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习惯是小学生在人生轨道运行的外作用力,并反射出他们的道德意识。教师应在养成教育上做好质量把关,处理好各个教学要素的关系。即保证养成教育内容的序列化、做到养成教育过程的兼容化、突显养成教育环境的人文化、实现养成教育管理的一体化,以此为手段,帮助小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关键词: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养成教育
面向小学生开展的德育教育、文明行为训练等,是帮助教育对象养成良好行为习惯的基础与前提。小学生思想行为素质的科学培养,需依托在优质、健康的教学环境,并受教学行为与教学思想的影响。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是小学生建立健全人格的关键,更是关乎学生整个人生发展路径。而关于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实践研究,教育工作者必须切实关注学生个体身心成长规律,且认识到养成教育的重要性,以此加强养成教育建设,逐渐形成科学的教学策略。
一、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养成的关键要素
(一)教学行为要素
教师的行为举止,会对小学生良好行为的养成产生直接影响。教师应不断规自身行为,最大程度发挥言传身教的作用与价值,为小学生树立正面、积极、健康的示范榜样。从某种角度来说,教学行为要素是整个养成教育的关键。即无论是教师自身的言行举止,还是所制定与实施的教学手段,都关联到最终的教学结果。
(二)教学环境要素
教学环境要素,会对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起到潜移默化熏陶的作用。小学生大部分时间都是在班级度过的,基于知识的讲解与探讨活动,使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间形成微妙的关系。教师若不能创建优质、健康的教学环境,将无法有序、和谐的开展教学活动。甚至,班级乃至校园中的人文景观、标语等,都会在无形之中影响着小学生的道德意识与行为。
二、小学生良好行為习惯养成基本原则
(一)以人为本原则
面向小学生开展养成教育的过程中,教师需严格秉承以人为本的原则。注重收集与分析小学学习与成长的所有信息,并探析其产生错误行为背后的影响要素与根本原因。教师应以学生实际的问题为导向,制定养成教学内容与模式。不应过度体现教师的主观意识,将既定俗成的内容与要求,“填鸭式”的传授给学生。这样,既不利于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也无法保证教师按照预期实现教育目标。
(二)适应性原则
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受个体成长背景、性格特征的影响。教师应遵循适应性原则,制定适合每一为学生的指导方案与养成教育模式。教师应掌握学生个体间在思想与行为方面的差异性,并构建层次分明的教学措施。切忌过于强调养成教育的统一性,使用同一方式与方法开展养成教育。
(三)长期性原则
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是一项系统性、长期性的教育。教师不可操之过急,应循序渐进的进展引导与指导。以小学生为主体开展养成教育活动过程中,教师应做好长期打断。即将先进的教学理念贯穿到低、中、高三个不同的教育阶段中,并根据他们外显的异常行为,给予正确的引导与反馈。
三、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养成的有效策略
(一)保证养成教育内容的序列化
小学教育阶段,是学生认知能力、道德认识形成的关键阶段。教师必须注重教学行为的正确性,并能制定序列化的养成教育内容。教师需了解小学生道德认知、行为习惯的养成,具有一定的直接性与外在性。小学生易受到外作用力的诱导,并对他们认知世界、探索未知的意识形态带来直接性的影响。因此,教师需不断规范自身的言行举止,充分发挥榜样示范作用。而后,教师需以小学生身心成长特点、学习诉求、引发异常行为的关键要素为依据,融入具有可调节性、指导性、规范性的教学内容。即教师需引导小学生认识到个人与集体、教师、家庭、社会的关系,并明确的告知他们怎样做是对,何种言行是错。生成标准化、序列化的教学内容,使小学生清晰的了解自己该如何做。此外,教师需将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当做长期的教育工作来做,并认识到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不是一朝一夕可实现的。教师需常态化的开展养成教育,并及时改正小学生的不良行为,督促他们按照正确的方式去做。教师需保证小学生的知与行的一致性,并根据他们的具体行为特征与表现,有针对性的将行为准则与标准贯穿到低、中、高不同阶段的序列中,以此,避免教育成人化、形式化的问题,帮助小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二)做到养成教育过程的兼容化
养成教育的兼容化,更强调教学目标与教学内容的兼容、教学结果与教学过程的兼容、教学手段与教学目标的兼容。教师需明确每一位学生的具体问题,并以此为导向,精准定位教育目标。且基于明确的方向,制定具体的教学内容与教学手段。教师需根据外显的具体行为,分析他们的道德意识。生成具有针对性的教学手段,帮助小学生改掉错误的行为习惯。尤其,教师需保证教育过程与教育结果的一致性。即在具体开展养成教育的过程中,需真正发挥不同教学手段的作用与功能,达到预期的养成结果与效果。切忌粗暴禁止与呵斥,导致小学生日益疏远教师,甚至为了迎合教师的愿望与诉求,在校内在行为上进行伪装。教师需将外在的行为规范深埋于小学生的道德意识中,在教师的正确、科学的引导下,形成稳定的良好品质。不管在任何地方,是否有人检查与监管,都能展现良好的行为习惯。教师在养成教育过程中,必须做到各项教育要素的兼容性、协调性与一致性,为小学生养成良好行为习惯提供有利条件。
(三)突显养成教育环境的人文化
环境对学生个体身心健康发展、良好行为的养成,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教师需注重突显养成教育环境的人文化特征,保证小学生愿意参与学校的各项活动。教师需充分发挥环境这一重要教育要素的作用与价值,使小学生在潜移默化当中获得良好的熏陶与影响。即教师可将三字经制作成生动、形象的图文,并将其粘贴到教师的墙壁上。这样, 小学生在日常的学习与课间休息中,都可无意识的阅读到其中具有良好行为引导性的句子。同时,教师需利用好小学生善于模仿的特点,在校园与班级的明面位置设置“LED”,定期上传具有正确引导性的视频宣传片等。小学生在长期观看与模仿的过程中,可逐渐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例如,教师将正确的言谈举止、写字与阅读的规范化标准、见长辈到招呼的形式等,制作成具有一定趣味性的视频动画,使学生在观看的过程中,能在思想深处形成深刻的影响。以良好的道德意识为导向,使小学生在既定的情境中展现出符合标准的行为习惯。此外,教师需加强校容校貌的规范建设,为养成教育目标的实现提供更多的促进因子。且教师需对班级、校园环境进行科学的优化,确保其展现出有趣、轻松、美好、干净、严肃的特征。基于这样的养成教育环境,既要使小学生意识到教育的严肃性、权威性,还需确保他们积极、自主配合与实践教师的要求。
关键词: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养成教育
面向小学生开展的德育教育、文明行为训练等,是帮助教育对象养成良好行为习惯的基础与前提。小学生思想行为素质的科学培养,需依托在优质、健康的教学环境,并受教学行为与教学思想的影响。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是小学生建立健全人格的关键,更是关乎学生整个人生发展路径。而关于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实践研究,教育工作者必须切实关注学生个体身心成长规律,且认识到养成教育的重要性,以此加强养成教育建设,逐渐形成科学的教学策略。
一、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养成的关键要素
(一)教学行为要素
教师的行为举止,会对小学生良好行为的养成产生直接影响。教师应不断规自身行为,最大程度发挥言传身教的作用与价值,为小学生树立正面、积极、健康的示范榜样。从某种角度来说,教学行为要素是整个养成教育的关键。即无论是教师自身的言行举止,还是所制定与实施的教学手段,都关联到最终的教学结果。
(二)教学环境要素
教学环境要素,会对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起到潜移默化熏陶的作用。小学生大部分时间都是在班级度过的,基于知识的讲解与探讨活动,使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间形成微妙的关系。教师若不能创建优质、健康的教学环境,将无法有序、和谐的开展教学活动。甚至,班级乃至校园中的人文景观、标语等,都会在无形之中影响着小学生的道德意识与行为。
二、小学生良好行為习惯养成基本原则
(一)以人为本原则
面向小学生开展养成教育的过程中,教师需严格秉承以人为本的原则。注重收集与分析小学学习与成长的所有信息,并探析其产生错误行为背后的影响要素与根本原因。教师应以学生实际的问题为导向,制定养成教学内容与模式。不应过度体现教师的主观意识,将既定俗成的内容与要求,“填鸭式”的传授给学生。这样,既不利于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也无法保证教师按照预期实现教育目标。
(二)适应性原则
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受个体成长背景、性格特征的影响。教师应遵循适应性原则,制定适合每一为学生的指导方案与养成教育模式。教师应掌握学生个体间在思想与行为方面的差异性,并构建层次分明的教学措施。切忌过于强调养成教育的统一性,使用同一方式与方法开展养成教育。
(三)长期性原则
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是一项系统性、长期性的教育。教师不可操之过急,应循序渐进的进展引导与指导。以小学生为主体开展养成教育活动过程中,教师应做好长期打断。即将先进的教学理念贯穿到低、中、高三个不同的教育阶段中,并根据他们外显的异常行为,给予正确的引导与反馈。
三、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养成的有效策略
(一)保证养成教育内容的序列化
小学教育阶段,是学生认知能力、道德认识形成的关键阶段。教师必须注重教学行为的正确性,并能制定序列化的养成教育内容。教师需了解小学生道德认知、行为习惯的养成,具有一定的直接性与外在性。小学生易受到外作用力的诱导,并对他们认知世界、探索未知的意识形态带来直接性的影响。因此,教师需不断规范自身的言行举止,充分发挥榜样示范作用。而后,教师需以小学生身心成长特点、学习诉求、引发异常行为的关键要素为依据,融入具有可调节性、指导性、规范性的教学内容。即教师需引导小学生认识到个人与集体、教师、家庭、社会的关系,并明确的告知他们怎样做是对,何种言行是错。生成标准化、序列化的教学内容,使小学生清晰的了解自己该如何做。此外,教师需将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当做长期的教育工作来做,并认识到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不是一朝一夕可实现的。教师需常态化的开展养成教育,并及时改正小学生的不良行为,督促他们按照正确的方式去做。教师需保证小学生的知与行的一致性,并根据他们的具体行为特征与表现,有针对性的将行为准则与标准贯穿到低、中、高不同阶段的序列中,以此,避免教育成人化、形式化的问题,帮助小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二)做到养成教育过程的兼容化
养成教育的兼容化,更强调教学目标与教学内容的兼容、教学结果与教学过程的兼容、教学手段与教学目标的兼容。教师需明确每一位学生的具体问题,并以此为导向,精准定位教育目标。且基于明确的方向,制定具体的教学内容与教学手段。教师需根据外显的具体行为,分析他们的道德意识。生成具有针对性的教学手段,帮助小学生改掉错误的行为习惯。尤其,教师需保证教育过程与教育结果的一致性。即在具体开展养成教育的过程中,需真正发挥不同教学手段的作用与功能,达到预期的养成结果与效果。切忌粗暴禁止与呵斥,导致小学生日益疏远教师,甚至为了迎合教师的愿望与诉求,在校内在行为上进行伪装。教师需将外在的行为规范深埋于小学生的道德意识中,在教师的正确、科学的引导下,形成稳定的良好品质。不管在任何地方,是否有人检查与监管,都能展现良好的行为习惯。教师在养成教育过程中,必须做到各项教育要素的兼容性、协调性与一致性,为小学生养成良好行为习惯提供有利条件。
(三)突显养成教育环境的人文化
环境对学生个体身心健康发展、良好行为的养成,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教师需注重突显养成教育环境的人文化特征,保证小学生愿意参与学校的各项活动。教师需充分发挥环境这一重要教育要素的作用与价值,使小学生在潜移默化当中获得良好的熏陶与影响。即教师可将三字经制作成生动、形象的图文,并将其粘贴到教师的墙壁上。这样, 小学生在日常的学习与课间休息中,都可无意识的阅读到其中具有良好行为引导性的句子。同时,教师需利用好小学生善于模仿的特点,在校园与班级的明面位置设置“LED”,定期上传具有正确引导性的视频宣传片等。小学生在长期观看与模仿的过程中,可逐渐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例如,教师将正确的言谈举止、写字与阅读的规范化标准、见长辈到招呼的形式等,制作成具有一定趣味性的视频动画,使学生在观看的过程中,能在思想深处形成深刻的影响。以良好的道德意识为导向,使小学生在既定的情境中展现出符合标准的行为习惯。此外,教师需加强校容校貌的规范建设,为养成教育目标的实现提供更多的促进因子。且教师需对班级、校园环境进行科学的优化,确保其展现出有趣、轻松、美好、干净、严肃的特征。基于这样的养成教育环境,既要使小学生意识到教育的严肃性、权威性,还需确保他们积极、自主配合与实践教师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