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邢台市2009年高三年级模拟考试•语文试题》文言文阅读部分引用的阅读材料是《明史•列传第一百七十一》,讲的是罗洪先的事迹。相关内容引述如下:
“……山中有是洞,旧为虎穴,葺茅居之,命曰石莲。谢客,默坐一榻,三年不出户。
初,告归,过仪真,同年生项乔为分司。“有富人坐死,行万金求为地,拒不听。乔 微讽之,厉声曰:“君不闻志士不忘在沟壑耶?”江涨,坏其室,巡抚马森欲为营之,固辞不 可。隆庆初卒,赠光禄少卿,谥文庄。”
在试卷的《参考答案》中,对“有富人坐死,行万金求为地,拒不听,乔微讽之。厉声曰:“君不闻志士不忘在沟壑耶”几句作了如是翻译:“有一个富人因为刚刚去世,拿出万金来买〈罗洪先〉所居住的地方〈为下葬之处〉,罗洪先拒绝了这一要求。项乔含蓄地规劝他,罗洪先大声说:“你没有听说志士的志向在于山水吗”。尽管不知这种翻译是试卷命制者的自出机杼,还是本自哪位先达,但我以为它有悖文章的整体意向,存在严重的误译。
其一,把“有富人坐死,行万金求为地”翻译成“有一个富人因为刚刚去世,拿出一万金来买罗洪先所居住的地方为下葬之处”,错得实在是有点不靠谱。它的正确翻译应该是“有一个富人因为犯了死罪,拿出一万金来求罗洪先替他说情。”从字面上的意思来看,“坐”字在这个句子当中不应讲成“因为”,而应该释为“因犯……罪”,“坐死”就是“因为犯了死罪”。“因犯……罪”是“坐”字在文言文当中最常见的基本用法之一。“地”也不是“下葬之地”。文章中并没有说是什么“地”,译者又焉知就是“下葬之地”呢?这只不过是由对“坐死”的错误理解产生的简单联想而已。“地”字在这里应释为“说话”“说情”“开脱”之类的意思。这个用法在《明史》当中并不偶见,如在《明史•列传十六》“是数欲害君,君乃为之地耶”(这个人多次想害你,你却要替他 说话吗)一句中就是这个用法。“求为地”是个省略句式,省略了两个“之”字, 完整的说法是“求之为之地”,第一个“之”字代罗洪先,第二个“之”字代富人自己,“求为地”就是“求罗洪先替他说情”。从情理上来说,如果把“坐”字解释为“因为”,那这个“坐”字就纯属多余。“因为谁谁死了,所以要买块墓地”,生活中谁会这么说话呢?人死了要买墓地,这是自然而然的事情,二者是连带顺承的关系,中间的关联词大可不必。另外,这个句子的主体是“富人”,这个富人既然已经死了,还怎么可能去买墓地呢?这显然是说不通的。
从文章的结构上来说,全文共有三段文字,这三段文字在内容的表达上是有着明确的分工的:第一段主要是讲罗洪先的仕宦经历,第二段介绍他的学术思想,第三段表现他的人格,包括两个方面,一是不受请托,一是廉洁不贪。明白了文章的这个结构框架,我们就会清楚第二段末尾的几句话并不是同第三段一起叙述一件连贯的事情,并不都是在讲有关石莲洞的问题。这一点,从文章的段落划分上也能得到有力的证明:若是讲同一件事情,文章作者何以在“默坐一榻,三年不出户”处断开分为两个段落呢?既然分段而述,那就说明转换了话题。叶圣陶先生有言:“作者思有路,遵路识斯真。”这是至训。读文章,理清作者的思路至关重要。我们再从史传文学的特点上来谈一谈。一篇史传作品,常常是用几百字的篇幅来表现人物的一生,所以,史传文学一个很大的特点就是简约,要求用 简约的语言传达尽可能多的信息,力争让读者通过几百言的叙述尽可能清晰地了解所记历史人物的生平事迹、品性特征。这就决定了史传作品不可能像 小说那样详尽地叙事,不可能用大量笔墨叙述一件没有太大意义的事情。如果把文章最后一段多的文字理解成都是在讲有关石莲洞的事,那就只能说明罗洪先对这个石洞有特殊的感情,没有其他太多的意义。这样,整个人物形象的表现就会显得苍白许多,作为一篇史传作品,内涵也会贫乏许多。这种理解,显然不符合史传文学的特点。
其二,把“君不闻志士不忘在沟壑耶”翻译成“你没有听说志士的志向在于山水吗?”也是一种浅陋的误译。这一句误译是因为受了前边误译的影响。把“有富人坐死,行万金求为地”译成了“有一个富人因为刚刚去世,拿出一万金来买罗洪先所居住的地方为下葬之处”,这一句就只能强拉硬扯,译成“你没有听说过志士的志向在于山水吗”。译成这样上下文意才能连贯起来,意思是说罗洪先对他在山水间的石洞特别钟爱,所以对富人的请求“拒不听”。罗洪先引用的“志士不忘在沟壑”这句话出自《孟子•滕文公下》,原文是这样说的:“齐景公田,招圉人以旌,不至,将杀之。志士不忘在沟壑,勇士不忘丧其元。孔子奚取焉?取非其招不往也。”“在沟壑”是“死”的代称,“丧其元”就是“掉脑袋”。诸侯招呼手下人要有合适的物件。齐景公以旌招圉人是不合适的(合适的应该用皮帽),也就是“非其招”,所以这个圉人“不至”。孔子称赞了这个圉人,称赞他即便是“在沟壑”或“丧其元”,对“非其招”也“不往”的精神。罗洪先在引用这个典故的时候,意思显然有了引申。“非其招”就是泛指一切不合理的请求。明白了这个典故的意思后对“君不闻志士不忘在沟壑耶”一句我们可以这样翻译:“你难道没有听说过有志之士就算是死了也不能接受非分之请吗?”引用典故是写文章常用的笔法,我们读文章在遇到用典的时候,一定要了解这个典故的出处,完整、准确的理解典故所要表达的意思,切忌望文生义。
文言文的阅读理解和翻译是一个复杂的综合工程,方方面面的工作都要作好,其中最关键的就是对文章先要有一个整体的把握,这个工作作好了,才能万事皆有其综,对段落、句子的处理才不会“跑调”。
“……山中有是洞,旧为虎穴,葺茅居之,命曰石莲。谢客,默坐一榻,三年不出户。
初,告归,过仪真,同年生项乔为分司。“有富人坐死,行万金求为地,拒不听。乔 微讽之,厉声曰:“君不闻志士不忘在沟壑耶?”江涨,坏其室,巡抚马森欲为营之,固辞不 可。隆庆初卒,赠光禄少卿,谥文庄。”
在试卷的《参考答案》中,对“有富人坐死,行万金求为地,拒不听,乔微讽之。厉声曰:“君不闻志士不忘在沟壑耶”几句作了如是翻译:“有一个富人因为刚刚去世,拿出万金来买〈罗洪先〉所居住的地方〈为下葬之处〉,罗洪先拒绝了这一要求。项乔含蓄地规劝他,罗洪先大声说:“你没有听说志士的志向在于山水吗”。尽管不知这种翻译是试卷命制者的自出机杼,还是本自哪位先达,但我以为它有悖文章的整体意向,存在严重的误译。
其一,把“有富人坐死,行万金求为地”翻译成“有一个富人因为刚刚去世,拿出一万金来买罗洪先所居住的地方为下葬之处”,错得实在是有点不靠谱。它的正确翻译应该是“有一个富人因为犯了死罪,拿出一万金来求罗洪先替他说情。”从字面上的意思来看,“坐”字在这个句子当中不应讲成“因为”,而应该释为“因犯……罪”,“坐死”就是“因为犯了死罪”。“因犯……罪”是“坐”字在文言文当中最常见的基本用法之一。“地”也不是“下葬之地”。文章中并没有说是什么“地”,译者又焉知就是“下葬之地”呢?这只不过是由对“坐死”的错误理解产生的简单联想而已。“地”字在这里应释为“说话”“说情”“开脱”之类的意思。这个用法在《明史》当中并不偶见,如在《明史•列传十六》“是数欲害君,君乃为之地耶”(这个人多次想害你,你却要替他 说话吗)一句中就是这个用法。“求为地”是个省略句式,省略了两个“之”字, 完整的说法是“求之为之地”,第一个“之”字代罗洪先,第二个“之”字代富人自己,“求为地”就是“求罗洪先替他说情”。从情理上来说,如果把“坐”字解释为“因为”,那这个“坐”字就纯属多余。“因为谁谁死了,所以要买块墓地”,生活中谁会这么说话呢?人死了要买墓地,这是自然而然的事情,二者是连带顺承的关系,中间的关联词大可不必。另外,这个句子的主体是“富人”,这个富人既然已经死了,还怎么可能去买墓地呢?这显然是说不通的。
从文章的结构上来说,全文共有三段文字,这三段文字在内容的表达上是有着明确的分工的:第一段主要是讲罗洪先的仕宦经历,第二段介绍他的学术思想,第三段表现他的人格,包括两个方面,一是不受请托,一是廉洁不贪。明白了文章的这个结构框架,我们就会清楚第二段末尾的几句话并不是同第三段一起叙述一件连贯的事情,并不都是在讲有关石莲洞的问题。这一点,从文章的段落划分上也能得到有力的证明:若是讲同一件事情,文章作者何以在“默坐一榻,三年不出户”处断开分为两个段落呢?既然分段而述,那就说明转换了话题。叶圣陶先生有言:“作者思有路,遵路识斯真。”这是至训。读文章,理清作者的思路至关重要。我们再从史传文学的特点上来谈一谈。一篇史传作品,常常是用几百字的篇幅来表现人物的一生,所以,史传文学一个很大的特点就是简约,要求用 简约的语言传达尽可能多的信息,力争让读者通过几百言的叙述尽可能清晰地了解所记历史人物的生平事迹、品性特征。这就决定了史传作品不可能像 小说那样详尽地叙事,不可能用大量笔墨叙述一件没有太大意义的事情。如果把文章最后一段多的文字理解成都是在讲有关石莲洞的事,那就只能说明罗洪先对这个石洞有特殊的感情,没有其他太多的意义。这样,整个人物形象的表现就会显得苍白许多,作为一篇史传作品,内涵也会贫乏许多。这种理解,显然不符合史传文学的特点。
其二,把“君不闻志士不忘在沟壑耶”翻译成“你没有听说志士的志向在于山水吗?”也是一种浅陋的误译。这一句误译是因为受了前边误译的影响。把“有富人坐死,行万金求为地”译成了“有一个富人因为刚刚去世,拿出一万金来买罗洪先所居住的地方为下葬之处”,这一句就只能强拉硬扯,译成“你没有听说过志士的志向在于山水吗”。译成这样上下文意才能连贯起来,意思是说罗洪先对他在山水间的石洞特别钟爱,所以对富人的请求“拒不听”。罗洪先引用的“志士不忘在沟壑”这句话出自《孟子•滕文公下》,原文是这样说的:“齐景公田,招圉人以旌,不至,将杀之。志士不忘在沟壑,勇士不忘丧其元。孔子奚取焉?取非其招不往也。”“在沟壑”是“死”的代称,“丧其元”就是“掉脑袋”。诸侯招呼手下人要有合适的物件。齐景公以旌招圉人是不合适的(合适的应该用皮帽),也就是“非其招”,所以这个圉人“不至”。孔子称赞了这个圉人,称赞他即便是“在沟壑”或“丧其元”,对“非其招”也“不往”的精神。罗洪先在引用这个典故的时候,意思显然有了引申。“非其招”就是泛指一切不合理的请求。明白了这个典故的意思后对“君不闻志士不忘在沟壑耶”一句我们可以这样翻译:“你难道没有听说过有志之士就算是死了也不能接受非分之请吗?”引用典故是写文章常用的笔法,我们读文章在遇到用典的时候,一定要了解这个典故的出处,完整、准确的理解典故所要表达的意思,切忌望文生义。
文言文的阅读理解和翻译是一个复杂的综合工程,方方面面的工作都要作好,其中最关键的就是对文章先要有一个整体的把握,这个工作作好了,才能万事皆有其综,对段落、句子的处理才不会“跑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