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07历史高考试题看08复习方向

来源 :高校招生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uf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者简介]
  
   韩校北大附中历史教师、北京市特级教师,海淀区教育系统青年先进教育工作者,参与编写新课标历史高中教材、教师教学用书,新版《海淀考王》历史学科主编,《海淀名题》主要编写人员。
  
  2007年历史高考试题剖析
  
  一。试题的总体分析
  
  1 2007年各套试卷基本上都体现了“以稳为主,稳中求新、稳中求变”的总体特征。
  “稳”表现在三个方面的内容:试卷的基本构成、题型、分数分布等试卷的组成部分,基本上不变化或者变化很小;内容考查基本都在考纲、主干内容之内,所考查的内容贴近考生生活、联系现实热点;③难度、深度基本上在课本、教学、学生认知水平范围之内,试卷整体难度力求平衡。如2007年全国高考历史试题题型构成及其分数列表:
  虽然各套试卷体现了以稳为主的特征。但是在各套试卷中,无不体现着稳中求新的精神。以北京卷第12、13题为例:
  有学者认为,古代游牧民族大举南下,与气候寒冷有密切关系。读图5,完成12,13题。
  图5中国2000多年来的气温变化曲线示意图
  


  12 在图中I期,南下进攻的民族是
  A.山戎 B.匈奴 C.突厥 D.回纥
  13 在图中Ⅱ期,少数民族两次入主中原,对这两次过程相同点的认识,正确的是
  A.北京成为全国政治中心
  B.结束分裂局面,实现国家统一
  C.实行行省制度,加强对地方统治
  D.接受汉族文化,推动自身进步
  本题考查秦汉时期和宋元时期的民族关系与民族融和。试题在命制上体现了求新。先是给出了一个课本上没有的观点,重塑历史环境;又给出了一幅图,创设了新的历史情景。要求学生通过图提取有效信息,回答相关问题。12题从图中得出!期是秦汉时期,北方南下的少数民族是匈奴。从而选出正确答案是B。13题从图中得出的信息是南宋至元朝时期,少数民族封建化的共同特点是接受汉族文化,推动自身进步。故选出正确答案为D。12、13题考查的都是基本知识,但是试题的命制上做到了推陈求新。
  稳中求变是试题的又一大特点。试题所包含的信息量越变越大,联系的相关知识越来越多。以全国卷一第12题为例:
  12 帝王谥号主要依据其生前行为而议定,下列各项中属于谥号的是
  A.秦始皇 B.汉武帝 C.唐太宗 D. 清康熙帝
  此题颇为创新,可谓“新中求变”。“谥号”、“庙号”、“年号”属于历史常识,但又不常提起。题中先解释了“溢号”的基本含义,然后列出了四位学生非常熟悉的皇帝,让学生选出属于“谥号”的一项。初看似乎与所学内容无关,实际上是对皇帝评价的变相考查,又连带了相关的文史知识,真可谓求变的典型代表了。根据题干当中的信息,可以分析出此题的正确答案是B。
  


  2 难度持平,灵活多变。2007年高考试题难度与2006年基本持平,但是题目出得更加灵活了。在难度设置上,基本遵循了由浅入深的原则,难度梯度比较好。以重庆试卷12、13题为例:
  12 生活在东北地区的女真族
  A.由粟未口口发展而来
  B.首领完颜阿骨打建立了八旗制度
  C.建州等部明初归奴儿干都司管辖
  D.在努尔哈赤时将族名改为满洲
  13 下列汉族先进文化促进少数民族地区发展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汉代中原地区的铸铁技术传入今新疆地区
  B.契丹族依照汉字创制自己的文字
  C.西夏仿效唐宋王朝建立政治制度
  D.清代开始在西南地区实行“改土归流”
  12 题考查考生的再现再认,要求学生准确记忆,正确再认。答案为c。13题在考查再现再认的基础上,增加了考生的判断。所考查的信息量增大了,试题的难度增加了。
  3 立足基础。仔细阅读2007年历史试题,尽管考查的形式多变,选取的材料多样,但是都离不开对基本知识和基本能力的考查,尤其是对基本知识的考查表现得更为突出。以全国试卷一、全国试卷二选择题为例,涉及到的具体知识点有:
  2007年全国卷I、卷II选择题涉及的基础知识点
  4 角度多变,2007年历史试题的考查角度,并没有受到热点问题、时政问题的明显影响,但就知识内容考查的角度却非常灵活。以全国卷二21题为例:
  21 战争中,作战方式的改变与新型武器的大规模使用密切相关。这方面的典型战例是
  A.西西里岛登陆战 B.阿拉曼战役
  C.斯大林格勒战役 D.中途岛海战
  在历史学习与备考当中,主要集中在历史事件的內容、经过与影响、意义等方面的学习与掌握上。而题中的考查角度却超出了我们备考的范围,作战方式与新型武器的考查基本上与教材的表述无关了。这与学生的课外知识以及对历史的兴趣有关,有利于对历史知识偏爱的学生答题。因此,学生要扩大知识面。
  
  二、试题的难度分析
  
  1 总体难度
  试题总体难度指数与去年基本持平。试题在形式上有创新,难度变化相对较小。
  


  2 难度设置
  试题并不难,主要体现在几个方面:
  (1)考题所涉及到的知识点都是大家非常熟悉的重点知识,没有陌生感。以天津卷选择题为例,涉及到的基本知识点有:张衡的成就、中美关系、唐朝的对外交往等。
  (2)试题设问指向性比较明确,学生对试题的理解比较容易。
  以全国卷一40题为例:
  (1)问:指出1141年南宋与金“绍兴和议”所确定的双方分界线.
  (2)问: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金迁都燕京的原因及其历史影响。
  这是一道跨学科综合性试题,包含了政、史、地三科的设问。各科设问相当明确,两问属于历史题,学生一目了然。
  (3)主观性试题设问较小。分析理解题意比较容易,但是要求回答的深度逐层加深。问题的设计和答案都具有一定程度的开放性。答案不一定唯一,注重分析、论证过程。
  以全国卷二38题为例:
  


  (1)材料一中“十二万万五千万人”和“二万万五千万人”分别指的是什么? (4分)
  (2)概括材料一中孙中山关于民族主义与世界主义关系的观点。(5分)
  (3)根据材料一,指出孙中山为什么在演讲中强调民族主义。(5分)
  (4)根据孙中山上述观点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孙中山的“联俄”思想,(8分)
  (5)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对材料二中的观点的认识。(10分)
  分析:共有5问,层层递进。1问简单,考查“是什么”;2问难度增加,考查内容的联系与对比;3问考查原因,体现考生依据材料的分析能力;4问继续考查考生的分析问题的能力,难度加大;5问是开放型问题,考查考生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答案不唯一。设问之间层层递进,分数也随着题 的难度增加不断增加。
  
  三、试题考查内容的分析
  
  1 注重基础。注重对基础知识的考查,所有问题的切入点都是从最基本的知识点入手。包括基本概念及其应用。基础知识的考查,基础知识只是切入点,不是考查最终的落脚点与最终的目的。注重考查联系,但并不以书本体系出现,大都围绕新问题、新情景重新整合。在主观性题目当中,多要求考生结合所学知识。这在各套试卷中都有体现,尤其是在选择题中体现得更为明显。
  
  2 专题性强。历史选择题专题性非常明显,以大跨度、纵向联系为主。跨度大,为同一问题下的不同角度设问提供了较大的平台。专题性的特点在客观性试题上表现得更明显。基本上都是单一线索下的专题,要求我们注意历史事件的发展及其发展结果。试题考查横贯古今,跨度大,以纵向联系为主。例:2007年全国试卷一选择题14、15、16、17题。主观性试题的专题性要求考生有很强的提取有效信息和分析运用能力,同时强调考生对已有知识的调动与运用。
  
  3 科内综合。2007年的历史题更加明显地体现了科内综合,更加强调考查考生对历史学科知识的整体把握。这在某种程度上,体现的是宏观着眼,微观着手,并与热点巧妙结合。试题更强调学科知识之间的联系,主要考查历史现象的纵向联系。体现历史学科的特点。
  
  四、试题考查方式的分析
  
  1 大题小考,选择题考查的问题都是综合问题。拉开了都是大问题。出现了大题小考的趋势。主要考查历史现象的纵向联系和横向联系,其中以考查历史现象的纵向联系为主。在一个大专题下,以组合式选择题的面目出现,实现了考查考生对学科知识整体把握能力的要求。这是一种考查的趋势。如北京卷12、13题,展开后就是中国古代史的民族关系问题的整体考查。
  
  2 小切口,深分析,主观性试题设问切口较小,但是对分析能力的要求提高了。例如2007年全国卷二40题。以玉米为切入点,展开设问,层层加深。在设问当中,涉及到了玉米在200年间的传播与种植;玉米种植的价值;苏联赫鲁晓夫大力推广种植玉米给苏联带来的不良后果及其原因。载体的切口虽然小,但是设问展开,层层加深。
  
  3 开放性。试题无论是从题目的设问上,还是答案上,开放性都有所加强。
  
  2008年历史高考的方向把握
  
  一、基础知识的学习与管理
  
  1 如何掌握基础知识
  历史学科的基础知识就是指历史课本内的史实与观点。基础知识的具体内容,一定要明确,最好能按照考试说明中的三级标题,一一列出,切忌遗漏。此外,还要注意挖掘出教材隐藏的基础知识。例如《天津条约》中关于通商口岸的规定。本来是10个,课本的文字叙述没有具体讲出来。但在书中主要的地图上,却标得清清楚楚。对于这样的隐性知识,书上有很多,要注意挖掘。可以适当地想一些挖掘方法,达到一次记住。例:《天津条约》增开十处同上口岸知识的挖掘图示:
  
  2 如何理解基础知识
  有考生认为,基础知识点就是记忆,不存在理解不理解的问题,其实并不是这样的。对基础知识的理解一定是多方位、多层次、多角度的。基础知识理解到什么样的广度、深度,这是一个棘手的问题。考试大纲,只规定了考试的标题范围,至于范围下的内容的广度和深度,并没有做具体规定。
  什么样的广度和深度合适?在基础知识的理解上,应尽可能的从多方面、多层次、多角度地理解基础知识。就是一个时间,例如1840年的鸦片战争,也要和当时的世界联系起来,这样我们就加深了理解。再例如翻车和筒车,要理解它们之间的联系与区别。
  
  二、重点知识的理解予管理
  
  1 重点知识。重点历史知识包括: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历史现象、典章制度等等,是历史学科的知识体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知识点、知识链、知识模块。对这类内容,必须全面、准确、灵活地掌握,做到全、准、熟。
  
  2 全面准确,尽管文科综合考试不强调覆盖面和考查重点,但是,我们在掌握时还是要遵循知识重点,有层次、有重点地掌握知识,做到全面准确。所谓全面,就是指历史学科的重点知识,要面面俱到,不可或缺。准确,是指对历史事实、历史概念、历史结论的理解与把握,要一丝不苟,绝不允许摸棱两可、含糊不清。特别是对历史概念的认识与理解。例如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封建主义与人民大众、中国近代化、门产开放等等。
  
  3 构建重点知识结构。重点知识的掌握,首先是对重点知识点的理解。在理解的基础之上,构建重点知识的结构。重点知识形成结构,才能做到全面掌握。构建重点知识结构的时候,要注意重点知识的理解与运用,淡化细节,突出要点。
  
  三、专题知识的梳理予深化
  
  1 对专题知识的认识,专题知识主要是整理重要历史现象的纵向知识结构、横向知识结构以及二者之间的内在联系。对有关历史现象的掌握,不仅要知其然,而且要知其所以然。专题并不要求多大,而是强调有联系的、同类价值知识发展变化的完整性。
  
  2 专题知识的作用。专题知识的作用,强调的是突出历史与历史、历史与现实的联系,总复习应建立历史学科知识的网络和关注重大时事与历史的联系,构建专题知识的网络,便于知识的提取与运用。
  
  3 专题知识的发展变化。专题知识在高考的试题中可以说是无处不在,但考查的方式也在不断地翻新与变化。现在专题考查主要是以主题化的方式考查。主题化是对专题的综合。在进行专题复习的时候,应注意专题内部的综合与主题化的形成角度,力争做到主题突出的专题复习。
  
  4 专题的设计。专题内容划分与确定就是将各部分历史划分成若干专题区。专题选择的依据是:(1)历史学科的主干内容。按照国家教委考试中心编写的《综合能力考核内容与要求》的提示,例如中国古代史部分,可将“统一的多民族的中央集权制封建国家的发展’作为主干内容。中国近代史部分,可将“中国近代化的历程”作为主干内容。世界近代史部分,可将“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形成”作为主干内容。(2)寻找主题,梳理知识。在主干内容单个专题区中,再按主题归纳、整理知识来理解同类知识内在的联系,实际上就是一类知识的基本线索加上对线索上的重要知识点的理解与认识。注意专题的性质的单一性、内容的相近性、连续性。时间跨度最好不要太大。(3)与新课程接轨。专题的确立要有新意,要反映课程改革,特别是课程内容改革的思想。如以往中国近代史专题的复习,命题人近几年始终以“中国近代化的历程”的有关内容为重点。我们可以把此条线索分解为几个专题:政治近代化——民主化的历程,经济近代化——工业化的历程,思想近代化——西学东渐的历程(西学包括资本主义思想文化和马克思主义思想文化);还可以包括城市化、教育现代化、近现代的外交等几个方面;然后重新整合中国近现代史的相关内容,形成新的专题知识结构。
  
  (编 校 周 立)
其他文献
说 明    为了让读者对本次前十强专业排名的来历有所了解,我们对排名的有关情况给大家先做个交代——  权威:本次排名的数据以教育部给本刊独家提供的2006年“全国普通高校分专业在各省(区市)录取分数线”为依据。  全面:统计的院校包括在提前批和本科一批中录取的教育部直属高校、“211工程”和“985工程”所有大学,共近110所。  客观:为了让排名更客观,更具普遍性,我们以各省(区市)为单位,以
期刊
高分考生魏赫两次踏入了“同一条河流”,在他熟悉的中学里“复”读。  2006年高考624分、2007年高考618分、少数民族地区考生、2006年高考时为省级三好学生,这切,让魏赫在高考的竞争中很有优势,而落榜、复读却偏偏两次“眷顾”他。  2006年高考的志愿情况,魏赫及家人已记不清楚了。但不难推断,如此高分,落榜多属志愿填报失当。  我们还是来看看魏赫2007年落榜的缘由吧。在提前批和本科一批,
期刊
说到“女性”二字,人人都不陌生,但说到“女性学”,许多人或者就一头雾水了。是“学医的”?或者是关于“妇产”的吧?还是“育幼保健”?……当初,我被中华女子学院女性学系录取,一些亲戚朋友及同学就作出这些反应,现在想想真是忍俊不禁。  高考分数揭晓后,我和所有考生一样面临志愿的抉择。当看到中华女子学院女性学系“女性学”这个专业时,我眼前一亮。近年来,家庭暴力、女性就业歧视、职业女性困扰等话题逐渐趋热,社
期刊
本刊讯1月75-16日,2008年全国普通高校招生省级招办主任联席会在广东省深圳市召开。会议提出,200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工作,要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巩固“阳光工程”成果,进一步深化高校招生改革、严格规范管理、提高服务质量,确保高校招生公平、公正、安全和有序,促进高考改革和招生管理再上新台阶。  教育部高校学生司司长林蕙青在会上回顾总结了2007年全国普通高校招生工作。她
期刊
我的家乡是一个海边小城,那儿住的几乎都是汉族。在得知我被中央民族大学民族学专业录取时,周围人的疑惑神情可想而知。有人劝诫我说:“你知道民族学是学什么的啊,别学完了连个工作都找不到,”更有甚者说:“到时候把你分配到边疆去,让你一辈子回不来”,在担心和犹豫中,我迈进了中央民大,迈进了民族学这个我闻所未闻的领域。现在想来,或许是一种心灵的契合吧, 因为经历过之后,才渐渐发现这儿才是自己一直的梦想所在。
期刊
兰州大学是我国首批“211工程”,“985工程”建设的教育部直属重点综合性大学,有物理学、化学、生物学、地理学、历史学、生命科学与技术6个国家级人才培养基地;大气科学、信息科学与技术2个部省级基础科学研究和教学人才培养基地;生态学、植物学、有机化学、粒子物理与原子核物理、自然地理学、 区域经济学6个国家重点学科;6个部省级重点实验室,2个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3个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中
期刊
编前语:他是一个平凡且普通的农家孩子,一路走来,有汗水泪水,有掌声喝彩,有成功挫败 但他一直没有放弃对梦想的追求,即使遇到挫折困难,也要沿着自己的目标不断向前,直到可以御风飞翔这就是王学东的人生态度,也许这正是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的精华    策划 执行:何 竞  受访人:王学东    王学东,出生于七十年代未,1997年考入内江师范专科学校(现为内江师范学院),2000年毕业来到乡镇中学任教,三
期刊
游憩?不就是玩的意思吗?怎么专业取这个名字?这是我第一次听说这个专业时的反应。带着很多疑问,我与一位此专业的本科生网聊时才得知,这个专业属于交叉型边缘型专业,别看它有一个奇怪的名字,学习这个专业的学生也相对较少,但是却有着相当开阔的视野和前景。今天,琴子愿意做你的眼睛,带你走近这个专业,感受这个专业。  网聊对象:冬至(网名),四川农业大学森林资源保护与游憩专业大三学生。  琴子:游憩?玩?这个专
期刊
来信剪辑:高三很想努力,可因为高一、高二基础不好,而无从下手复习,或是复习了这科,那科却落下了,顾此失彼,后悔从前没有好好学习,想考好大学却力不从心,因为时间不等人。  云南省墨江县 小 芳    回复:学习基础的确会影响现在的学习,由于你在高一、高二时有一些知识上的缺漏,在高三的复习中会显得吃力一些,在一段时间内,“复习了这科,落下另一科”也是必然的。这时,可以先补基础,形成完整的知识结构,争
期刊
[作者介绍]    田佩淮,北京市特级教师,清华大学附属中学地理教研组组长,国家级骨干教师、全国优秀地理教师:清华大学优秀教师,第三次学习专家委员会委员,撰写有《全能高考复习法》、《轻松夺冠》等多部书。    2007年的高考地理试卷随着新课标试验省份的加入,高考试卷无论内容和形式都较之往年更加丰富多彩。但是我们仍然可以感受到“稳”是主基调,不仅仅是现行教材的省份,就是使用新课标教材的省份的试题也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