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 什么是新闻
广义的新闻包括消息、通讯、特写、调查报告等。
狭义的新闻仅指消息。今天我所讲的新闻就是消息。
那么,到底什么是新闻呢?到目前为止,新闻还没有一个准确的定义。从“新闻”两个字字面上讲,新就是新闻,闻就是听,新闻可以理解为听到看到的新鲜事。
我国比较常用的新闻定义是:新闻是新近发生的事实的报道。这一定义反映出新闻具有这样几个特点:1.新鲜及时;2真实准确;3.短小生动。
我个人将新闻大体分为两类:第一类是显性新闻(突发性新闻)。比如,某地高速公路发生重大交通事故;某居民拾到了一笔巨款、中了五百万等这类新闻属于突发性新闻,这类新闻一般可遇不可求,因其突发的性质,所以比较好识别,往往一眼就能看出是新闻。这些突发性新闻也能在某一方面反映出一个单位的形象,所以也要写,而且这样的突发性新闻好写,好发。但要求写得要快,最好是刚发生就要马上写,马上发。突发性新闻对时间要求很严格,必须及时。第二类隐性新闻。这类新闻往往深深地隐藏在事物表面现象下,需要进行归纳、总结才能挖出来。比如某报刊登的《集安产销协会农户市场一肩挑》一文,就是作者在遛弯时看到路边有很多土特产专卖店,作者当时灵机一动,这种山里建基地,城里开店的作法,是很好的一种发展模式。一篇好文章随手而来。这类新闻不好写,可一旦写出来,就能取得“人人心中有,个个笔下无”的共鸣效果。二、如何辨别新闻
有些人报怨没得可写,每天看到的人、所做的工作、都是老样子,好像今天就是昨天的复制品,没什么新鲜的。其实,我们的生活无时无刻不在发生着变化。正如罗丹所说:生活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美的发现。
我们平时可以细心观察一下,社区的居民在吃的、穿的、玩的等方面有哪些新变化,如果你发现有一定的代表性的变化后,就能写出新闻来。比如,一些居民喜欢在阳台上种葫芦、黄瓜等爬藤的植物,既绿化房间,又能吃上放心的蔬菜。如果这样的户占上一定比例,就是一篇新闻。再比如,一些小区居民搞双休日聚会,大家聚聚餐,对这种情况可以深入了解一下,如果有一定数量,好的例子,就可以写出《邻里一家亲》之类的稿件。
那么,到底如何发现新闻呢?简单的方法,可以这样辨别:
人无我有,是新闻;人有我优,是新闻;人优我借,做新闻。具体讲,就是别人没有的,我有,我是独一份,是新生事物,一般情况下,这样的事物就是新闻。为什么说是一般情况呢,因为并不一定所有的新事物、新做法都是新闻,判断一个新事物是否是新闻,还要看它是否具有新闻价值。所谓的新闻价值,我个人认为,就是新闻价值的大小,取决于其社会影响力的大小和群众的关注程度。影响的范围越大,受关注的程度越高,其新闻价值就越大,比如说,某个社区投资新购进了一批高档座椅,如果是给领导用的,新闻价值一般,可以发一个小稿;但如果放到服务大厅,让前来办事的老百姓来坐,那意义就大了,可以上升到单位以人为本,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了高度来报道。
再就是,人有我优,或者说人有我特。虽然大家都有,但我的好,这也是新闻。比如,一个单位年底在全市同行业评比中,某项工作全市第一,就可以做新闻。再比如,某社区搞了一次扫除,没新闻,再问,参加扫除的都是60岁以上老人,就有点意思了。
还有,人优我借,做新闻。借是指借机会,做就是人为策划。我们的工作并不是很突出,成绩还没有显现出来,但我们又想宣传,这就需要我们利用聪明头脑,人为创造条件、进行策划。可以借助一些特殊节日,特殊人群,搞一些活动,吸引社会关注。比如,可以借助教师节,为教师表演节目,这种新闻策划最忌强拉硬扯,要用四两拨千斤的功夫。比如,每年的5月15日是助残日,一般我们都是送慰问品给残疾人,为残疾人表演节目,我们反其道而行之,组织残疾人为居民表演节目,回报社会。再比如,我们每个社区都有绿地,前几年,居民认养绿地成为众多媒体的追捧新闻,但今天你再搞认养活动,就不好发稿了,我们可以变下思路,能不能将小区绿地划成10几平方米的私家花园,让居民自由种植,可以种花种草,放宽一点,种菜也可以,但要符合制定的规定标准,这样既可改变每个小区都是一样的绿地形象,又能节省养护绿地资金。居民还有责任意识。如果哪个能这样做,这就是一篇绝好的新闻。再比如,现在号召节水节电,我们可不可以组织居民办一次节能小窍门活动,让大家互相介绍一下怎样节水节电等,共建无污染小社区,这些都可以做成新闻。
广义的新闻包括消息、通讯、特写、调查报告等。
狭义的新闻仅指消息。今天我所讲的新闻就是消息。
那么,到底什么是新闻呢?到目前为止,新闻还没有一个准确的定义。从“新闻”两个字字面上讲,新就是新闻,闻就是听,新闻可以理解为听到看到的新鲜事。
我国比较常用的新闻定义是:新闻是新近发生的事实的报道。这一定义反映出新闻具有这样几个特点:1.新鲜及时;2真实准确;3.短小生动。
我个人将新闻大体分为两类:第一类是显性新闻(突发性新闻)。比如,某地高速公路发生重大交通事故;某居民拾到了一笔巨款、中了五百万等这类新闻属于突发性新闻,这类新闻一般可遇不可求,因其突发的性质,所以比较好识别,往往一眼就能看出是新闻。这些突发性新闻也能在某一方面反映出一个单位的形象,所以也要写,而且这样的突发性新闻好写,好发。但要求写得要快,最好是刚发生就要马上写,马上发。突发性新闻对时间要求很严格,必须及时。第二类隐性新闻。这类新闻往往深深地隐藏在事物表面现象下,需要进行归纳、总结才能挖出来。比如某报刊登的《集安产销协会农户市场一肩挑》一文,就是作者在遛弯时看到路边有很多土特产专卖店,作者当时灵机一动,这种山里建基地,城里开店的作法,是很好的一种发展模式。一篇好文章随手而来。这类新闻不好写,可一旦写出来,就能取得“人人心中有,个个笔下无”的共鸣效果。二、如何辨别新闻
有些人报怨没得可写,每天看到的人、所做的工作、都是老样子,好像今天就是昨天的复制品,没什么新鲜的。其实,我们的生活无时无刻不在发生着变化。正如罗丹所说:生活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美的发现。
我们平时可以细心观察一下,社区的居民在吃的、穿的、玩的等方面有哪些新变化,如果你发现有一定的代表性的变化后,就能写出新闻来。比如,一些居民喜欢在阳台上种葫芦、黄瓜等爬藤的植物,既绿化房间,又能吃上放心的蔬菜。如果这样的户占上一定比例,就是一篇新闻。再比如,一些小区居民搞双休日聚会,大家聚聚餐,对这种情况可以深入了解一下,如果有一定数量,好的例子,就可以写出《邻里一家亲》之类的稿件。
那么,到底如何发现新闻呢?简单的方法,可以这样辨别:
人无我有,是新闻;人有我优,是新闻;人优我借,做新闻。具体讲,就是别人没有的,我有,我是独一份,是新生事物,一般情况下,这样的事物就是新闻。为什么说是一般情况呢,因为并不一定所有的新事物、新做法都是新闻,判断一个新事物是否是新闻,还要看它是否具有新闻价值。所谓的新闻价值,我个人认为,就是新闻价值的大小,取决于其社会影响力的大小和群众的关注程度。影响的范围越大,受关注的程度越高,其新闻价值就越大,比如说,某个社区投资新购进了一批高档座椅,如果是给领导用的,新闻价值一般,可以发一个小稿;但如果放到服务大厅,让前来办事的老百姓来坐,那意义就大了,可以上升到单位以人为本,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了高度来报道。
再就是,人有我优,或者说人有我特。虽然大家都有,但我的好,这也是新闻。比如,一个单位年底在全市同行业评比中,某项工作全市第一,就可以做新闻。再比如,某社区搞了一次扫除,没新闻,再问,参加扫除的都是60岁以上老人,就有点意思了。
还有,人优我借,做新闻。借是指借机会,做就是人为策划。我们的工作并不是很突出,成绩还没有显现出来,但我们又想宣传,这就需要我们利用聪明头脑,人为创造条件、进行策划。可以借助一些特殊节日,特殊人群,搞一些活动,吸引社会关注。比如,可以借助教师节,为教师表演节目,这种新闻策划最忌强拉硬扯,要用四两拨千斤的功夫。比如,每年的5月15日是助残日,一般我们都是送慰问品给残疾人,为残疾人表演节目,我们反其道而行之,组织残疾人为居民表演节目,回报社会。再比如,我们每个社区都有绿地,前几年,居民认养绿地成为众多媒体的追捧新闻,但今天你再搞认养活动,就不好发稿了,我们可以变下思路,能不能将小区绿地划成10几平方米的私家花园,让居民自由种植,可以种花种草,放宽一点,种菜也可以,但要符合制定的规定标准,这样既可改变每个小区都是一样的绿地形象,又能节省养护绿地资金。居民还有责任意识。如果哪个能这样做,这就是一篇绝好的新闻。再比如,现在号召节水节电,我们可不可以组织居民办一次节能小窍门活动,让大家互相介绍一下怎样节水节电等,共建无污染小社区,这些都可以做成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