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多媒体课件在语文审美教育中具有独特功能,它直观形象地展现课文的艺术形象美、意境美和语言美,唤起美的情趣,拨动美的心弦,使学生为之萌发激情,潜移默化地培养语文审美能力。
一、化难为易,感受形态美
苏霍姆林斯基说:“儿童是用色彩、声音、形象来思维的。”多媒体具有调控自如灵活的优势,能将课文中较难理解的内容变成学生感官极易接受的生动的画面图式,以造成特殊的情境,叩击学生心灵,使学生沉浸在美好的意境之中,情感处于最佳状态。如苏教版第十二册《广玉兰》一文,对广玉兰的外形描写生动优美,但要将文字承载的形态和文字融为一体,与大自然赋予玉兰花的美接近、吻合和同构,唤醒文本中的生命是教学的难点。我结合课文的重点段落,将反映广玉兰不同程度开花的图片组成教学课件,并配上优美抒情的音乐,展示在学生面前的是清丽高雅的广玉兰,或含羞待放,或刚刚绽放,或华丽盛开……一幅幅精美的图片引得学生赞叹不已。课件的组合展示很好地解决了实际生活中的玉兰树,不能在同一时间内完全展示它多姿多彩的美的缺憾,弥补了课文与现实生活的差异。应情应景的课件既丰富了学生的审美情感,又激活了学生学习兴趣的磁场。因此,图文和音乐组合运用是一种艺术,具有强烈的吸引力、表现力和感染力,两者的完美结合能让学生犹如身临其境,唤起他们感受美的情感。
二、化静为动,欣赏动态美
在审美活动中,人的感知、想象、理解、情感,以及个性、趣味等多种心理因素协同作用,形成审美领悟,产生审美的快感,完成一个完整的审美过程。在教学中,教师应从学生的审美需求出发,通过动静结合的多媒体展现方式激发学生的审美热情,实现审美价值的体现。
古诗文是我国优秀的文化瑰宝,它凝聚了中华民族的人文精髓。教师应通过课件设计,引导学生从有限的、遥远的、偶然的、具体的诉诸感官的视听形象中,去品味诗文,感受深远的东西,提升心意境界。如教学苏教版第七册刘禹锡的《望洞庭》,在理解诗句后,将青山、明月、湖水等一系列图景动感地出现在画面上,让那幽静旷远的纯天然的场面,借助淡雅的色彩、轻柔的音乐,使学生入情入境,迅速领悟到诗歌的意境美。让学生在学习诵读品味揣摩过程中,吸收美感信息感受逼真的情景,引起心灵的共鸣,领悟美妙和谐的意境。因此,在设计制作多媒体课件时,教师应注重屏幕图像及模块界面、窗口键等设计,或动中有静,或静中寓动,或动静交叉、动静搭配,努力使媒体既表现出调配恰当和谐的画面美,又表现出格调高雅、蕴意丰富的色彩美。让学生身临其境地走进作品,去领略作者创造出来的充满哲理的艺术境界,获得领悟事理的审美愉悦,逐渐形成一种审美的价值观形态,培养审美意识。
三、化虚为实,品味语言美
在引导学生朗读的过程中,我充分利用多媒体所特有的功能,促成学生朗读感悟,品味语言美。
如教学苏教版第九册《鼎湖山听泉》一文中的第四自然段,学生无法亲临现场感受泉声,我通过多媒体播放泉声,引导学生仔细聆听泉声的变化:轻柔的小提琴声,清脆的琵琶声,厚重回响的大提琴声,雄浑磅礴的铜管乐声,想象这奇妙的泉声合奏成了一曲欢快和谐的交响乐,指导学生感情朗读,让学生怀着对大自然深爱的激情去朗读,就会读得有声有色,就会读出听泉时的美妙感受。在交流朗读感想的过程中,又利用多媒体课件中的“交互”功能,灵活自由地把学生想读的句子或段落展示在屏幕上,增强了课堂教学的紧凑性。同时用鼠标点击出其中描写精妙的词句,如“忽急忽缓”“忽扬忽抑”“流连花间”等,再一次引导学生进行感情朗读,让学生在感悟课文内容的同时,品味到祖国语言文字的博大精深。在课堂教学接近尾声时,我适时地播放课文的配乐朗读,让轻松活泼的音乐、精美的语言文字和播音员富有情感的诵读成为学生美的享受,从而激发学生展示自己朗读才能的欲望。最终在学生声情并茂地动情朗读中结束教学,实现对文本的深刻理解,产生属于自己的意义阐释,如窦桂梅老师所言:“朗读是理解,朗读更是美的发现。”
四、化远为近,体验艺术美
多媒体所包含的虚拟技术能超越时空,化远为近,变抽象为具体。如果适时使用,能够有效地帮助学生实现由符号到心像的转换。
如教学苏教版第九册《莫高窟》这一课时,由于学生从未到过遥远的敦煌,很难想象“灿烂辉煌的艺术殿堂”的动人情景,更不会有身临其境的体验。为此,我引导学生上网浏览千姿百态、精妙绝伦的莫高窟彩塑、壁画的图片以及录像。学生欣赏着真切的画面,听着诗一般的语言,再加上动人的音乐,都深深地陶醉在一种令人神往的艺术境界中,真切地感受到莫高窟是一座伟大的艺术宫殿,是一部形象的百科全书,并为我们祖国五千年的灿烂文化而自豪。网络资源的引入,为学生思维活动的展开提供了可靠的感性依托,既有效率地突出了重点,化解了难点,又让学生受到了艺术美的熏陶。
语文本来是美的,美的辞藻,美的音韵,美的意境。在语文教学这一特殊的审美活动中,多媒体课件是打开审美宝库的钥匙,因为它超越语言形式,承载着美的形态,极富艺术魅力。多媒体课件的恰当运用,能让语文课堂如画如诗如歌。
作者简介:江苏省无锡市通江实验小学语文教师。
一、化难为易,感受形态美
苏霍姆林斯基说:“儿童是用色彩、声音、形象来思维的。”多媒体具有调控自如灵活的优势,能将课文中较难理解的内容变成学生感官极易接受的生动的画面图式,以造成特殊的情境,叩击学生心灵,使学生沉浸在美好的意境之中,情感处于最佳状态。如苏教版第十二册《广玉兰》一文,对广玉兰的外形描写生动优美,但要将文字承载的形态和文字融为一体,与大自然赋予玉兰花的美接近、吻合和同构,唤醒文本中的生命是教学的难点。我结合课文的重点段落,将反映广玉兰不同程度开花的图片组成教学课件,并配上优美抒情的音乐,展示在学生面前的是清丽高雅的广玉兰,或含羞待放,或刚刚绽放,或华丽盛开……一幅幅精美的图片引得学生赞叹不已。课件的组合展示很好地解决了实际生活中的玉兰树,不能在同一时间内完全展示它多姿多彩的美的缺憾,弥补了课文与现实生活的差异。应情应景的课件既丰富了学生的审美情感,又激活了学生学习兴趣的磁场。因此,图文和音乐组合运用是一种艺术,具有强烈的吸引力、表现力和感染力,两者的完美结合能让学生犹如身临其境,唤起他们感受美的情感。
二、化静为动,欣赏动态美
在审美活动中,人的感知、想象、理解、情感,以及个性、趣味等多种心理因素协同作用,形成审美领悟,产生审美的快感,完成一个完整的审美过程。在教学中,教师应从学生的审美需求出发,通过动静结合的多媒体展现方式激发学生的审美热情,实现审美价值的体现。
古诗文是我国优秀的文化瑰宝,它凝聚了中华民族的人文精髓。教师应通过课件设计,引导学生从有限的、遥远的、偶然的、具体的诉诸感官的视听形象中,去品味诗文,感受深远的东西,提升心意境界。如教学苏教版第七册刘禹锡的《望洞庭》,在理解诗句后,将青山、明月、湖水等一系列图景动感地出现在画面上,让那幽静旷远的纯天然的场面,借助淡雅的色彩、轻柔的音乐,使学生入情入境,迅速领悟到诗歌的意境美。让学生在学习诵读品味揣摩过程中,吸收美感信息感受逼真的情景,引起心灵的共鸣,领悟美妙和谐的意境。因此,在设计制作多媒体课件时,教师应注重屏幕图像及模块界面、窗口键等设计,或动中有静,或静中寓动,或动静交叉、动静搭配,努力使媒体既表现出调配恰当和谐的画面美,又表现出格调高雅、蕴意丰富的色彩美。让学生身临其境地走进作品,去领略作者创造出来的充满哲理的艺术境界,获得领悟事理的审美愉悦,逐渐形成一种审美的价值观形态,培养审美意识。
三、化虚为实,品味语言美
在引导学生朗读的过程中,我充分利用多媒体所特有的功能,促成学生朗读感悟,品味语言美。
如教学苏教版第九册《鼎湖山听泉》一文中的第四自然段,学生无法亲临现场感受泉声,我通过多媒体播放泉声,引导学生仔细聆听泉声的变化:轻柔的小提琴声,清脆的琵琶声,厚重回响的大提琴声,雄浑磅礴的铜管乐声,想象这奇妙的泉声合奏成了一曲欢快和谐的交响乐,指导学生感情朗读,让学生怀着对大自然深爱的激情去朗读,就会读得有声有色,就会读出听泉时的美妙感受。在交流朗读感想的过程中,又利用多媒体课件中的“交互”功能,灵活自由地把学生想读的句子或段落展示在屏幕上,增强了课堂教学的紧凑性。同时用鼠标点击出其中描写精妙的词句,如“忽急忽缓”“忽扬忽抑”“流连花间”等,再一次引导学生进行感情朗读,让学生在感悟课文内容的同时,品味到祖国语言文字的博大精深。在课堂教学接近尾声时,我适时地播放课文的配乐朗读,让轻松活泼的音乐、精美的语言文字和播音员富有情感的诵读成为学生美的享受,从而激发学生展示自己朗读才能的欲望。最终在学生声情并茂地动情朗读中结束教学,实现对文本的深刻理解,产生属于自己的意义阐释,如窦桂梅老师所言:“朗读是理解,朗读更是美的发现。”
四、化远为近,体验艺术美
多媒体所包含的虚拟技术能超越时空,化远为近,变抽象为具体。如果适时使用,能够有效地帮助学生实现由符号到心像的转换。
如教学苏教版第九册《莫高窟》这一课时,由于学生从未到过遥远的敦煌,很难想象“灿烂辉煌的艺术殿堂”的动人情景,更不会有身临其境的体验。为此,我引导学生上网浏览千姿百态、精妙绝伦的莫高窟彩塑、壁画的图片以及录像。学生欣赏着真切的画面,听着诗一般的语言,再加上动人的音乐,都深深地陶醉在一种令人神往的艺术境界中,真切地感受到莫高窟是一座伟大的艺术宫殿,是一部形象的百科全书,并为我们祖国五千年的灿烂文化而自豪。网络资源的引入,为学生思维活动的展开提供了可靠的感性依托,既有效率地突出了重点,化解了难点,又让学生受到了艺术美的熏陶。
语文本来是美的,美的辞藻,美的音韵,美的意境。在语文教学这一特殊的审美活动中,多媒体课件是打开审美宝库的钥匙,因为它超越语言形式,承载着美的形态,极富艺术魅力。多媒体课件的恰当运用,能让语文课堂如画如诗如歌。
作者简介:江苏省无锡市通江实验小学语文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