生兴趣的重要手段。
  ①充分利用多媒体,播放图片影像资料。夸美纽斯在《大教学论》中说道:“一切知识都是从感官开始的”。这句话揭示了学生的认知规律。如在《治水必躬亲》教学中,教师播放一段洪水肆虐的视频,将学生领进课文的情境之中。视频快结束时,老师深情说道:洪水肆虐,摧毁了我们的家园,带给我们无尽的灾难,治水关系到国计民生,今天我们一起走近《治水必躬亲》这篇课文。洪水的影片、图片等多媒体资料让学生深切感受到水患的灾害,认识治水的必要性,再导入本课。这样,调动了学生的视觉、听觉等多种感官积极参与学习,增强了情感体验,让学生更快地融入课堂,走进文本品读。
  ②激情利用故事、背景,设置疑问激趣导入。教师通过激情讲述故事巧妙设置悬念,激发学生兴趣,使学生在“心求通而未得,口欲言而不能”的积极状态下,走近作者。如《记承天寺夜游》可这样导入:
  “他,少年得志,科举考试全国第一,先后做过皇帝老师、朝廷命官和地方官员;他,坦诚刚直,仕途上多次遭受排挤和贬谪,悠闲自在,为国为民的思想始终不变。他,有着满腹经纶和报国热情,集儒家道家思想于一身,他是谁呢?”
  学生调动文化积累,在记忆中搜寻出苏轼这个伟大的人物,自然过渡到本课的学习。
  二、精心诵读,是课堂精神旅行的推进器
  古人云:“书读百遍,其义自见”,“三分文章七分读”,鲁迅笔下寿镜吾老先生教学最得意的方法就是“诵读”,他自己每读到入神处,总是把头拗过去,拗过去。熟读成诵是文言文教学的一大要求。活动单小组朗读时,可分如下步骤:个体朗读,初读课文,读出流畅美;组内试读,再读课文,读出节奏美;对照注解,将难懂的字词标注出来,标出关键句的停顿;全班展示朗读,三读课文,读出韵味美。在整个诵读活动中,学生读得兴味盎然,积极动口、动脑、动手,扎实了文言文的基本功,很好地突破了文言文的重点。流程可以这样:
  自由朗读课文→小组合作扫除阅读障碍→将重要字音和该注意的朗读节奏标在书上→小组内尝试进行合作朗读展示→小组或个人在全班展示朗读的成果(朗读展示方法:小组长分工,组内合作。齐读、轮读、男女生读、一人读、回环读、有创造性地读,如重要句子重复等)。
  在朗读环节,可让学生到黑板板演,给容易读错的字注音,划出句子的停顿,及时反馈,老师才能更有针对性、更有效地指导朗读。只有反复诵读文本,才能增强语感,进一步理解文章的内容和主旨。
  三、合作翻译,是文言教学的助力器
  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学生“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翻译是学习文言文的基本功,是理解文意,感悟主旨的奠基石。借助注释自主合作学习,疏通文意。由小组长组织将文中未能理解之处在小组内与同学进行对话交流并翻译课文。组员在组长认真分工下,有的细心地在书上查找知识要点,有的三四个一群在激烈地探讨、争论,还有的拿着笔耐心地做着笔录,争分夺秒。小组活动方式:
  结合注释各人自己翻译课文→组长指定一名组员讲解,其他组员修正,共同圈画重点字词,疏通文意→组内展示,可一人读,一人说重点词语解释,一人翻译句子→小组在全班展示。
  各小组汇报展示时,小老师对重点词语、句子进行圈画、标注,并为大家讲解。展示时,一组展示完毕,如有遗留问题或错误之处,由其余学生自发补充、纠错。这样,学生初读的疑惑依然交由学生解决,实在无法解决的,教师抓准时机适时进行方法点拨提升,有效地把学生智慧火花愈点愈旺。做到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真正互动起来,提高了课堂的学习效率。
  在展示环节中,锻炼了学生自学能力,培养了小组合作意识;又给学生提供展示的机会,让他们感受成功的喜悦。小组不仅向全班展现了小组的风采,更是体验到自主拼搏后的畅快淋漓。我们讨论的热情,在教室里掀起千波万浪,在知识的海洋里徜徉。
  检查翻译效果,是学生深入理解文意的催化剂,可要求学生采取小组内一对一的形式,过关课文重要词语和句子翻译。活动目的:掌握重要字词的意义及用法。活动方式:
  组内1 1互查过关文中重点字词(含通假字、古今异义等重要词语)→当堂检测,巩固练习,限时竞赛→1 1交换检查,总结错误情况并分析原因。对表现出色的小组送上红五角星,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从而使活动卓有成效。
  四、解读文本,是学生课堂精神旅行的主阵地
  教者根据不同的文本,引导学生或披情入文,体验感情,或深入思考,领悟哲理。如寓言故事类,在总结提升时,要紧密结合文章内容谈谈启示,小组交流,让更多的同学都有积极发言的机会,从而锻炼学生听说能力,如《郑人买履》故事蕴含的道理以及给我们的启示环节,可抓住文中郑人买履可笑的反常的言行,“先自度其足”“忘持度,返归取之”,可以得出做事不要迷信教条,要随机应变的道理。可提醒学生从失败或成功的结果去探究原因,也可从文中作者的立场和感情态度看出来,如《狼》结尾的议论“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
  再如《醉翁亭记》中,小组交流“借景抒情”方法示例:
  小组1:主持人:醉翁踏着细碎的步伐,渐渐隐入滁州的薄雾——   雾中有巍然深秀的琅琊山:你看,(齐读)——
  有(水声潺潺)的酿泉,你听,(齐读)——
  有(古色古香)的醉翁亭,你赏,(个别读)——
  生1:有山,有泉,有林,有亭,真是一幅清新秀丽的画面。
  生2:于是,作者自然叹息道: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
  主持人:这里还有朝暮四季的风韵,你瞧,真是诗情画意,绚丽多姿。四季变幻之美。于是,作者感叹: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生3:这里还有夕照晚景的动静之美,树木之静对比百鸟啁啾之动,相得益彰。写鸣声宛转,飞荡林间,是显示“禽鸟之乐”,更是为表现太守自我陶醉的“游而乐”。欢于万物,乐在其中,用禽鸟之乐,反衬众人之乐,再用众人之乐,反衬出太守之乐。
  (结合句子美读,齐读、个人读,带领全班同学读)
  总结:暮色苍茫,当他的身影消失于流溢的夕阳余晖中,只听得一声感慨: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
  在此过程中,教师的作用是点拨与提升,要言不烦,语言精练,同时,进一步优化活动细节,让更多的同学积极参与。个性解读,让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智慧。
  孟子曰:“诵其诗,读其文,不知其人,可乎?”阅读古诗文,掌握作者生平也是理解文本,提升文化修养的途径。因此,适当交代写作背景,是加深学生对文本理解的重要方法。
  五、走近生活,是学生语文实践的平台
  为了激发学生文言文学习的兴趣,让文本延伸向生活,可采用角色扮演、记者采访、读书汇报、欣赏《百家讲坛》《唐之韵》,让影片与文言携手,使学生在语文实践中提高文言文阅读能力。
  如《治水必躬亲》由海瑞治水引导学生思考历史上治水的人物故事,播放电影片段《李冰》,风雨中李冰和家人实地查看水情,和百姓研究治水方案,感人的故事,生动的影片,激发了学生的兴趣,感受了古人治水的决心和治水精神的可贵。再引导学生联系影片和课文畅谈感受,明白做任何事必躬亲的道理。
  再如《狼》这篇文言小说,可模拟文中狼与屠夫的角色进行表演,充分利用各种道具,融入自己的理解、情感,声情并茂,表演逼真,对角色进行很好的体验,会加深对文本的理解。表演不是目的,而是手段,是一种深读课文、感受语言文字魅力,提高阅读能力和欣赏能力的手段。
  又如,开展读书汇报会,引导学生深入探究柳宗元、苏轼、范仲淹等名家生平及作品,开展“与圣人才子同行,追溯有你的尘世”为主题的文言实践活动,在活动中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加强文化积累,修炼学生的人格,提升学生的思想。
  文言文课堂教学活动中,学生把握了重要的文言知识,感受了探索的愉悦;体验中,学生收获了文言学习的方法,领悟了自主的真谛。由此看来,老师的正确引领,学生的合作分工,真正实现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文言文课堂也因此“化茧成蝶,飞得更美”。
  (作者单位:如皋市外国语学校)
其他文献
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和探究能力已经成为了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方面。探究式教学方法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了学生,让学生在观察、尝试、猜测、操作、验证、推理中主动获取知识,在探
本文研究非线性的大规模复杂多阶段连续决策问题,研究了一种结合遗传优化的动态窗口蚁群算法。该算法将各阶段容许决策值映射为一个层状构造图中的有限节点集,其中每一层节点对
结合q阶模糊集与概率犹豫模糊集的优点,提出了概率q阶犹豫模糊集的概念,这个概念可以更宽泛地表达不确定问题。为了度量不确定信息,针对概率q阶犹豫模糊集中犹豫度和核值对熵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对学生精神领域的影响是深广的,语文课程应该是开放而富有创新活力的,语文应是一门最具创造活力的人文学科,应该重视语文的熏陶
由于语言课堂教学的局限性,课外英语学习可以成为语言学习者进行探索性学习的最佳途径。这种探索性学习要求英语学习者在课外学习中逐步培养在英语交际情境、英语文化背景知识
固定资产是高校国有资产的主要组成部分,是高校开展教学、科研和行政管理必不可少的物质条件,在金融危机形势下如何管理高校的固定资产成为一个重要的课题。本文就新形势下高校
组织文化是影响高校图书馆学科服务能力建设的精神文化因素,通过组织文化变革,提升学科服务能力。文章通过文献调查、网络调查、理论移植和模型设计,研究组织文化对学科服务的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