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城市生产、生活、生态空间质量水平格局与相关因素分析

来源 :地理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51386779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城市作为人口集聚和社会经济活动的主要载体,也是生产、生活、生态空间的矛盾集中地。本文在城市"三生"空间优化理论框架指导下,构建了城市"三生"空间优化评估指标体系与评估模型,分析2015年中国289个地级及以上城市的"三生"空间质量水平的总体特征和空间分布规律。结果表明:城市"三生"空间质量指数总体处于较低水平,空间格局上从东南沿海向西部和东北地区递减;东北地区的生产空间质量塌陷尤为明显,西部地区生活空间质量堪忧,生态空间质量则与地方的自然生态条件和污染治理相关;生产和生活空间优化之间相辅相成,但不乏
其他文献
自古以来,人们的生活就离不开衣食住行,尤其是对住房有着更高的要求,随着现代科技的不断发展和经济的不断增长,我国国民对于住房的要求也是高于从前了,在进行住房建筑时,岩土工程是建筑工程中关键的一环,是为整个建筑打基础的关键工程,所以对于岩土工程一定要严格的注重,在岩土工程中水文地质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本文就来浅析水文地质在岩土工程勘察中的应用。
期刊
结合土木工程专业测量实践课程教学需要,本文介绍在新设备、新技术不断发展情况下,探索和改革教学模式,优化实验课程和实验项目设置,以满足现代工程领域对综合性人才培养的要求。
期刊
勘察技术在岩土工程施工的中具有举足重轻的地位,通过勘察岩土工程的施工现场环境和岩土土层状态,提供岩土工程施工详细的参数,为岩土工程正常施工提供了有力保障,有效提高岩土工程施工的质量。现阶段的综合勘察技术主要应用于岩土施工现场,充分提升工程勘察效果。本文通过分析岩土工程勘察的要点,重点探讨勘察技术在岩土工程施工中的应用,为建筑同行提供参考。
期刊
建筑工程测量教学是建筑学科教学的重点,但其往往因为内容的复杂性而存在着诸多的教学质量问题。对分课堂教学有效的降低了建筑工程测量课程的复杂性,为学生对建筑测量技术的掌握提供了保障。本文中,作者以对分课堂作为切入点,总结了建筑工程测量教学存在的问题,并结合对分课堂教学提出了科学化的建筑工程测量教学方法,提高了学生建筑学科的学习质量。
期刊
2019年12月27—28日,黄河下游引黄灌区农业高质量发展暨中国科学院禹城综合试验站建站四十周年战略研讨会在中科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举行。中国科学院院士孙鸿烈、郑度、陆大道、夏军、邵明安,中国科学院党组成员、秘书长邓麦村,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所长葛全胜、党委书记廖小罕、副所长封志明、党委副书记兼纪
期刊
以西方为主的国外政治地理和地缘政治学说为中国政治地理和地缘政治的发展提供了很好的参照和基础。因此,如何理性对待西方的政治地理学和地缘政治学的研究、如何正确处理中国政治地理学和地缘政治学中的本土化与国际化关系是关乎中国政治地理学和地缘政治学学科方向的重要议题。然而,目前中国政治地理学和地缘政治学的发展在这一问题上存在困惑乃至两难。一方面,过度依赖西方研究框架和理论为中国政治地理学和地缘政治学的学科建
期刊
信息化时代下,网络信息的强势介入为旅游人地关系赋予了新的内涵、特征和形式。基于此,提出旅游地理学视域下的三元空间概念。该三元空间由人、地、信息组合而成,各子空间相互关联、相互作用、动态响应,由此形成一个庞大的动态复合系统。在对三元空间概念框架、交互作用及协同响应模式系统阐释的基础上,旅游地三元空间交互理论模型建构而成。由此,二维视角下的旅游人地关系被延展到了立体的三元空间,一种信息要素介入下的新型
期刊
城市边缘区的定量分析及判定,对城市发展评价和规划,或是城市空间结构研究都具有重要意义。然而现有研究的边缘区判定指标选择过于单一,判定结果过于破碎,城市预设边界、水体及城市绿地对边缘区判定结果干扰大。针对上述问题,从自然、人口、社会经济的视角出发,以遥感影像、人口数据、POI大数据为数据基础,结合深度学习技术,构建基于多源数据和深度学习的城市边缘区判定方法,进行广州市城市边缘区判定及城市结构空间分布
期刊
采用熵值法、泰尔指数、空间自相关、马尔科夫链等方法,分析2006—2016年中国京津冀、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三大城市群经济与环境协调度的时空格局特征,并运用Tobit模型探讨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①研究期内三大城市群经济与环境协调度持续增长,珠三角协调度最高,长三角协调度增速最快;②三大城市群内部城市之间的差异波动减小,珠三角城市群的减小幅度最小;③三大城市群经济与环境协调等级演化具有一定的路径
期刊
随着中国城镇化发展的转型,测度城镇化过程中人口、土地和经济三者发展的耦合协调关系,探索其演化过程的时空动态规律,已成为人文地理学研究新型城镇化的重要科学问题。通过构建耦合协调度模型,在测度近16年来长三角地区城镇化进程中各子系统的协调发展水平的基础上,运用空间变差函数,LISA时空跃迁等方法,分析长三角地区城镇化耦合协调的交互过程,探索其城镇化协调空间集聚的形成机制。结果表明:①伴随长三角地区城镇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