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侃出来的素材
云南省宣威市委组织部在电视台开办的《为党旗增辉》栏目播出已八年了,播出专题片140余部,基本上要确保一个月有两部专题片问世。这给节目的制作者带来了挑战。
半年前,我调到宣威市委组织部电教中心,为这个栏目制片就成了我的任务。但是看了前辈们以往所拍过的题材,不禁使我晕眩。他们拍得太好了,也拍得太多了,简直有“崔灏题诗在上头”的感觉,我已经不知道自己还能拍些什么了。
恰好赶上下面的一个乡镇领导来市里,接待他的时候,他见我愁眉苦脸,就问我怎么了。听了我的烦恼,他一笑说,他有现成的好素材。他问:“你去过普瓦村吗?”普瓦村?我一年多以前到过那里一次,很穷的一个村子。那个村依山而建,不通公路,村里几乎没有一座像样的砖瓦房,都是些很有年头的土坯房,歪歪斜斜的,在风雨中有些瑟缩。乡领导说,现在可不是那样了,通公路了,家家户户都在盖新房,前后对比,好几十年的差距。这么大的变化,是因为一个人,一个在普瓦村像百家生佛般受爱戴的人——扶贫干部段宏波。
素材,就这么侃出来了。
感动是一种力量
好的素材并不是一切,如何选取一个片子的切入点也很重要。切入得不好,反而可能糟蹋了好素材。一连多日,我脑子里还是一片空白,不知该从什么角度切入。看来,闭门造车,还真就如同盲人摸象。于是决定,先去看看再说。
趁着周末,我来到了普瓦村。一进村,感觉就像进了个繁忙的工地,村民们正在热火朝天地修路、砌沼气池、拆土坯房、建砖瓦房,整个村子里弥漫着欢快的气息。
没等我提起自己的来意,村民们已经主动地反复提起段宏波。对段宏波,他们发自内心地感激,崇拜。在他们的话题里,没有世界大事、国家大事,也没有歌星明星,段宏波就是他们的大事,他们的明星。老百姓是淳朴的,他们受人点滴终生记,他们感激谁,从来都是直抒胸臆。一位老人八十多岁了,口齿不清,仍然表情兴奋地和我说着什么。我听不懂,旁边的人给我解说。原来老人说的是他在老房子里住了五十多年了,一直破破烂烂的,没想到这辈子还能住上新房子,没有段科长,就没有他的新房子。
这种发自每个人内心的感激之情,平日里如同涓涓细流,在人们的心里流淌,而一旦爆发出来,很快就汇集成一股声势浩然的山洪,让人身处其中,感到震撼,感到热血沸腾,感到激情飞扬。于是,我找到了那个切入点,就是老百姓对段宏波这种让人动容的感激之情,由感激,而至感动,从而让观看专题片的人产生探求欲望:人们为什么感激我们的主人公?
几个土豆和刹那之间
如何塑造好段宏波这个共产党员的形象?首先他生活在群众中间,他对群众、群众对他都有深厚的感情,这些最能打动人心。于是我们来到了群众中。
跟拍段宏波,我们亲眼看到:村民们把他当成了亲人。一提到段宏波,无论大人还是孩子,对他总是格外尊敬和热情,总有说不完、道不尽的感激。我们以一种平等的、拉家常的心态和普瓦人摆开龙门阵,顺利完成了我们的采访。
第三次到普瓦时,天气特别冷,还下着雨,地上全是淤泥。路过一户村民家,看得出是刚新建的房子,很漂亮。他们一家四口人全都出来邀请段宏波到家里做客,说他是大恩人。我赶紧上前去采访,男主人说他家以前的房子是用木头搭建的,雨天漏水,刮大风的时候更恐怖,都是段科长来了他们才有新房子住的。拍摄过程中,段宏波说要去看望一个老人,我们也紧紧跟随。刚到这位老人家门口,一位八十多岁的老太太走了出来,拿了一件大衣给他披上,还端来几个热腾腾的土豆。老人说:孩子,家里穷,就只能给你准备这几个土豆了。同行的记者当时正在离我们十几米的地方拍摄外景,为了抢到这个镜头,他飞奔过来,因为路上太滑,狠很地摔倒在地。可他却把摄像机举得高高的,爬起来继续拍,抢拍下了这个难得的镜头。记者是专业的,他告诉我,在那一刻,老人脸上流露出的是最真诚的内心,是他专业生涯中一直在追寻但所遇不多的东西,能拍到这样的一幕,是要靠机缘的。
以细节展示纪实之美
党建专题片不是诗,感情的宣泄使之具有了诗意美,但最终还是要靠事实说话,达成它的纪实美。所以,老百姓的感激,也只是铺垫,最终还是要向观众解释,老百姓何以感激主人公,主人公做了什么?
我们摄制组跟随段宏波走访了几个自然村,走访了他的工作地点,重点拍摄了他指导村民进行新农村建设,以及他用心温暖村民的一些典型事例。平常的工作虽然没有大起大落的情节,但镜头真实地记录了他跋涉在崎岖山路上的脚步与身影,真实地记录了他与当地村民胜似亲人的关系,从而表现出他工作的艰辛。在拍摄中,我们捕捉到了段宏波的一些工作细节:在辖区各自然村的新农村建设过程中,他一丝不苟,要求大家用砖数到片,用砂石量到方,钢筋水泥称到斤。为了降下一分钱,与一位砖厂老板“磨”了整整一个下午。段宏波是324国道的总指挥,经常要签上亿元的单子,但在普瓦村签一个一千元、几百元的单子他都要反复考虑,反复斟酌后才签上名字,生怕出点儿差错,给村民造成不必要的负担。一些感人的细节,往往是靠在现场长时间跟踪,通过细致入微的观察,在亲身目睹事件的发展过程中抓拍的。以上这两个生动的细节就是在预先没有任何征兆的情况下抢拍到的。
题外的尾声
实际上,15分钟的专题片容纳不下多少内容,而段宏波的故事,也不止是片子里所叙述的那些。但创作就是如此,刻画出典型的人物、环境、故事后就可以落幕了,不需要太多。但生活不一样,生活中我们所遭遇的那些感动也不只如此,它们总是一波一波,一浪一浪,去了还来,落了又起。
尤其让我们感到意犹未尽的是,片子播出一个星期后,竟然有了个很意外的尾声:当地的领导打电话告诉我,一个大型企业的负责人在看了这个专题片后,深受感动。他在实地考察了普瓦村的建设情况后,当场决定拨给普瓦村80万元建设资金。
听到这个消息,我感到振奋。这从一个侧面代表了人们对这部片子的肯定,尽管真正感动他们的,不仅是这部片子。同时,我也感到幸福,因为我制作的片子对普瓦村的建设有了实际的帮助。作为一个专题片创作者,还有什么样的幸福能与此相比呢?
(作者为云南省宣威市委组织部干部)
云南省宣威市委组织部在电视台开办的《为党旗增辉》栏目播出已八年了,播出专题片140余部,基本上要确保一个月有两部专题片问世。这给节目的制作者带来了挑战。
半年前,我调到宣威市委组织部电教中心,为这个栏目制片就成了我的任务。但是看了前辈们以往所拍过的题材,不禁使我晕眩。他们拍得太好了,也拍得太多了,简直有“崔灏题诗在上头”的感觉,我已经不知道自己还能拍些什么了。
恰好赶上下面的一个乡镇领导来市里,接待他的时候,他见我愁眉苦脸,就问我怎么了。听了我的烦恼,他一笑说,他有现成的好素材。他问:“你去过普瓦村吗?”普瓦村?我一年多以前到过那里一次,很穷的一个村子。那个村依山而建,不通公路,村里几乎没有一座像样的砖瓦房,都是些很有年头的土坯房,歪歪斜斜的,在风雨中有些瑟缩。乡领导说,现在可不是那样了,通公路了,家家户户都在盖新房,前后对比,好几十年的差距。这么大的变化,是因为一个人,一个在普瓦村像百家生佛般受爱戴的人——扶贫干部段宏波。
素材,就这么侃出来了。
感动是一种力量
好的素材并不是一切,如何选取一个片子的切入点也很重要。切入得不好,反而可能糟蹋了好素材。一连多日,我脑子里还是一片空白,不知该从什么角度切入。看来,闭门造车,还真就如同盲人摸象。于是决定,先去看看再说。
趁着周末,我来到了普瓦村。一进村,感觉就像进了个繁忙的工地,村民们正在热火朝天地修路、砌沼气池、拆土坯房、建砖瓦房,整个村子里弥漫着欢快的气息。
没等我提起自己的来意,村民们已经主动地反复提起段宏波。对段宏波,他们发自内心地感激,崇拜。在他们的话题里,没有世界大事、国家大事,也没有歌星明星,段宏波就是他们的大事,他们的明星。老百姓是淳朴的,他们受人点滴终生记,他们感激谁,从来都是直抒胸臆。一位老人八十多岁了,口齿不清,仍然表情兴奋地和我说着什么。我听不懂,旁边的人给我解说。原来老人说的是他在老房子里住了五十多年了,一直破破烂烂的,没想到这辈子还能住上新房子,没有段科长,就没有他的新房子。
这种发自每个人内心的感激之情,平日里如同涓涓细流,在人们的心里流淌,而一旦爆发出来,很快就汇集成一股声势浩然的山洪,让人身处其中,感到震撼,感到热血沸腾,感到激情飞扬。于是,我找到了那个切入点,就是老百姓对段宏波这种让人动容的感激之情,由感激,而至感动,从而让观看专题片的人产生探求欲望:人们为什么感激我们的主人公?
几个土豆和刹那之间
如何塑造好段宏波这个共产党员的形象?首先他生活在群众中间,他对群众、群众对他都有深厚的感情,这些最能打动人心。于是我们来到了群众中。
跟拍段宏波,我们亲眼看到:村民们把他当成了亲人。一提到段宏波,无论大人还是孩子,对他总是格外尊敬和热情,总有说不完、道不尽的感激。我们以一种平等的、拉家常的心态和普瓦人摆开龙门阵,顺利完成了我们的采访。
第三次到普瓦时,天气特别冷,还下着雨,地上全是淤泥。路过一户村民家,看得出是刚新建的房子,很漂亮。他们一家四口人全都出来邀请段宏波到家里做客,说他是大恩人。我赶紧上前去采访,男主人说他家以前的房子是用木头搭建的,雨天漏水,刮大风的时候更恐怖,都是段科长来了他们才有新房子住的。拍摄过程中,段宏波说要去看望一个老人,我们也紧紧跟随。刚到这位老人家门口,一位八十多岁的老太太走了出来,拿了一件大衣给他披上,还端来几个热腾腾的土豆。老人说:孩子,家里穷,就只能给你准备这几个土豆了。同行的记者当时正在离我们十几米的地方拍摄外景,为了抢到这个镜头,他飞奔过来,因为路上太滑,狠很地摔倒在地。可他却把摄像机举得高高的,爬起来继续拍,抢拍下了这个难得的镜头。记者是专业的,他告诉我,在那一刻,老人脸上流露出的是最真诚的内心,是他专业生涯中一直在追寻但所遇不多的东西,能拍到这样的一幕,是要靠机缘的。
以细节展示纪实之美
党建专题片不是诗,感情的宣泄使之具有了诗意美,但最终还是要靠事实说话,达成它的纪实美。所以,老百姓的感激,也只是铺垫,最终还是要向观众解释,老百姓何以感激主人公,主人公做了什么?
我们摄制组跟随段宏波走访了几个自然村,走访了他的工作地点,重点拍摄了他指导村民进行新农村建设,以及他用心温暖村民的一些典型事例。平常的工作虽然没有大起大落的情节,但镜头真实地记录了他跋涉在崎岖山路上的脚步与身影,真实地记录了他与当地村民胜似亲人的关系,从而表现出他工作的艰辛。在拍摄中,我们捕捉到了段宏波的一些工作细节:在辖区各自然村的新农村建设过程中,他一丝不苟,要求大家用砖数到片,用砂石量到方,钢筋水泥称到斤。为了降下一分钱,与一位砖厂老板“磨”了整整一个下午。段宏波是324国道的总指挥,经常要签上亿元的单子,但在普瓦村签一个一千元、几百元的单子他都要反复考虑,反复斟酌后才签上名字,生怕出点儿差错,给村民造成不必要的负担。一些感人的细节,往往是靠在现场长时间跟踪,通过细致入微的观察,在亲身目睹事件的发展过程中抓拍的。以上这两个生动的细节就是在预先没有任何征兆的情况下抢拍到的。
题外的尾声
实际上,15分钟的专题片容纳不下多少内容,而段宏波的故事,也不止是片子里所叙述的那些。但创作就是如此,刻画出典型的人物、环境、故事后就可以落幕了,不需要太多。但生活不一样,生活中我们所遭遇的那些感动也不只如此,它们总是一波一波,一浪一浪,去了还来,落了又起。
尤其让我们感到意犹未尽的是,片子播出一个星期后,竟然有了个很意外的尾声:当地的领导打电话告诉我,一个大型企业的负责人在看了这个专题片后,深受感动。他在实地考察了普瓦村的建设情况后,当场决定拨给普瓦村80万元建设资金。
听到这个消息,我感到振奋。这从一个侧面代表了人们对这部片子的肯定,尽管真正感动他们的,不仅是这部片子。同时,我也感到幸福,因为我制作的片子对普瓦村的建设有了实际的帮助。作为一个专题片创作者,还有什么样的幸福能与此相比呢?
(作者为云南省宣威市委组织部干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