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半人高的野草里“种着”两间仅存的旧砖房,小屯如今唯一的住户、旧砖房的主人郭丽华望着不远处被风吹皱的湖面,回忆起14年前被迫举屯搬迁“逃亡”时的狼狈往事。脚下几十米外,当年被风沙抹平的土坯房旧址上,如今赫然生长着一片郁郁葱葱的杨树,无声地见证着这片土地因生态致贫、又靠生态脱贫的救赎之路。
毁灭记:生态“癌变”戴上“穷帽子”
这里是黑龙江省杜尔伯特蒙古族自治县(下称杜蒙县)。那个从地图上消失了的村屯名叫程地房子。
因为水肥草美、鹤翔云舒,这里曾经是成吉思汗世孙的封地。
20世纪20年代,一个来自中原的程姓家族在这里停下了逃荒的脚步。他们靠游牧渔猎丰衣足食,家丁日渐兴旺。但在70多年之后,因风沙侵蚀难以生存,程地房子32户、109口人被迫“落荒而去”,小村被风沙湮没。
杜蒙縣地处我国最大沙地科尔沁沙地边缘,素有黑龙江省“西北风口”之称。程地房子是其陷入生态危机的一个缩影。
据杜蒙县志记载,1979年,县域内83万亩湖泊几近干涸,盐碱地大面积增加。2000年起,域内的扎龙湿地连发大火,北归的群鹤一时间失去了栖身的家园。
生态报复步步紧逼、恶性循环,赖以支撑的农牧渔业连遭重创。“风刨沙埋,春种最多要种三茬,1亩地打500斤粮就算大丰收,最差的时候只收15斤,绝产田随处可见。”58岁的老汉孙才说起当年的苦日子欷歔不已。杜蒙县渔业部门数据显示,2002年,连环湖区渔业产量从以前的4000吨下降到1000多吨,不少渔场被迫停产。20世纪末起,这里被评定为“国家级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戴上了沉重的“穷帽子”。
重生记:找回“命根子”向大自然“还账”
面对这张“巨额罚单”,杜蒙县人痛定思痛:这个账,必须还。于是,他们在全省率先实施草原禁牧并退耕还草,通过草原承包和圈舍饲养休养生息恢复元气。
“每户负责固定的草场,限供16头牛,从散牧改为打草回家喂养,使过度放牧得到根本扭转。”杜蒙县一心乡永胜村党支部书记刘富贵说。
管住牲畜“一把刀(嘴)、四把锹(蹄子)”的肆意破坏,草原变绿了,饲料也充足了。截至2015年底,杜蒙县的草原面积恢复到339万亩,草原覆盖率恢复到80%以上,干草平均亩产量由50公斤提高到150公斤。
植树造林,是当地防风固沙的另一场“绿色革命”。2001年开始,堵住“西北风口”的生态工程正式启动,从规模造林到精细造林,从见缝插绿到村屯绿化,一道绵延近百公里、宽5~25公里的“绿色长廊”成为一道壮丽的风景线。“那时候成天成宿吃住在山上,满嘴沙子,就为把树种活。”郭丽华家在全屯生态搬迁半年后又回到村里,成为死磕风沙的最后“生态钉子户”。她说,过去只能穿秋衣不敢穿衬衫,一是怕冷风钻,二是太脏洗不过来。而如今,满大街都是白衬衫。
当地气象部门对1996~2005年和2006~2015年的数据对比显示:后10年平均每年5级以上大风、扬沙、沙尘暴天气比前10年分别减少40天、43天和3天,年均降雨量增加84毫米。
面对“干旱”这根压垮生态的最后一根稻草,杜蒙县借力省里水利部门支持,倾囊投入,开通了多项水系连通、生态补水工程。如今,小船在雾气蒙蒙的连环湖上悠然前行,水面上不时可见鱼跃潜游。据统计,全县水域面积已恢复到205万亩,占黑龙江省湖泊储蓄量的34%,栖息鱼类超过60种,连对生态最为“挑剔”的白鹭也在此栖息。
在连环湖渔场,多年前名噪一时的“中国首个国际水禽狩猎区”早已关闭。生态红利在“绿色银行”不断变现,杜蒙县在2014年成功甩掉了“穷帽子”,不再列入国家扶贫工作重点县。
寻金记:咬定“金不换”方得绿水青山“换金山”
杜蒙县人对重新培植的绿色充满了虔诚的敬畏与呵护,绿水青山再次成为这里的金字招牌。
看着越来越多的游客在村旁景区湖边流连忘返,34岁的吴秀敏返乡在东吐莫村办起了“农家乐”。
“饭桌上的鸡鸭鹅都是自家养的,菜是自家种的。最火的时候,一天要接待100多人。”吴秀敏边上网边自豪地问笔者,“夏天就在村边湖里洗澡,闻着清香的鲜草味道,抬头就能看到满天的星星,你在城里不也羡慕咱?”
这样的“农家乐”,在东吐莫村已有10家,生态旅游业让大伙的腰包鼓了起来。
温德沟村“扶贫对象”刘贵也是绿色的受益者。通过政府联系订单,他靠有机肥和手工锄草在自家菜园种植的小米居然卖到每斤12元,600斤小米给家里带来7000多元的收入。“离水近,最见不得化肥和农药。我们的种植业打的是有机牌。”杜蒙县连环湖镇副书记张洪艳说。
乡野的绿色到处绽放着灿烂的金光。通过“秋储冬卖”的反季节销售,合光村村民提恩旺经营的湿地野生鱼最远卖到湖北省,笑得合不拢嘴的他一直不肯透露收入这个“秘密”。不过,在哈尔滨最繁华的哈达农贸市场上,“杜蒙连环湖鱼”已是最受顾客青睐的品牌之一。尤其是连环湖养殖的大银鱼,目前已经占全国市场份额的三分之一。
让绿水青山变成金山银山,更需要守好底色。为推动生态建设常态化,杜蒙县依据自治县的立法权,累计出台了11部生态环保相关条例,并在全省范围内率先开展生态审计,重点审查造林绿化、水土保持等33项指标。
夕阳西下,在大片的湿地上,芦苇荡随风摇曳,泛着金黄。不久之后,这些每年倔强生长的野苇和蒲草就会被编成苇席、制成篮子、加工成筐,远销南方甚至海外。已经61岁的一心乡村民王占山正在学习这门手艺,他希望在蒲团上编上“泰康”两个字。
历史上,杜蒙县的另一个名字就是“泰康”。如今,名字虽然改了,但人们对国泰民康的美好愿景依旧,对绿色发展的自信和期许依然。湖面渔船上正在下网的郭丽华自编的歌声远远传来:“绿水青山金不换(呦),金山银山在眼前……”
毁灭记:生态“癌变”戴上“穷帽子”
这里是黑龙江省杜尔伯特蒙古族自治县(下称杜蒙县)。那个从地图上消失了的村屯名叫程地房子。
因为水肥草美、鹤翔云舒,这里曾经是成吉思汗世孙的封地。
20世纪20年代,一个来自中原的程姓家族在这里停下了逃荒的脚步。他们靠游牧渔猎丰衣足食,家丁日渐兴旺。但在70多年之后,因风沙侵蚀难以生存,程地房子32户、109口人被迫“落荒而去”,小村被风沙湮没。
杜蒙縣地处我国最大沙地科尔沁沙地边缘,素有黑龙江省“西北风口”之称。程地房子是其陷入生态危机的一个缩影。
据杜蒙县志记载,1979年,县域内83万亩湖泊几近干涸,盐碱地大面积增加。2000年起,域内的扎龙湿地连发大火,北归的群鹤一时间失去了栖身的家园。
生态报复步步紧逼、恶性循环,赖以支撑的农牧渔业连遭重创。“风刨沙埋,春种最多要种三茬,1亩地打500斤粮就算大丰收,最差的时候只收15斤,绝产田随处可见。”58岁的老汉孙才说起当年的苦日子欷歔不已。杜蒙县渔业部门数据显示,2002年,连环湖区渔业产量从以前的4000吨下降到1000多吨,不少渔场被迫停产。20世纪末起,这里被评定为“国家级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戴上了沉重的“穷帽子”。
重生记:找回“命根子”向大自然“还账”
面对这张“巨额罚单”,杜蒙县人痛定思痛:这个账,必须还。于是,他们在全省率先实施草原禁牧并退耕还草,通过草原承包和圈舍饲养休养生息恢复元气。
“每户负责固定的草场,限供16头牛,从散牧改为打草回家喂养,使过度放牧得到根本扭转。”杜蒙县一心乡永胜村党支部书记刘富贵说。
管住牲畜“一把刀(嘴)、四把锹(蹄子)”的肆意破坏,草原变绿了,饲料也充足了。截至2015年底,杜蒙县的草原面积恢复到339万亩,草原覆盖率恢复到80%以上,干草平均亩产量由50公斤提高到150公斤。
植树造林,是当地防风固沙的另一场“绿色革命”。2001年开始,堵住“西北风口”的生态工程正式启动,从规模造林到精细造林,从见缝插绿到村屯绿化,一道绵延近百公里、宽5~25公里的“绿色长廊”成为一道壮丽的风景线。“那时候成天成宿吃住在山上,满嘴沙子,就为把树种活。”郭丽华家在全屯生态搬迁半年后又回到村里,成为死磕风沙的最后“生态钉子户”。她说,过去只能穿秋衣不敢穿衬衫,一是怕冷风钻,二是太脏洗不过来。而如今,满大街都是白衬衫。
当地气象部门对1996~2005年和2006~2015年的数据对比显示:后10年平均每年5级以上大风、扬沙、沙尘暴天气比前10年分别减少40天、43天和3天,年均降雨量增加84毫米。
面对“干旱”这根压垮生态的最后一根稻草,杜蒙县借力省里水利部门支持,倾囊投入,开通了多项水系连通、生态补水工程。如今,小船在雾气蒙蒙的连环湖上悠然前行,水面上不时可见鱼跃潜游。据统计,全县水域面积已恢复到205万亩,占黑龙江省湖泊储蓄量的34%,栖息鱼类超过60种,连对生态最为“挑剔”的白鹭也在此栖息。
在连环湖渔场,多年前名噪一时的“中国首个国际水禽狩猎区”早已关闭。生态红利在“绿色银行”不断变现,杜蒙县在2014年成功甩掉了“穷帽子”,不再列入国家扶贫工作重点县。
寻金记:咬定“金不换”方得绿水青山“换金山”
杜蒙县人对重新培植的绿色充满了虔诚的敬畏与呵护,绿水青山再次成为这里的金字招牌。
看着越来越多的游客在村旁景区湖边流连忘返,34岁的吴秀敏返乡在东吐莫村办起了“农家乐”。
“饭桌上的鸡鸭鹅都是自家养的,菜是自家种的。最火的时候,一天要接待100多人。”吴秀敏边上网边自豪地问笔者,“夏天就在村边湖里洗澡,闻着清香的鲜草味道,抬头就能看到满天的星星,你在城里不也羡慕咱?”
这样的“农家乐”,在东吐莫村已有10家,生态旅游业让大伙的腰包鼓了起来。
温德沟村“扶贫对象”刘贵也是绿色的受益者。通过政府联系订单,他靠有机肥和手工锄草在自家菜园种植的小米居然卖到每斤12元,600斤小米给家里带来7000多元的收入。“离水近,最见不得化肥和农药。我们的种植业打的是有机牌。”杜蒙县连环湖镇副书记张洪艳说。
乡野的绿色到处绽放着灿烂的金光。通过“秋储冬卖”的反季节销售,合光村村民提恩旺经营的湿地野生鱼最远卖到湖北省,笑得合不拢嘴的他一直不肯透露收入这个“秘密”。不过,在哈尔滨最繁华的哈达农贸市场上,“杜蒙连环湖鱼”已是最受顾客青睐的品牌之一。尤其是连环湖养殖的大银鱼,目前已经占全国市场份额的三分之一。
让绿水青山变成金山银山,更需要守好底色。为推动生态建设常态化,杜蒙县依据自治县的立法权,累计出台了11部生态环保相关条例,并在全省范围内率先开展生态审计,重点审查造林绿化、水土保持等33项指标。
夕阳西下,在大片的湿地上,芦苇荡随风摇曳,泛着金黄。不久之后,这些每年倔强生长的野苇和蒲草就会被编成苇席、制成篮子、加工成筐,远销南方甚至海外。已经61岁的一心乡村民王占山正在学习这门手艺,他希望在蒲团上编上“泰康”两个字。
历史上,杜蒙县的另一个名字就是“泰康”。如今,名字虽然改了,但人们对国泰民康的美好愿景依旧,对绿色发展的自信和期许依然。湖面渔船上正在下网的郭丽华自编的歌声远远传来:“绿水青山金不换(呦),金山银山在眼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