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古代教育家孔子说过:“施教之功,贵在引导”。一堂成功的课堂教学应好比是音乐会,要有一位能“牵”会“引”的教师,要有一群会在教师的引导下自主探究学习的学生,再创设一个宽松和谐的学习氛围,师生合作默契,必能教得精彩、学得生动,赢得满堂的喝彩!真正做到“教”的轻松,“学”的愉快,教与学双赢,实现教学相长。
【关键词】创设;引导;互动;双赢
要想成功举办一场精彩绝伦的音乐会,就必须要有一位出色的指挥家、一批优秀的演奏家,演奏家在指挥家指挥下,演奏出一曲曲美妙动听的乐曲,那么,观众就有极大的兴趣去细细品味。一堂成功的课应好比是音乐会,要有一位能“牵” 会“引”的教师,一群会在教师的引导下自主探究的学生,再创设一个宽松和谐的情境氛围,师生相互协作,必能教得精彩、学得生动,赢得满堂的喝彩!实现教学相长。现就小学数学课的“教”与“学”,谈谈我的一些具体做法。
1.前提条件—-营造宽松和谐的氛围
在音乐声音流淌出的一刹那,指挥家手中的指挥棒同时挥舞,将观众引入一个神秘的境界。课堂教学同样如此,教师要为学生设计一个悬念,营造一个情境,给学生造成一种急切期待的心理状态,激起学生探究和解决问题的浓厚兴趣,将学生自然引入到对新知的探究中。
1.1兴趣是学习的最佳动力。教师要较好的为学生创设条件,培养和激发他们参与学习活动的欲望。如教学《三角形的内角和》,可以设计一个猜一猜的游戏。教师可在课前准备好A、B、C三个信封:A信封装一个直角三角形、露出一个直角形;B信封装一个钝角三角形、露出一个钝角形;C信封装直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锐角三角形各一个,这三个三角形有一个角是相等的,并重叠在一起,且露出重叠在一起的角。在进行猜三角形的游戏过程中,教师可以呈现带有悬念性并富有幽默的语气,这样更能激起学生学习的兴趣。在猜完以后,教师就可以把学生带入新知的探究中:“一个三个角形有没有可能出现两个或两个以上直角或钝角呢?”接着让学生来猜一猜,给自己设下悬念,并由自己通过探究来验证猜测。在轻松有趣生动活泼的学习过程中获取知识体验快乐,何乐而不为呢?
1.2联系生活,创造情境。学习生活中的数学是《数学课程标准》的重要精神,结合生活实际设计教学内容,使学生的学习和生活紧密相连,让学生在现实情境中学习数学,对他们学好数学有积极的意义。如学“求平均数”,在教完后给学生创设这样一个问题情境:一个身高为138厘米的小朋友过桥,假如不小心失足掉进一条平均水深为135厘米的河里,你说这位小朋友会淹死吗?为什么?教师给学生出了一个关于生活中鲜活的数学问题,让学生根据实际来选择答案,并说明理由,学生学得兴趣盎然,乐趣无穷。
2.重要基石—-“指挥家”的出色指挥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数学活动的一切都要围绕学生的发展展开,所以学生是当然的“主人”,而教师则必须成为一名出色的指挥家,要有娴熟驾驭课堂的才干。
2.1精心组织。教师作为组织者,不仅体现在教学活动过程本身,也体现在对学生学习数学时所需要材料的组织上,组织不同的材料,学生经历的学习过程就截然不同。在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教师应从学生这一主体出发,设计出具有趣味性、实践性和开放性的学习素材,使学生学习的潜能得到充分发挥。如在“小小设计师”的活动课中,教师可精心组织了两个教学环节:
(1)请学生计算各房间的地砖及墙壁四周的使用情况。
(教师根据具体情况变换给出各房间的长和宽让学生进行计算)
(2)选择一种价廉物美的装饰条。如下图:
这种设计已超过了文字范围,转向了图表的形式,真正体现出了趣、新、活。
2.2适当引导。我国古代教育家孔子说过:“施教之功,贵在引导”。在课堂教学中如何发挥主导作用,着力点在何处?我认为教师的引导要在学生独立思考之后、在学生的求知欲望达到高潮时,此时此刻,教师适当引导点拨,学生有种豁然开朗的感觉!如教学平行四边形现和长方形、正方形三者的关系时,我先让学生独立思考,其次小组间交流并看书,采取了这两种方法后学生还是存在疑惑,这时是从特征上得到的!通过这样的设疑解疑,使学生又一次牢固掌握了三种图形的边角特征,引起探究的兴趣。
2.3师生互动,共同探讨。“上课,这是学生和教师的共同劳动,这种劳动的成功,首先是由师生关系来决定的。”现今的师生是一种合作关系,是一种建立在平等、和谐、民主基础上的师生关系。在课堂教学中,这样的师生关系就显得极为密切。教师要想把自己与学生真正的平等起来,就得“想学生之所想”、“思学生之所思”。教学要留出学生共同探讨的时间,要让学生在这样的氛围是中得到指导和建议。在探讨的过程式中,决不是挺直了脊背在教室中“绕圈子”、“巡视”,而是要蹲下身,与孩子们共同研究,探讨对策,为他们的失败叹息,为他们的成功喝彩!
2.4生生协作,思维共鸣。在数学学习活动中,学生各自的思维方式、智力活动水平是不一样的。因此,数学学习的过程又必须让学生尽可能地经历合作交流,感受不同方式和思维过程,通过互动体验认识数学和数学思维思想,培养与他人合作的意识和态度,产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和自信心。但是在小组合作中,教师要注意避免优生主宰一切的情况。要让学困生也有机会表达自己的观点,这就需要学生间的亲密合作。教师要在日常生活中注意灌输一些合作分享的思想,还需要针对学困生进行鼓励和帮助,努力挖掘他们的闪光点。成功的小组合作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团队精神。如教学《可能性的大小》,学生刚接触可能性的概念,可先通过摸黄、白球游戏来感受。这个游戏就必须是小组合作才能完成,其中一人负责记录,一人负责拿口袋,其余同学轮流摸球,剩下的人负责数摸球情况。游戏完后,小组之间再讨论摸到黄球的可能性有多大。整个过程简洁明了,但缺少了协作学习就得不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总之,成功的课堂教学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它需要长期的修炼。这就要求我们教师要不断努力学习教学理论,不断总结教学方法,不断更新教育教学观念,向着“教得精彩,学得生动,教学相长,共同提高。”这一目标迈进。做一名出色的“指挥家”,“指挥”出一大批优秀的“演奏家”!共同演奏优美、动听的歌曲。
收稿日期:2011-08-18
【关键词】创设;引导;互动;双赢
要想成功举办一场精彩绝伦的音乐会,就必须要有一位出色的指挥家、一批优秀的演奏家,演奏家在指挥家指挥下,演奏出一曲曲美妙动听的乐曲,那么,观众就有极大的兴趣去细细品味。一堂成功的课应好比是音乐会,要有一位能“牵” 会“引”的教师,一群会在教师的引导下自主探究的学生,再创设一个宽松和谐的情境氛围,师生相互协作,必能教得精彩、学得生动,赢得满堂的喝彩!实现教学相长。现就小学数学课的“教”与“学”,谈谈我的一些具体做法。
1.前提条件—-营造宽松和谐的氛围
在音乐声音流淌出的一刹那,指挥家手中的指挥棒同时挥舞,将观众引入一个神秘的境界。课堂教学同样如此,教师要为学生设计一个悬念,营造一个情境,给学生造成一种急切期待的心理状态,激起学生探究和解决问题的浓厚兴趣,将学生自然引入到对新知的探究中。
1.1兴趣是学习的最佳动力。教师要较好的为学生创设条件,培养和激发他们参与学习活动的欲望。如教学《三角形的内角和》,可以设计一个猜一猜的游戏。教师可在课前准备好A、B、C三个信封:A信封装一个直角三角形、露出一个直角形;B信封装一个钝角三角形、露出一个钝角形;C信封装直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锐角三角形各一个,这三个三角形有一个角是相等的,并重叠在一起,且露出重叠在一起的角。在进行猜三角形的游戏过程中,教师可以呈现带有悬念性并富有幽默的语气,这样更能激起学生学习的兴趣。在猜完以后,教师就可以把学生带入新知的探究中:“一个三个角形有没有可能出现两个或两个以上直角或钝角呢?”接着让学生来猜一猜,给自己设下悬念,并由自己通过探究来验证猜测。在轻松有趣生动活泼的学习过程中获取知识体验快乐,何乐而不为呢?
1.2联系生活,创造情境。学习生活中的数学是《数学课程标准》的重要精神,结合生活实际设计教学内容,使学生的学习和生活紧密相连,让学生在现实情境中学习数学,对他们学好数学有积极的意义。如学“求平均数”,在教完后给学生创设这样一个问题情境:一个身高为138厘米的小朋友过桥,假如不小心失足掉进一条平均水深为135厘米的河里,你说这位小朋友会淹死吗?为什么?教师给学生出了一个关于生活中鲜活的数学问题,让学生根据实际来选择答案,并说明理由,学生学得兴趣盎然,乐趣无穷。
2.重要基石—-“指挥家”的出色指挥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数学活动的一切都要围绕学生的发展展开,所以学生是当然的“主人”,而教师则必须成为一名出色的指挥家,要有娴熟驾驭课堂的才干。
2.1精心组织。教师作为组织者,不仅体现在教学活动过程本身,也体现在对学生学习数学时所需要材料的组织上,组织不同的材料,学生经历的学习过程就截然不同。在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教师应从学生这一主体出发,设计出具有趣味性、实践性和开放性的学习素材,使学生学习的潜能得到充分发挥。如在“小小设计师”的活动课中,教师可精心组织了两个教学环节:
(1)请学生计算各房间的地砖及墙壁四周的使用情况。
(教师根据具体情况变换给出各房间的长和宽让学生进行计算)
(2)选择一种价廉物美的装饰条。如下图:
这种设计已超过了文字范围,转向了图表的形式,真正体现出了趣、新、活。
2.2适当引导。我国古代教育家孔子说过:“施教之功,贵在引导”。在课堂教学中如何发挥主导作用,着力点在何处?我认为教师的引导要在学生独立思考之后、在学生的求知欲望达到高潮时,此时此刻,教师适当引导点拨,学生有种豁然开朗的感觉!如教学平行四边形现和长方形、正方形三者的关系时,我先让学生独立思考,其次小组间交流并看书,采取了这两种方法后学生还是存在疑惑,这时是从特征上得到的!通过这样的设疑解疑,使学生又一次牢固掌握了三种图形的边角特征,引起探究的兴趣。
2.3师生互动,共同探讨。“上课,这是学生和教师的共同劳动,这种劳动的成功,首先是由师生关系来决定的。”现今的师生是一种合作关系,是一种建立在平等、和谐、民主基础上的师生关系。在课堂教学中,这样的师生关系就显得极为密切。教师要想把自己与学生真正的平等起来,就得“想学生之所想”、“思学生之所思”。教学要留出学生共同探讨的时间,要让学生在这样的氛围是中得到指导和建议。在探讨的过程式中,决不是挺直了脊背在教室中“绕圈子”、“巡视”,而是要蹲下身,与孩子们共同研究,探讨对策,为他们的失败叹息,为他们的成功喝彩!
2.4生生协作,思维共鸣。在数学学习活动中,学生各自的思维方式、智力活动水平是不一样的。因此,数学学习的过程又必须让学生尽可能地经历合作交流,感受不同方式和思维过程,通过互动体验认识数学和数学思维思想,培养与他人合作的意识和态度,产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和自信心。但是在小组合作中,教师要注意避免优生主宰一切的情况。要让学困生也有机会表达自己的观点,这就需要学生间的亲密合作。教师要在日常生活中注意灌输一些合作分享的思想,还需要针对学困生进行鼓励和帮助,努力挖掘他们的闪光点。成功的小组合作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团队精神。如教学《可能性的大小》,学生刚接触可能性的概念,可先通过摸黄、白球游戏来感受。这个游戏就必须是小组合作才能完成,其中一人负责记录,一人负责拿口袋,其余同学轮流摸球,剩下的人负责数摸球情况。游戏完后,小组之间再讨论摸到黄球的可能性有多大。整个过程简洁明了,但缺少了协作学习就得不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总之,成功的课堂教学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它需要长期的修炼。这就要求我们教师要不断努力学习教学理论,不断总结教学方法,不断更新教育教学观念,向着“教得精彩,学得生动,教学相长,共同提高。”这一目标迈进。做一名出色的“指挥家”,“指挥”出一大批优秀的“演奏家”!共同演奏优美、动听的歌曲。
收稿日期:2011-08-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