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新疆水环境质量不容乐观。本文分析了自然和人为原因,并提出了治理新疆水环境的对策。
关键词:新疆;水环境;影响因素
中图分类号:X321 文献标识码:A
新疆地处内陆干旱区,人们活动主要集中在绿洲中,新疆的绿洲面积占比新疆总面积的8.66%,因而新疆的水体污染主要是绿洲城镇区内。
1 自然因素
1.1 气候
气候的不同是形成千差万别的气象、水文以及土壤的原因,而不同的气象环境、不同的水文状况以及不同的土壤条件导致河流或者湖泊以及地下水表现出不同的水质状况。新疆地处亚欧大陆的内部,属于干旱半干旱地区。高大的天山山脉横亘新疆中部,导致新疆的南北气候差异明显,具体体现在北疆地区由于受到北冰洋水汽的影响,气候比较湿润;南疆地区受到山脉阻挡,来自印度洋的暖湿气流无法到达内陆,导致南疆呈现出干燥的气候特征。正是由于气候的差异,使得新疆的南北部具有不同的植被情况、土壤类型和生态环境。纬度变化也能导致河流水质发生变化,纬度越低,河流矿化度指标越高。
1.2 水文状况
影响河流水文状况的因素主要有:气候、流域地质以及地形等下垫面特征。我国的河流径流夏季流量大,冬季流量小,因而夏季的河流水质要比冬季河流水质好。以新疆的吐曼河为例,随着季节的更替,该河流的年内径流也跟着变化。夏季河流水量大,其河川径流补给主要是冰川融水、冰川融雪以及大气降雨,这段时间内水质都较好。枯水期的河流补给来源于地下径流,这段时间,河水对污染物的稀释和降解大大下降,因而水质情况不容乐观。湖泊的水文状况也受到气候、径流补给、湖泊类型和湖盆地质条件的影响。对于那些有吞有吐的湖泊,比如开都河上的博斯腾湖,布尔津河上游的喀纳斯湖以及三工河上游的天池,由于矿化度较低,水质较好。然而位于河流下游的尾闾部分的湖泊,由于湖水封闭,加上蒸发,使得湖水矿化较严重,水质也更差,典型的尾闾湖就是艾比湖,属于盐湖。
1.3 流域地质和水土流失
新疆的河流都是发源于高山,再流向盆地,途中經历了海拔、气温、降水量、蒸发量、植被覆盖率和土壤类型等条件的变化。河流在流淌过程中不断融溶各类化学物质,因而河流水质状况跟河流长度呈现出反比的特征,也就是说,河流越长,河流水质状况越不理想。河流补给方式不一样,也导致河水呈现不同的化学特征。例如阿克苏平原地区的地下水含氟量偏高,含氟量是1.0~4.0mg/L,塔里木河阿拉尔、十四团等断面氟化物超标,都是由于地下径流补给导致的。新疆地处干旱半干旱区,植被稀少,土壤疏松,水土流失现象严重。夏季河流径流量大时,河流在流经这些植被稀少的土地时,会卷走大量的泥沙,直接导致河流水质变差。据调查统计,新疆水土流失面积占全国将近3成,新疆的80个县市存在严重的荒漠化问题,究求原因是人类不合理的垦荒以及过度放牧。
2 人为因素
2.1 点源污染
所谓点源污染,指的是城镇和工矿企业排放的工业废水以及生活污水。根据2005年对新疆15个地州市的重点工业污染企业及城镇生活污水排放情况的监测分析,得知新疆城市污水主要来源于生活污水,而工业废水的影响较不明显。新疆绿洲城市的地下水受到新疆居民生活污水以及工业废水的影响很大。乌鲁木齐市的某些地下水源保护区内建有数量众多的加油站、餐馆、停车场、汽车修理店以及居民区,这些地方的生活污水经过渗坑就地排放,污染的隐患非常大。最近几年时间,随着城市规模的扩大以及经济的发展,新疆城市的人口也迅速增多,居民生活用水逐年增长,工业的不断发展要求更多的工业用水,然而废水的处理设施却难以跟上,因而出现废水、污水乱排乱倒现象,而这些废水、污水都没有经过处理,从而导致水体质量下降,农田水污染现象严重。
2.2 面源污染
所谓面源污染,是指由于农田灌溉和大范围的使用农药、化肥以及草场放牧等原因导致的污染。新疆的农田灌溉技术较为落后,大水漫灌、上排下灌等将农药和土壤中的盐分随灌溉排水回归河道。在新疆渗透性很强的沙砾质地层上修建的渠系,平原水库渗漏大,渗漏而引起地下水位抬升,使较深层土中盐分上泛进入河道。新疆农田盐碱水的排水量估计每年达4×109t,其中除少数排入沙漠荒地外,多数排入河流、湖泊,对农灌水质造成污染。
3 改善新疆水环境质量的对策
新疆各地要根据当地的实际水资源量,制定出适合当地的流域发展规划。将节水型工农业建设、排污企业清洁生产、城市生活污水处理以及河道整治工作等作为首要解决的工作。对于重度污染企业采取淘汰和关闭方法,促进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加强对建设项目的环境管理,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建立节水型清洁型的工业体系。减少农药化肥的使用量,积极推广生态肥。加强水利排灌工程建设,采用合理科学的灌溉技术。流域沿岸禁止乱砍滥伐,避免草场过度放牧,积极植树造林,保持水土。出台条例保护用水安全,提高应急处理环境安全突发性事件的能力,完善饮用水区下水管和垃圾清理站的建设,减少在水源区的排放。采用各种宣传手段对人们进行水环境保护的教育,提高全民保护水资源的意识。
作者简介:尹继娟(1987-),女,新疆人,硕士,研究方向:地下水科学与工程。
关键词:新疆;水环境;影响因素
中图分类号:X321 文献标识码:A
新疆地处内陆干旱区,人们活动主要集中在绿洲中,新疆的绿洲面积占比新疆总面积的8.66%,因而新疆的水体污染主要是绿洲城镇区内。
1 自然因素
1.1 气候
气候的不同是形成千差万别的气象、水文以及土壤的原因,而不同的气象环境、不同的水文状况以及不同的土壤条件导致河流或者湖泊以及地下水表现出不同的水质状况。新疆地处亚欧大陆的内部,属于干旱半干旱地区。高大的天山山脉横亘新疆中部,导致新疆的南北气候差异明显,具体体现在北疆地区由于受到北冰洋水汽的影响,气候比较湿润;南疆地区受到山脉阻挡,来自印度洋的暖湿气流无法到达内陆,导致南疆呈现出干燥的气候特征。正是由于气候的差异,使得新疆的南北部具有不同的植被情况、土壤类型和生态环境。纬度变化也能导致河流水质发生变化,纬度越低,河流矿化度指标越高。
1.2 水文状况
影响河流水文状况的因素主要有:气候、流域地质以及地形等下垫面特征。我国的河流径流夏季流量大,冬季流量小,因而夏季的河流水质要比冬季河流水质好。以新疆的吐曼河为例,随着季节的更替,该河流的年内径流也跟着变化。夏季河流水量大,其河川径流补给主要是冰川融水、冰川融雪以及大气降雨,这段时间内水质都较好。枯水期的河流补给来源于地下径流,这段时间,河水对污染物的稀释和降解大大下降,因而水质情况不容乐观。湖泊的水文状况也受到气候、径流补给、湖泊类型和湖盆地质条件的影响。对于那些有吞有吐的湖泊,比如开都河上的博斯腾湖,布尔津河上游的喀纳斯湖以及三工河上游的天池,由于矿化度较低,水质较好。然而位于河流下游的尾闾部分的湖泊,由于湖水封闭,加上蒸发,使得湖水矿化较严重,水质也更差,典型的尾闾湖就是艾比湖,属于盐湖。
1.3 流域地质和水土流失
新疆的河流都是发源于高山,再流向盆地,途中經历了海拔、气温、降水量、蒸发量、植被覆盖率和土壤类型等条件的变化。河流在流淌过程中不断融溶各类化学物质,因而河流水质状况跟河流长度呈现出反比的特征,也就是说,河流越长,河流水质状况越不理想。河流补给方式不一样,也导致河水呈现不同的化学特征。例如阿克苏平原地区的地下水含氟量偏高,含氟量是1.0~4.0mg/L,塔里木河阿拉尔、十四团等断面氟化物超标,都是由于地下径流补给导致的。新疆地处干旱半干旱区,植被稀少,土壤疏松,水土流失现象严重。夏季河流径流量大时,河流在流经这些植被稀少的土地时,会卷走大量的泥沙,直接导致河流水质变差。据调查统计,新疆水土流失面积占全国将近3成,新疆的80个县市存在严重的荒漠化问题,究求原因是人类不合理的垦荒以及过度放牧。
2 人为因素
2.1 点源污染
所谓点源污染,指的是城镇和工矿企业排放的工业废水以及生活污水。根据2005年对新疆15个地州市的重点工业污染企业及城镇生活污水排放情况的监测分析,得知新疆城市污水主要来源于生活污水,而工业废水的影响较不明显。新疆绿洲城市的地下水受到新疆居民生活污水以及工业废水的影响很大。乌鲁木齐市的某些地下水源保护区内建有数量众多的加油站、餐馆、停车场、汽车修理店以及居民区,这些地方的生活污水经过渗坑就地排放,污染的隐患非常大。最近几年时间,随着城市规模的扩大以及经济的发展,新疆城市的人口也迅速增多,居民生活用水逐年增长,工业的不断发展要求更多的工业用水,然而废水的处理设施却难以跟上,因而出现废水、污水乱排乱倒现象,而这些废水、污水都没有经过处理,从而导致水体质量下降,农田水污染现象严重。
2.2 面源污染
所谓面源污染,是指由于农田灌溉和大范围的使用农药、化肥以及草场放牧等原因导致的污染。新疆的农田灌溉技术较为落后,大水漫灌、上排下灌等将农药和土壤中的盐分随灌溉排水回归河道。在新疆渗透性很强的沙砾质地层上修建的渠系,平原水库渗漏大,渗漏而引起地下水位抬升,使较深层土中盐分上泛进入河道。新疆农田盐碱水的排水量估计每年达4×109t,其中除少数排入沙漠荒地外,多数排入河流、湖泊,对农灌水质造成污染。
3 改善新疆水环境质量的对策
新疆各地要根据当地的实际水资源量,制定出适合当地的流域发展规划。将节水型工农业建设、排污企业清洁生产、城市生活污水处理以及河道整治工作等作为首要解决的工作。对于重度污染企业采取淘汰和关闭方法,促进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加强对建设项目的环境管理,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建立节水型清洁型的工业体系。减少农药化肥的使用量,积极推广生态肥。加强水利排灌工程建设,采用合理科学的灌溉技术。流域沿岸禁止乱砍滥伐,避免草场过度放牧,积极植树造林,保持水土。出台条例保护用水安全,提高应急处理环境安全突发性事件的能力,完善饮用水区下水管和垃圾清理站的建设,减少在水源区的排放。采用各种宣传手段对人们进行水环境保护的教育,提高全民保护水资源的意识。
作者简介:尹继娟(1987-),女,新疆人,硕士,研究方向:地下水科学与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