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从如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精神,如何形成学生良好上机习惯和如何进行有效的学习评价等角度出发阐述了在中学计算机教学中如何进行“德育渗透”的策略,旨在通过本文的探索为中学计算机教学实施德育渗透提供一点有益的参考。
【关键词】中职 计算机教学 德育渗透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05-0086-01
教育学原理《中学德育大纲》指出:“各科教学是教师在向学生传授知识的同时进行德育的最经常的途径,对提高学生的政治思想道德素质具有重要的作用”。作为一名一线教师,我想在此谈谈如何利用计算机课堂教育教学资源对学生进行德育渗透的问题。
一、在中学计算机教学中进行“德育渗透”的必要性
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和网络的快速普及给人们的生活和学习带来了极大的便利,但近年来网络诈骗和犯罪现象也让人措手不及,网络是一把锋利的“双刃剑”,在为中学生的学习提供了良好平台的同时也让部分同学对网络产生依赖,一些同学沉迷于网络游戏不思学业的进取甚至因此断送大好青春,还有一些同学宁可相信网络“好友”的美丽谎言也不愿和家人多说一句话甚至由此走上了有失道德的不归路。基于这种现状,在计算机学科教学中挖掘德育素材,强化学科德育功能就显得非常必要。而计算机教学课程具有较强的实践性,蕴涵着丰富的人文精神和德育因素。教师如果能巧妙地挖掘课程资源对学生适时地引导,将更能促进学生信息素养的形成。因此,在计算机课程教学中开展德育渗透是必不可少的。
二、在中学计算机教学中进行“德育渗透”的策略
1.陶冶学生性情,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在引导学生学习新的知识技能之前,教师可以用PPT展示等现代媒体手段让学生思维“动”起来。比如在进行网络教学前,教师可引导学生观察周边的计算机使用情况,让其作一个关于网络对民众生活影响的调查,然后由学生在课堂上汇报调查结果,师生同堂分享种种计算机网络故事,教师再加上一些相应的案例描述,不但能在一定程度上激发学生学习计算机网络知识的兴趣,还能有意无意地让学生在调查过程中形成合作交流的良好品质。此外,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还可以通过设置前置性作业来提升学生的自学和探究能力,当老师希望得到一些有关长城的资料时,可以让学生比一比,谁能最先帮忙完成这一任务。这时学生往往会迫不及待地去查找,在无形中陶冶了学生热爱祖国美景的性情,又培养了学生学习的兴趣。
2.在教学中结合实际,让学生形成爱护设备、遵守公德的良好上机习惯
在学生第一次去机房之前,笔者认为作为计算机老师,必须先做好以下工作:
⑴学习机房的管理制度,让学生知道不让电脑罢工的原因有哪些。
⑵让学生学习一些简单的维护电脑知识。
⑶和学生一起为机房搞一次彻底的卫生,让他们懂得珍惜别人的劳动成果。
⑷和学生一起商讨如何保护机房设备的方案。
⑸成立机房设备使用检查工作小组,由检查组对机房进行定期检查,同时纠正机房使用的不良现象。
以上几点一经形成,便要彻底落实。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随时观察学生的种种表现结合教学实际案例,培养学生的公共意识、公德意识,让学生渐渐养成良好的上机习惯和道德品质。
3.布置梯度任务,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
培养学生的组织、协调能力,让其学会与他人合作在当今社会显得尤为重要。比如针对班级不同同学的学习基础和个性特点,可以先对全班同学进行分组,每个小组中优秀生和需帮助的学生数尽量做到均衡,而组中的学习任务可以因人而异地进行分解,在学习任务完成的过程中可由学习小帮手做总体负责工作,任务完成后由小组长汇报总结,在这个过程中小组成员们往往会齐心协力地地完成任务,在学到知识的同时也会无形地学习优秀组员的优点,不但在相互帮助中培养了学生的探究和创新意识,还形成了团队合作精神与乐于助人的好风气,对学生良好品质的培养起了促进性的作用。
4.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形成有效的学习评价方法,培养学生阳光自信的人格魅力
计算机教学中,学生上交的作品是教师进行评价的最佳平台。每堂课教师可利用5到10分钟展示学生作品,也可在课前展示上一次课的作品,让学生自己来参与评价作品的优点,评价时可引导学生从作品的创意、构思、总体完成情况、信息素养和综合能力等方面去思考,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往往会通过别人的作品看到自己的不足之处,一些以为自己很不错的同学通常会在这个过程中懂得“天外有天、楼外有楼”的道理,从而也就养成了谦虚和虚心求教的美德。同时,教师也可在这个过程中反思自己的教学过程,以达到学生乐学、愿学的目标和形成阳光自信的人格。
总之,德育渗透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并非一朝一夕就能完成。在计算机教学中开展德育渗透的教学策略还有待研究与提升,本文只是针对计算机教学中易于实践的一些策略进行了讨论,笔者将密切关注计算机教学中的德育渗透案例,坚持不懈地继续从事这方面的研究。
参考文献:
[1]《中学德育大纲》
[2]《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
【关键词】中职 计算机教学 德育渗透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05-0086-01
教育学原理《中学德育大纲》指出:“各科教学是教师在向学生传授知识的同时进行德育的最经常的途径,对提高学生的政治思想道德素质具有重要的作用”。作为一名一线教师,我想在此谈谈如何利用计算机课堂教育教学资源对学生进行德育渗透的问题。
一、在中学计算机教学中进行“德育渗透”的必要性
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和网络的快速普及给人们的生活和学习带来了极大的便利,但近年来网络诈骗和犯罪现象也让人措手不及,网络是一把锋利的“双刃剑”,在为中学生的学习提供了良好平台的同时也让部分同学对网络产生依赖,一些同学沉迷于网络游戏不思学业的进取甚至因此断送大好青春,还有一些同学宁可相信网络“好友”的美丽谎言也不愿和家人多说一句话甚至由此走上了有失道德的不归路。基于这种现状,在计算机学科教学中挖掘德育素材,强化学科德育功能就显得非常必要。而计算机教学课程具有较强的实践性,蕴涵着丰富的人文精神和德育因素。教师如果能巧妙地挖掘课程资源对学生适时地引导,将更能促进学生信息素养的形成。因此,在计算机课程教学中开展德育渗透是必不可少的。
二、在中学计算机教学中进行“德育渗透”的策略
1.陶冶学生性情,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在引导学生学习新的知识技能之前,教师可以用PPT展示等现代媒体手段让学生思维“动”起来。比如在进行网络教学前,教师可引导学生观察周边的计算机使用情况,让其作一个关于网络对民众生活影响的调查,然后由学生在课堂上汇报调查结果,师生同堂分享种种计算机网络故事,教师再加上一些相应的案例描述,不但能在一定程度上激发学生学习计算机网络知识的兴趣,还能有意无意地让学生在调查过程中形成合作交流的良好品质。此外,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还可以通过设置前置性作业来提升学生的自学和探究能力,当老师希望得到一些有关长城的资料时,可以让学生比一比,谁能最先帮忙完成这一任务。这时学生往往会迫不及待地去查找,在无形中陶冶了学生热爱祖国美景的性情,又培养了学生学习的兴趣。
2.在教学中结合实际,让学生形成爱护设备、遵守公德的良好上机习惯
在学生第一次去机房之前,笔者认为作为计算机老师,必须先做好以下工作:
⑴学习机房的管理制度,让学生知道不让电脑罢工的原因有哪些。
⑵让学生学习一些简单的维护电脑知识。
⑶和学生一起为机房搞一次彻底的卫生,让他们懂得珍惜别人的劳动成果。
⑷和学生一起商讨如何保护机房设备的方案。
⑸成立机房设备使用检查工作小组,由检查组对机房进行定期检查,同时纠正机房使用的不良现象。
以上几点一经形成,便要彻底落实。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随时观察学生的种种表现结合教学实际案例,培养学生的公共意识、公德意识,让学生渐渐养成良好的上机习惯和道德品质。
3.布置梯度任务,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
培养学生的组织、协调能力,让其学会与他人合作在当今社会显得尤为重要。比如针对班级不同同学的学习基础和个性特点,可以先对全班同学进行分组,每个小组中优秀生和需帮助的学生数尽量做到均衡,而组中的学习任务可以因人而异地进行分解,在学习任务完成的过程中可由学习小帮手做总体负责工作,任务完成后由小组长汇报总结,在这个过程中小组成员们往往会齐心协力地地完成任务,在学到知识的同时也会无形地学习优秀组员的优点,不但在相互帮助中培养了学生的探究和创新意识,还形成了团队合作精神与乐于助人的好风气,对学生良好品质的培养起了促进性的作用。
4.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形成有效的学习评价方法,培养学生阳光自信的人格魅力
计算机教学中,学生上交的作品是教师进行评价的最佳平台。每堂课教师可利用5到10分钟展示学生作品,也可在课前展示上一次课的作品,让学生自己来参与评价作品的优点,评价时可引导学生从作品的创意、构思、总体完成情况、信息素养和综合能力等方面去思考,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往往会通过别人的作品看到自己的不足之处,一些以为自己很不错的同学通常会在这个过程中懂得“天外有天、楼外有楼”的道理,从而也就养成了谦虚和虚心求教的美德。同时,教师也可在这个过程中反思自己的教学过程,以达到学生乐学、愿学的目标和形成阳光自信的人格。
总之,德育渗透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并非一朝一夕就能完成。在计算机教学中开展德育渗透的教学策略还有待研究与提升,本文只是针对计算机教学中易于实践的一些策略进行了讨论,笔者将密切关注计算机教学中的德育渗透案例,坚持不懈地继续从事这方面的研究。
参考文献:
[1]《中学德育大纲》
[2]《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