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教学中审美教育的方法

来源 :未来英才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zhicong5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审美教育中,语文审美教育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语文具有其独有的语文美。如汉语言的音乐美,汉字的形意美,文章的结构美、意蕴美,文学作品中的形象美等等。那么,如何让学生较好地接受语文之美,提高学生的审美水平呢?本文就此进行了一些探讨。
  关键词:高中语文;审美;情感
  《语文课程标准》在课程的基本理念中即明确指出:“语文课程还应该重视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德、智、体、美的和谐发展。”可见,新课程中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是语文教学中的重要目标之一。那么,如何在具体的教学中较好地实现这一目标呢?语文教学离不开一个“美”字。美的文学作品是心灵的净化剂,它能使人忘却世俗的烦恼,如“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般,淡泊一切功名利禄,追求至高至善的精神境界。情感是人与动物的本质区别,是文章的灵魂,也是人的灵魂,没有感情的作品是苍白无力的作品。优秀文学作品是艺术家们用心灵雕刻而成的,凝聚着艺术家们对社会、对人生的关注,是他们独特而深刻的人生体验。语文学科的人文属性不是凭借简单直白的道德说教文字承载,而是借助于一篇篇熔自然美、生活美、情感美、艺术美、语言美等于一炉的有血有肉的文学作品表现出来的。具体地说,就是通过语文教材的课堂教学和课外活动等教學过程,教育学生感知、理解、鉴赏、评价美、进行美的创造,树立正确的审美观点,培养健康的审美情趣,形成崇高的审美理想。那么如何在初中新课程的语文课堂教学中,遵循教学规律,充分利用新教材优势,进行审美教育呢?
  一、加强课堂朗读,让学生感受语文之美
  语文学科审美教育主要是通过教学活动来完成的。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可以采用不同的方法和途径,但朗读对于语文课来说,是必不可少的一种环节。因此,在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中,加强课堂朗读,让学生通过朗读感受 语文之美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朗读是书面语言的有声化,具有移情的作用,能够激发学生美感,唤起内心的情愫。20世纪初,叶圣陶、朱自清等先生也对朗读这种吟诵方式推崇备至。叶圣陶先生说过:“激昂处还他个激昂,委婉处还他个委婉。”教师应充分发挥朗读对理解课文内容、发挥语言陶冶情感的作用。通过朗读发展学生的语言能力,具体地说,就是通过朗读不仅使学生体会语言文字的韵律美,同时把语言文字化作鲜明的视觉形象再现在学生面前,刺激学生 自觉地进行审美判断,真切地感受到作品的情韵和气势,唤起学生的想象,激发学生情感中真、善、美的因素,让学生与作者、与文章产生共鸣,情感得到美的感召和升华。从而怡情怡性,自觉接受语文美感教育。
  如诵读《山中访友》,让学生一边美读一边想象,置身于作品的意境之中,然后诱導学生找出想象奇特的段落和句子来品析。又如诵读《春》的“春草图”时,轻读“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这样就能表现出不经意春草已悄然而出的情景,感受到春天那种生机盎然的气息。新教材中有许多美文,《济南的冬天 》《荷塘月色》《荷花淀》《滕王阁序》《阿房宫赋》等等名篇佳作,只有通过反复的朗读,美读,直至背诵,烂熟于心,语言的分寸感、畅达感、情味感、美感才能更好地奔涌而来,学生才能更好的获得情感审美体验。
  二、设置教学情境,让学生领悟语文之美
  语文教材是以语言材料建构而成的。语言就其总体作用而言可以分为认识性语言和情感性语言。语文学科美育在一般情况下凭借情感性语言进行,这一类语言不只包括形象描述语言,而且也包括议论抒情语言。“寡情即无鉴赏力”,激发情感便是美育的主要中介。因此,在高中语文教学中通过设置教学情境激发学生情感,让学生领悟语文之美 非常必要。
  在赏析朱自清的《背影》时,我先让学生边欣赏罗中立的油画《父亲》,边听歌颂父爱的歌曲《父亲》,从油画中父亲那深深的皱纹中,从音乐中歌手那充满感伤的歌声中,学生回忆父母对自己的点滴关爱,然后提出这样的问题:“‘背影’只是一个表象,表达的‘父爱’也是浅层的父子情深,是人之常情,朱自清为何时隔八年才写呢?父亲如此钟爱儿子,是人之常情,还是另有理由呢?”问题的提出,便把读者带入特定的环境,渐渐地学生便能从事与情中找出深藏其中的“理”:祖母去世,父亲失业,光景惨淡中,儿子便成了父亲老境中唯一依靠和寄托,为了谋生,又不得不离开这依靠和寄托。依恋怜爱之情便会油然而生,审美情感由此得以诱发。
  三、激发审美想象,让学生欣赏语文之美??
  入选中学课本的散文许多都是字字珠玑、声情并茂的美文,字里行间蕴涵着丰富的美感。如何让学生获得这些美感呢?情感是人们追求真理的原动力,要培养学生追求美好事物的高尚情操,最有效的办法莫过于情感熏陶了。爱因斯坦曾说:“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所以,在情感审美过程中,必须在具体状貌和整体形态感知的基础上产生对先前相关、相似、相反的生活经历或感受的联想或产生这些方面的合理的新表象,才能使审美情感趋于深层。因此,我们需要激发审美想象,让学生欣赏语文之美。
  以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这首小令为例,前几句“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在这里,作者并没有直接诉说旅人的悲凉情怀,只是给读者提供了一幅秋野黄昏的画面,而这幅画面又是旅人内在情感存在的外在形式。因此,可先让学生进行再现想象,根据诗文提供的描述在审美主体的意识中构成一个具体的形象:在苍茫的暮色中,旅人看到那已经干枯的藤条攀附着老树,几只寒鸦缩立枝头;地上一曲清溪,清溪之上架着一座小小的木桥,不远处便是几间幽静的茅屋;一条苍凉的古道从脚下伸向远方,在萧瑟的西风中一匹瘦马驮着自己悄然踯躅??这与其说是秋野黄昏的现实之景,不如确切地说是旅人悲凉心绪下的心中之景。当这些荒凉萧瑟的景物呈现于学生眼前时,意识的触角也就自然地伸向了旅人的内心深处,深深地体味到了他那旅途的艰辛和他寂寞、孤独、悲凉的悠悠哀愁。
  由此可见,学生只有将他的知识、经验、情感通过想象负载到作者已经创造出的艺术画面上去,才能深刻理解作者内心的真实感受,才能体会到文中的美的所在。
  总之,语文作为一门人文性极强的学科,肩负着审美教育的重要使命。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利用教学过程中的有利条件,抓住学科特点,巧妙渗透,激发思维,并辅以灵活多样的教学手段,引导学生发现美、追求美,按美的标准和规律塑造自己的心灵,从而实现审美教育的目的。
其他文献
本文以相邻关系基本理论研究为基础,参考其他国家相邻关系立法规范和成功经验,结合我国立法中存在的问题和司法实践中遇到的具体问题,提出在我国应当如何在立法层面完善相邻
在新世纪初我国正式提出“走出去”战略后,几年来,我国企业“走出去”的主体是国有企业,尤其是中央级国有大企业.根据联合国发表的,截至2001年底,中国最大的12家跨国公司,主
全科医学在我国属于一类新兴的医学学科,全科医生是我们卫生医疗的基础保障.尽管我国各地政府、医学院校和相关医疗机构对于全科医生的培养进行了广泛探索,但是在中国的全科
摘 要:完善纪检监察审计监督体制,建立结构合理、配置科学、程序严密、制约有效的权力运行机制,从决策和执行等环节加强对权力的制约和监督,从而预防和遏制腐败现象。本文从纪检监察与审计工作在党风廉政建设中优势互补的关系入手,阐述了如何更好地在事前把关预防,把监督的关口前移,变事后监督为事前监督,变被动监督为主动防范,从而未雨绸缪,防患于未然。  关键词:党风廉政建设;监督;效率  我党在深化政治体制改革
新矿集团鄂庄煤矿以党的十八大精神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国家卫计委新形势下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提高群众实行计划生育的自觉性,进一步密切党群、干群关系,积极创造条件,把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纳入社区基层管理和服务体系。新时期计划生育居民自治是计划生育工作坚持国家指导和群众自愿相结合、行政工作与群众工作相结合、依法管理与民主管理相结合,充分发扬群众民主的一种制度创新。结合新矿集团鄂庄煤矿多年的工作经验:计划生
摘 要:如何提高高职院校教学质量是近年来随着高校的不断改革提出的需要迫切解决的问题。提高高职院校教学质量,为社会输送合格的技能型人才,是高职院校生存和发展的生命线,可持续发展的前提。  关键词:高职院校;教学质量;提高策略  教学质量是学校的生命,关系着一个学校的生存和发展。职业教育目前所面临困难是招生困难,生源质量差,由生源质量差,又导致教学质量差,就业难度大,招生困难更大,生源质量更差的恶性循
期刊
学生作文的形成是一种复杂的心理过程,它涉及注意、感知、记忆、想象、思维、情绪等多种心理活动.基于专题网站的小学习作教学,利用专题网站建构的便捷性、使用的高效性、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