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国著名学者王坦认为:合作学习是以现代社会、教育、认知心理学和教育教学技术为理论基础,以开发和利用课堂中人的关系为基点,以目标设计为先导,以班级授课为前导结构,以小组活动为基本教学形式,以团体成绩为评价标准,以形成学生良好的心理品质和技能为根本目标,以高效、愉快为基本品质的一系列教学活动的统一。我们都知道,合作学习最早兴起于美国,由于它在改善课堂内的社会心理气氛,大面积提高学生的学业成绩,促进学生形成良好的非认知品质等方面实效显著,而成为了当代主流教学理论与策略之一,它也因此被誉为“近几十年来最重要和最成功的教学改革”。但是经过不断的观察以及自己二十多年的教学体验,我发现人们对目前的合作学习仍存在着一些误识。
一、合作学习不再需要传统的教学方法
合作学习与传统教学不是排斥的关系,而是互补共进的关系。传统教学思想蕴涵着丰富的合作学习思想。我们不能否定多年来传统教学的经验和成效。我们不能在泼"洗操水"的同时,也将"婴儿"倒掉。我们要辩证地看待、批判性地吸收传统教学方法的合理部分,而不能将它们说得一无是处。
二、合作学习就是讨论学习
合作学习与讨论学习之间只是表面形式上的相似而已。讨论学习只是合作学习常用的一种教学方法。除了讨论学习,合作学习还包括讲授法、谈话法、练习法等多种方法。通常,在大班教学之后才进行组内合作的讨论学习,这主要包括接受与分配任务、个人独立学习、完成作业、小组讨论和小组展示等几个阶段。一般的讨论学习仅仅受课堂纪律的约束,而在合作学习中进行讨论时,由于有明确的角色分工和小组学习规则,所有成员各负其职,这使得整个讨论学习的过程既能有效避免七嘴八舌、聊天谈笑、争吵攻击等违规现象,还能避免"一言堂"、"搭便车"、"责任游离"等消极合作现象,使得小组合作讨论学习能做到有序进行,从而保证合作学习的高效率。
三、所有课堂都可以進行合作学习
合作学习可以大规模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改善课堂心理气氛,促进学生个性和社会性的发展。在新课程改革的推动下,合作学习正在当前中小学的课堂里悄然盛行,广大教师争相采用。导致很多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滥用合作学习。好像合作学习是什么包治百病的良药。其实合作学习有着一定的适用范围,也有着自身的局限性,并非所有课程、任何内容都必须采用合作学习。
四、合作学习坚决排斥竞争学习
很多教师对合作学习与竞争学习的关系缺乏正确的认识,有时甚至将二者对立起来,似乎一谈竞争,就会有损合作,一讲合作,就要摒弃竞争。事实上,竞争与合作之间没有明确的界限。竞争与合作永远也不可能孤立地存在,它们同属于基本的互动形式。它们是对立统一的关系,竞争之中有合作,合作之中有竞争。缺乏竞争的合作学习,是没有活力和生命力的,是脱离实际的低效的合作学习。如果把合作学习作为学生在校学习的唯一方式,那么他们将永远不会进行适度的竞争学习,也难以自主地进行独立学习。
针对以上误识,我认为我们应该采取以下几方面的应对策略
(1)合理划分小组。合作学习小组是高效课堂成功的命脉之一,是学生展开竞争和合作的主阵地。教师在分配学习小组时,应该有意识地将不同层次、不同类别的学生进行合理分组,原则是:“组内异质,组间同质”。通常是4人小组,即一名优等生,一名后进生,二名中等生。根据角色互赖原理,对小组成员进行角色分工,小组角色主要有小组长、协调员、记录员等。教师还要制定出小组合作学习的规则,可以包括以下几个方面:① 服从安排各负其责,发言有序;② 听人发言不要插嘴、记住要点、听完再议、恰当评价;③自己发言口齿清楚、条理分明、耐心解释、有理有据;④互帮互助说清问题,要主动热情,以理服人等等。
(2)精心设计问题。合作学习首先需要教师创建、营造一个和谐的合作氛围;用激励的语言调动学生参与合作学习的愿望。只有这样课堂合作学习才能正常进行。虽然新课程标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在设置问题时,要注重问题的开放性、挑战性、趣味性。
(3)教师适当指导。美国教育家约翰逊认为:教师不能只是把学生放到一起,然后告诉他们要合作,而应当在适当的人际交往及合作技巧方面指导学生。在学生讨论时,教师不要做局外人,要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生的学习中,多了解学生在学习中的信息,多给予适当的点拔和引导。与学生平等对话,从而使学生在“山穷水尽”时“柳暗花明”;在偏离正题时,步入正常轨道。
(4)客观合理评价。合作学习的评价观与传统教学有很大不同。传统的评价关注个体在整体中的位置,热衷于分数排队,比较强弱胜负。这样只有少数学生能够得到高分或好名次,而大多数学生则注定是学习的失败者,这不利于大多数学生的发展。因此,合作学习把“不求人人成功,但求人人进步”作为教学追求的境界,同时也将之作为教学评价的最终目标和尺度,把个人之间的竞争变为小组之间的竞争,把小组总体成绩作为奖励或认可的依据,形成了“组内成员合作,组间成员竞争”的新格局。
总之,只有将合作学习做得好,做得实,才能让学生在高效、愉快的学习氛围中不仅学到更多的知识,而且掌握更多的技能,从而走向更大的成功。
一、合作学习不再需要传统的教学方法
合作学习与传统教学不是排斥的关系,而是互补共进的关系。传统教学思想蕴涵着丰富的合作学习思想。我们不能否定多年来传统教学的经验和成效。我们不能在泼"洗操水"的同时,也将"婴儿"倒掉。我们要辩证地看待、批判性地吸收传统教学方法的合理部分,而不能将它们说得一无是处。
二、合作学习就是讨论学习
合作学习与讨论学习之间只是表面形式上的相似而已。讨论学习只是合作学习常用的一种教学方法。除了讨论学习,合作学习还包括讲授法、谈话法、练习法等多种方法。通常,在大班教学之后才进行组内合作的讨论学习,这主要包括接受与分配任务、个人独立学习、完成作业、小组讨论和小组展示等几个阶段。一般的讨论学习仅仅受课堂纪律的约束,而在合作学习中进行讨论时,由于有明确的角色分工和小组学习规则,所有成员各负其职,这使得整个讨论学习的过程既能有效避免七嘴八舌、聊天谈笑、争吵攻击等违规现象,还能避免"一言堂"、"搭便车"、"责任游离"等消极合作现象,使得小组合作讨论学习能做到有序进行,从而保证合作学习的高效率。
三、所有课堂都可以進行合作学习
合作学习可以大规模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改善课堂心理气氛,促进学生个性和社会性的发展。在新课程改革的推动下,合作学习正在当前中小学的课堂里悄然盛行,广大教师争相采用。导致很多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滥用合作学习。好像合作学习是什么包治百病的良药。其实合作学习有着一定的适用范围,也有着自身的局限性,并非所有课程、任何内容都必须采用合作学习。
四、合作学习坚决排斥竞争学习
很多教师对合作学习与竞争学习的关系缺乏正确的认识,有时甚至将二者对立起来,似乎一谈竞争,就会有损合作,一讲合作,就要摒弃竞争。事实上,竞争与合作之间没有明确的界限。竞争与合作永远也不可能孤立地存在,它们同属于基本的互动形式。它们是对立统一的关系,竞争之中有合作,合作之中有竞争。缺乏竞争的合作学习,是没有活力和生命力的,是脱离实际的低效的合作学习。如果把合作学习作为学生在校学习的唯一方式,那么他们将永远不会进行适度的竞争学习,也难以自主地进行独立学习。
针对以上误识,我认为我们应该采取以下几方面的应对策略
(1)合理划分小组。合作学习小组是高效课堂成功的命脉之一,是学生展开竞争和合作的主阵地。教师在分配学习小组时,应该有意识地将不同层次、不同类别的学生进行合理分组,原则是:“组内异质,组间同质”。通常是4人小组,即一名优等生,一名后进生,二名中等生。根据角色互赖原理,对小组成员进行角色分工,小组角色主要有小组长、协调员、记录员等。教师还要制定出小组合作学习的规则,可以包括以下几个方面:① 服从安排各负其责,发言有序;② 听人发言不要插嘴、记住要点、听完再议、恰当评价;③自己发言口齿清楚、条理分明、耐心解释、有理有据;④互帮互助说清问题,要主动热情,以理服人等等。
(2)精心设计问题。合作学习首先需要教师创建、营造一个和谐的合作氛围;用激励的语言调动学生参与合作学习的愿望。只有这样课堂合作学习才能正常进行。虽然新课程标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在设置问题时,要注重问题的开放性、挑战性、趣味性。
(3)教师适当指导。美国教育家约翰逊认为:教师不能只是把学生放到一起,然后告诉他们要合作,而应当在适当的人际交往及合作技巧方面指导学生。在学生讨论时,教师不要做局外人,要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生的学习中,多了解学生在学习中的信息,多给予适当的点拔和引导。与学生平等对话,从而使学生在“山穷水尽”时“柳暗花明”;在偏离正题时,步入正常轨道。
(4)客观合理评价。合作学习的评价观与传统教学有很大不同。传统的评价关注个体在整体中的位置,热衷于分数排队,比较强弱胜负。这样只有少数学生能够得到高分或好名次,而大多数学生则注定是学习的失败者,这不利于大多数学生的发展。因此,合作学习把“不求人人成功,但求人人进步”作为教学追求的境界,同时也将之作为教学评价的最终目标和尺度,把个人之间的竞争变为小组之间的竞争,把小组总体成绩作为奖励或认可的依据,形成了“组内成员合作,组间成员竞争”的新格局。
总之,只有将合作学习做得好,做得实,才能让学生在高效、愉快的学习氛围中不仅学到更多的知识,而且掌握更多的技能,从而走向更大的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