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效性的重要途径,是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环节的建设。文章就加强思政课实践教学的必要性、实践教学的特点、意义及如何评价实践教学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高职高专 思想政治理论课 实践教学 思考
[作者简介]李宗玲(1964- ),女,山东日照人,桂林航天工业高等专科学校经济与贸易系党总支副书记,副教授,硕士,主要从事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教学与研究工作。(广西 桂林 541004)
[课题项目]本文系广西壮族自治区教育厅新世纪广西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工程“十一五”第一批立项课题“高职高专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评价研究与实践”的研究成果之一。(项目批准号:桂教高教[2005]168号)
[中图分类号]G6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3985(2008)14-0116-03
近年来,我国高职高专教育发展迅猛,招生规模不断扩大,其教育教学质量也愈加引起人们的普遍关注。要提高高职高专教育教学质量,很重要的一个不可忽视的内容,就是提高思想政治理论教育教学的水平。思想政治理论教育教学分为两大板块,一是课堂教学,一是实践教学。对于高职高专如何开展思想政治理论课堂教学,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实效性,理论界、教育界研究相对较多,成果颇丰。但是,对于如何开展实践教学,保证实践育人的最佳效果,却需要做更加深入的研究。
一、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必要性
1.从哲学角度来看,理论联系实际是马克思主义的根本原则,是马克思主义的精髓和核心。马克思主义博大精深,但其核心和精髓只有一个,这就是实事求是。所谓实事求是,就是一切从实际出发,就是理论联系实际,就是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为指导,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学科性质的特殊性决定了要教会学生的不是一般的判断、推理、想象能力,而是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对这种能力的培养需要加大实践教学的力度。
2.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群体效应、环境暗示对人的心理和行为具有潜移默化的作用。心理学家认为,人类有归属感、易受暗示性、无意识言行的影响等心理特征。学生在日常学习与生活中,在归属感、暗示性的作用下会积极地向集体所倡导的观念看齐,有意无意地接受群体的影响,渴求被集体接纳、认可。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创造了一种宽松、自由、愉快的氛围,使大学生在接受教育过程中成为一个平等、独立、自主的个体,满足了大学生想成为主体的愿望,激发了大学生的参与意识。因此,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必然要求加强和改进实践教学,这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取得实效的有效途径。
3.从教育学的角度看,实践教学是高等学校育人活动的一个重要环节。组织学生参加理论联系实际的实践活动,最主要的目的在于培养学生,这一点区别于一般的人类实践。一般的人类实践,其终极目的是改造世界,大学生社会实践的最终效果不是改造世界,而主要表现为在实践中增长见识和才干,完善品格修养,改造学生自身。发达国家的高等学校在人才培养方面普遍重视社会实践的作用,我国从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各项事业步上正轨,社会实践对大学生的教育意义也日益被重视起来。社会实践对大学生的政治思想教育有着特殊的作用,政治思想就其范畴来说属于情感态度领域,虽然课堂上进行的思想政治灌输是必要的、也是有效的,但是思想认识要真正转化为价值观念和行为习惯,不经过实践环节,难以充分实现。在社会实践中,大学生可以全面投入社会生活,直接接触工农群众,亲眼目睹党的政策给城乡所带来的伟大变化,感受着工农群众忘我奉献的高贵品质和他们对党与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定信念,这样,大学生的思想情感就会发生变化,政治觉悟就会提高,这种方式的教育效果是单纯的课堂说教难以达到的。
二、开展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意义
1.可以提高教学效果。在实践教学中,教师结合实际,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进行分析,帮助学生分清主流和支流,引导大学生分析社会问题产生的原因,找到解决问题的对策,可以达到课堂教学意想不到的效果,有助于帮助大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2.可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人才不仅仅体现为具有高学历,更重要的是具有高素质、高能力和高水平。而实践教学是提高人才综合素质不可或缺的途径,它能够提高大学生的社交能力和应对困难的能力;能够提高学生的责任感和组织协调能力;能够提高学生运用科学理论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是大学生尽快完成社会化的有效途径。通过实践教学,可以帮助大学生正确定位个人在群体和社会中的地位与作用,形成健康的人格、高尚的品德;可以帮助大学生认识到,只有顺应时代潮流,根据时代的要求来塑造自己,才会有光明的前途,从而自觉克服自身的缺点,在实现社会理想的同时实现自己的理想。
4.可以为国家培养大批合格人才。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急需一大批具有实践能力、创造能力、就业能力和创业能力的高素质专门人才。高职高专院校肩负着培养高级应用型技术人才的重任,而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能够为大学生“四种能力”的培养提供思想与思维保证,有助于为国家培养大批合格人才。
三、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特点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目标是让学生接受基本的思想政治理论观点,并运用这些观点看待问题,形成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基于这个特点,相应地也就对思想政治理论的教学提出了针对性、实效性、时效性的“三性”教学要求。对此,《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中特别指出,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要加强实践教学”“要建立和完善实践教学保障机制,探索实践育人的长效机制”。
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与专业课实践教学不同,前者的目的是培养学生学会运用思想政治理论知识分析和解决现实生活中所遇到的问题,提升学生思想政治素质。显而易见,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在强调理论知识基础上,更注重学生对理论知识的运用,要由原来以教师为主体、学生为客体的灌输教学模式,变为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主体体验知识、体悟知识)的注重实践教学的模式,也就是说,凡能使学生亲身参与、体验,掌握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学会理论联系实际,并在直接体验中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实践教学活动,都应属于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这样,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就由原来仅指“走进社会”,即走出课堂的实践活动,如参观考察工厂、企业活动,农村社区实地调研活动,学雷锋活动,“三下乡”活动,志愿服务活动,勤工助学活动等,变为还包括在课堂上开展的一些活动,如在课堂开展案例教学,模拟法庭,组织学生讨论,师生之间及学生之间的辩论,观看反映社会热点、难点问题和爱国主义题材的影视资料后的讨论或形成观后感,邀请成功人士、校友和知名学者走进课堂给学生作报告等。开展这些活动的目的不仅是为了让学生了解、接受知识,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在参与讨论或辩论中思考问题,明辨是非,在观看影视资料中直接或间接地接触社会现实、体验社会生活,做出是非判断,并在积极参与中表现自我、锻炼自我、完善自我。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内涵由“走进社会”拓展到“走入课堂”,其内涵与外延都发生了相应的变化,内容更丰富、面更广、点更细,这是一种飞跃,是对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全新认识。从更广意义上来界定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是十分必要的,只有扩大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外延,才有利于教师在教学中根据教学内容,更加灵活机动、更有创意地设计和开展多种多样的实践活动,从而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四、对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评价体系的探索
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不能只有号召力而无约束力。对于任何工作,如果仅停留在号召上,是无法实现预期目标的。我国高职高专思想政治理论课正积极探索建立有自己特点的实践教学体系,并取得了一些成绩,但随着近年来大量高职高专院校的出现,其总体教学质量尚待提高。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领域由于起步较晚,还存在不少问题。主要表现在:第一,虽然对实践教学的重要性已有清醒的认识,但限于现实条件,在实践教学设施投入方面严重不足,影响到实践教学的正常开展,有时候仅停留在口头上,流于形式,实践教学课时虚设。第二,对实践教学的理解存在偏差。有人认为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就是到红色景点走走、看看,到企业转转。第三,实践教学内容还有待进一步改进、完善。例如,目前对实践教学的评估是包含在对高职高专的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中的,这有助于在学校的总体教学工作中对实践教学进行整体把握和评价,但现在的问题是实践教学在评估中占的权重较轻,在《高职高专院校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指标体系》二级指标中,与实践教学直接相关的只有在“教学条件与利用”一级指标下的“实践教学条件”和在“教学建设与改革”一级指标下的“职业能力训练”两项,权重系数只占总额的13%,与实践教学在高职教育中的地位不相称,而这方面的成果又多是从专业建设、学校整体角度思考的,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践教学在评估中占的权重如何,并没有明确的界定。为此,构建一种适合高职高专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评价模式是十分迫切和必要的。
1.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评价体系的模式构建。任何有效的举措都应辅之以一套具有激励作用的评价体系。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也应建立合理、客观、系统、积极的评价机制。总的来说,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评价应坚持民主、全面的原则,重点体现过程性、可行性的原则。
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质量评价体系(见表1),包括七项一级评价指标,每项一级指标下面相应设一些二级指标。
2.二级指标的几个主要观测点。1-1指标的3个观测点是:学校定位、领导重视程度和实践教学理念。1-2有5个观测点:全校教学工作中的地位、思想政治理论课中的地位、与学生党建工作、与学校学工工作、与专业课实践教学。
对于2-1,在实践教学的内容上,目前,按照教育部的要求,高职高专都开设三门课程,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形势与政策”,每门课程至少要选择四个内容开展实践教学。2-2的观测点是: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与人交往的能力、表达能力、文字整理与写作能力、团结与协作能力等。对于2-3,实践教学的课时应占每门课程的1/4为宜。
对于3-1,经费应达到生均10元。对于3-2,校内实践教学条件包含图书、音像资料,活动场所等。对于3-3,每门课程至少要有两个校外实践基地。
对于4-1,主要看教师是否掌握一定的教学措施与教学手段,具备开展实践教学的能力。4-2的观测点是有无教学计划、教学大纲及实施的情况。对于4-3,要看出勤率等。
对于5-1,可以通过5个观测点来界定学生的具体执行情况:学生在课堂上思考问题的态度与发言的次数及质量;学生参与实践活动的积极程度;学生撰写观后感或调查报告的态度与质量等;学生参加志愿服务活动与勤工助学活动热心程度;学生参加校园文化建设与社团组织情况。5-2的观测点包括教师实施实践教学的能力与实际执行情况。对于5-3,评定效果可以采用两种方法:一是评语表述法,即通过语言表述的方式反映学生在实践教学的表现。可总体评价,也可以就其中的某部分评价。二是等级表述法:按A,B,C,D或优秀、良好、合格、不合格等分类。用等级评价法评价的结果,一是可以表明学生已取得进步的程度;二是可以在横向比较时,表明相互间的差距。等级评价法最好与评语法配合使用,将量化的方法与定性的方法结合,这样才能比较客观、准确地反映学生在实践教学中的表现和收获。5~4的评价内容包括实践单位的评价与认可度;辅导员与其他专业课老师的反映;学校所在地附近的居民评价等。
对于6-1,建议实践教学的学分占每门课程的1/3为宜。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一个长期的系统工程,要充分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阵地作用,必须建立与大学生全面发展相衔接、与大学生成长成才相适应的工作机制。无论是在课堂理论教学中还是在实践教学中,都不仅要加强考核监督,强化约束激励机制,还需要整合以家庭、学校、社会为主的各种力量,齐抓共管,形成合力。特别需要营造积极向上、健康文明的校园周边环境和良好的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环境。
[参考文献]
[1]韦有多.“走进社会”与“走入课堂”相结合,构筑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新模式[A].曾令辉,黄芬.爱国主义教育理论与实践[G].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2006.
[2]吕宁,等.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社会实践教育探究[A].曾令辉,黄芬.爱国主义教育理论与实践[G].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2006.
[3]教育部高等教育司.高职高专院校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04.
[4]陈申宏.关于做好我校思想政治理论实践课的思考[J].思想理论教育研究,2005(2).
[关键词]高职高专 思想政治理论课 实践教学 思考
[作者简介]李宗玲(1964- ),女,山东日照人,桂林航天工业高等专科学校经济与贸易系党总支副书记,副教授,硕士,主要从事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教学与研究工作。(广西 桂林 541004)
[课题项目]本文系广西壮族自治区教育厅新世纪广西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工程“十一五”第一批立项课题“高职高专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评价研究与实践”的研究成果之一。(项目批准号:桂教高教[2005]168号)
[中图分类号]G6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3985(2008)14-0116-03
近年来,我国高职高专教育发展迅猛,招生规模不断扩大,其教育教学质量也愈加引起人们的普遍关注。要提高高职高专教育教学质量,很重要的一个不可忽视的内容,就是提高思想政治理论教育教学的水平。思想政治理论教育教学分为两大板块,一是课堂教学,一是实践教学。对于高职高专如何开展思想政治理论课堂教学,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实效性,理论界、教育界研究相对较多,成果颇丰。但是,对于如何开展实践教学,保证实践育人的最佳效果,却需要做更加深入的研究。
一、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必要性
1.从哲学角度来看,理论联系实际是马克思主义的根本原则,是马克思主义的精髓和核心。马克思主义博大精深,但其核心和精髓只有一个,这就是实事求是。所谓实事求是,就是一切从实际出发,就是理论联系实际,就是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为指导,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学科性质的特殊性决定了要教会学生的不是一般的判断、推理、想象能力,而是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对这种能力的培养需要加大实践教学的力度。
2.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群体效应、环境暗示对人的心理和行为具有潜移默化的作用。心理学家认为,人类有归属感、易受暗示性、无意识言行的影响等心理特征。学生在日常学习与生活中,在归属感、暗示性的作用下会积极地向集体所倡导的观念看齐,有意无意地接受群体的影响,渴求被集体接纳、认可。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创造了一种宽松、自由、愉快的氛围,使大学生在接受教育过程中成为一个平等、独立、自主的个体,满足了大学生想成为主体的愿望,激发了大学生的参与意识。因此,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必然要求加强和改进实践教学,这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取得实效的有效途径。
3.从教育学的角度看,实践教学是高等学校育人活动的一个重要环节。组织学生参加理论联系实际的实践活动,最主要的目的在于培养学生,这一点区别于一般的人类实践。一般的人类实践,其终极目的是改造世界,大学生社会实践的最终效果不是改造世界,而主要表现为在实践中增长见识和才干,完善品格修养,改造学生自身。发达国家的高等学校在人才培养方面普遍重视社会实践的作用,我国从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各项事业步上正轨,社会实践对大学生的教育意义也日益被重视起来。社会实践对大学生的政治思想教育有着特殊的作用,政治思想就其范畴来说属于情感态度领域,虽然课堂上进行的思想政治灌输是必要的、也是有效的,但是思想认识要真正转化为价值观念和行为习惯,不经过实践环节,难以充分实现。在社会实践中,大学生可以全面投入社会生活,直接接触工农群众,亲眼目睹党的政策给城乡所带来的伟大变化,感受着工农群众忘我奉献的高贵品质和他们对党与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定信念,这样,大学生的思想情感就会发生变化,政治觉悟就会提高,这种方式的教育效果是单纯的课堂说教难以达到的。
二、开展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意义
1.可以提高教学效果。在实践教学中,教师结合实际,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进行分析,帮助学生分清主流和支流,引导大学生分析社会问题产生的原因,找到解决问题的对策,可以达到课堂教学意想不到的效果,有助于帮助大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2.可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人才不仅仅体现为具有高学历,更重要的是具有高素质、高能力和高水平。而实践教学是提高人才综合素质不可或缺的途径,它能够提高大学生的社交能力和应对困难的能力;能够提高学生的责任感和组织协调能力;能够提高学生运用科学理论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是大学生尽快完成社会化的有效途径。通过实践教学,可以帮助大学生正确定位个人在群体和社会中的地位与作用,形成健康的人格、高尚的品德;可以帮助大学生认识到,只有顺应时代潮流,根据时代的要求来塑造自己,才会有光明的前途,从而自觉克服自身的缺点,在实现社会理想的同时实现自己的理想。
4.可以为国家培养大批合格人才。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急需一大批具有实践能力、创造能力、就业能力和创业能力的高素质专门人才。高职高专院校肩负着培养高级应用型技术人才的重任,而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能够为大学生“四种能力”的培养提供思想与思维保证,有助于为国家培养大批合格人才。
三、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特点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目标是让学生接受基本的思想政治理论观点,并运用这些观点看待问题,形成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基于这个特点,相应地也就对思想政治理论的教学提出了针对性、实效性、时效性的“三性”教学要求。对此,《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中特别指出,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要加强实践教学”“要建立和完善实践教学保障机制,探索实践育人的长效机制”。
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与专业课实践教学不同,前者的目的是培养学生学会运用思想政治理论知识分析和解决现实生活中所遇到的问题,提升学生思想政治素质。显而易见,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在强调理论知识基础上,更注重学生对理论知识的运用,要由原来以教师为主体、学生为客体的灌输教学模式,变为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主体体验知识、体悟知识)的注重实践教学的模式,也就是说,凡能使学生亲身参与、体验,掌握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学会理论联系实际,并在直接体验中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实践教学活动,都应属于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这样,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就由原来仅指“走进社会”,即走出课堂的实践活动,如参观考察工厂、企业活动,农村社区实地调研活动,学雷锋活动,“三下乡”活动,志愿服务活动,勤工助学活动等,变为还包括在课堂上开展的一些活动,如在课堂开展案例教学,模拟法庭,组织学生讨论,师生之间及学生之间的辩论,观看反映社会热点、难点问题和爱国主义题材的影视资料后的讨论或形成观后感,邀请成功人士、校友和知名学者走进课堂给学生作报告等。开展这些活动的目的不仅是为了让学生了解、接受知识,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在参与讨论或辩论中思考问题,明辨是非,在观看影视资料中直接或间接地接触社会现实、体验社会生活,做出是非判断,并在积极参与中表现自我、锻炼自我、完善自我。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内涵由“走进社会”拓展到“走入课堂”,其内涵与外延都发生了相应的变化,内容更丰富、面更广、点更细,这是一种飞跃,是对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全新认识。从更广意义上来界定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是十分必要的,只有扩大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外延,才有利于教师在教学中根据教学内容,更加灵活机动、更有创意地设计和开展多种多样的实践活动,从而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四、对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评价体系的探索
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不能只有号召力而无约束力。对于任何工作,如果仅停留在号召上,是无法实现预期目标的。我国高职高专思想政治理论课正积极探索建立有自己特点的实践教学体系,并取得了一些成绩,但随着近年来大量高职高专院校的出现,其总体教学质量尚待提高。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领域由于起步较晚,还存在不少问题。主要表现在:第一,虽然对实践教学的重要性已有清醒的认识,但限于现实条件,在实践教学设施投入方面严重不足,影响到实践教学的正常开展,有时候仅停留在口头上,流于形式,实践教学课时虚设。第二,对实践教学的理解存在偏差。有人认为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就是到红色景点走走、看看,到企业转转。第三,实践教学内容还有待进一步改进、完善。例如,目前对实践教学的评估是包含在对高职高专的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中的,这有助于在学校的总体教学工作中对实践教学进行整体把握和评价,但现在的问题是实践教学在评估中占的权重较轻,在《高职高专院校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指标体系》二级指标中,与实践教学直接相关的只有在“教学条件与利用”一级指标下的“实践教学条件”和在“教学建设与改革”一级指标下的“职业能力训练”两项,权重系数只占总额的13%,与实践教学在高职教育中的地位不相称,而这方面的成果又多是从专业建设、学校整体角度思考的,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践教学在评估中占的权重如何,并没有明确的界定。为此,构建一种适合高职高专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评价模式是十分迫切和必要的。
1.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评价体系的模式构建。任何有效的举措都应辅之以一套具有激励作用的评价体系。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也应建立合理、客观、系统、积极的评价机制。总的来说,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评价应坚持民主、全面的原则,重点体现过程性、可行性的原则。
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质量评价体系(见表1),包括七项一级评价指标,每项一级指标下面相应设一些二级指标。
2.二级指标的几个主要观测点。1-1指标的3个观测点是:学校定位、领导重视程度和实践教学理念。1-2有5个观测点:全校教学工作中的地位、思想政治理论课中的地位、与学生党建工作、与学校学工工作、与专业课实践教学。
对于2-1,在实践教学的内容上,目前,按照教育部的要求,高职高专都开设三门课程,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形势与政策”,每门课程至少要选择四个内容开展实践教学。2-2的观测点是: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与人交往的能力、表达能力、文字整理与写作能力、团结与协作能力等。对于2-3,实践教学的课时应占每门课程的1/4为宜。
对于3-1,经费应达到生均10元。对于3-2,校内实践教学条件包含图书、音像资料,活动场所等。对于3-3,每门课程至少要有两个校外实践基地。
对于4-1,主要看教师是否掌握一定的教学措施与教学手段,具备开展实践教学的能力。4-2的观测点是有无教学计划、教学大纲及实施的情况。对于4-3,要看出勤率等。
对于5-1,可以通过5个观测点来界定学生的具体执行情况:学生在课堂上思考问题的态度与发言的次数及质量;学生参与实践活动的积极程度;学生撰写观后感或调查报告的态度与质量等;学生参加志愿服务活动与勤工助学活动热心程度;学生参加校园文化建设与社团组织情况。5-2的观测点包括教师实施实践教学的能力与实际执行情况。对于5-3,评定效果可以采用两种方法:一是评语表述法,即通过语言表述的方式反映学生在实践教学的表现。可总体评价,也可以就其中的某部分评价。二是等级表述法:按A,B,C,D或优秀、良好、合格、不合格等分类。用等级评价法评价的结果,一是可以表明学生已取得进步的程度;二是可以在横向比较时,表明相互间的差距。等级评价法最好与评语法配合使用,将量化的方法与定性的方法结合,这样才能比较客观、准确地反映学生在实践教学中的表现和收获。5~4的评价内容包括实践单位的评价与认可度;辅导员与其他专业课老师的反映;学校所在地附近的居民评价等。
对于6-1,建议实践教学的学分占每门课程的1/3为宜。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一个长期的系统工程,要充分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阵地作用,必须建立与大学生全面发展相衔接、与大学生成长成才相适应的工作机制。无论是在课堂理论教学中还是在实践教学中,都不仅要加强考核监督,强化约束激励机制,还需要整合以家庭、学校、社会为主的各种力量,齐抓共管,形成合力。特别需要营造积极向上、健康文明的校园周边环境和良好的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环境。
[参考文献]
[1]韦有多.“走进社会”与“走入课堂”相结合,构筑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新模式[A].曾令辉,黄芬.爱国主义教育理论与实践[G].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2006.
[2]吕宁,等.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社会实践教育探究[A].曾令辉,黄芬.爱国主义教育理论与实践[G].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2006.
[3]教育部高等教育司.高职高专院校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04.
[4]陈申宏.关于做好我校思想政治理论实践课的思考[J].思想理论教育研究,200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