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构建动态生成”课堂教学模式的几个用力点

来源 :中学语文·大语文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inboy_zs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保持开放、接纳的积极心态,机智地处理课堂教学过程中“意外”产生的问题,构建动态生成的课堂教学模式,促进“三维目标”有效达成,是每一个教师需要面对的重要课题。为此,本文谈谈教学实施过程中的几个必不可少的用力点。
  第一,教学设计中的“情境预演”。
  教师在精心设计课堂教学(备课)的同时,要先行一步,对课堂教学情境的可能性作出很多假设。如可以设想:教学情境会发生怎样的变化?学生可能会提出什么样的问题?面对这种变化的情况教师应该如何处置?……例如,在设计《孔乙己》教案时,课文中的一句话引发了教师的注意:
  孔乙己是这样使人快活,可是没有他,别人也便这么过。
  这句话的语意表达极其简略而含义却非常深刻,它蕴含了全文主题思想的核心:孔乙己已经被小镇社会边缘化,成为一个“多余人”。学生很有可能受到这句话的吸引,却又存在理解上的困难。因此,他特地考虑了当学生遇到疑难、提出问题时的应对(如何启发学生经过思考深入理解)。课中果然有学生提出:“这句话是矛盾的,既然他是那样的使人快活,为什么别人又对他那么淡忘?”
  把教学设计意图与课堂教学实况相结合进行先期尝试,有助于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有机调整预设,促进动态生成。同时也有助于教师及时地、灵活地处理教学中的“节外生枝”。
  第二,将呈现的材料融入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切身体验。
  当学生的知识背景或生活经验不支持课堂上的学习材料时,教师要采取将教材内容形象化、生活化、问题化等形式,有效地多元呈现材料,弥补学生的感性材料的不足,提高学生的认知准备和经验积累,促进学生有效解读学习材料,使学习材料与学生的准备材料形成最好的“契合点”。如,教学《捕蛇者说》,作者为了以蛇毒之剧来衬托“苛政”之残暴,写出了这样的句子:
  永州之野产异蛇,黑质而白章……触草木,尽死……
  然而由于城市中长大的学生很多几乎没有见到过毒蛇,因此对蛇毒之剧不理解,从而可能减弱对比手法的效果。为解决这个问题,教师用多媒体呈现永州银环蛇的照片及其咬噬青蛙使之瞬间死亡的画面。这就使得原文锦上添花,更加凸显了苛政的残暴和惨烈。
  第三,全面关注“三维”目标,促进动态生成。
  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充分挖掘学科教材静态因素中所蕴涵的“三维目标”,注意在教学过程中发掘具有“动态生成”功能的教育因素,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这里应予强调的是,在教学中不应该以“线性”的逻辑形式来推动教学,而应视课堂为“三维”立体空间,以多角度、多层面的形式来展开教学。不应该为了完成预设的教学任务,而强行抑制学生的各种思路和想法,而应该允许学生“插嘴”、“打断”、“不举手就发言”,为此,甚至不惜对预设的教学方案进行重组和灵活处置。
  例如,课文《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原文虽仅有约170字,但其内涵极其丰富和深刻,“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均被囊括其中。一位教师在刚开课时忽发奇想,放弃了原来备好的一些讲课内容,腾出时间来多媒体展示课文第一段所写的六个“举”人的故事,虽然他花了整节课一半的时间来“讲故事”,但“生于忧患”这一核心思想,以一种既高度概括又生动有味的形式凸显出来,既帮助了学生对文言词语和句意的理解,又使学生对“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这一思想留下了非常深的印象。其教学效果是全面的、多元的。
  第四,以师生平等为基础的“对话”,构建和谐生成的课堂。
  新课程倡导教师与学生进行人格平等基础上的积极对话,在对话中资源、经验共享,思维交流碰撞,不断产生新知的火花、激荡情感的体验,而师生关系的和谐、通畅是进行有效对话的前提。
  课堂教学中,教师的预期目标不是为了得到“一致的声音”,而是要让每一个同学都能发出自己的声音,并且能够发现不同声音中的共同旋律,引导学生对实质性问题得出一致的正确的理解。教师要善于捕捉学生发言中有价值的因素,使之发扬光大,对学生认识中的偏见甚至错误,要积极引导,而不能含糊其辞、姑息迁就。对那些与学习内容无多大关系的问题,可以一句带过,课后再讨论。这就涉及到教师把握“问题”价值的判断能力,这是对教师素质的高要求,也是教师教学艺术、智慧灵光的闪现。因此,教师要提高自己驾驭课堂的能力,就必须从不断丰富自己的知识,提高自己的教育理论修养。
其他文献
数字化技术发展促进了语文教学模式多元化,推动了语文教育理念更新。但是,数字化语文教学也存在着不容忽视的弊端。笔者在此总结了数字化语文教学主要特征,剖析了数字化语文教学利弊,提出了数字化语文教学良性发展的对策与建议。  一、数字化语文教学特征  与传统语文教育教学相比,数字化语文教学呈现了三个主要特征:  一是教学内容更丰富。无论是传统语文教学,还是数字化语文教学,都离不开教材文本。传统语文教材文本
脾胃同居中焦,以膜相连,一脏一腑,互为表里关系。生理上,脾主运化.胃主纳谷,脾主升清,胃主降浊;脾喜燥恶湿,胃喜润恶燥。病理上,脾气易虚易陷,胃气易实易逆;脾病多寒湿,胃病多燥热。又脾胃为气机升降之枢纽,脏病传腑,腑病累脏,升降违和,寒热失度,气病及血,虚实互见,气阴两亏.阴阳俱损,足见脾胃病证疑难复杂者多见。治疗方面,只有认真分析,谨守病机,区分矛盾的主次,兼顾其它,有的放矢.方能收效。以下从七
苏霍姆林斯基说:“教育是人和人心灵上最微妙的相互接触……只有能够激发学生去进行自我教育的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实施素质教育,加强学生思想道德素质、培养学生人文情怀是改革的必由之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是我国教育领域内的一场深刻变革,我们应把着眼点放在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上。  “教育即生活,文学即人学。”中学语文教学的任务之一,就是通过语文教材中的道德因素,对学生进行政治思想教育,培养学生的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