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新形势对幼师专业的基本素质要求有所提升,幼师须兼备技能和理论。幼师只有通过多次实习见习,在实践中践行理论,深切体会幼师理论,掌握相应技能,才能成为合格的幼师。
【关键词】幼师 技能 理论 实习 见习
2010年,《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出台,《纲要》中明确指出,到2020年基本普及学前教育,将发展学前教育事业提高到国家战略层面。在国家宏观形势之下,学前教育的师资培养也发生了巨大变化,大规模的招生吸引了众多学子投身幼儿教育事业,报考幼师专业的毕业生在逐年增加,这无疑给学前教育事业带来了良好的发展机遇。然而,我们在面临机遇的同时也面临着挑战,那就是怎样培养合格的幼师,让其具备新形势下新型幼师的素质,将来能胜任幼师这一岗位。
大部分中职中专学校及部分高校都有幼儿教育专业,他们能利用一己之长,为幼儿教育做出一定的贡献,这是我们所乐见的。但是,也存在诸多的问题,学生到了毕业时,面对一群幼儿手足无措、无从下手,不能抓住教学要点,不能很好地胜任岗位、履行职责,不会协调幼儿关系、鼓励幼儿发展。究其根源,主要有以下几方面原因:
第一,各个学校对幼教课程的设置主要根据自身优势进行。例如,大部分中专学校的优势是音体美专业,在课程设置上就会相应地偏重于艺体学习,由此也就引发重艺体轻理论的局面;或是有的学校所设置的课程重理论轻实践,重文化素质轻教学技能;或者是课程设置缺乏统整性和独特性,重技能轻理论。虽然很多学校和机构也意识到培养模式的差距,并进行了调整,但却没有找对策略,只是一味地通过加减课来达到目的,导致课程内容庞杂、体系混乱;再加上缺乏相应的师资和专业理论的指导,造成传统优势丧失、资源浪费,所培养出的幼师不仅在技能方面有所欠缺,而且在理论方面不够深入。
第二,报考幼儿教育专业的学子大部分幼儿理论基础较为薄弱,学习不够系统,尤其以中职中专学生最为突出。他们刚结束中学的学习,知识不够丰富,内容不够系统,自身阅历又达不到要求。而新形势下需要的不仅仅是“保姆”,也就是单纯的保育员或是看护员,还是能指导幼儿增强信心、独立自主、创造性等诸多良好品质的指导者、创造者。科学研究表明,三到六岁是儿童个性形成和社会化成长的关键时期,幼师的正确引导能很大程度上培养孩子的良好品质和习惯,能激发孩子未来的成长优势。幼儿心理的构建,在这个时期尤为重要。这也就要求幼师本身要能很好地疏导自身心理,适应教导幼儿身心发展的生活,更应该懂得相关的幼儿心理,利用较为先进、科学的心理学和教育学知识来指导幼儿教学。
第三,对幼师的标准设定主要在德行、学识、能力、身心等方面,但目前均未做出具体的规定和要求,仅把培养目标泛泛定位于培养热爱学前教育事业,具备学前教育专业知识,能在托幼机构从事保教和研究工作的教师、学前教育行政人员、家庭教育的指导和科研人员以及其他有关机构的教学和研究人才。这些要求、标准对幼师学生来说,是比较抽象的。只有通过具体实践的实例,他们才会很好地领会并执行这些标准。
因此,面对新形势下的问题,只有采取相应的措施和方法,确保幼儿师资培训、学习的机会和条件得到很好的保障,才能解决这些问题。因为实习见习是最直观也是最有效的积累经验的方法方式,学生只有真正深入幼儿学习生活的环境,真切地体会幼儿们所思所想,与幼儿多接触,才能揣摩出孩子的需要和心声,才能真切地理解理论知识。我校学前教育专业最初在进行师资培养时,也注意到了这些问题,意欲培养兼备技能和理论的人才,对学前教育教师学历层次和能力有所要求,致力于培养出既具备良好的理论素养又具有良好的教育技能和保育技能的实用型人才。幼师专业组把以下几点作为对幼师基本素质的要求:即幼师首先要具有热爱教育事业、热爱儿童、甘于奉献自己的崇高职业理想,能为孩子树立良好的榜样;幼师要具有广博的科学文化知识和多方面的兴趣才能,同时掌握幼儿身心发展的规律以及适宜的教育方法,具有广泛的人文基础知识和音乐、美术等方面的艺术才能和初级的外语听说能力;再有,幼师要主动了解和接受新型教育思想并转化为教育行为,作用于实践并具有良好的表达沟通能力、管理组织能力,要有适合于幼儿的活泼开朗、积极主动的性格。这些基本的品质或者是素质,学生是不可能在书本上领会到的,只有在生活中多次磨炼才能逐渐成长起来。
因此,我校把本州教育经验最丰富的幼儿园作为我校幼师的实训基地,通过几年的摸索,取得了较好的成效。以往一般的见习是学生仅在毕业前到某一个幼儿园跟班学习,几个或者是十几个学生跟一群幼儿玩闹一周或半个月。这样的见习不能培养出真正独当一面的幼师,这些幼师专业的学生也缺少从大局上管理一个班集体的机会。因此,在组织幼师见习实习时我们注意到一些问题,适时地对学生进行心理上的指导,帮助他们挖掘才能、增加才干,最大限度地提升他们工作的成功概率,并采取相应的管理措施,让见习实习有效果,并把见习实习的效用提升到最大。
第一,在幼师学生见习前,进行一定的理论和实操培训,为学生见习实习做好心理铺垫,使学生面对突发情况时能冷静处理。
第二,给幼师学生设置一定的实习主题,比如说如何协调幼儿矛盾,怎样处理孩子之间的吵闹,怎样激发学生的兴趣等,让实习见习有的放矢。这样,学生的见习目标明确,有针对性,见习效果就会好很多。
第三,实习见习后,开一个小型的交流会,让学生积极发言。通过讨论发现其中出现的诸多问题,并互相给出新的解决方法。这有助于学生间接地累积经验、分享信息。
第四,见习实习实行常规化、制度化管理,让学生在反复磨炼中增长见识和经验,成为真正的教学能手。每隔一段时间,就让学生深入园区,尝试做幼儿园教师的助手,在充当生活老师的过程中,全面充分了解幼儿所需。实习见习的频度、长度越大,幼师专业学生的管理技能才越强。
第五,见习初由专业教师跟班见习,及时解决幼师学生的问题和困惑,并提出好的建议或意见进行心理疏导,然后逐渐减少跟班的次数和时间,让幼师学生自主教学,一点点成长起来,直到最后能独当一面。
总之,幼儿教育是一个大问题,它关系到的是孩子的一生,甚至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关系着祖国的未来。而培养合格的幼师,让其在实习见习中成长,是我们幼师专业不容忽视的大问题。提升幼教师资整体质量,提高学前教育教师队伍素质,实现教育理论与实践相融合,才能确保学前教育师资满足社会对多层次高素质幼教人才的需求。
【参考文献】
[1]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10年)[Z].
[2]林崇德. 发展心理学[M].人民教育出版社,2009-3-1.
[3]王芳. 我国幼儿师范教育改革的基本趋势和问题分析[J].学前教育研究,2009(06).
[4]吕苹. 关于学前教育师资培养的实践与思考[J].学前教育研究,2004 (05).
[5] 《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试行)》[2012]1号文件.
【关键词】幼师 技能 理论 实习 见习
2010年,《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出台,《纲要》中明确指出,到2020年基本普及学前教育,将发展学前教育事业提高到国家战略层面。在国家宏观形势之下,学前教育的师资培养也发生了巨大变化,大规模的招生吸引了众多学子投身幼儿教育事业,报考幼师专业的毕业生在逐年增加,这无疑给学前教育事业带来了良好的发展机遇。然而,我们在面临机遇的同时也面临着挑战,那就是怎样培养合格的幼师,让其具备新形势下新型幼师的素质,将来能胜任幼师这一岗位。
大部分中职中专学校及部分高校都有幼儿教育专业,他们能利用一己之长,为幼儿教育做出一定的贡献,这是我们所乐见的。但是,也存在诸多的问题,学生到了毕业时,面对一群幼儿手足无措、无从下手,不能抓住教学要点,不能很好地胜任岗位、履行职责,不会协调幼儿关系、鼓励幼儿发展。究其根源,主要有以下几方面原因:
第一,各个学校对幼教课程的设置主要根据自身优势进行。例如,大部分中专学校的优势是音体美专业,在课程设置上就会相应地偏重于艺体学习,由此也就引发重艺体轻理论的局面;或是有的学校所设置的课程重理论轻实践,重文化素质轻教学技能;或者是课程设置缺乏统整性和独特性,重技能轻理论。虽然很多学校和机构也意识到培养模式的差距,并进行了调整,但却没有找对策略,只是一味地通过加减课来达到目的,导致课程内容庞杂、体系混乱;再加上缺乏相应的师资和专业理论的指导,造成传统优势丧失、资源浪费,所培养出的幼师不仅在技能方面有所欠缺,而且在理论方面不够深入。
第二,报考幼儿教育专业的学子大部分幼儿理论基础较为薄弱,学习不够系统,尤其以中职中专学生最为突出。他们刚结束中学的学习,知识不够丰富,内容不够系统,自身阅历又达不到要求。而新形势下需要的不仅仅是“保姆”,也就是单纯的保育员或是看护员,还是能指导幼儿增强信心、独立自主、创造性等诸多良好品质的指导者、创造者。科学研究表明,三到六岁是儿童个性形成和社会化成长的关键时期,幼师的正确引导能很大程度上培养孩子的良好品质和习惯,能激发孩子未来的成长优势。幼儿心理的构建,在这个时期尤为重要。这也就要求幼师本身要能很好地疏导自身心理,适应教导幼儿身心发展的生活,更应该懂得相关的幼儿心理,利用较为先进、科学的心理学和教育学知识来指导幼儿教学。
第三,对幼师的标准设定主要在德行、学识、能力、身心等方面,但目前均未做出具体的规定和要求,仅把培养目标泛泛定位于培养热爱学前教育事业,具备学前教育专业知识,能在托幼机构从事保教和研究工作的教师、学前教育行政人员、家庭教育的指导和科研人员以及其他有关机构的教学和研究人才。这些要求、标准对幼师学生来说,是比较抽象的。只有通过具体实践的实例,他们才会很好地领会并执行这些标准。
因此,面对新形势下的问题,只有采取相应的措施和方法,确保幼儿师资培训、学习的机会和条件得到很好的保障,才能解决这些问题。因为实习见习是最直观也是最有效的积累经验的方法方式,学生只有真正深入幼儿学习生活的环境,真切地体会幼儿们所思所想,与幼儿多接触,才能揣摩出孩子的需要和心声,才能真切地理解理论知识。我校学前教育专业最初在进行师资培养时,也注意到了这些问题,意欲培养兼备技能和理论的人才,对学前教育教师学历层次和能力有所要求,致力于培养出既具备良好的理论素养又具有良好的教育技能和保育技能的实用型人才。幼师专业组把以下几点作为对幼师基本素质的要求:即幼师首先要具有热爱教育事业、热爱儿童、甘于奉献自己的崇高职业理想,能为孩子树立良好的榜样;幼师要具有广博的科学文化知识和多方面的兴趣才能,同时掌握幼儿身心发展的规律以及适宜的教育方法,具有广泛的人文基础知识和音乐、美术等方面的艺术才能和初级的外语听说能力;再有,幼师要主动了解和接受新型教育思想并转化为教育行为,作用于实践并具有良好的表达沟通能力、管理组织能力,要有适合于幼儿的活泼开朗、积极主动的性格。这些基本的品质或者是素质,学生是不可能在书本上领会到的,只有在生活中多次磨炼才能逐渐成长起来。
因此,我校把本州教育经验最丰富的幼儿园作为我校幼师的实训基地,通过几年的摸索,取得了较好的成效。以往一般的见习是学生仅在毕业前到某一个幼儿园跟班学习,几个或者是十几个学生跟一群幼儿玩闹一周或半个月。这样的见习不能培养出真正独当一面的幼师,这些幼师专业的学生也缺少从大局上管理一个班集体的机会。因此,在组织幼师见习实习时我们注意到一些问题,适时地对学生进行心理上的指导,帮助他们挖掘才能、增加才干,最大限度地提升他们工作的成功概率,并采取相应的管理措施,让见习实习有效果,并把见习实习的效用提升到最大。
第一,在幼师学生见习前,进行一定的理论和实操培训,为学生见习实习做好心理铺垫,使学生面对突发情况时能冷静处理。
第二,给幼师学生设置一定的实习主题,比如说如何协调幼儿矛盾,怎样处理孩子之间的吵闹,怎样激发学生的兴趣等,让实习见习有的放矢。这样,学生的见习目标明确,有针对性,见习效果就会好很多。
第三,实习见习后,开一个小型的交流会,让学生积极发言。通过讨论发现其中出现的诸多问题,并互相给出新的解决方法。这有助于学生间接地累积经验、分享信息。
第四,见习实习实行常规化、制度化管理,让学生在反复磨炼中增长见识和经验,成为真正的教学能手。每隔一段时间,就让学生深入园区,尝试做幼儿园教师的助手,在充当生活老师的过程中,全面充分了解幼儿所需。实习见习的频度、长度越大,幼师专业学生的管理技能才越强。
第五,见习初由专业教师跟班见习,及时解决幼师学生的问题和困惑,并提出好的建议或意见进行心理疏导,然后逐渐减少跟班的次数和时间,让幼师学生自主教学,一点点成长起来,直到最后能独当一面。
总之,幼儿教育是一个大问题,它关系到的是孩子的一生,甚至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关系着祖国的未来。而培养合格的幼师,让其在实习见习中成长,是我们幼师专业不容忽视的大问题。提升幼教师资整体质量,提高学前教育教师队伍素质,实现教育理论与实践相融合,才能确保学前教育师资满足社会对多层次高素质幼教人才的需求。
【参考文献】
[1]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10年)[Z].
[2]林崇德. 发展心理学[M].人民教育出版社,2009-3-1.
[3]王芳. 我国幼儿师范教育改革的基本趋势和问题分析[J].学前教育研究,2009(06).
[4]吕苹. 关于学前教育师资培养的实践与思考[J].学前教育研究,2004 (05).
[5] 《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试行)》[2012]1号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