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汉族的民间庙会和国外的嘉年华都是人类文化的杰作,是不同文化与心理的长期积淀,历经漫长的时代流传下来并形成今天的形态。但在现代化语境下庙会和狂欢节却遭遇了不同的命运。国外的嘉年华经过不断吸收和融合多种文化因素,形成多元化的节日,并为世界其他国家的人民所认可,而庙会在现代化浪潮的冲击下,却显得脆弱无力。①
一、历史:中国民间庙会
庙会源于我国古代的祭祀活动,是伴随着佛、道教以及各种民间信仰的活动而产生的,是集拜神、娱乐、贸易为一体,流行于我国广大地区的一种民俗活动。“庙”最初就是指供奉神灵尤其是祖先神灵的建筑。庙会起源于寺庙周围,又由于小商小贩们看到烧香拜佛者多,在庙外摆起各式小摊赚钱,渐渐地成为定期活动,所以叫“会”。庙会经历了初始阶段,到汉魏时期发展为多神明多宗教信仰庙会,魏晋南北朝至唐宋时期,庙会与庙市的联系使庙会形态日臻复杂化,元明清时期达到庙会的顶峰。②新中国成立后,在破除封建迷信的时局中,尤其在文革十年“破四旧”的时局中,民间庙会遭到破坏:各地方的“庙”被强制拆除,但“会”一直以诸如“商品交流会”等变体式的名号延续开展。随着意识形态领域的多元与开放,民间庙会得以复兴。③
二、历史:西方嘉年华
异教起源说认为嘉年华来源于古希腊的酒神节、古罗马的农神节等异教节日。至于基督教起源说,则指该节日是为纪念耶稣受难前一星期在旷野守斋祈祷40昼夜且拒绝魔鬼的食物的圣行,罗马基督教会规定在复活节前47天起入四旬斋,禁止一切娱乐与欢宴活动,禁绝肉食,因此,逐渐形成赶在斋期开始前大吃大喝、纵乐一场的习俗。④1492 年哥伦布最初发现特里尼达,接着法国、西班牙和葡萄牙殖民者陆续进入南美洲各地.统治了南美洲,于是把欧洲的狂欢节带进南美洲,进而传遍全球。
三、历史演变过程:功能的变迁
从起源上看,中国民间庙会和西方嘉年华都具有强烈的宗教意义。涂尔干在《宗教生活的初级形式》中有很长章节论及宗教节日。宗教生活和世俗生活是不可能同一的,“当人的身上还留有世俗生活的痕迹时,就不可能与他的神靠得很近;相反,当宗教礼仪刚刚使他圣化之后,他也不能立刻重返到日常事务中去”。⑤对此,涂尔干认为:“在同一个场所,宗教生活与世俗生活不能并存,为了使宗教生活得到发展,就应该安排一个排除世俗生活的特殊场所”;其次,在同一段时间内,宗教生活与世俗生活也不能共存,“人们有必要规定在确定的日子或时期内进行宗教生活而不得进行任何世俗活动”,节日因此而成为必需。虽然涂尔干的论述并非专门针对庙会或是嘉年华,但是庙会和嘉年华所承担的功能便是宗教节日所具备的功能。然而当祛魅时代的到来,民间庙会与嘉年华的宗教功能日益弱化,其教育功能代取了其宗教功能成为其主要的功能。随着现代化这样一个滥觞于西方的历史进程的到来,依附于现代性的人们的行动与传统的关系断裂了,传统作为介于行动者与行动间进行反思的中介性作用弱化,因此,无论是民间庙会还是西方嘉年华的教育功能亦被消解,人们在其中的活动远离了宗教与教育,以“玩”为标志的现代休闲与生活方式是人们在其中唯一希望获取的对象。因而,当下民间庙会与嘉年华的功能演变成娱乐功能。
四、娱乐的现代图景:嘉年华对民间庙会的取代
民间庙会与嘉年华在不同的时间、空间条件中产生,依托不同的文化背景经由不同的路径发展演变,最终呈现出不同的现代形态。但在差异性的历史分析的中,民间庙会和嘉年华的功能演变都呈现出一致的变迁过程:从宗教性功能主导演变成教育性功能主導,最终教育性功能又被娱乐性功能吞噬。宗教性功能与教育性功能因指向不同的宗教与传统文化,因此民间庙会与嘉年华不具备同一性,然而在现代社会背景下的娱乐需求在多元化外衣的遮掩下事实上是被化约为单一向度的时候,民间庙会与嘉年华彻底与自身的历史割裂而进入自我复制的发展历程中,民间庙会与嘉年华的功能就是同一的了。
五、民间庙会的终结:对历史的追问
庙会终将会退出历史舞台,这是庙会终结的指涉。表面上我们所观察到的庙会的“复兴”只是对于民间庙会的一种模拟,发挥着宗教功能的、教育功能的、娱乐功能的民间庙会事实上已经消亡在现代社会中。如果说在庙会中还能体现出一丝一毫的娱乐性,还不如说那是对于传统的某种形式的缅怀,而这种缅怀正是民间庙会终结的明证。
嘉年华对庙会的取代导致了庙会的终结。由于中国文化起源于古老的农耕文化而西方文化起源于古希腊罗马文化,不同的地域时空,导致不同的文化心理、思维方式,从而使庙会和嘉年华表现出不同的特点,而这些特点在现代社会的背景下促使了庙会的终结。其一,庙会的保守性与嘉年华的开放性。对我们中国人来说,主张“中庸”、“和谐”、“过犹不及”、不做违背常理的极端之事等等。而欧美民族把追求“个体独立”、“个体自由”、“个性张扬”等作为自己的文化观念,其文化特征更为自由开放。其二,庙会的排他性与嘉年华的兼容性。庙会可以说是传统民俗活动集中展现的时间与空间的结合体,具有浓郁的传统味道。这与中国处于半封闭的大陆型地理环境和长达数千年的小农经济是分不开的。而欧美民族文化与中国文化恰好相反,它源于古希腊罗马文化,是在不断的向外迁徙和扩张的过程中形成的,是各种文化不断交流融合的结果。因此其文化与中国传统文化相比更具开放性和兼容性。
正是庙会的保守性与排他性这两个历史特质决定了被更加开放和兼容性的嘉年华所取代。这必然不是在说中华文化的保守与排他是现代社会的糟粕,相反,在庙会终结的历史进程中,我们需要看清现代化是一个西方化的工程。
参考文献:
[1]卜建东.中国庙会与国外狂欢节的对比研究[J].民俗研究,2007年9月
[2]高有鹏.中国庙会文化[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99年
[3]洪东海.对民间庙会复兴的文化思考[J].咸阳师范学院学报,2010年1月
[4]张骁鸣.节庆文化变迁[J].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2008年7月
[5]郑东红.嘉年华=狂欢节[N].天津日报,2005年7月19日
[6]涂尔干.宗教生活的初级形式[M].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1999
注释:
①卜建东 中国庙会与国外狂欢节的对比研究 民俗研究 2007年9月
② 高有鹏 中国庙会文化 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 1999年 p22
③ 洪东海 对民间庙会复兴的文化思考 咸阳师范学院学报 2010年1月
④ 张骁鸣 节庆文化变迁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 2008年7月
⑤张骁鸣 节庆文化变迁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 2008年7月
一、历史:中国民间庙会
庙会源于我国古代的祭祀活动,是伴随着佛、道教以及各种民间信仰的活动而产生的,是集拜神、娱乐、贸易为一体,流行于我国广大地区的一种民俗活动。“庙”最初就是指供奉神灵尤其是祖先神灵的建筑。庙会起源于寺庙周围,又由于小商小贩们看到烧香拜佛者多,在庙外摆起各式小摊赚钱,渐渐地成为定期活动,所以叫“会”。庙会经历了初始阶段,到汉魏时期发展为多神明多宗教信仰庙会,魏晋南北朝至唐宋时期,庙会与庙市的联系使庙会形态日臻复杂化,元明清时期达到庙会的顶峰。②新中国成立后,在破除封建迷信的时局中,尤其在文革十年“破四旧”的时局中,民间庙会遭到破坏:各地方的“庙”被强制拆除,但“会”一直以诸如“商品交流会”等变体式的名号延续开展。随着意识形态领域的多元与开放,民间庙会得以复兴。③
二、历史:西方嘉年华
异教起源说认为嘉年华来源于古希腊的酒神节、古罗马的农神节等异教节日。至于基督教起源说,则指该节日是为纪念耶稣受难前一星期在旷野守斋祈祷40昼夜且拒绝魔鬼的食物的圣行,罗马基督教会规定在复活节前47天起入四旬斋,禁止一切娱乐与欢宴活动,禁绝肉食,因此,逐渐形成赶在斋期开始前大吃大喝、纵乐一场的习俗。④1492 年哥伦布最初发现特里尼达,接着法国、西班牙和葡萄牙殖民者陆续进入南美洲各地.统治了南美洲,于是把欧洲的狂欢节带进南美洲,进而传遍全球。
三、历史演变过程:功能的变迁
从起源上看,中国民间庙会和西方嘉年华都具有强烈的宗教意义。涂尔干在《宗教生活的初级形式》中有很长章节论及宗教节日。宗教生活和世俗生活是不可能同一的,“当人的身上还留有世俗生活的痕迹时,就不可能与他的神靠得很近;相反,当宗教礼仪刚刚使他圣化之后,他也不能立刻重返到日常事务中去”。⑤对此,涂尔干认为:“在同一个场所,宗教生活与世俗生活不能并存,为了使宗教生活得到发展,就应该安排一个排除世俗生活的特殊场所”;其次,在同一段时间内,宗教生活与世俗生活也不能共存,“人们有必要规定在确定的日子或时期内进行宗教生活而不得进行任何世俗活动”,节日因此而成为必需。虽然涂尔干的论述并非专门针对庙会或是嘉年华,但是庙会和嘉年华所承担的功能便是宗教节日所具备的功能。然而当祛魅时代的到来,民间庙会与嘉年华的宗教功能日益弱化,其教育功能代取了其宗教功能成为其主要的功能。随着现代化这样一个滥觞于西方的历史进程的到来,依附于现代性的人们的行动与传统的关系断裂了,传统作为介于行动者与行动间进行反思的中介性作用弱化,因此,无论是民间庙会还是西方嘉年华的教育功能亦被消解,人们在其中的活动远离了宗教与教育,以“玩”为标志的现代休闲与生活方式是人们在其中唯一希望获取的对象。因而,当下民间庙会与嘉年华的功能演变成娱乐功能。
四、娱乐的现代图景:嘉年华对民间庙会的取代
民间庙会与嘉年华在不同的时间、空间条件中产生,依托不同的文化背景经由不同的路径发展演变,最终呈现出不同的现代形态。但在差异性的历史分析的中,民间庙会和嘉年华的功能演变都呈现出一致的变迁过程:从宗教性功能主导演变成教育性功能主導,最终教育性功能又被娱乐性功能吞噬。宗教性功能与教育性功能因指向不同的宗教与传统文化,因此民间庙会与嘉年华不具备同一性,然而在现代社会背景下的娱乐需求在多元化外衣的遮掩下事实上是被化约为单一向度的时候,民间庙会与嘉年华彻底与自身的历史割裂而进入自我复制的发展历程中,民间庙会与嘉年华的功能就是同一的了。
五、民间庙会的终结:对历史的追问
庙会终将会退出历史舞台,这是庙会终结的指涉。表面上我们所观察到的庙会的“复兴”只是对于民间庙会的一种模拟,发挥着宗教功能的、教育功能的、娱乐功能的民间庙会事实上已经消亡在现代社会中。如果说在庙会中还能体现出一丝一毫的娱乐性,还不如说那是对于传统的某种形式的缅怀,而这种缅怀正是民间庙会终结的明证。
嘉年华对庙会的取代导致了庙会的终结。由于中国文化起源于古老的农耕文化而西方文化起源于古希腊罗马文化,不同的地域时空,导致不同的文化心理、思维方式,从而使庙会和嘉年华表现出不同的特点,而这些特点在现代社会的背景下促使了庙会的终结。其一,庙会的保守性与嘉年华的开放性。对我们中国人来说,主张“中庸”、“和谐”、“过犹不及”、不做违背常理的极端之事等等。而欧美民族把追求“个体独立”、“个体自由”、“个性张扬”等作为自己的文化观念,其文化特征更为自由开放。其二,庙会的排他性与嘉年华的兼容性。庙会可以说是传统民俗活动集中展现的时间与空间的结合体,具有浓郁的传统味道。这与中国处于半封闭的大陆型地理环境和长达数千年的小农经济是分不开的。而欧美民族文化与中国文化恰好相反,它源于古希腊罗马文化,是在不断的向外迁徙和扩张的过程中形成的,是各种文化不断交流融合的结果。因此其文化与中国传统文化相比更具开放性和兼容性。
正是庙会的保守性与排他性这两个历史特质决定了被更加开放和兼容性的嘉年华所取代。这必然不是在说中华文化的保守与排他是现代社会的糟粕,相反,在庙会终结的历史进程中,我们需要看清现代化是一个西方化的工程。
参考文献:
[1]卜建东.中国庙会与国外狂欢节的对比研究[J].民俗研究,2007年9月
[2]高有鹏.中国庙会文化[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99年
[3]洪东海.对民间庙会复兴的文化思考[J].咸阳师范学院学报,2010年1月
[4]张骁鸣.节庆文化变迁[J].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2008年7月
[5]郑东红.嘉年华=狂欢节[N].天津日报,2005年7月19日
[6]涂尔干.宗教生活的初级形式[M].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1999
注释:
①卜建东 中国庙会与国外狂欢节的对比研究 民俗研究 2007年9月
② 高有鹏 中国庙会文化 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 1999年 p22
③ 洪东海 对民间庙会复兴的文化思考 咸阳师范学院学报 2010年1月
④ 张骁鸣 节庆文化变迁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 2008年7月
⑤张骁鸣 节庆文化变迁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 2008年7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