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需要精神交往

来源 :大观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uezhenlong031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精神交往是马克思主义交往理论中不可或缺的部分,它作为一种新的存在方式,反映着人的感性需要和理性需要。精神交往是人们为了满足精神需要,从而进行的一种情感、观念、以及思想之间的相互交流、交汇的精神认识活动,其指向是人的全面发展。本文从社会需要之精神需要的视角解读精神交往的内涵、层次,以及精神交往的最终指向。
  关键词:精神交往 精神需要 全面发展 意义生活
  一直以来,从社会需要的角度来考察交往,都是历史唯物主义的一个重要维度。而“在现实世界中,个人有许多需要”1 “需要即他们的本性,以及他们求得满足的方式,把他们联系起来(两性关系、交换、分工),所以他们必然要发生相互关系。……他们作为个人的相互关系,创立了——并且每天都在重新创立着——现存的关系。”2这种“求得满足的方式”即为交往。人是“喜爱交往的存在物”3,他们“有和同类交往的需要”。这种交往的需要不仅有物质交往的需要,也有进行精神交往的需要。
  人们为了满足自身的生存和发展而产生物质交换及交往的需要,是为物质交往需要,这个毋庸置疑。但除此之外,马克思认为人还有“对科学的向往、对知识的渴望、他们的道德力量和他们对自己发展的不倦的要求”4,这些都是精神交往的需要。
  一、何为精神交往
  对于“交往”马克思的关注是比较多的,在他那里,“交往”最初是同“交换”同等使用的,。早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马克思提到“人与自然的交往”和“同别人的实际交往”,也就是“物质交往”和“精神交往”。物质交往优先精神交往,并且决定精神交往的内容;然而,精神交往对物质交往具有反作用,在物质需求得到满足的情况下,人们会更多的转向对精神交往的需求。
  关于“精神交往”的界定有几种观点:“活动论”认为精神交往是人们相互之间知识、情感等观念内容的交际活动,精神生产及其产品(如工艺、绘画、电影等)的交往本质上属于精神交往范畴。5这种观点肯定了人们有进行知识交流、情感沟通的需要,并且涵盖了精神生产及产品的交往,是值得肯定的,但仅仅归为一种“交际活动”显得过于简单。“媒介论”认为精神交往就是指以“语言”为媒介的人与人的交往关系6,如观念、思维等,“包括信息交流与沟通、创造性思维、艺术审美和情感意识在内的一种精神活动”7。此种观点更多的是从传播学的角度强调了精神交往的手段、方式,尤其是對语言的肯定。“精神产品论”则认为精神交往则是指宗教、道德、哲学、法、一书、自然科学等精神产品相互影响、相互补充、共同促进的过程8。第三种观点忽略了精神交往的主体即从事社会实践的“人”,容易导致无主体论。此外还有“意识交流过程论”9等观点。总之,不论如何定义,从何种视角出发,人们对马克思精神交往理论的研究正在逐步深化。
  要科学的界定“精神交往”重点是廓清“精神”的内涵和外延,因为至于“交往”,从辩证唯物主义出发,人们都比较赞同它是一种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主体之间进行交流的社会实践活动。《辞海》中对“精神”是这样定义的:精神是人对物质世界的观念把握,是人的意识、思维活动和自觉的心理状态,包括情绪、意志和良心等,精神与物质相对,指人的内心世界现象,包括思维、意念、情感等有意识的方面,也包括其他心理活动和无意识方面10。张桂祥曾就精神、意识、心理、认识、思维、思想、观念等概念进行了比较11,他认为精神分为主观精神和物化了的精神,主观精神分为心理和意识,其中意识又分为认识、情感和意志即传统意义上的知、情、意,其中认识又可以细化为感知和思维(多体现为“思想”)。马克思对精神交往没有明确的界定,但他说“思想、观念、意识的生产最初是直接与人们的物质活动,与人们的物质交往,与现实生活的语言交织在一起的。观念、思维、人们的精神交往在这里还是人们物质关系的直接产物。”12另外,在有些论述中马克思是用“意识”来替代精神的。也鉴于此,“意识交流过程论”就认为“意识交流”就是“精神交往”。参照马克思在诸多著作中对精神交往的间接论述,“精神交往”中的精神主要是指意识,具体表现为认识、情感与意志,只不过结合现实论述的时候,更强调“意识”中的理性部分——思想以及观念。所以,精神交往是人们为了满足精神需要,从而进行的一种情感、观念、以及思想之间的相互交流、交汇的精神认识活动,其指向是人的全面发展。
  二、精神需要与精神交往
  人的精神需要丰富多彩,但大致可划分三个层次:一是精神适存需要。这种最基本的精神生活需要一般表现为在社会交往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精神交往和社会情感需要。二是精神发展需要。人们不仅要维持自己作为一个人的起码应具有的正常的精神状态,而且要再社会生活和精神生活中不断促进自己的精神发展。精神发展需要就是人们在精神上不断充实和发展自己,实现精神进步的需要。人们对科学的思想理论、正确的价值观念、高尚的道德情操、坚强的意志品质的追求,是人们更高层次的精神需要,是人的精神发展的需要。三是精神完善需要,对如理想社会的追求,对理想人格的追求,对人生最高价值的追求,对自我实现的追求,等等。相对应的,马克思把人的精神交往也分为三个层次:情感交往、观念交往和思想交往,其中情感交往属于感性交往,观念交往和思想交往属于理性交往。
  情感交往。情感交往属于较低层次的精神交往,它要求的是一种自然的心理表层的满足。马克思曾引证英国17世纪经济学家巴尔本的话说明这种情形:“欲望包含着需要;这是精神的食欲,就像肉体的饥饿那样自然”13。人们如果没有精神交往及其在精神交往中形成的最基本的情感、意识,如爱情、友谊、自尊与被尊重、归属感、角色感,等等,人的精神世界和精神生活就会发生紊乱甚至是危机,人的精神活动能力也将发生退化,不仅威胁人的精神的健康,甚至威胁人的生命活动及生命本身,马克思、恩格斯指出:“意识一开始就是社会的产物,而且只要人们存在着,它就仍然是这种产物。”14意识“只是由于需要,由于和他人交往的迫切需要才产生的”15。生活在社会中的人们,只有在社会交往和精神交往中才能产生和维持自己精神生活最基本的需要,维持自身精神存在的最起码的正常状态。如果一个人不同他人进行社会交往和精神交往,就不可能产生只有在这种交往中才能产生的爱情、友谊、自尊与被尊重、归属感等精神需要,也不能满足这些需要,他就可能在精神上产生空虚感或孤独感,而精神空虚感和孤独感必然会导致严重的心理障碍或精神障碍,危及人的精神健康乃至人的生命健康。   观念交往。观念交往是较高层次的精神交往,是人“以全部感觉在对象世界中肯定自己”16,即在精神交往中獲得认可和尊重的需要,把自己的生命活动变成自己的意志和意识对象。这里涉及人的精神交往需要的实质问题:人是有自我意识的,人们把自身存在与发展的需要,在对象世界中转化为肯定自身的需要。较高层次的人的精神交往,相当程度上是为了不断获得肯定自身的信息,以维持主体的心理平衡,并感到满足和愉悦。一幅精彩的画面、一首美妙的音乐、一条好的消息,往往会使人得到一种满足,便是这个道理。这种人对信息的需要,虽然表现为受动,它的性质就如马克思所说:“按人的含义来理解的受动,是人的一种自我享受。”17它表现为人内心的、心理的、精神的需要,不能靠外部世界来滋养,并且超越肉体的直接需要,有时也超越人心理表层的直接满足,而上升到对人的整体实现的痛苦追求。
  思想交往。思想交往主要满足了人们对知识的追求,属于理性交往,且是精神交往的最高层次。马克思引证过17世纪英国作家孟德维尔的话:“知识会使我们产生更大和更多的愿望,而人的愿望越少,他的需要也就越容易满足。”18思想交往可使人有一种从对象世界的相反方面获取自我肯定信息的功能。马克思在谈到人对社会异化现象的认识时,曾指出:“一个认识到自己在法、政治等等中过着外化生活的人,就是在这种外化生活本身中过着自己的真正的、人的生活。因此,与自身相矛盾的,既与知识又与对象的本质相矛盾的自我肯定、自我确证,是真正的知识和真正的生活。”19这种高级的内在的精神交往活动,与人的文明程度和知识水平同步发展。
  精神需要的丰富性决定了精神交往的层次性,但情感交往、观念交往和思想交往并非相互孤立,同一精神交往过程中三者同时存在,只不过交往主体有具有倾向性,关键在于哪个因素占的比重更大。精情感交往属于较低层次的感性交往,观念交往和思想交往都是理性交往,尤其思想交往是较高层次的精神交往,它引导人们过意义生活,由感性交往到理性交往是有规律可循。一方面,精神交往各层次之间呈现出渐进性。当一种精神交往从偶然的“享受”变成必要生活资料时,新的更高的精神交往需要又会走到面前。另一方面,精神交往各层次之间呈现“补偿性”。一旦较高级的交往成为人们精神生活的必需品,而由于外力的压迫又暂时丧失,人们就会用较低层次的交往顽强地表现自身,并追求丧失了的较高级的交往。
  三、精神交往之于人的理论意义
  “交往包括个人、社会团体、许多国家之间的物质交往和精神交往。一个人的发展取决于和他直接或间接进行交往的其他一切人的发展。”20所以,精神交往最终指向是人的全面发展。良好的精神交往有利于提升人的文化素质、健全人的心理品德,能够给人们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促进人自由全面的发展。
  首先,精神交往有助于提升人的文化素质。每个交往主体都有自己独特的思想领域,在交往中通过交流、传递和交换彼此的信息,吸收有用的信息为己所用,从而提高自身的知识素养、辨别能力,增强交往的主动创造意识。在精神交往过程中,人作为交往主体,通过比较和鉴别剖析自己,经过比较和反思发现自己的需要,从而更清醒的认识自身,进而完善自我,达到思想境界和精神境界的提高。此外,精神交往者在交往活动中,利用先进的交往工具突破时空限制,在自由交流的平台进行高频率的思想融合。交往的深化,消除了交往资源享用的不对等。每个独立的个体平等的置身于世界性文化养料中,通过吸取历史优秀文化成果,在此基础上更好的认识和发展自身。发现自身的缺点与优势,体察到自身的不足和差距。在与对方的交流活动中筛选出对自己有价值的信息,互通有无。这种交流和借鉴,不但丰富了精神交往内容,发展了文化生产力,还使得交往主体的科学文化素质更加厚实,交往能力不断提高。
  其次,精神交往有助于促进人的心理健康。心理健康和品德素质是人的全面发展的一个方面。精神交往是为了满足更高层次的精神需求,在交往中,人们根据自己的情感需要,对自身所拥有的知识储备对筛选,有选择性的吸收对方的精华填补自身所空缺的内容,满足自身追求全面发展的愿望。通过分享思想、情感的交流等精神交往活动,有助于人们实现情感上的沉淀,形成稳定的情感纽带。而较高层次的精神交往“能引起……更深刻的幸福感、宁静感,以及内心生活的丰富感。”21精神交往主体通过心灵深处的交流探索,不但宣泄了自身的情绪,而且从对方那里得到感情慰藉,从而满足自身的心理方面的需要,获得心理上的愉悦满足,形成一种积极的精神状态。
  最后,精神交往有助于塑造理想的人格。精神交往中的理性交往可以社会共同的价值内化于人自身,为日后自身交往的提供行为规范和价值导向,有助于诚实守信道德品质的养成,形成坚定的信念,相应提高人的自律能力,抵制不良思想的侵入,使人们获得正确的思维方式和高尚的精神境界。尤其是思想交往,作为纯粹的精神交往,它可以增强人主动追求理想精神的能力,使人最大限度的挖掘自身潜力,激发人的精神创新力量,从而有助于塑造理想的人格。
  三、精神交往之于人的现实意义
  人的生产是全面的,在物质需要支配下的生产过程中,也创造着不受物欲支配的生产,这种生产及其带来的精神交往,是人作为生命个体远远高于动物的标志。人的需要立足于“从自己出发”,其社会联系也是直接由这种需要产生并建立起来的,并且人作为个体的需要都有具体的社会作为背景的,这是人的需要和社会需要的本质区别。“人的本质是人的真正的社会联系,所以人在积极实现自己本质的过程中创造、生产人的社会联系、社会本质,而社会本质不是一种同单个人相对立的抽象的一般的力量,而是每一个单个人的本质,是他自己的活动,他自己的生活,他自己的享受,他自己的财富。”22马克思所讲的“他自己的活动”主要是交往活动,“他自己的生活”则指精神生活,“他自己的享受”主要是精神享受。
  精神交往旨在满足人追求意义生活的精神需要。从人的本性来看人对精神交往的需要,它不是一次性的常数,这种需要的多样化、开放性和因此具有的自我超越性,使它不同于动物式的欲望要求,而表现为一个横向无限开拓、纵向不断创造的有机系列。在原始时代,人的物质需要以外亦需要精神交往来寻求心理平衡,具体表现为原始崇拜。所谓原始崇拜,是指原始时代的先民对于神秘力量恐惧、敬畏、依赖的心理情感及其宗教崇拜仪式。原始先民认为世界任何事物都是由神秘力量所控制,自己的命运也完全取决于这些神秘力量的意志。世界众多民族的原始文明都是以此为基本特征的,例如:“北美印第安人宗教中的最重要的活动就是亲自为自己获得某种保护的精灵或神。……在非洲,黑人有自己的守护神,……他用巫术唤起了它,在路边为它建造偶像祠,用奠酒和供食物报答、抚慰它。在亚洲,蒙古人都有自己的守护神。……在罗马人的社会里,关于守护神的学说获得了人类生活之哲学的意义。”23人们甚至把这种保护神与自己祖先的神灵合二而一,使之成为自己民族的图腾或标志。原始崇拜深切地流露了人的精神需要:强烈的情欲冲动,对生与死的疑惑和恐惧,渴望对自然的支配等。对这种精神交往的需要,马克思在《摩尔根〈古代社会〉一书摘要》中,有过详细的论述。另外,人有追求较高级精神交往需要的顽强性。   人一旦成为人,就很少直接用肉体需要来解释行為了。所以恩格斯说:“人们已经习惯于以他们的思维而不是以他们的需要来解释他们的行为(当然,这些需要是反映在头脑中,被意识到的)。”24于是,形成人的种种追求,而主体精神的生命存在与发展,就处在种种追求的张力之中,较低层次的精神交往需要一旦实现,马上就会出现较高层次的精神交往的需要。马克思把它看作一种规律性现象,指出:“由于人类自然发展的规律,一旦满足了某一范围的需要,又会游离出、创造出新的需要。”25 “人们从一开始,从他们存在的时候起,就是彼此需要的,只是由于这一点,他们才能发展自己的需要和能力等等,他们发生了交往。”26社会需要促使交往产生,决定人的精神交往的程度、水平和内容。精神交往需要推动着精神交往,并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精神交往的层次,人进行精神交往本身就是为了满足其精神需要。
  因此,精神交往并不是为了点缀,而是一种生命的要求,它使人不沉溺物欲沟壑,是人类产生追求意义生活的动力和源泉。所以,我们需要精神生活,更要进行精神交往!
  注释:
  [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60年版,第326页
  [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60年版,第514-515页
  [3]《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人民出版社,1960年版,第19页
  [4]《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60年版,第107页
  [5]《精神交往和认识活动》,周文彰,内蒙古社会科学(汉文版)1989年第2期
  [6]《传播学教程》,郭庆光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7]精神交往论——马克思恩格斯的传播观[M].陈力丹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40页
  [8]《精神交往的功能及其实践意义》,张洪武,山西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0年第4期 [9]胡珊,湖南师范大学硕士论文
  [10]《辞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99年版,第5178页
  [11]《精神、意识、心理、认识、思维、思想、观念等概念的差异》张桂祥,华东石油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88年第1期
  [1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60年版,第29页
  [13]《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人民出版社,1960年版,第47页
  [14]《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81页
  [15]《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人民出版社,1960年版,第125页
  [16]《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人民出版社,1960年版,第124页
  [17]《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人民出版社,1960年版,第675页
  [18]《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人民出版社,1960年版,第172页
  [19]《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3页
  [20]《动机与人格》[M].马斯洛著,华夏出版社,1981年版,第115页
  [2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人民出版社,1960年版,第20页
  [22]《原始文化》,(英)泰勒著、连树声译,654-655页
  [23]《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0卷,人民出版社,1960年版,第516-517页
  [24]《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7卷,人民出版社,1960年版,第260页
  [25]《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人民出版社,1960年版,第360页
其他文献
【摘要】教学中满堂灌的现在很多,怎样有效的把课堂还给学生,培养学生自主意识,并积极地创造有利于自主学习化学的条件和因素,逐步增强学习化学的独立性,促进“教”向“自学”转化,促进化学自的形成和发展。  【关键词】培养; 主动; 学习能力; 方法1还学生课堂,努力打造学习型课堂  课堂是学生的,应该还给学生。我国教育部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指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与学生积极互动、共同发
期刊
【摘要】在外语教学理论中有三种阅读模式最为权威,即自下而上,自上而下和阅读互动模式。本文讨论这三种阅读模式的理论及利弊,并结合目前英语专业学生阅读教学实际现状探讨适合学生的阅读模式。  【关键词】英语阅读;外语教学;阅读模式;教学方法1综述  阅读是人类社会中不可或缺的一种认知活动,是人类汲取知识和获取信息的重要手段,英语阅读是一种复杂的认知活动,是读者利用来自身文本材料的信息,从语言材料中接收,
期刊
摘要:艺术的发生和发展从来都不是孤立进行的,它与周边的社会相互联系又彼此作用的。在与艺术相互影响的诸多社会因素中, 宗教与艺术的联系尤为紧密。它们是人类文化重要组成部分,它们既是人类文明进步到一定阶段的成就,又是文明发展进程中的里程碑。宗教与艺术便是人类心灵最得意的产物。  关键词:艺术 宗教 哲学 关系  从原始的蛮荒,经过无数的年代,艺术与宗教携手数千年,站在世界史最远端的是石器时代的人
期刊
摘要:马克思主义的人权理论中充分肯定了人的生存权和发展权是最基本的首要人权,也是其他人权实现的基本前提。在四川省实施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政策以来,成都市在促进农民因地制宜、因势利导地适度集中居住方面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本文就马克思主义的人权理论来对农民集中居住区的农民满意程度进行分析。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的人权理论 生存权和发展权 农民集中居住区 满意程度  一、农民集中居住区的背景情
期刊
摘要:满族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民族,它对开拓我国辽阔的疆域,创造祖国灿烂的文化都有过卓越的贡献。而萨满教伴随着这个民族的成长与变迁,在漫长的岁月中形成的最为完整、最为典型的祭祀文化一直是满族文化研究领域的重要课题。随着社会的变迁与发展,满族社会发生了剧烈变迁,萨满祭祀文化也经历了不平凡的演变历程。本文分析了萨满教对满族群体乃至整个满族社会的影响,总结了先进满族文化衰落的现状与原因。通过这些研究,全面揭
期刊
摘要:美国女学者芮乐伟 韩森的力作《开放的帝国》是一部关于1600年以前中国的通史性著作。作者一反“西方中心论”的史学观念,以中国为主体研究中国,采用新颖的研究方法,其研究结果颠覆了大量传统结论和印象。  关键词:西方中心论 开放的帝国 女性学  近代以降,随着东西方交流的增多,越来越多的西方学者把目光转向中国,在汉学领域倾注毕生心血。从最初来华传教士的简要介绍,到20世纪以来西方学者的深入研
期刊
摘要:文章文所写的苗族英雄史诗与征战母题系列是通过《张秀眉歌》和《江格尔》的对比来完成的,并对战争的起因、战争的经过、战争的结果以及英雄的精神等方面来进行分析的,从多个角度反映两首史诗在征战母题上的不同。  关键词:英雄史诗 征战 起义斗争 英雄精神  英雄史诗是以英雄人物及其领导的本民族的斗争故事为主要题材的长篇叙事诗分析英雄史诗的母题,主要是以英雄婚姻和以征战为中心的两种母题。本文将从征
期刊
中国汉族的民间庙会和国外的嘉年华都是人类文化的杰作,是不同文化与心理的长期积淀,历经漫长的时代流传下来并形成今天的形态。但在现代化语境下庙会和狂欢节却遭遇了不同的命运。国外的嘉年华经过不断吸收和融合多种文化因素,形成多元化的节日,并为世界其他国家的人民所认可,而庙会在现代化浪潮的冲击下,却显得脆弱无力。①  一、历史:中国民间庙会  庙会源于我国古代的祭祀活动,是伴随着佛、道教以及各种民间信仰的活
期刊
摘要:中国现代重彩画兼容古代和现代、东方和西方、传统和壁画结合以一个新的独特的装饰风味和艳丽的色彩占有中国画坛的一席之地。在世界经济、文化互相交融的今天,新的环境下、新的观念与新的材质的引入使中國工笔重彩在继承传统同时而发展所谓的现代工笔重彩画。在色彩上、材质上、题材上的多样性,无疑为当今中国绘画坛上了一抹亮丽的色彩,并且为中国绘画领域带来了全新的面貌和更为广阔的表现空间。因此现代工笔重彩对传统工
期刊
摘要:关于中国法律制度的评价,最早来源于马克斯·韦伯的法律思想,马克斯·韦伯强调形式的理性法律,认为中国传统法律是一种与其相反的法律,即实质的非理性法律。那么中国的法律制度究竟是什么样的?本文试以中国清代法律制度为研究对象,对马克斯·韦伯的法律思想进行一定的论辩,从而进一步揭示和阐述中国清代法律制度具有的实体理性特征。  关键词:形式的理性法律 实质的非理性法律 卡地法 实体理性  西方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