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古人读书贵在“自得”,又云“书读百遍,其义自见”,意思是对一篇文章只要多读,熟读就能大有益处,不用解说,自晓其义。阅读虽无“定法”但又确有“法”可依,这就要求教者根据阅读内容选择合适的阅读方法。
一、比较性阅读
比较法是学生学习过程中不可忽视的方法。比较可以让学生在学新课时联系旧课,实现学习过程的正迁移,可有效形成知识板块。小学语文教材中,体裁相同而主题不同、主题相同而体裁不同、体裁主题相同而选材不同的文章,都可以通过比较性阅读来理解其内容。如《林冲棒打洪教头》和《三打白骨精》这两篇课文,学生进行比较阅读后,不难发现前者反映林冲的正义,反映了人物的思想个性;而后者反映的是神话内容,借助了文字反映了神话故事的内容。又如《安塞腰鼓》与《姥姥的剪纸》,同为写人,都是表现“技艺高超”的主题;安塞腰鼓人技艺高超,姥姥剪纸技术强,但体裁不同。学生带着这些问题进行自读、分析,便会得出结论:要反映相同的主题,可以选用不同的体裁。《姥姥的剪纸》采取记叙的形式,可以达到目的;而《安塞腰鼓》则运用散文这一形式,同样达到目的。再如《小草和大树》和《轮椅上的霍金》都是小说,都是通过描写人物的悲惨遭遇来激励人们不要向困难低头,但选材不同。围绕选材的问题,学生反复通读两篇文章,便可以找到答案:《小草和大树》选材于英国,以夏洛蒂的生活遭遇为主要内容,反映了姐妹三人不屈的精神。通过对她们心理的刻画,反映人物的思想精神。
二、求解性阅读
教师根据一定的目的要求,向学生明确提出若干个带启发性的问题,让学生以自读的形式循文求义,从课文中寻找答案,划出要点,以便在课堂中发表自己的见解,这是求解性阅读。这种阅读关键在于教师提出问题的难易程度。过易,缺乏思考性,学生往往会觉得“易如反掌”;过难,思而不得,读而不知所措,学生会产生畏难情绪,丧失自读的信心。因此,一定要掌握难易程度。如果课文确实较难理解,则可以提出几个阶梯性的问题,引导学生寻求正确的答案。最好的方法是:学生对问题产生兴趣,似有所悟,跃跃欲试,甚至自发展开讨论,这就更能促进求解性阅读的自觉进行。如:在教学《青海高原一株柳》一课时,可以先板书出几道思考题让学生自读:(1)为什么作者要写青海高原的样子?(2)青海高原一株柳什么样的精神值得你欣赏?(3)作者为什么要写家乡的一株柳,文章中你有什么启发?学生根据思考题,认真阅读课文,既抓住了中心句,又知道了青海高原一株柳的精神,并了解作者的写作方法以及文章要表达的内涵,面对困难,勇于迎接并能勇于承受一定能战胜困难。
三、质疑性阅读
质疑性阅读的目的就在于通过阅读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课前,学生通过预习读准字音、弄懂词义、弄清大致篇章结构以及自己的质疑;课时,尽可能让每位学生提出自己的疑问,然后由教师归纳成若干问题,师生通过再读课文共同讨论并予以解决。开始,学生可能提不出什么问题,教师可作示范性提问;当他们能提一些问题时,教者要及时予以鼓励,不能笑其肤浅,要保护好他们的自读质疑的积极性。学生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自然也就会提出一些质量较高的问题,那便是“水到渠成”时。如:教学《负荆请罪》一课时,学生通过初读课文,提出下列疑问:这篇课文以外拓展的前两个故事表面上是秦王与蔺相如唇枪舌剑的斗争,实际上是什么和什么斗争?是属于哪一方面的斗争?文中的三个故事都表现了蔺相如的什么品质?学生通过再读课文、小组讨论后知晓:秦王与蔺相如之斗,实际上是秦国与赵国之斗,是属于外交上的斗争,三个故事都表现了蔺相如以国家利益为重的可贵品质。
四、创造性阅读
创造性阅读是更高层次的阅读,这种阅读要求教师应顺应学生的思维规律,找准点拨和引导的切入点,使学生的思维如拨云见日,产生顿悟,在阅读中实现再“创造”。如:在教学《生命的林子》一课时,指导学生用求解法阅读基本理解并掌握课文后,又板书出一道思考题:假如玄奘又一次遇到了劝他的那个人,他们之间又会发生什么事情呢?课堂上立即出现书声朗朗、思潮滚滚。经过一番思维碰撞后,认识得到了升华和统一,最终形成一致的看法:一个人要想成才不能远离社会这个群体,就像一个大树,不能远离森林一样。再如:教学《草原》一课时,学生用比较法阅读之后,提出这样的问题:“蒙汉情深何忍别,天涯碧草话斜阳”,想想当时离别时的场景,学生联系课文,通过合理的想象和推理,展开创造性思维:有的会说他会依依不舍;有的说会谈笑风生;有的说他们会以歌会友……在这基础上,教师穷问不舍:为什么蒙汉的感情这样好呢?学生据此再次阅读课文,并进行对比联想,创造性思维再次被激活,“中华民族大团结”的结论也就跃于眼前。这种阅读既有利于培养学生认真研读、理解课文的习惯,也有利于发展学生的发散思维,更有利于学生的创造能力的培养。
阅读方法虽很多,但没有最好的,只有最合适的;只要阅读方法运用得当,学生阅读能力一定会很快提高,享用终身。
(淮安市楚州区施河镇中心小学)
一、比较性阅读
比较法是学生学习过程中不可忽视的方法。比较可以让学生在学新课时联系旧课,实现学习过程的正迁移,可有效形成知识板块。小学语文教材中,体裁相同而主题不同、主题相同而体裁不同、体裁主题相同而选材不同的文章,都可以通过比较性阅读来理解其内容。如《林冲棒打洪教头》和《三打白骨精》这两篇课文,学生进行比较阅读后,不难发现前者反映林冲的正义,反映了人物的思想个性;而后者反映的是神话内容,借助了文字反映了神话故事的内容。又如《安塞腰鼓》与《姥姥的剪纸》,同为写人,都是表现“技艺高超”的主题;安塞腰鼓人技艺高超,姥姥剪纸技术强,但体裁不同。学生带着这些问题进行自读、分析,便会得出结论:要反映相同的主题,可以选用不同的体裁。《姥姥的剪纸》采取记叙的形式,可以达到目的;而《安塞腰鼓》则运用散文这一形式,同样达到目的。再如《小草和大树》和《轮椅上的霍金》都是小说,都是通过描写人物的悲惨遭遇来激励人们不要向困难低头,但选材不同。围绕选材的问题,学生反复通读两篇文章,便可以找到答案:《小草和大树》选材于英国,以夏洛蒂的生活遭遇为主要内容,反映了姐妹三人不屈的精神。通过对她们心理的刻画,反映人物的思想精神。
二、求解性阅读
教师根据一定的目的要求,向学生明确提出若干个带启发性的问题,让学生以自读的形式循文求义,从课文中寻找答案,划出要点,以便在课堂中发表自己的见解,这是求解性阅读。这种阅读关键在于教师提出问题的难易程度。过易,缺乏思考性,学生往往会觉得“易如反掌”;过难,思而不得,读而不知所措,学生会产生畏难情绪,丧失自读的信心。因此,一定要掌握难易程度。如果课文确实较难理解,则可以提出几个阶梯性的问题,引导学生寻求正确的答案。最好的方法是:学生对问题产生兴趣,似有所悟,跃跃欲试,甚至自发展开讨论,这就更能促进求解性阅读的自觉进行。如:在教学《青海高原一株柳》一课时,可以先板书出几道思考题让学生自读:(1)为什么作者要写青海高原的样子?(2)青海高原一株柳什么样的精神值得你欣赏?(3)作者为什么要写家乡的一株柳,文章中你有什么启发?学生根据思考题,认真阅读课文,既抓住了中心句,又知道了青海高原一株柳的精神,并了解作者的写作方法以及文章要表达的内涵,面对困难,勇于迎接并能勇于承受一定能战胜困难。
三、质疑性阅读
质疑性阅读的目的就在于通过阅读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课前,学生通过预习读准字音、弄懂词义、弄清大致篇章结构以及自己的质疑;课时,尽可能让每位学生提出自己的疑问,然后由教师归纳成若干问题,师生通过再读课文共同讨论并予以解决。开始,学生可能提不出什么问题,教师可作示范性提问;当他们能提一些问题时,教者要及时予以鼓励,不能笑其肤浅,要保护好他们的自读质疑的积极性。学生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自然也就会提出一些质量较高的问题,那便是“水到渠成”时。如:教学《负荆请罪》一课时,学生通过初读课文,提出下列疑问:这篇课文以外拓展的前两个故事表面上是秦王与蔺相如唇枪舌剑的斗争,实际上是什么和什么斗争?是属于哪一方面的斗争?文中的三个故事都表现了蔺相如的什么品质?学生通过再读课文、小组讨论后知晓:秦王与蔺相如之斗,实际上是秦国与赵国之斗,是属于外交上的斗争,三个故事都表现了蔺相如以国家利益为重的可贵品质。
四、创造性阅读
创造性阅读是更高层次的阅读,这种阅读要求教师应顺应学生的思维规律,找准点拨和引导的切入点,使学生的思维如拨云见日,产生顿悟,在阅读中实现再“创造”。如:在教学《生命的林子》一课时,指导学生用求解法阅读基本理解并掌握课文后,又板书出一道思考题:假如玄奘又一次遇到了劝他的那个人,他们之间又会发生什么事情呢?课堂上立即出现书声朗朗、思潮滚滚。经过一番思维碰撞后,认识得到了升华和统一,最终形成一致的看法:一个人要想成才不能远离社会这个群体,就像一个大树,不能远离森林一样。再如:教学《草原》一课时,学生用比较法阅读之后,提出这样的问题:“蒙汉情深何忍别,天涯碧草话斜阳”,想想当时离别时的场景,学生联系课文,通过合理的想象和推理,展开创造性思维:有的会说他会依依不舍;有的说会谈笑风生;有的说他们会以歌会友……在这基础上,教师穷问不舍:为什么蒙汉的感情这样好呢?学生据此再次阅读课文,并进行对比联想,创造性思维再次被激活,“中华民族大团结”的结论也就跃于眼前。这种阅读既有利于培养学生认真研读、理解课文的习惯,也有利于发展学生的发散思维,更有利于学生的创造能力的培养。
阅读方法虽很多,但没有最好的,只有最合适的;只要阅读方法运用得当,学生阅读能力一定会很快提高,享用终身。
(淮安市楚州区施河镇中心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