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高中课改三年有三变化 四大争议凸显尴尬

来源 :云南教育·视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myz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广州日报》消息 2004年前,在教育部和广东省教育厅的统一部署下,广州市全面启动了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今年,课改后首批毕业生接受了高考的考验。过去3年来一直争议不断的新课改究竟给广州的高中教育带来了哪些变化?学校、师生们对这一系列变化反响如何?而在高考的考试制度下,新课改又面临着哪些尴尬?在11月28日举行的“广州市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暨2007年普通高考总结大会”上,这些问题再度成为焦点。
  本科上线人数首破两万
  从2004年启动伊始,广州的新课改就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一方面要适应新课改,一方面又要面对高考,学生会不会成为白老鼠?今年6月,广州新课改后首批毕业生交上了一份不错的高考答卷。
  在考生人数增幅远大于招生计划增幅、广东省全省上线比例大幅下降的情况下,广州市上线率仍达到81.55%,本科上线人数第一次突破两万人。而总分605分(相当于标准分700)以上的高分段考生达到2276人,比去年净增373人。
  3年来,新课改给广州普通高中教育带来巨大的变化:
  变化一:老师更重视引导主动学习
  根据调查,有85%的校长认为,与课改前相比,“学校老师在教学方式上发生了变化”,“比课改前更重视引导学生主动学习”;有50%以上的学生认为要适应现在新课程的高中学习,最重要的学习方式是“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合作学习”。
  变化二:评价学生不再只看成绩
  根据调查,学生和教师都认为,实施新课程后,在教学中“完全依据考试成绩”评价学生的方式已经有比较根本的改变,55%的学生和71%的教师都认为“以考试成绩为主,参考平时表现”是最主要的评价方式。
  变化三:课程内容更贴近生活
  调查还发现,无论校长还是教师,都把“课程内容与社会、生活更贴近”列为课改实现得最好的目标,45%的学生都认为,高中三年学习过程中转变最大的是“加强了对生活和社会的关注”。
  新课改四大争议
  尴尬一:学生课业负担加重
  课改后,出现了一个意想不到的矛盾就是:学生的学业负担明显加重了。根据问卷调查,79.6%的校长和61.4%的教师认为“学生的学业负担比课改前更重”,69%的学生感到学习负担“很重”和“比较重”。近十多年来,广州市绝大多数的高中一、二年级基本上是没有利用双休日进行学生补课的。但从2005年开始,高二甚至高一利用周六补课的现象有所增加。据估计,课改后,广州市非毕业班中曾经利用双休日补课的学校约占三分之一。
  尴尬二:一半校长和老师不认同
  “学习领域学科模块”的课程结构是此次广州市普高新课改最大的亮点之一,然而,调查显示,大多数校长、教师对于新课程设计的课程管理模式和教学管理制度改革的认同度并不高。据调查统计,约有一半的校长和教师对新课程将每学期分两段安排课程,每段10周,其中9周授课,1周复习考试的课程管理模式持否定态度。
  尴尬三:选修课程学生难自主
  此次新课改的亮点之一是增大课程的选择性,力图实现“不同的人学习不同的内容,不同的人达到不同的学习要求,不同学习的人成为不同需求不同层次的人才”的目标。然而,目前的高考方案,使选择在很大程度上成为了功利的博弈。有老师就反映,对于那些“对高考没用的课程”,家长们却往往并不支持孩子去选修。
  尴尬四:“素质评定”流于形式
  为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而设置的“学生成长记录档案袋”和学生“综合素质评定”,流于表面化和随意化。原本应该由学生自我保管的“成长记录档案袋”却往往被保存在教师办公室或学校教导处。
其他文献
有这样一个场景让昆明盘龙小学的师生及学生家长难忘:2007年岁末,来自昆明部分小学的孩子们及家长聚集在云南师范大学的礼堂里,倾听北京师范大学李灵燕教授关于经典诵读的讲座。讲到酣时,李教授问孩子们谁能背诵《笠翁对韵》。话音刚落,只见一名文质彬彬的小男孩高高地举起了小手,李教授请他背诵了《笠翁对韵》:“天对地,雨对风,大陆对长空。山花对海树,赤日对苍穹……”  李教授听完背诵后欣喜不已,随即送给他1套
期刊
(2008年4月16日)    同志们:  为了认真贯彻落实中宣部、教育部关于组织哲学社会科学教学科研骨干学习党的十七大精神的通知要求和《中共云南省委关于在全省组织开展“解放思想、深化改革、扩大开放、科学发展”大讨论活动的通知》精神,今天,由省委宣传部和省教育厅在这里组织召开学习十七大精神,开展解放思想、深化改革、扩大开放、科学发展的大讨论辅导报告会和动员会。参加会议的有各高校的全体领导同志和各地
期刊
教发〔2007〕19号  (2007年9月14日)    为贯彻落实全国节能减排工作电视电话会议和《国务院关于印发节能减排综合性工作方案的通知》(国发〔2007〕15号)精神,进一步动员全社会积极参与节能减排工作,国家发展改革委等有关部门印发了《关于印发〈节能减排全民行动实施方案〉的通知》(发改环资〔2007〕2132号)。“节能减排学校行动”是“节能减排全民行动”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切实组织开展好
期刊
纵观当下教研工作的种种问题,要么课题选择“牛高马大”,研究过程“盲人瞎马”,研究结果“雾里看花”,研究过后则是“你走你的阳关道,我过我的独木桥”,要么就是研讨内容机械重复,研讨形式单调乏味,研讨氛围死气沉沉。究其原因不外乎两点:一是教研活动不能解决学校自身的发展问题。二是教研活动不是为了解决学校、教师教育教学中的实际问题,而是为了出“成果”、出“作品”,是为了写论文、出专著,评职称、当先进。  有
期刊
(2007年11月10日)     在云南红河·建水第二届“希望之光”校园文化节正在举办的日子里,全国中小学校园文化建设论坛隆重开幕了。请允许我代表主办单位,向光临本次论坛的各位领导,各位专家,老师们、同学们表示热烈的欢迎和衷心的感谢。  校园文化建设是伴随改革开放的历史潮流,特别是教育事业发展和教育改革的潮流,顺势而生的一个教育理念和文化理念。其实,校园文化的存在可上溯到久远的年代。而对于这一理
期刊
本刊综合消息 记者从日前在曲靖市召开的云南省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2007年度工作会上获悉:云南省自2003年启动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以来,已投入资金4亿多元,工程建设覆盖全省16个州市的97个县,覆盖率占全省农村中小学的73%,全省中小学校学生与计算机之比从2003年的101∶1提高到45∶1,工程的实施,有力促进了城乡教育均衡发展,实现了城乡优质教育资源共享。  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
期刊
澜沧县上允镇翁板小学按照《全国中小学勤工俭学暂行工作条例》,结合学校实际,因地制宜,认真组织开展以种植和养殖为主的勤工俭学活动,并因此得到“福特基金会”的援助,对控辍保学、巩固“普六”成果发挥了极积的作用。    一、基本情况    翁板村经济发展滞后,大部分农户收入微薄,无支柱产业,无稳定的经济收入。由于农村经济收入低,2002年以前,许多学龄儿童不能入学或者入学后因家庭困难而辍学。学校为了让学
期刊
近几年石林县勤工俭学工作保持了良好的发展态势,全县有105所学校开展勤工俭学,勤工俭学基地面积为810多亩,勤工俭学开展率达98%。2006年全县创收211.21万元,生均达58元,全部用于改善办学条件,发放学生困难补助,改善职工集体福利。勤工俭学的开展为石林县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充分挖掘农村教育资源潜力,为巩固“两基”、落实“两全”,促进全县教育规模、结构、质量、效益的全面发展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期刊
一、主要做法    (一)坚持不懈努力,为勤工俭学工作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怒江州地处高寒边远山区,社会和经济发展滞后,各级财政困难,人民生活贫困,学校开展勤工俭学活动,改善学生生活,是解决贫困生生活补助不足的重要辅助手段。农村学校开展勤工俭学活动一直是怒江州教育的传统。为了更广泛、深入地开展勤工俭学,2000年以来,全州大力倡导各级各类学校开展勤工俭学活动,并加大了宣传力度。2003年,州委、州
期刊
云高工〔2007〕70号(2007年11月13日)    各州、市教育局,各高等学校、省属中等专业学校:  为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构建和谐社会,与全国同步建设小康社会,根据中央、省委和教育部党组关于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的部署,紧密结合云南教育系统实际,现就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的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统一思想,充分认识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的重大意义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