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光中的诗意口才

来源 :做人与处世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lrio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余光中是著名学者与作家。许多名篇在大学校园内外广为传诵。然而,余光中的睿智不光表现在他的书面语言之中。口头语言同样出众。他妙语连珠,出口成章,展示了自己的多种才华。
  
  善待母语
  
  “中华文化是一个圆,圆心无处不在,圆周无处可寻,而母语就是这个团的半径,半径有多大圆就有多大。在英语逐渐强势的今天,我们更应善待母语。”
  2007年7月香港会展中心,著名学者、诗人余光中作了题为《如何善待母语》的演讲。
  深色西装、红色领带,衬着如雪白发,使余光中更显儒雅。在一个多小时的演讲中,余光中思路清晰,妙语连珠,古今中外的诗词歌赋信手拈来,尽显学贯中西的大家风范。
  “台湾人的方言是闽南话,香港人的方言是粤语。今天我们能在论坛上毫无障碍地交流,应该感谢我们拥有一种共同的语言。我们称之为国语、普通话或者华语,其实这就是我们的母语。”
  精通英语、多次在海外讲学的余光中认为,世界各种语言正呈现相互吸收、融合的趋势。但是中文始终是最丰富、最优美的语言,尤其是文言文仍具有很强的生命力。
   “也许今天已经没有人讲文言文了,但是文言文仍以成语的方式保存了下来。
  “其实我们写作、讲话都离不开成语。‘地久天长’、‘千山万水’、‘争先恐后’,简简单单四个字却表达出无限丰富的含义,而且平仄协调,尽显中文简洁、对仗、铿锵之美。”
  曾经写下许多优美诗句的余光中承认,熟练应用母语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余光中为自己的写作定下了规矩:“白以为常,文以应变,俚以求真,西以求新。”演讲结束,余光中带领台下的观众齐声诵读了他的诗作《民歌》和《乡愁》。当有人问他《乡愁》有没有下文时,年近八旬的诗人幽幽道出:“而未来,乡愁是一道长长的桥梁,我来这头。你去那头。”
  
  笑话化解尴尬
  
  常言道,一句话说得人哭,一句话说得人笑,可见说什么话,怎么说话,里面大有学问。余光中就有这样的本事,遇到尴尬的场面,他轻松地说上几句,马上活跃了气氛。他说的话,并不是一般的应景之词,琢磨起来还带有很浓的文化意味。说者似乎随意,听者喜笑颜开。
  有一次,余光中应邀参加一个文艺奖的颁奖活动,他担任了召集人的重要角色,在场的都是社会各界知名人士和新闻媒体记者。主持人请余光中上台讲话时,他走到给他预备的麦克风前,却发现一只巨型的花篮挡在面前。余光中个子不高,台下观众只见花篮不见人,场面着实有些尴尬。工作人员一看不妙,忙上台把花篮移走。显然,这是一个令人不愉快的插曲。
  眼见场内观众哗然,余光中撇开讲稿,从容地加了段开场白。他幽默地说:“‘人面不知何处去’,有唐诗为证。我就从崔护的名句开始吧。”全场笑声响起,随即掌声一片,高度紧张的工作人员放下心来。
  余光中著作等身,名扬两岸。他把他的诗作、散文、评论、翻译称为自己“生命的四度空间”。青年与中年的勤奋耕耘,使余光中晚年进入辉煌的巅峰。他的领奖词与众不同,“情理之中,意料之外”,让人耳目一新。曾有一次,在台湾一项重要文艺大奖中,获奖者大都是黑头发的晚辈,只有余光中白发染霜,年届花甲,非常醒目。余光中在致词中,不是志得意满,也不过分谦虚,而是风趣地说:“一个人年轻时得奖,应该跟老头子一同得,表示他已经成名;但年老时得奖,就应该跟小伙子一同得,表示他尚未落伍。”这两句话是所有的人都没有想到的,充满诗意,而又充满哲理,自然引得满堂喝彩。
  
  将人家的话“翻新”
  
  余光中的文学成就是以中文为载体的,在中国当代文学,的长廊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位置。很多人都以为余光中是在中文系教书的,其实不然,他告诉媒体记者:“实际上,我在大学读书是读外文系的,我在大学教书也一直在外文系,教英美文学。我跟朋友说,我白天教的是英文,晚上写的是中文。”
  当初,余光中虽然写诗开始有了名气,但他长期从事外文教学,而且在美国留学深造,有人评论说,他和一批在海外的作家是“浪子”,意思是离开家园而缺乏根基的人。关于这个比喻,余光中不赞成,但他不是简单地否定,或者表示出反感,而是沿着别人的思路,加入了新的含义。“有人曾说我是‘浪子’,其实我是‘回头的浪子’。”
  余光中把别人的评价先“拿来”,再发挥开去:“虽然我读的外文系,教的外文系,但我不过是从西洋文学中学习,作为一种手段,目的是把西方‘冶金术’拿来,发掘东方宝藏。我最后的目的,还是为中国的新文学努力。当然,多认识西方,对我的写作还是有帮助的。用一种象征的说法来看,无论是留学西方,还是学西方的文学文化都算浪子,很多人浪子一去就不回头了,完全模仿西方。我觉得还是要回到东方来。做‘回头的浪子’。另一方面你专作孝子,守住传统,一成不变,然而孝子能不能光天门楣也很难说。所以我当时的一个说法,‘浪子回头’,大概是比较可行的一条路。”余光中巧妙地避开“浪子”这个词的批评内涵,也就避开了非此即彼的简单判断。
  余光中不光谈诗论艺显得机敏和智慧,他在生活中也是个有趣的人,别人说过的话俗不可耐,但他接过话题,又能推陈出新。他在高雄中山大学担任文学院院长兼外文研究所所长,学生们非常喜爱听他的课,虽然他在课堂讲课时要求很严,下了课却与学生之间很融洽,时常开玩笑。
  也许是因为余光中有四个女儿的缘故。女生最不怕他。每年的重阳节,是余光中的生日,会有许多分散在台湾各地的学生,相约赶来母校,为老师祝寿。他则开玩笑说:“不要以为毕业离校,老师就没用了。写介绍信啦。作证婚人啦,为宝宝取名字啦,‘售后服务’还多着呢!”
  “售后服务”,这个实在太俗的用语,从余光中嘴中说出来,变成了非常贴切的比喻,让女生们笑成一团。她们从老师的“引用”中,也感受到了希望她们一生平安、家庭幸福美满的良好祝愿。
  
  信手拈来诗意
  
  余光中是诗人,他的诗心勃发,铸成铅字印在刊物、诗集和文选里:也星星点点,闪亮在他的平常岁月之中。在他赴南京参加“余光中创作研讨会”时,一次晚宴上新朋老友欢聚,读诗的,唱歌的,气氛十分热烈。主持人希望余光中也出一个节目。他不推辞,站起身说了一个“掌故”:那年台湾作家郑愁予获得了文艺奖,请朋友吃饭。菜单是横排而分行的,郑愁予感叹道:“菜单如诗歌!”在座的余光中应声作答:“账单如散文!”这两句话正像上联对下联,风马牛不相及却相映成趣,客人都是文学圈里人,听得懂其中的弦外之音,自然是哈哈大笑,觉得有趣。余光中接着说:“回来我觉得还有诗意,加了几句,写成《食客之歌》:如果菜单像诗歌/那么账单如散文/稿费吝啬像小费/呕吐吧/文学批评/是食物中毒”
  余光中在南京“全诗发表”,与诗有关,又与作家生存有关,其中的诗意超越了海峡两岸的阻隔,激起了文化人的共鸣。
  领略了余光中妙趣横生的口才后,就不难理解他的许多诗作之所以浑然天成、不事雕凿,就因为来自生活,诗意仿佛是顺手拈来。余光中喜欢“漂水花”,任何一块石片在他手指一挥间,就能在水面上蹦蹦跳跳,飞走很远。他写了首《漂水花》:“出手要快/脱手要平稳而飞旋/进去的角度/要紧贴而切入/才能叫这片顽石/入水为鱼/出水为鸟……”朗朗上口,深入浅出,这是他写的诗呢,还是他说的话呢?似乎很难分清。
  
  编 辑 陈 霖
其他文献
前年,我被公司派往温哥华工作。在这座美丽的海滨城市,整天与加拿大女性打交道,真是眼界大开。  加拿大的女孩普遍很漂亮,体形修长而优美。而更让人欣赏的是她们美丽的外表下聪慧、善良的心灵,是与美貌相得益彰的人格魅力。因此,很多人说,加拿大女孩美得名副其实!  一次清晨散步,我看到一个女孩在路边指定地点放了一台打印机,有趣的是,她在上面贴了一张纸条,说明只是针头有些磨损,修一下就能用。旁边还放着一箱空白
编辑老师:  你们好!  在我十一年的军旅生涯中,人生的长河有《做人与处世》相伴,真是一大快事。在杂志的陪伴下,我多有感悟:用最佳心态赢最美人生,持完美心态塑辉煌前程;空空的口袋挡不住奔向富裕的道路,但空空的脑袋面对的永远是贫穷;人生有三忌:良师不学,良友不交,良机不握;人生可以有过错,但人生不能有错过。希望这些字句能刊登在杂志上,与大家共勉,也感谢编辑老师的指导。在遥远的北方,祝所有看过文字的朋
瑞士的超市和商场,为了方便消费者,采取免费提供塑料袋的方式。但是在实际使用过程中,正是免费惹的祸,直接造成了塑料袋的滥用。比如前几年,在瑞士街区的一家瑞士著名超级连锁商店,由于在那里买东西全得自己动手,比如,挑了一堆蔬菜,要自己先到磅秤处称了分量,然后输入商品的号码,机器会自动吐出一张印有名称及价格的纸条,将纸条贴在口袋上就可以去收款处付款。自助式的购物方式中,顾客可以任意使用商店免费的塑料包装袋
一次难得的机会,终于让我有幸去领略枫叶之国加拿大的美丽风光。早就听说过“一城、一瀑、一湖、一公园”,具体说就是魁北克古城,尼亚加拉大瀑布,千岛湖还有我神往已久的班芙国家公园。据说这是每位访问加拿大游客的必到之处,和中国“不到长城非好汉”的意思颇为相似。  “欢迎到班芙”,公园导游皮特森热情地把我们接上吉普车,说道,“来吧,你的心将会接受一次自然的洗礼。”果然如他所言,走进班芙。就仿佛融入了仙境。巍
卢塞恩处在瑞士的中部,是瑞士的第三大城市,因毗邻卢塞恩湖而得名。该城背山依水,湖光山色,环境非常优美。前不久,在城中的五谷广场发生了这么一件事:一只野鸭在花坛边搭了一个窝,并孵出了一只小野鸭。这本来是一件喜事。起初,卢塞恩的居民也是这么认为的,因为自《卢塞恩报》报道了这件事后,有许多居民在网上表示祝贺,市长甚至还亲自前往探视。  如果那只小野鸭出壳后,茁壮成长,然后随鸭妈妈飞回卢塞恩湖,也许这个新
当电梯的门一开,大学生们争先恐后地涌入,而一位40多岁的教师最后才进去。在电梯内,教师为他们报出的楼层一一按电钮,居然没有人说一声谢谢;服务人员为每人端来一杯水,并摆放一些水果招待他们,但这些大学却心安理得地接受别人的服务;面试结束时,没有一个人将自己喝过的一次性水带走或放进附近的垃圾桶内,更没有清理桌面上的杂物,甚至还有两个人将桌面上的水果带走,场面令人难堪、不悦……  据报载,这是某职业大学计
你认为自己是一个善于沟通的人吗?要回答这个问题,请你回想:  每当你察觉到和对方有不一致的认知立场时,你心里对自己说什么话?是“这家伙有毛病”,还是“我想他一定有他的道理”?  是“我早就知道他就是这种人”,还是“我的立场或我们的关系有没有可能让我有不能了解他的地方”?  是“只要讲清楚,他就会知道真理是站在我这一方的”,还是“他的不认同也许是来自我的某些偏颇固执”?  是“谁有那个时间听他讲那些
不久前,震惊学术界的一大新闻,触动了我,使我心中颇为苦涩,倍感珍惜的重要。人民大学的教授、博导余虹,2007年12月5日,十楼跳下当场离世。得知这一消息,我通宵未眠,为极为博学、善良正直的余虹教授过早的离去深表惋惜。他的走,是他的失误,更是学术界的损失、社会的损失!  如今是一个消费主义盛行的时代,知识分子究竟应该秉持怎样的心态工作、生活,这可能就是当今知识分子最需要考量的问题。无论怎样,我极不赞
我一直认为,玄奘就是知可为而为之的典型。  西去天竺(今印度)何止万里。单人独骑是不是一时冲动?不是。玄奘自幼出家,成年后的玄奘贯通众多佛经,造诣日深。声名日隆,更具大师风范。对佛学痴迷的他,同时也发现,由于翻译有误,造成很多地方对佛经的理解不一样,而要统一佛教教义,就必须到佛教圣地天竺去寻求真经。于是,玄奘立下西行天竺求法的决心。公元627年秋,玄奘从唐朝都城长安出发。西行万里,虽然充满着艰险,
当下与别处隔着一条现实的河流    法国作家布落瓦在小说《不愉快的故事》中描述了小城市中的这样一群人。他们相约着一起走出自己生活的城市,到别处过一种新的生活。主意决定后,他们分工,收集了大量的列车时刻表、行李箱、地球仪、地图和旅行所需要的用具。可悲的是,他们活了一辈子,老了,死了,也没能够走出自己生活的城市。原因在于,他们无休止地拖延、争论和推迟。  他们只活在自己肥皂泡一样的梦想中,也就是他们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