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教师是一个奉献的职业
冯荫民是一位有40年教龄的老教师,作为原自治区教育学研究会秘书长,他言谈中洋溢着对教育工作的热爱。
“教师首先应当是一个奉献的职业,”他说,“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教师是红烛,燃烧自己,照亮别人;教师是太阳底下最高尚的职业。可以说,没有教师的辛勤劳动,就没有人类的进步。”
“然而,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社会转型期的变迁,尤其是上世纪90年代关于教育产业化的误区,对社会,尤其是对教师队伍造成了严重危害。”冯荫民说,“如果把教育变成了商品,那么教师原来的奉献精神必然大打折扣。我们国家的高等教育无论从数量还是质量上都取得了巨大的成绩,但老百姓并不这样看,他们认为数量是大大上去了,但质量大大不如以前。究其根本,关键还在于老师。”
自治区关心下一代委员会专家委员季慎英对教师队伍素质的滑坡也非常痛心和无奈,她说:“要想成为一流的国家,必须有一流的教育;要想有一流的教育,必须有一流的教师。然而,教育产业化使得教育行业也变得一切向钱看,这是很危险的。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如果好老师都像知识商人,穿梭于各种补习班,日进斗金,却全然不把孩子的人格培养放在心上,学生对待老师也缺乏起码的感恩之心,这将对整个教育行业的育人方向造成恶劣影响。”
有关专家指出,“教育产业化”有悖于和谐社会建设的目标要求。若“教育产业化”得不到有效遏制,一部分低收入家庭的子女会因无力负担高额费用,而被剥夺平等接受良好教育的权利;而更多的家庭只能减少其他开支,忍受过重的教育收费。与此同时,另一部分经济承受能力较强家庭的子女,即便是学习成绩和资质都很一般,却也能够通过“买分”进入教育质量高、办学条件好的学校接受教育。这是大家都不愿意看到的结果。这样的结果还会导致公办学校、民办学校都出现“平价生”与“高价生”的等级区分,以致在最不该形成阶层和等级的领域出现沟壑,既造成教育机会的不均等和社会的不公平,也给经济承受能力较弱家庭子女的身心健康造成伤害,同时对讲求有教无类和传承美德的教育受到侵蚀。
心灵之师
有这样一个真实的例子:一位小学老师在课堂上突然晕倒,但是,学生们不是赶紧将老师送医院,而是异口同声发出欢快的叫喊:“耶!不用上课了!”当下学生对师恩的冷漠与极端的厌学可见一斑。
对此,自治区关心下一代委员会专家委员季慎英认为,教师和医生一样,都是生命工程的工程师。不同的是,医生是对人的肉体救死扶伤,而教师是人类精神的雕塑者。因此,可以说教师素质的优劣决定了国家的命运,决定了各行各业的面貌素质。上述案例,一方面说明现在的独生子女都是单向的爱,就是别人爱我,不懂得爱别人;另一方面,也说明老师的形象水准在滑坡,学生的信任感在滑坡。
季慎英指出,许多教师不是把教师工作当成事业,而仅仅是当成职业,当成赚钱的行当,给自己的定位就是~个教书匠,所以他对工作没有感情,对学生更不会有爱心。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灵魂需要灵魂来碰撞,人格需要人格来培养,理想信念需要理想信念来浇灌。如果老师不爱国,学生能爱国吗?如果老师不爱岗敬业,学生会爱岗敬业吗?教书育人,育人第一;德智体美,以德为先。
常常让季慎英倍感欣慰的是,学生这样的评价她:“您给我们教的学科知识我们早忘光了,但我们没有忘记的,能在心里留下印记的,是您培养了我们的性格。由于您培养了我们不怕吃苦、积极上进的行为性格,我们才能在各行各业取得今天的成绩。”
冯荫民曾经到加拿大考察教育,他发现,国外教育不仅是教授书本知识,对学生的社会实践和创新活动是极其重视的。同时,在国外城乡教育的差别不大,教育资源不均衡的现象并不突出,这对实现教育公平是极其有利的。
季慎英指出,知识只能管一时,淘汰和更新很快,只有人格培养才能让学生受益终生。
重塑师德
“当你40岁时,没有4000万身家不要来见我,也别说是我学生——这是我对研究生的要求。培养其财富意识是我工作内容之一,当然前提是合理合法致富。对高学历者来说,贫穷意味着耻辱和失败。”4月4日,北京师范大学房地产研究中心主任董藩的这条微博引发舆论的广泛关注。拜金老师毫不知耻地张扬金钱价值论,让人们对教师形象的理解又多了一个新的版本。
网友“雍为_Wei”认为,董藩作为一位知名教授,说出这样的言论与他的身份显然不符:“培养财富意识和衡量人的价值以及成败标准是两件事。40岁4000万,就可以和羞辱以及是否配见老师结合在一起了?在这样的位置和有这样影响力,讲出这样的话,可够毁人不倦的!即使地产大亨Donald Thrump也都有破产和起伏。如果这就是唯一的标准,多少人可以生活在羞辱之中了?”
面对网友的各种责难,董藩在其微博上就“40岁要挣4000万”一事进行了声明。
但无论董藩如何辩解,事件本身总让人感觉像一出闹剧。其实上演闹剧的并不仅仅董藩一人。高校教师的假文凭事件、假论文事件层出不穷,已经让公众视线熟视无睹了。
“老师最重要的,”季慎英说,“是不能将假知识、虚知识传授给学生。过去准备一个专业至少要两年,现在的老师,自己没学过的专业照样敢教。打比方说,教师应该是一条奔腾不息的河流,不断学习和更新自己,才能给学生教活的知识,教师应当行为世范,别的行业造假尚可容忍,如果教育行业也造假,那是我们整个国家的悲哀。”
冯荫民是一位有40年教龄的老教师,作为原自治区教育学研究会秘书长,他言谈中洋溢着对教育工作的热爱。
“教师首先应当是一个奉献的职业,”他说,“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教师是红烛,燃烧自己,照亮别人;教师是太阳底下最高尚的职业。可以说,没有教师的辛勤劳动,就没有人类的进步。”
“然而,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社会转型期的变迁,尤其是上世纪90年代关于教育产业化的误区,对社会,尤其是对教师队伍造成了严重危害。”冯荫民说,“如果把教育变成了商品,那么教师原来的奉献精神必然大打折扣。我们国家的高等教育无论从数量还是质量上都取得了巨大的成绩,但老百姓并不这样看,他们认为数量是大大上去了,但质量大大不如以前。究其根本,关键还在于老师。”
自治区关心下一代委员会专家委员季慎英对教师队伍素质的滑坡也非常痛心和无奈,她说:“要想成为一流的国家,必须有一流的教育;要想有一流的教育,必须有一流的教师。然而,教育产业化使得教育行业也变得一切向钱看,这是很危险的。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如果好老师都像知识商人,穿梭于各种补习班,日进斗金,却全然不把孩子的人格培养放在心上,学生对待老师也缺乏起码的感恩之心,这将对整个教育行业的育人方向造成恶劣影响。”
有关专家指出,“教育产业化”有悖于和谐社会建设的目标要求。若“教育产业化”得不到有效遏制,一部分低收入家庭的子女会因无力负担高额费用,而被剥夺平等接受良好教育的权利;而更多的家庭只能减少其他开支,忍受过重的教育收费。与此同时,另一部分经济承受能力较强家庭的子女,即便是学习成绩和资质都很一般,却也能够通过“买分”进入教育质量高、办学条件好的学校接受教育。这是大家都不愿意看到的结果。这样的结果还会导致公办学校、民办学校都出现“平价生”与“高价生”的等级区分,以致在最不该形成阶层和等级的领域出现沟壑,既造成教育机会的不均等和社会的不公平,也给经济承受能力较弱家庭子女的身心健康造成伤害,同时对讲求有教无类和传承美德的教育受到侵蚀。
心灵之师
有这样一个真实的例子:一位小学老师在课堂上突然晕倒,但是,学生们不是赶紧将老师送医院,而是异口同声发出欢快的叫喊:“耶!不用上课了!”当下学生对师恩的冷漠与极端的厌学可见一斑。
对此,自治区关心下一代委员会专家委员季慎英认为,教师和医生一样,都是生命工程的工程师。不同的是,医生是对人的肉体救死扶伤,而教师是人类精神的雕塑者。因此,可以说教师素质的优劣决定了国家的命运,决定了各行各业的面貌素质。上述案例,一方面说明现在的独生子女都是单向的爱,就是别人爱我,不懂得爱别人;另一方面,也说明老师的形象水准在滑坡,学生的信任感在滑坡。
季慎英指出,许多教师不是把教师工作当成事业,而仅仅是当成职业,当成赚钱的行当,给自己的定位就是~个教书匠,所以他对工作没有感情,对学生更不会有爱心。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灵魂需要灵魂来碰撞,人格需要人格来培养,理想信念需要理想信念来浇灌。如果老师不爱国,学生能爱国吗?如果老师不爱岗敬业,学生会爱岗敬业吗?教书育人,育人第一;德智体美,以德为先。
常常让季慎英倍感欣慰的是,学生这样的评价她:“您给我们教的学科知识我们早忘光了,但我们没有忘记的,能在心里留下印记的,是您培养了我们的性格。由于您培养了我们不怕吃苦、积极上进的行为性格,我们才能在各行各业取得今天的成绩。”
冯荫民曾经到加拿大考察教育,他发现,国外教育不仅是教授书本知识,对学生的社会实践和创新活动是极其重视的。同时,在国外城乡教育的差别不大,教育资源不均衡的现象并不突出,这对实现教育公平是极其有利的。
季慎英指出,知识只能管一时,淘汰和更新很快,只有人格培养才能让学生受益终生。
重塑师德
“当你40岁时,没有4000万身家不要来见我,也别说是我学生——这是我对研究生的要求。培养其财富意识是我工作内容之一,当然前提是合理合法致富。对高学历者来说,贫穷意味着耻辱和失败。”4月4日,北京师范大学房地产研究中心主任董藩的这条微博引发舆论的广泛关注。拜金老师毫不知耻地张扬金钱价值论,让人们对教师形象的理解又多了一个新的版本。
网友“雍为_Wei”认为,董藩作为一位知名教授,说出这样的言论与他的身份显然不符:“培养财富意识和衡量人的价值以及成败标准是两件事。40岁4000万,就可以和羞辱以及是否配见老师结合在一起了?在这样的位置和有这样影响力,讲出这样的话,可够毁人不倦的!即使地产大亨Donald Thrump也都有破产和起伏。如果这就是唯一的标准,多少人可以生活在羞辱之中了?”
面对网友的各种责难,董藩在其微博上就“40岁要挣4000万”一事进行了声明。
但无论董藩如何辩解,事件本身总让人感觉像一出闹剧。其实上演闹剧的并不仅仅董藩一人。高校教师的假文凭事件、假论文事件层出不穷,已经让公众视线熟视无睹了。
“老师最重要的,”季慎英说,“是不能将假知识、虚知识传授给学生。过去准备一个专业至少要两年,现在的老师,自己没学过的专业照样敢教。打比方说,教师应该是一条奔腾不息的河流,不断学习和更新自己,才能给学生教活的知识,教师应当行为世范,别的行业造假尚可容忍,如果教育行业也造假,那是我们整个国家的悲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