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用地对经济增长贡献研究——以湖南省郴州市汝城县为例

来源 :国土资源科技管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oodywq20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以土地利用分类中的建设用地为主要研究对象,通过改良柯布-道格拉斯(C—D)生产函数显化土地投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度,并在此基础上建立新模型。根据此模型对汝城县进行的实证研究结果表明:目前汝城县处于经济发展水平不高,但经济有较快发展速度的时期,资本投入是目前县域经济发展的主要推动力;土地投入处于规模报酬递增阶段.而劳力投入和技术因子对经济增长贡献度很小。为保证县域经济健康持续发展,尝试从加大资本投入、科学编制土地利用规划和积极培育、引进人才并鼓励科技创新3个方面提出建议。
其他文献
选取与经济效益相关的9个指标,构建开发区土地开发效益评价的协调度模型和指标体系,并以浙江省南浔经济开发区为例,在运用层次分析法(AHP法)和熵权法分别确定指标权重基础上,计算出
保障我国饮用水源安全,必须解决饮用水源紧缺和污染所导致的饮用水源危机、维护人们的生命健康和生存。为此,提出构建饮用水源保障安全原则的措施:划定饮用水源保护区,进行饮用水
应用C—D生产函数测算和分析武汉市各区2001—2006年农地非农化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结果表明:武汉市各区农地非农化效率存在空间上的差异,特别是中心城区,如江岸区、江汉区、汉阳
针对多目标区的批量、准确获取,目前大部分GIS或制图软件仍然无法直接实现。从空间分析角度着手,对多目标区快速选择问题进行了探讨,引入了多边形选择的概念,给出了运用MapGIS的
采取实证分析法的方法,总结城市边缘区一系列土地利用的特征,根据这些特征提出了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城乡统筹原则、集中原则、控制原则和经济一社会一生态并重原则.设计出了相应
人工湿地的规划研究对改变采煤塌陷区传统的复垦方式具有重要意义。以淮南张集矿区为例,采用文献资料法和实证分析法,在分析张集采煤塌陷区现状和特点的基础上,提出了“一湖一带
以区域尺度作为视角建立人类活动与耕地资源系统的非线性动力学模式,讨论区域人口-耕地-经济系统平衡态的稳定性和动力学演化趋势。结果表明:净增耕地数量的增加可以扩充有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