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分别对项目管理控制基本概念、土地治理项目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加强土地治理项目管理的思考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土地治理;项目管理
中图分类号:D92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引言
项目建设的成败,取决于完善的制度和规范的管理,取决于土地整理中心、项目区乡镇、项目监理、施工单位及项目区群众等各项目参与单位,个人的责任心和积极性。
一、项目管理控制基本概念
1、项目管理控制的定义为
为达到项目的预期质量标准需求,所采取的作业技术和活动。因此,项目质量控制就是为了保证达到工程合同规定的质量标准而采取的一系列措施、手段和方法。
2、项目质量的特点
影响因素多、质量波动大、质量变异大、质量隐蔽性强、局限性大等。项目建成后,不能像某些商品那样拆卸或解体来检查内在的质量,项目建成验收时很难发现工程内在的、隐蔽的质量缺陷。
二、土地治理项目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前期工作需要进一步做扎实
由于规划设计与施工设计工作量大,时间又往往很紧,所以在设计工作过程中,前期的现场勘察、讨论、规划,单项工程的测量放样,工程设计等工作测试不够。这些前期工作做的不扎实,直接导致施工后工程规划的临时调整,单项工程设计的改变及工程量的增减等情况出现,使实际施工与原有工程规划设计出现较大的变动,造成对项目的资金、进度和质量控制较为被动。
2、项目建设进度有待加快
由于影响农业开展项目建设进度的不确定性因素很多,项目建设涉及到上万亩农田,十几或几十个村,上万人口,建设内容往往是几十公里的渠、路等工程,要遇到大量的政策处理工作,从乡镇到村再到户,工作难度大,时间跨度长,而且项目施工后,受作物播种季节影响很大,基本局限在当年10月至次年4月这段时间的晴好天气施工,若错过了这段时间,就会严重影响工程建设进度。
3、监控措施不完善、检测手段落后
土地治理項目均为田间工程,技术含量不高,安全因素较小,往往不能引起施工方对工程质量的重视,没有建立起完善的质量保证体系,也没有行之有效的质量监控措施。对工程施工质量的监控多停留在目测上,凭直观印象下结论,很少有先进的监测设备、仪器,在实施质量监控活动时没有强有力的说服力。
4、建好管护落实不够理想
工程在进行移交后,虽然要求乡镇、村制定完善的管护制度,但由于管护资金缺失,导致在项目移交后的实际管护措施不到位。
三、加强土地治理项目管理的思考
1、加强制度建设,严把质量标准关
近年来,建平县土地整理中心结合项目实际,先后制定了《建平县土地整理资金和项目管理实施细则(试行)》、《建平县土地治理项目工程质量管理实施办法》、《建平县土地整理项目监理工作考核办法》(试行)》、《建平县土地整理项目施工企业管理暂行规定的通知》等,这些制度或办法建立与出台,对于实施土地治理项目制度化、规范化管理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加强制度建设,严格项目质量控制,是现在和今后的一项长期工作任务。
2、加强土地治理前期工作
制定土地治理项目总体规划。结合本地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特色农产品发展规划、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十二五”规划,有机衔接交通、水利建设、城镇规划,制定土地治理项目规划,总体描述土地治理项目今后的指导思想、目标任务,遵循原则,实施要求、扶持范围、各类项目的区域布局等。对已建设项目区进行清理归类,按平原乡镇、山区乡镇分两类,对土地整理中低产田改造、小流域农业生态项目相衔接,对重点产业、优势农产品基地适当倾斜,分轻重缓急依此排定重点与非重点项目,明确先后实施的时间顺序。
3、完善土地治理项目库及专家库制度
项目的好坏直接关系到今后项目建设的成败,是项目良性运行,全面实现既定效益的重要基础。要以规划为基础,严格项目入库的5大基本原则——包括:效益先导原则、集中布局原则、突出重点原则、机制创新原则、统筹兼顾原则。根据实际需要,分年筛选和储备一批重点农业建设项目进入项目库,并做好项目前期论证,使项目入库到有章可依,有规可循。
4、提高项目设计水平
要在提高项目设计尝试基础上,保证设计内容的可操作性和先进性,将理论设计与工程实践相结合。首先在设计过程中,要认真踏勘项目工,对现状进行仔细的调查摸底,做到胸有成竹。二是要充分征询当地水利工作人员和村民的意见,利用乡村的水利干部扎根基层年数长,对工程现场的地质地形,水利资源情况熟悉的优势,采用本地区有一定施工经验,有良好运行效果的单项工程设计。
5、试行“三级”监管制,加强建设过程管理
为确保项目质量,建平县土地整理中心探索在施工过程中试行“三级”质量监管制度,即:村组织、群众与社会各界监督、项目乡镇日常监督、整理中心监督和不定期抽查,形成项目质量监管网络。
6、改进监控方法,提高检测水平
改仅凭目测、凭经验判断工程质量好坏的粗放式管理为通过实测、实量、实敲、实弹等科学手段,获得准确、客观、公正的监控数据,增加质量监控的说服力和威慑力,减少或避免工程质量评价中的错误、纠纷和矛盾。对于不符合质量要求的,坚决返工重做。
7、规范项目建管行为
严格贯彻执行《土地整理资金和项目管理办法》,继续实施项目的公示制,工程招投标制,工程监理制及工程定量审价制等相关的配套管理制度,使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建设制度化、标准化、规范化。在具体的项目过程中,要加强以下三方面工作:
7.1 要全面落实项目公示制
首先,每年年初在公共媒体上发布项目申报指南,使有条件的乡镇、企业了解土地整理、参与土地整理。其次,在项目立项、实施后,要在项目区主要地段设立公示牌,将立项后的工程规模、建设单位、建设期限和工程建设成果等进行公布。
7.2 要严格执行工程监理制
建平县土地治理项目工程布局分散、面广量大、施工单位参差不齐、监理难度大,因此通过提高监理费用,可以提高监理公司的监理质量,加大监理力度。
7.3 要妥善协调乡镇关系
作为项目的业主单位之一,项目区当地乡镇政府要充分协调施工区与施工单位所在村及村民的关系,做好项目区政策处理工作,并适当保证其权责统一。
8、强化项目责任,严把检查验收关
为了促使施工、监理单位严格履行合同,在项目竣工后,按照《施工承包合同》和《关于实施土地治理项目施工企业管理暂行规定的通知》等组织完工验收。包括三方面内容:一是认真检查工程数量是否按计划完成。二是组织工程质量回头看。三是认真执行资金报账制。通过三方面内容严格进行考核,奖优罚劣,严把检查验收关。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土地治理项目质量控制好坏,取决于完善的制度和规范的管理,取决于各项目涉及镇、乡、村及群众和监理、施工单位大力支持配合,充分发挥主管部门监管的主动性、监理人员日常监管作用和群众监督的积极性,共同形成监管合力,才能控制项目质量,使这项“民心项目”真正受惠于农民群众。
参考文献
[1] 吴文珠. 浅谈农业开发土地治理项目工程质量管理[J]. 湖南水利水电. 2011(04).
[2] 董丹萍. 浅谈我国的土地整理状况[J]. 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下旬刊). 2011(07) .
[3] 王昌晖. 创新思路 多措并举 不断提高农业综合开发项目管护水平[J]. 农村财政与财务. 2011(01) .
关键词:土地治理;项目管理
中图分类号:D92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引言
项目建设的成败,取决于完善的制度和规范的管理,取决于土地整理中心、项目区乡镇、项目监理、施工单位及项目区群众等各项目参与单位,个人的责任心和积极性。
一、项目管理控制基本概念
1、项目管理控制的定义为
为达到项目的预期质量标准需求,所采取的作业技术和活动。因此,项目质量控制就是为了保证达到工程合同规定的质量标准而采取的一系列措施、手段和方法。
2、项目质量的特点
影响因素多、质量波动大、质量变异大、质量隐蔽性强、局限性大等。项目建成后,不能像某些商品那样拆卸或解体来检查内在的质量,项目建成验收时很难发现工程内在的、隐蔽的质量缺陷。
二、土地治理项目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前期工作需要进一步做扎实
由于规划设计与施工设计工作量大,时间又往往很紧,所以在设计工作过程中,前期的现场勘察、讨论、规划,单项工程的测量放样,工程设计等工作测试不够。这些前期工作做的不扎实,直接导致施工后工程规划的临时调整,单项工程设计的改变及工程量的增减等情况出现,使实际施工与原有工程规划设计出现较大的变动,造成对项目的资金、进度和质量控制较为被动。
2、项目建设进度有待加快
由于影响农业开展项目建设进度的不确定性因素很多,项目建设涉及到上万亩农田,十几或几十个村,上万人口,建设内容往往是几十公里的渠、路等工程,要遇到大量的政策处理工作,从乡镇到村再到户,工作难度大,时间跨度长,而且项目施工后,受作物播种季节影响很大,基本局限在当年10月至次年4月这段时间的晴好天气施工,若错过了这段时间,就会严重影响工程建设进度。
3、监控措施不完善、检测手段落后
土地治理項目均为田间工程,技术含量不高,安全因素较小,往往不能引起施工方对工程质量的重视,没有建立起完善的质量保证体系,也没有行之有效的质量监控措施。对工程施工质量的监控多停留在目测上,凭直观印象下结论,很少有先进的监测设备、仪器,在实施质量监控活动时没有强有力的说服力。
4、建好管护落实不够理想
工程在进行移交后,虽然要求乡镇、村制定完善的管护制度,但由于管护资金缺失,导致在项目移交后的实际管护措施不到位。
三、加强土地治理项目管理的思考
1、加强制度建设,严把质量标准关
近年来,建平县土地整理中心结合项目实际,先后制定了《建平县土地整理资金和项目管理实施细则(试行)》、《建平县土地治理项目工程质量管理实施办法》、《建平县土地整理项目监理工作考核办法》(试行)》、《建平县土地整理项目施工企业管理暂行规定的通知》等,这些制度或办法建立与出台,对于实施土地治理项目制度化、规范化管理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加强制度建设,严格项目质量控制,是现在和今后的一项长期工作任务。
2、加强土地治理前期工作
制定土地治理项目总体规划。结合本地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特色农产品发展规划、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十二五”规划,有机衔接交通、水利建设、城镇规划,制定土地治理项目规划,总体描述土地治理项目今后的指导思想、目标任务,遵循原则,实施要求、扶持范围、各类项目的区域布局等。对已建设项目区进行清理归类,按平原乡镇、山区乡镇分两类,对土地整理中低产田改造、小流域农业生态项目相衔接,对重点产业、优势农产品基地适当倾斜,分轻重缓急依此排定重点与非重点项目,明确先后实施的时间顺序。
3、完善土地治理项目库及专家库制度
项目的好坏直接关系到今后项目建设的成败,是项目良性运行,全面实现既定效益的重要基础。要以规划为基础,严格项目入库的5大基本原则——包括:效益先导原则、集中布局原则、突出重点原则、机制创新原则、统筹兼顾原则。根据实际需要,分年筛选和储备一批重点农业建设项目进入项目库,并做好项目前期论证,使项目入库到有章可依,有规可循。
4、提高项目设计水平
要在提高项目设计尝试基础上,保证设计内容的可操作性和先进性,将理论设计与工程实践相结合。首先在设计过程中,要认真踏勘项目工,对现状进行仔细的调查摸底,做到胸有成竹。二是要充分征询当地水利工作人员和村民的意见,利用乡村的水利干部扎根基层年数长,对工程现场的地质地形,水利资源情况熟悉的优势,采用本地区有一定施工经验,有良好运行效果的单项工程设计。
5、试行“三级”监管制,加强建设过程管理
为确保项目质量,建平县土地整理中心探索在施工过程中试行“三级”质量监管制度,即:村组织、群众与社会各界监督、项目乡镇日常监督、整理中心监督和不定期抽查,形成项目质量监管网络。
6、改进监控方法,提高检测水平
改仅凭目测、凭经验判断工程质量好坏的粗放式管理为通过实测、实量、实敲、实弹等科学手段,获得准确、客观、公正的监控数据,增加质量监控的说服力和威慑力,减少或避免工程质量评价中的错误、纠纷和矛盾。对于不符合质量要求的,坚决返工重做。
7、规范项目建管行为
严格贯彻执行《土地整理资金和项目管理办法》,继续实施项目的公示制,工程招投标制,工程监理制及工程定量审价制等相关的配套管理制度,使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建设制度化、标准化、规范化。在具体的项目过程中,要加强以下三方面工作:
7.1 要全面落实项目公示制
首先,每年年初在公共媒体上发布项目申报指南,使有条件的乡镇、企业了解土地整理、参与土地整理。其次,在项目立项、实施后,要在项目区主要地段设立公示牌,将立项后的工程规模、建设单位、建设期限和工程建设成果等进行公布。
7.2 要严格执行工程监理制
建平县土地治理项目工程布局分散、面广量大、施工单位参差不齐、监理难度大,因此通过提高监理费用,可以提高监理公司的监理质量,加大监理力度。
7.3 要妥善协调乡镇关系
作为项目的业主单位之一,项目区当地乡镇政府要充分协调施工区与施工单位所在村及村民的关系,做好项目区政策处理工作,并适当保证其权责统一。
8、强化项目责任,严把检查验收关
为了促使施工、监理单位严格履行合同,在项目竣工后,按照《施工承包合同》和《关于实施土地治理项目施工企业管理暂行规定的通知》等组织完工验收。包括三方面内容:一是认真检查工程数量是否按计划完成。二是组织工程质量回头看。三是认真执行资金报账制。通过三方面内容严格进行考核,奖优罚劣,严把检查验收关。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土地治理项目质量控制好坏,取决于完善的制度和规范的管理,取决于各项目涉及镇、乡、村及群众和监理、施工单位大力支持配合,充分发挥主管部门监管的主动性、监理人员日常监管作用和群众监督的积极性,共同形成监管合力,才能控制项目质量,使这项“民心项目”真正受惠于农民群众。
参考文献
[1] 吴文珠. 浅谈农业开发土地治理项目工程质量管理[J]. 湖南水利水电. 2011(04).
[2] 董丹萍. 浅谈我国的土地整理状况[J]. 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下旬刊). 2011(07) .
[3] 王昌晖. 创新思路 多措并举 不断提高农业综合开发项目管护水平[J]. 农村财政与财务. 2011(0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