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整本书阅读是提升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重要途径。随着语文教学理论与实践的不断深入,整本书阅读愈来愈受到师生重视。本文以番禺区石北中学为例,提出应在薄弱高中推动整本书阅读,并应用激发兴趣、培养习惯,重视经典、“读以致用”等策略,对薄弱学校走出整本书阅读的困境、提高学生的语文水平提供有效的指导。
关键词:薄弱高中;语文教学;整本书阅读
一、整本书阅读的提出
整本书阅读是课程的一种形态,它具有独立的价值。“读整本的书”是叶圣陶语文教育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1941年,叶圣陶在《论中学国文课程标准的修订》中就“读整本的书”提到,“把整本书作主体,把单篇短章作辅佐”,这是叶老第一次明确提出要读整本书,并有把读整本书作为语文教材的构想。1949年,《中学语文科课程标准》作了这样的表述:中学语文教材除单篇的文字外,兼采书本的一章一节,高中阶段兼采现代语的整本的书。不过,由于历史条件的限制,叶老的读整本的书的思想在当时并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也没有在实践中得到检验。2001年7月出版的《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在教学建议部分重提“整本书阅读”,“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读整本书再次被强调。
二、整本书阅读对薄弱高中学生的重要性
整本书阅读,对于语文基础不好的学生尤其重要。其重要性可从几个方面概括:
1. 培养阅读习惯
薄弱高中学生语文基础差,主要原因是学生缺乏阅读兴趣,没有养成阅读习惯。反过来说,要夯实学生语文基础,要从培养学生阅读兴趣、养成阅读习惯入手。一般而言,整本书篇幅长,容量大,易引发学生畏难情绪。倘若学生能读整本书,且有阅读整本书的兴趣,阅读单篇短章便不在话下。叶圣陶在《论中学国文课程标准的改订》一文中强调,除了选读各体各派的单篇短章之外,要指导学生读“整本的书”,只有读“整本的书”才能使“养成读书习惯”的目标真正落到实处。从叶老的话中,我们可以发现,读整本书是培养学生阅读习惯的不二法门。
2. 提升思维品质
阅读可提升学生思维品质,是毋庸置疑的,阅读大部头的整本书在培养学生思维品质方面有独到优势。叙述类的整本書往往有复杂的人物关系,如马尔克斯的《百年孤独》,所写故事时空跨度大,人物涉及家族好几代人,且人名相似,一般读者读第一遍时如坠五里雾中,倘若尝试梳理书中人物关系,便有利于培养思维的条理性。至于说理类的整本书,往往有严谨且繁复的逻辑体系,读此类书,有利于培养学生思维的缜密性。另外,经典的大部头作品历时久远,其中所涉及的价值观与当下普世性的价值观大相径庭,学生倘若转换角度思考其中的人与事,有利于提升思维的批判性。如《水浒传》迷恋杀戮,李逵劫法场,挥起板斧,排头杀过去,常常让读者深陷快意恩仇的情绪中。倘若站在现代法治的立场上去思考,便会重塑生命观和复仇观。阅读是一种对话,整本书可谈论更宽广、更深邃的话题,加大了思考的广度、密度和难度,因此,它更有利于培养学生思维能力。
3. 完善学生人格
叶圣陶老先生也曾说:“整本书阅读可以发展语言,锻炼思维,强健精神,提高境界。”学生在获得语言的过程中,发现自己,获得自己。通过阅读,丰富语文的各种素养,完善自我人格。可以说,学生发展语言的过程,就是获得新的生命的过程。学生为了人生境界的提升,为了生命的完美而进行阅读。换言之,整本书阅读能够提升学生的人生境界,为学生的精神成长、人格养成奠基。
三、整本书阅读在薄弱高中的现状
我校是一所薄弱高中,近几年中招,我校为录取志愿中的最后一个批次,且连续多年需启动补录才能完成录取计划。在读学生大部分语文基础比较差,语文水平参差不齐,学生阅读习惯尚未养成。整本书阅读存在许多问题,具体表现如下:
1. 学校无阅读促进的机制,缺少阅读氛围
整本书阅读状况堪忧,这与成人世界营造的阅读氛围相关。但作为素质教育主阵地的学校,应当责无旁贷,担负起培育阅读氛围的责任。前几年,我校推进阅读的机制严重缺失,在考试压力较大的现实情境下,我们经常可以见到与课外阅读相关的一个现象,即语文老师“搭台”,其他学科教师“拆台”的现象。语文老师推荐给学生的课外书,往往被其他学科老师视为闲书,最后落得被没收的悲惨结局。
2. 重视课内教材单篇阅读,忽视课外整本书阅读
大部分学生(包括个别老师)较重视课内教材阅读。在他们看来,课内教材阅读才是真正意义上的阅读。而只有重视了课内教材阅读,才能获得系统的语文知识和技能,在各类考试中才不至于“栽跟头”。这种重视是应该的,但是我们应该看到课内教材阅读是有弊端的。课内阅读具有时限性,每周都在固定的时间内进行,而且为期很短。由于时间很短因而在阅读的数量上没有保证,再加上目前大多数课堂上都是“含英咀华”,所以阅读的量毕竟是有限的。再由于受教学大纲、教学内容、教学目的的限制,课内阅读的要求往往是统一的。尽管有的教师也设法“因材施教”,但毕竟难以照顾到每个学生的细微差别。又因为课内阅读与考试有直接关系,功利性极强,学生的阅读大多带有勉强性。许多中学生(或个别老师)看不到上述种种弊端,一味依赖课内阅读,忽视课外整本书阅读。
3. 重阅读结果,轻阅读过程
在整本书阅读教学中,我校部分教师操作方法通常分为两种:一是弃置不顾型,即对整本书阅读不闻不问,不对学生提出阅读要求;二是抓两头轻过程型,即阅读前布置阅读任务义正辞严,阅读中做甩手掌柜,指导督促缺位,阅读后召开读书会,展示学生阅读成果,场面热热闹闹。第二种类型相比于第一种,是一种伟大的进步,但也存在不少问题,如过程指导与监控不到位,导致学生有孤立无援之感,如漫长旅途中的孤身探险,阅读质量低下;导致学生阅读的激情之火容易熄灭,滋生倦怠感,无法完成整本书阅读。又如阅读成果展示形式单一,无非为读后感交流、故事细节判断、人物形象分析等。这样的交流,教师似乎旨在判断学生是否读过文本,不能把读书交流当成文本的一次再创造,因此不能挑战学生的智慧,无法让学生的阅读变为“悦读”,自然也不利于激发学生阅读下一本书的热情。 四、推进整本书阅读的举措
(一)构建学校閱读促进机制,营造阅读氛围
1. 凝聚共识,齐抓共读
笔者认为,培养学生阅读兴趣和习惯并非只是语文老师的责任,当然语文学科教师要率先冲锋陷阵,其他学科教师也应携手共创阅读景观。在笔者与同科组老师的鼓励与呼吁之下,我校从三年前开始,倡导师生共读一本书活动,要求各学科教师根据学科特点,选择一本书推荐给学生,共读共赏。从此改变了过去语文老师推荐学生读“闲书”、其他科任教师没收“闲书”的尴尬局面。学校图书馆也新购了名著,并在校园内建起多处开放式图书柜。校园内处处有书,学生随时可读。学校也每年组织读书节活动,并构建了推进读书活动的各项机制,其中包括对“读书种子”(包括师生)的奖励。
2. 示范引领,督促后进
师生共读一本书,老师“下水”示范,优秀学生心得引领。在整本书阅读中,学生表现认真、态度好的,教师要当众表扬;学生写得好的读书心得、读书笔记不仅要让学生本人与全班同学分享,还要展示出来,激励其他同学,引领不爱看书的同学。每周一的语文课,课前5分钟,语文老师都要让学生讲解书中内容,分享读书心得。每周一课间操国旗下讲话,年级推荐一名学生,分享自己的读书感悟,营造积极的阅读氛围。
(二)重视经典,旨在兴趣培养
薄弱高中的学生必须重视经典阅读,其必要性有二:一是经典本身的价值。经典作品内涵丰富,育人价值大,对薄弱高中绝大多数“腹中空空”、从未读完“整本书”的学生而言,将成为他们精神成长的奠基之物。二是薄弱高中与重点高中面对同样的高考,学业压力更大,用于阅读的时间被挤压,有限的时间只能用来阅读精品。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整本书阅读要将兴趣培养放在首位,没有兴趣,整本书阅读便是一句空话,故阅读推进的全程以兴趣培育为核心。
一是读前兴趣激发。读前教师要慎选读物。那么如何选择经典作品呢?我们曾经也像别的学校一样,学生才上高一,便要求其阅读《红楼梦》《三国演义》等名著,但收效甚微。原因是学生没兴趣,也难过文字关。后来我们便开始寻找有趣味的经典作品,我们发现《鲁滨孙漂流记》(此书是义务教育阶段课标要求阅读的名著,但据问卷调查,我班学生读过此书的仅3人)是启动整本书阅读的不二之选。首先该书在世界名著榜上总占有一席之地,其经典地位不可撼动。其次是本书是一部历险小说,极易让好奇心与冒险精神蓬勃生长的高中生产生共鸣。再次,此书可浅读,也可深读,阅读水平参差不齐的学生均能在阅读中受益。鲁滨孙在荒岛上生活了二十八年,在绝望与希望中徘徊,在生死间穿梭,每天深思,追问生死、文明、宗教与灵魂等,简单的故事,却引发了哲理思考。在学生读前,教师要安排有趣的导读,以激发学生欲探究竟的渴望。
二是读中兴趣维持。整本书阅读过程一般比较漫长,耐不住寂寞的学生易将书束之高阁,教师要适时安排写、说、辩、画、演等趣味性的活动,让学生持续阅读,使之欲罢不能。譬如笔者在学生阅读《鲁滨孙漂流记》时设置了如下的系列活动,以维持学生阅读兴趣。
写:如何看待鲁滨孙在荒岛上的自我安慰?请你以他的家人的角度,写一封信给他。
说:以星期五为视角,说一说故事情节。
辩:鲁滨孙该不该以那种方式活着?
画:假设你是一位导游,请画一幅荒岛图,并配以旅游攻略的文字。
这些活动,既能维系学生阅读兴趣,又能检查、督促学生阅读,收到一箭双雕之效。当然,这些活动的设置,要考虑其趣味性;也要考虑其创新性,如今网络神通广大,不能给少数“懒汉”开方便之门。教师不可对学生要求过高,不必苛求字字读懂,句句较真,不拘泥一字一句,读得开心就好。正如北大语文教育研究所所长温儒敏所说,学生要“连滚带爬”地快读。
三是读后兴趣强化。强化阅读兴趣要抓好三点,其一是开好读后小结会,充分展示学生阅读成果,使每一位学生获得成功感;其二是推荐另一本有趣的读物,开启新的阅读旅程。其三是引导读用结合。教师要引导学生将所读之书在写作、说话、辩论等语文学习活动中应用起来,即转化成自身表达资源。
(三)重视过程,“读以致用”
推动整本书阅读关键在于过程。教师要做好几项工作:一是读法指导,特别是速读指导。二是读书笔记做法指导,特别是批注法指导。三是阅读过程监控,掌控阅读进度,检查阅读情况。监控要在有形与无形中找平衡点,如上文所示的例子,在《鲁滨孙漂流记》阅读过程中设置系列活动,既维系阅读兴趣,又检查阅读进度,推动阅读进程。四是个别指导,适时解答学生在阅读过程中碰到的问题。要做好以上各项工作,前提是教师自己要读透文本。笔者听了几堂整本书读书小结会,发现老师对文本不熟悉,更不必说深刻的阅读体验。故教师在阅读指导中只是隔靴搔痒,师生与文本无法产生高质量对话。
“学以致用”是我国传统中务实的学习观,整本书阅读亦不例外,要与运用结合起来,要从经典中学写作技法,如曹雪芹是如何塑造《红楼梦》中的主人公的?学生通过阅读,很快找到主人公是贾宝玉和林黛玉。那么你觉得他俩身体那个部位最美呢?有学生认为是身材,有学生认为是眼睛……教师引导学生用实例说话,如贾宝玉“天然一段风骚,全在眉梢;平生万种情思,悉堆眼角”;林黛玉“两弯似蹙非蹙罥烟眉,一双似喜非喜含情目”。学生看了也觉得是眼睛最美,这是一种什么描写方法?学生恍然大悟,马上得知画龙点睛法。
五、在薄弱高中推动整本书阅读取得的成效
近两年,我校整本书阅读取得一定成效,首先表现在学生课外阅读量明显高于往届学生。笔者所教学生两个学年基本读完了《鲁滨孙漂流记》《巴黎圣母院》《平凡的世界》《围城》《红楼梦》《三国演义》,少数优秀学生所读名著超过十本。其次,学生读书笔记量明显增大,每读一本名著,读书笔记不少于5篇。再次,学生阅读兴趣明显增强,从校图书馆统计数据来看,图书借阅量高往年30多个百分点。读写量的增加,扩大了学生视野,加大了语言运用的训练量,促成了学生语文素养的提升。
参考文献:
[1]董菊初.叶圣陶语文教育思想概论[M].北京:开明出版社,1998.
[2]叶圣陶.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上册)[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0.
[3]陈兴才.思辨读写教学设计及其价值分析[J].语文学习,2016(06).
[4]郑桂华.整本书阅读:应为和可为[J].语文学习,2016(07).
关键词:薄弱高中;语文教学;整本书阅读
一、整本书阅读的提出
整本书阅读是课程的一种形态,它具有独立的价值。“读整本的书”是叶圣陶语文教育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1941年,叶圣陶在《论中学国文课程标准的修订》中就“读整本的书”提到,“把整本书作主体,把单篇短章作辅佐”,这是叶老第一次明确提出要读整本书,并有把读整本书作为语文教材的构想。1949年,《中学语文科课程标准》作了这样的表述:中学语文教材除单篇的文字外,兼采书本的一章一节,高中阶段兼采现代语的整本的书。不过,由于历史条件的限制,叶老的读整本的书的思想在当时并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也没有在实践中得到检验。2001年7月出版的《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在教学建议部分重提“整本书阅读”,“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读整本书再次被强调。
二、整本书阅读对薄弱高中学生的重要性
整本书阅读,对于语文基础不好的学生尤其重要。其重要性可从几个方面概括:
1. 培养阅读习惯
薄弱高中学生语文基础差,主要原因是学生缺乏阅读兴趣,没有养成阅读习惯。反过来说,要夯实学生语文基础,要从培养学生阅读兴趣、养成阅读习惯入手。一般而言,整本书篇幅长,容量大,易引发学生畏难情绪。倘若学生能读整本书,且有阅读整本书的兴趣,阅读单篇短章便不在话下。叶圣陶在《论中学国文课程标准的改订》一文中强调,除了选读各体各派的单篇短章之外,要指导学生读“整本的书”,只有读“整本的书”才能使“养成读书习惯”的目标真正落到实处。从叶老的话中,我们可以发现,读整本书是培养学生阅读习惯的不二法门。
2. 提升思维品质
阅读可提升学生思维品质,是毋庸置疑的,阅读大部头的整本书在培养学生思维品质方面有独到优势。叙述类的整本書往往有复杂的人物关系,如马尔克斯的《百年孤独》,所写故事时空跨度大,人物涉及家族好几代人,且人名相似,一般读者读第一遍时如坠五里雾中,倘若尝试梳理书中人物关系,便有利于培养思维的条理性。至于说理类的整本书,往往有严谨且繁复的逻辑体系,读此类书,有利于培养学生思维的缜密性。另外,经典的大部头作品历时久远,其中所涉及的价值观与当下普世性的价值观大相径庭,学生倘若转换角度思考其中的人与事,有利于提升思维的批判性。如《水浒传》迷恋杀戮,李逵劫法场,挥起板斧,排头杀过去,常常让读者深陷快意恩仇的情绪中。倘若站在现代法治的立场上去思考,便会重塑生命观和复仇观。阅读是一种对话,整本书可谈论更宽广、更深邃的话题,加大了思考的广度、密度和难度,因此,它更有利于培养学生思维能力。
3. 完善学生人格
叶圣陶老先生也曾说:“整本书阅读可以发展语言,锻炼思维,强健精神,提高境界。”学生在获得语言的过程中,发现自己,获得自己。通过阅读,丰富语文的各种素养,完善自我人格。可以说,学生发展语言的过程,就是获得新的生命的过程。学生为了人生境界的提升,为了生命的完美而进行阅读。换言之,整本书阅读能够提升学生的人生境界,为学生的精神成长、人格养成奠基。
三、整本书阅读在薄弱高中的现状
我校是一所薄弱高中,近几年中招,我校为录取志愿中的最后一个批次,且连续多年需启动补录才能完成录取计划。在读学生大部分语文基础比较差,语文水平参差不齐,学生阅读习惯尚未养成。整本书阅读存在许多问题,具体表现如下:
1. 学校无阅读促进的机制,缺少阅读氛围
整本书阅读状况堪忧,这与成人世界营造的阅读氛围相关。但作为素质教育主阵地的学校,应当责无旁贷,担负起培育阅读氛围的责任。前几年,我校推进阅读的机制严重缺失,在考试压力较大的现实情境下,我们经常可以见到与课外阅读相关的一个现象,即语文老师“搭台”,其他学科教师“拆台”的现象。语文老师推荐给学生的课外书,往往被其他学科老师视为闲书,最后落得被没收的悲惨结局。
2. 重视课内教材单篇阅读,忽视课外整本书阅读
大部分学生(包括个别老师)较重视课内教材阅读。在他们看来,课内教材阅读才是真正意义上的阅读。而只有重视了课内教材阅读,才能获得系统的语文知识和技能,在各类考试中才不至于“栽跟头”。这种重视是应该的,但是我们应该看到课内教材阅读是有弊端的。课内阅读具有时限性,每周都在固定的时间内进行,而且为期很短。由于时间很短因而在阅读的数量上没有保证,再加上目前大多数课堂上都是“含英咀华”,所以阅读的量毕竟是有限的。再由于受教学大纲、教学内容、教学目的的限制,课内阅读的要求往往是统一的。尽管有的教师也设法“因材施教”,但毕竟难以照顾到每个学生的细微差别。又因为课内阅读与考试有直接关系,功利性极强,学生的阅读大多带有勉强性。许多中学生(或个别老师)看不到上述种种弊端,一味依赖课内阅读,忽视课外整本书阅读。
3. 重阅读结果,轻阅读过程
在整本书阅读教学中,我校部分教师操作方法通常分为两种:一是弃置不顾型,即对整本书阅读不闻不问,不对学生提出阅读要求;二是抓两头轻过程型,即阅读前布置阅读任务义正辞严,阅读中做甩手掌柜,指导督促缺位,阅读后召开读书会,展示学生阅读成果,场面热热闹闹。第二种类型相比于第一种,是一种伟大的进步,但也存在不少问题,如过程指导与监控不到位,导致学生有孤立无援之感,如漫长旅途中的孤身探险,阅读质量低下;导致学生阅读的激情之火容易熄灭,滋生倦怠感,无法完成整本书阅读。又如阅读成果展示形式单一,无非为读后感交流、故事细节判断、人物形象分析等。这样的交流,教师似乎旨在判断学生是否读过文本,不能把读书交流当成文本的一次再创造,因此不能挑战学生的智慧,无法让学生的阅读变为“悦读”,自然也不利于激发学生阅读下一本书的热情。 四、推进整本书阅读的举措
(一)构建学校閱读促进机制,营造阅读氛围
1. 凝聚共识,齐抓共读
笔者认为,培养学生阅读兴趣和习惯并非只是语文老师的责任,当然语文学科教师要率先冲锋陷阵,其他学科教师也应携手共创阅读景观。在笔者与同科组老师的鼓励与呼吁之下,我校从三年前开始,倡导师生共读一本书活动,要求各学科教师根据学科特点,选择一本书推荐给学生,共读共赏。从此改变了过去语文老师推荐学生读“闲书”、其他科任教师没收“闲书”的尴尬局面。学校图书馆也新购了名著,并在校园内建起多处开放式图书柜。校园内处处有书,学生随时可读。学校也每年组织读书节活动,并构建了推进读书活动的各项机制,其中包括对“读书种子”(包括师生)的奖励。
2. 示范引领,督促后进
师生共读一本书,老师“下水”示范,优秀学生心得引领。在整本书阅读中,学生表现认真、态度好的,教师要当众表扬;学生写得好的读书心得、读书笔记不仅要让学生本人与全班同学分享,还要展示出来,激励其他同学,引领不爱看书的同学。每周一的语文课,课前5分钟,语文老师都要让学生讲解书中内容,分享读书心得。每周一课间操国旗下讲话,年级推荐一名学生,分享自己的读书感悟,营造积极的阅读氛围。
(二)重视经典,旨在兴趣培养
薄弱高中的学生必须重视经典阅读,其必要性有二:一是经典本身的价值。经典作品内涵丰富,育人价值大,对薄弱高中绝大多数“腹中空空”、从未读完“整本书”的学生而言,将成为他们精神成长的奠基之物。二是薄弱高中与重点高中面对同样的高考,学业压力更大,用于阅读的时间被挤压,有限的时间只能用来阅读精品。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整本书阅读要将兴趣培养放在首位,没有兴趣,整本书阅读便是一句空话,故阅读推进的全程以兴趣培育为核心。
一是读前兴趣激发。读前教师要慎选读物。那么如何选择经典作品呢?我们曾经也像别的学校一样,学生才上高一,便要求其阅读《红楼梦》《三国演义》等名著,但收效甚微。原因是学生没兴趣,也难过文字关。后来我们便开始寻找有趣味的经典作品,我们发现《鲁滨孙漂流记》(此书是义务教育阶段课标要求阅读的名著,但据问卷调查,我班学生读过此书的仅3人)是启动整本书阅读的不二之选。首先该书在世界名著榜上总占有一席之地,其经典地位不可撼动。其次是本书是一部历险小说,极易让好奇心与冒险精神蓬勃生长的高中生产生共鸣。再次,此书可浅读,也可深读,阅读水平参差不齐的学生均能在阅读中受益。鲁滨孙在荒岛上生活了二十八年,在绝望与希望中徘徊,在生死间穿梭,每天深思,追问生死、文明、宗教与灵魂等,简单的故事,却引发了哲理思考。在学生读前,教师要安排有趣的导读,以激发学生欲探究竟的渴望。
二是读中兴趣维持。整本书阅读过程一般比较漫长,耐不住寂寞的学生易将书束之高阁,教师要适时安排写、说、辩、画、演等趣味性的活动,让学生持续阅读,使之欲罢不能。譬如笔者在学生阅读《鲁滨孙漂流记》时设置了如下的系列活动,以维持学生阅读兴趣。
写:如何看待鲁滨孙在荒岛上的自我安慰?请你以他的家人的角度,写一封信给他。
说:以星期五为视角,说一说故事情节。
辩:鲁滨孙该不该以那种方式活着?
画:假设你是一位导游,请画一幅荒岛图,并配以旅游攻略的文字。
这些活动,既能维系学生阅读兴趣,又能检查、督促学生阅读,收到一箭双雕之效。当然,这些活动的设置,要考虑其趣味性;也要考虑其创新性,如今网络神通广大,不能给少数“懒汉”开方便之门。教师不可对学生要求过高,不必苛求字字读懂,句句较真,不拘泥一字一句,读得开心就好。正如北大语文教育研究所所长温儒敏所说,学生要“连滚带爬”地快读。
三是读后兴趣强化。强化阅读兴趣要抓好三点,其一是开好读后小结会,充分展示学生阅读成果,使每一位学生获得成功感;其二是推荐另一本有趣的读物,开启新的阅读旅程。其三是引导读用结合。教师要引导学生将所读之书在写作、说话、辩论等语文学习活动中应用起来,即转化成自身表达资源。
(三)重视过程,“读以致用”
推动整本书阅读关键在于过程。教师要做好几项工作:一是读法指导,特别是速读指导。二是读书笔记做法指导,特别是批注法指导。三是阅读过程监控,掌控阅读进度,检查阅读情况。监控要在有形与无形中找平衡点,如上文所示的例子,在《鲁滨孙漂流记》阅读过程中设置系列活动,既维系阅读兴趣,又检查阅读进度,推动阅读进程。四是个别指导,适时解答学生在阅读过程中碰到的问题。要做好以上各项工作,前提是教师自己要读透文本。笔者听了几堂整本书读书小结会,发现老师对文本不熟悉,更不必说深刻的阅读体验。故教师在阅读指导中只是隔靴搔痒,师生与文本无法产生高质量对话。
“学以致用”是我国传统中务实的学习观,整本书阅读亦不例外,要与运用结合起来,要从经典中学写作技法,如曹雪芹是如何塑造《红楼梦》中的主人公的?学生通过阅读,很快找到主人公是贾宝玉和林黛玉。那么你觉得他俩身体那个部位最美呢?有学生认为是身材,有学生认为是眼睛……教师引导学生用实例说话,如贾宝玉“天然一段风骚,全在眉梢;平生万种情思,悉堆眼角”;林黛玉“两弯似蹙非蹙罥烟眉,一双似喜非喜含情目”。学生看了也觉得是眼睛最美,这是一种什么描写方法?学生恍然大悟,马上得知画龙点睛法。
五、在薄弱高中推动整本书阅读取得的成效
近两年,我校整本书阅读取得一定成效,首先表现在学生课外阅读量明显高于往届学生。笔者所教学生两个学年基本读完了《鲁滨孙漂流记》《巴黎圣母院》《平凡的世界》《围城》《红楼梦》《三国演义》,少数优秀学生所读名著超过十本。其次,学生读书笔记量明显增大,每读一本名著,读书笔记不少于5篇。再次,学生阅读兴趣明显增强,从校图书馆统计数据来看,图书借阅量高往年30多个百分点。读写量的增加,扩大了学生视野,加大了语言运用的训练量,促成了学生语文素养的提升。
参考文献:
[1]董菊初.叶圣陶语文教育思想概论[M].北京:开明出版社,1998.
[2]叶圣陶.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上册)[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0.
[3]陈兴才.思辨读写教学设计及其价值分析[J].语文学习,2016(06).
[4]郑桂华.整本书阅读:应为和可为[J].语文学习,2016(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