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闻”的词义演变

来源 :青年文学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iqikere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天下理无常是,事无常非。先日所用,今或弃之;今之所弃,后或用之”。作为万事万物之一的词义亦是如此。“闻”作为现代汉语中的基本词汇,以及现代汉语中的常用词,其词义随着历史长河的奔流也发生了变化。
  关键词:闻;词义演变
  作者简介:杨明毅,河南师范大学文学院汉语国际教育专业。
  [中图分类号]:H1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8)-30--01
  词义演变可分为词义的历史演变和词义在语境中的共时变化。词义演变的结果有两个方面,从其范围角度,演变结果分为三种,即词义扩大、词义缩小、词义转移。从其感情色彩角度,演变结果分为两种,即为词义的褒贬发生变化和词义的轻重发生变化。
  现代汉字“闻”为包围结构,外面是“门”,里面是“耳”,从汉字的理据性来讲,含义应与耳朵,听觉有关,在《说文解字》中“闻,知声也”,在甲骨文中“闻”字的下部是面朝左的一个人形,人的头上有一只特别突出的大耳朵,表示“听”的意思。到了篆文,字形变化较大,外面是一个门,里面是一个耳朵,表示在门里听门外的动静。然而“闻”的现代词义多表示用鼻子嗅气味,与鼻子有关,其词义从用耳朵听到表示用鼻子嗅发生了变化,下面将探讨“闻”的词义演变。
  一、“闻”的词义演变
  (一)“闻”的听觉义及其发展
  罗书肆(1984)指出“闻”本义是“听见,听到”,“闻”在《论语》中出现58次,作“听到”义48次;在《孟子》中出现85次,作“听到”义79次。由此,在先秦时期,“闻”的基本意义和常用意义是“听到”。在魏晋以前很长一段时间里,“闻”主要表“听到”这一感知的状态,而表“听”这一具体动作一般用“听”,“听”与“闻”有严格的区分。如:“心不在焉,视而不见,听而不闻。”(《礼记》)。
  魏晋以后,“闻”用于表示用鼻子嗅气味的用法渐趋普遍,表示“听到”这种感知状态的词除了“闻”之外,还有“听得”和“闻得”(洪成玉1989)。如:“柳梢听得黄鹂语,此是春来第”(崔志远《月颠》),“子胥闻得此语”(《敦煌变文集》)。
  宋元时期,“听得”与“闻得”的出现频率开始大幅增加。此间,“听到”一般不再使用“闻”表达,而用“听得”、“闻得”。如:“重衾卧,又闻得,行客扁舟过”(刘永《祭天神》)。
  明清时期,“闻”的听觉义进一步从“闻”的词义系统中消失。“闻”在这一时期虽然仍可用来表示“听到”,但主要用于仿古语句中。如:《水浒传》中,“听得”出现220次,然而,“闻得”仅出现2次。
  现代汉语中,“闻”的听觉意义几乎完全消失,在文献中使用“听到”意义的主要存在于一些词以及成语中,并不单独使用。如:“闻名”、“闻过则喜”,而这些词和成语主要是从古代汉语中保留下来的。
  (二)“闻”的嗅觉义及其变化
  张舜徽(1983)的《说文解字约注》指出“闻”的本义应为“知”,兼知声音和知气味双义。
  “闻”表嗅觉义从先秦开始就已存在。如:“与善人居,如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孔子家语》)。但是这一时期的動词“闻”主要表示一种嗅觉感知状态“闻到”,而不表示具体动作,用于表示具体动作行为的嗅觉动词一般用“嗅”。
  徐俊霞(2003)认为表“闻到”这种感知状态的“闻”和表示动作行为本身的“嗅”长期并存,直到宋元时期,情况才开始发生变化。如:“不语不言,闻着酒只推瞌睡”(王实甫《西厢记》)。此例中的“闻”用来表示“嗅”的动作行为。
  从宋元开始,随着“闻”可以用来表示“嗅”这一动作,动词“嗅”的用例开始逐渐减少,“闻”开始逐渐取代“嗅”。不过,“闻”表“闻到”这种感知状态的用例仍然比表示具体动作行为的用例多。徐俊霞(2003)指出《西厢记》中,“闻”表示嗅觉动作的有2例,表示闻到这种感知状态的有3例。
  明代开始,“闻”用来表示嗅觉动作的用法已经比较普遍。如:“众僧都闻不得那臭”。“闻”表示“闻到”这种感知状态的用例比“闻得”要少。徐俊霞(2003)指出,《二拍》中“闻”表动作本身的有3例,表感知状态的仅1例,表“闻得”共5例。而嗅觉动词“嗅”在《二拍》中仅1例,且是用在对举格式中,用来避免用词的重复。如:“翰林如痴似醉,把桌上东西,这件闻闻,那件嗅嗅,好不伎痒。”(凌蒙初《二刻拍案惊奇》)。
  现代汉语中,“闻”既用于表示“用鼻子嗅”这一动作,也用于“闻到”这一感知状态,用于表示前者,如:“你闻,这是什么味”;用于表示后者,主要与“到”、“着”连用,如:“我闻到一股怪味”。
  二、“闻”的词义演变结果
  就词义范围而言,“闻”的词义扩大。从上面的讨论中可以发现“闻”字从本义“听到”这一感知状态到表示听这一行为动作,引申到嗅觉状态和嗅觉行为动作,与此同时相伴听觉意义的“闻”和表示嗅觉状态的“闻”逐渐消失,可以看出,“闻”的词义范围扩大。
  就感情色彩而言,其没有发生变化。
  参考文献:
  [1]王力,《古代汉语》第一册,中华书局.
  [2]傅东华,关于闻的词义[J].中国语文,1962,(10)3.
  [3]洪成玉,释“闻”[J].北京师范学院报,1989(5).
  [4]罗书肆,略论“视”与“见”、“听”与“闻”及“嗅”与“闻”本义上的区别[J],武汉大学报,1984(1).
  [5]徐俊霞,“闻”的词义演变[J].河南机电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3,(2).
  [6]现代汉语词典,第五版商务印书局.
其他文献
摘 要:以燕赵文化为代表的我省文化,不仅有悠久的历史人文,更有独特的自然风光,我省应加大燕赵文化的外宣工作,增加我省的文化竞争力和产业价值。  关键词:燕赵文化;翻译;对外宣传  作者简介:王萌(1981.7-),女,汉族,河北保定人,硕士,河北农业大学外国语学院讲师,研究方向:翻译与文化;王宁(1983.1-),女,汉族,河北沧州人,硕士,河北农业大学外国语学院讲师,研究方向:英语语言文学。  
摘 要:家风组训,是中华传统文化中最优秀的家庭文化,也是中华文化美德宝库中的一块瑰宝。祖训文化,无论是对家庭生活、子女成长都有着重要的教育作用。“忠厚传家久,诗书继世长。”意为:忠厚是道德规范的基础,诗书是修养才气的奠定。若我国的每一个家庭都能恪守本规,尊重忠厚诗书的祖训,那么在此家庭中培养出来的人必定满腹书诗,贤良忠厚。要能将传统文化继承发扬出来,那么他们身上具备的才情和优秀品格一定会在时代中发
还没来得及静静地思考,金秋又将成为昨日的记忆。  总是在逝去后又勾起了那份情愫,那种天高云淡的感觉,那种悄无声息的氤氲,那种秋雨潇潇带给心灵的洗涤与思考。秋天里没有做完的梦依然萌动。  学业忙碌,青春匆匆,值得我们珍藏的又有什么?季节在流逝,但季节又可以轮回,而我们在季节中留下的脚印,也能随着季节轮回吗?   辜负季节的人时常不懂得在拥有时把握,而当错过后才知道追求。在生活的跋涉中,有多少故事可以
石头寨村位于南京市溧水区白马镇,地位优势显著,自然环境优良,相对于长三角地区其他村落而言其离土文化较早.随着社会形态的塑造,人力资源的积累,家庭再生产的作用,逐步呈现
期刊
“前人栽树,后人乘凉”这句俗语,体现了栽树者乐为后人造福的奉献精神。我党的大多数领导干部,正是以这种为民造福的责任感,为官一任造福一方,使得党的事业这片森林愈加蓬勃
摘 要:中国的文化,历史悠久,源远流长。词汇作为中国文化的组成部分,两者相辅相成,在汉语词汇系统中,颜色词与人类生活紧密相关,并被赋予了深厚的文化内涵。本文尝试以颜色词为切入点,探析颜色词与《雨巷》、《静女》、《永远的蝴蝶》三篇课文主题的相关性。  关键词:颜色词;文本;主题;相关性  作者简介:孙兴锐(1982.11-),男,硕士研究生,现任山西省长治卫生学校语文讲师,研究方向为现代汉语语法。 
今年7月中旬至8月底,北京市国家机关工委组织百名局处级青年干部走出机关大门,轻装简行,到20个困难企业和边远贫困山乡,与工人农民同吃、同住、同劳动,得到了平常受不到的锻
海德格尔的“世界”与“大地”,尼采的“酒神”与“日神”,作为其各自哲学的二元概念,都具有丰富的象征意义.巧合的是,两组概念都指涉一个关键词,那就是生存.在海德格尔那里,
我们的老祖宗,那位春秋时期卖矛又卖盾的商人,给自己的产品做广告自夸过了头,结果被聪明人一把抓住了把柄,笑话千年,“自相矛盾”这个成语也由此而流传开来。矛盾问题是否可解呢,大家看看下面几则故事,或许你会有兴趣解决他们的困惑。    一、  传说古代有位残暴的国王,有一次抓到一个反对他的人,一定要将这个人处死。国王虽然心里想将反对者处死,但表面上还是装出仁慈的样子:“让上帝来决定这个可怜人的命运吧,我
夜雨做成秋,恰上心头。教他珍重护风流。端的为谁添病也,更为谁羞。  密意未曾休,密愿难酬。珠簾四卷月当楼。暗忆欢期真似梦,梦也须留。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