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份指导中国医护人员如何免遭暴力的指南,引发了公众的强烈关注。这份指南的原版来自美国,可美国的经验却完全无法用在中国。
11月2日,著名的医疗论坛丁香园刊出一份《医疗工作场所防止暴力行为中国版指南(2011-2012)》(以下简称《防暴指南》)。很快,它被半官方的中国医师协会刊登在网站的显著位置。
有媒体称,这份《防暴指南》让人哭笑不得。而丁香园的创始人李天天则相信,总有一天,这个指南会救了某个医生的生命。
“指南”出炉
9月的某一天,丁香园的资讯编辑冯志华像往常一样上班工作,无意中在网上看到一份美国版的《医疗和社会服务工作者防止工作场所暴力指南》。
“一下就觉得很新鲜,以前见到的都是‘规范用药、治疗’等这类的指南,”在网络浸淫多年的冯志华留心起来,“这还是偏向人文类的防暴指南,肯定要转到我们的论坛的。”
9月22日,翻译不全的美国版《医疗和社会服务工作者防止工作场所暴力指南》出现在丁香园论坛,发布者为“riset”,这是冯志华的ID。指南的出现,让论坛一时格外热闹。
丁香园创立于2000年,这是国内目前规模最大的医药行业网络传媒,绝大多数会员都是一线医生。于是,“就有医生网友提议做一份中国版的,”丁香园的创始人李天天解释说,“我们也想着弄一份有实用性、可操作性的防暴指南。”
在这份美国版指南出现时,9月频频发生的医院暴力事件成了不折不扣的催化剂。9月15日,北京同仁医院43岁的女医生徐文被一名患者连刺17刀,倒在血泊中。此后一周,又有一名眼科医生被患者打伤。9月21日,湖北武汉协和医院发生一起暴力冲突。一名七旬患者因病情复杂,抢救无效死亡,家属因不认同医院的结论,纠集数十人持械冲击医院。
事实上,还有一起事件深深地触动了学医出身的李天天。
2010年11月19日上午,南京某卫生服务站的一个叫续广军的医生正在为患者诊疗,突然被另一名患者从背后刺成重伤,抢救无效而离开人世。
指南被提上了议事日程。李天天和冯志华等几个编辑经过讨论列出了提纲,“很粗糙的一个框架,大致就分为事前、事中、事后三部分”。在随后的国庆假期,冯志华整理了一些相关资料,将内容进行了扩充丰富。
10月8日,《医疗工作场所防止暴力行为中国版指南(草案)》发布在论坛,并被推荐置顶。
“我们想的就是做一个草案,然后收集论坛会员的信息”,冯志华他们开始密切关注草案的回帖反馈,并且会主动向一些医生会员征求意见,“前前后后有2000多条建议,然后我们挑出合理的意见来完善指南。”
11月2日,这份包含了32条具体措施的《防暴指南》终于出炉,并引发舆论热议。
“我根本就没有考虑这份指南会产生什么样的社会影响,”李天天说,“从我的角度而言,我只是关心这份指南会不会对医生起到保护作用,能不能免受医闹侵害。”
中国特色
最先进入冯志华视野的美国版指南并没有成为中国版《防暴指南》的蓝本,“我们没有参考美国版的指南,情况不一样的。”
美国版《医疗和社会服务工作者防止工作场所暴力指南》出现在2004年,由美国职业安全卫生管理局(OSHA)颁布。这份指南的出现主要是基于美国护士的一些调查,而不包括医生。2001年美国护士学会一项网上调查发现,在过去的一年里,17%的护士在医院工作场所曾遭受到暴力攻击;超过半数(57%)的护士曾被威吓或辱骂。
美国也发生过针对医生的暴力事件,但显然是非常极端的个例。
2010年9月16日,美国马里兰州巴尔的摩市最大的一家医院约翰•霍普金斯医院发生一起枪击事件,医生被一名病人的儿子枪击致伤,凶手随后杀死母亲和自己。
“美国版指南对中国来说,没有多大的参考意义,我们需要一份更符合中国现实情况的指南,”李天天认为,“美国人处理医疗事故的系统比较完备,一旦发生医疗纠纷,第一选择往往都是打官司,很少去医院闹事。
此外,美国指南中的防暴包括了语言威胁和辱骂等,但在中国这已经是家常便饭了,我们指的暴力都是针对身体的伤害。”
更重要的是,美国也没有中国“发明”的新职业——医闹。
冯志华说,在美国的医疗场所出现闹事情况时,很快就有警察介入,而在中国却并非如此。
他这一解释在中国完全可以找到活生生的事例。2009年6月21日,福建省南平市第一医院发生“医闹事件”,当时医院在第一时间向110报警。警察到来后,既不隔离打砸医院和殴打医务人员的医闹组织,也没立即解救被非法监禁的医务人员和其他患者。
这份被李天天一再强调是针对“医闹”的《防暴指南》,植根在中国的医患关系紧张的土壤之中。
“在我们国家,医生和患者有着很微妙的关系,一些收红包、开大处方的医生难免让患者对医生有负面认识,这是发生医闹的诱因,”李天天说,“但医闹最根本还是因为患者对医疗结果的不满意,二者脆弱的信任关系被打破。”
由此,中国式的医闹让指南一出现就被打上了“中国版”的烙印。
苦涩的“民间智慧”
“指南的每一条建议都是医生用血泪换来的”,李天天说这话时无限伤感。
大大小小的“医闹”事件每天都在医院上演。
近日,一项针对全国270家医院的调查显示,73.33%的医院出现过病人及家属殴打辱骂医务人员的现象;61.48%的医院发生了病人去世后,家属在医院内摆花圈烧纸设灵堂、多人围攻威胁医生等事件。据不完全统计,中国每年被殴打受伤的医务人员已超过1万人,2000—2010十年间,共有11名医务人员被患者杀害。
医院暴力的频发严重挫伤了医生的积极性,《防暴指南》的出现得到了很多医生的认可,甚至觉得还不够细致。
李天天说:“有一些医生的建议我们并没有采纳,比如女性医生不能留长发,因为在医闹中女医生可能会被揪住头发,但我们在指南中没法事无巨细。”
然而,一些被网友认为颇具黑色幽默的建议确是因为发生过悲惨的事例。比如,其中有一条:值班时尽量避免独处一室,切勿背靠大门。“续广军就是被患者从背后刺了4刀”,李天天难掩情绪,“我忘不了这事儿,他去世时年仅28岁,未婚。”
指南中还有一条建议“如应对时间充裕,可以及时脱掉白服,混在现场人群当中,迅速脱离现场,以躲避伤害。”李天天解释说,这是因为有患者亲属带着人堵住医院大门,叫嚷‘见到穿白大褂就打’,9月份的武汉协和医院事件就是如此。”
而这份公开的《防暴指南》,却远不如现实中的指南更残酷。
李天天曾与某市的几家医院交流,“他们也有一份指南,十六字方针:多院联动、保安共享、迅速出击、以暴制暴。”
有媒体称这是一份“让人哭笑不得的‘医生防暴指南’”,同样被解读为“无奈之举”,“这就是一份苦涩的民间智慧,源自很多医生实实在在的惨痛遭遇。”李天天说。
11月2日,著名的医疗论坛丁香园刊出一份《医疗工作场所防止暴力行为中国版指南(2011-2012)》(以下简称《防暴指南》)。很快,它被半官方的中国医师协会刊登在网站的显著位置。
有媒体称,这份《防暴指南》让人哭笑不得。而丁香园的创始人李天天则相信,总有一天,这个指南会救了某个医生的生命。
“指南”出炉
9月的某一天,丁香园的资讯编辑冯志华像往常一样上班工作,无意中在网上看到一份美国版的《医疗和社会服务工作者防止工作场所暴力指南》。
“一下就觉得很新鲜,以前见到的都是‘规范用药、治疗’等这类的指南,”在网络浸淫多年的冯志华留心起来,“这还是偏向人文类的防暴指南,肯定要转到我们的论坛的。”
9月22日,翻译不全的美国版《医疗和社会服务工作者防止工作场所暴力指南》出现在丁香园论坛,发布者为“riset”,这是冯志华的ID。指南的出现,让论坛一时格外热闹。
丁香园创立于2000年,这是国内目前规模最大的医药行业网络传媒,绝大多数会员都是一线医生。于是,“就有医生网友提议做一份中国版的,”丁香园的创始人李天天解释说,“我们也想着弄一份有实用性、可操作性的防暴指南。”
在这份美国版指南出现时,9月频频发生的医院暴力事件成了不折不扣的催化剂。9月15日,北京同仁医院43岁的女医生徐文被一名患者连刺17刀,倒在血泊中。此后一周,又有一名眼科医生被患者打伤。9月21日,湖北武汉协和医院发生一起暴力冲突。一名七旬患者因病情复杂,抢救无效死亡,家属因不认同医院的结论,纠集数十人持械冲击医院。
事实上,还有一起事件深深地触动了学医出身的李天天。
2010年11月19日上午,南京某卫生服务站的一个叫续广军的医生正在为患者诊疗,突然被另一名患者从背后刺成重伤,抢救无效而离开人世。
指南被提上了议事日程。李天天和冯志华等几个编辑经过讨论列出了提纲,“很粗糙的一个框架,大致就分为事前、事中、事后三部分”。在随后的国庆假期,冯志华整理了一些相关资料,将内容进行了扩充丰富。
10月8日,《医疗工作场所防止暴力行为中国版指南(草案)》发布在论坛,并被推荐置顶。
“我们想的就是做一个草案,然后收集论坛会员的信息”,冯志华他们开始密切关注草案的回帖反馈,并且会主动向一些医生会员征求意见,“前前后后有2000多条建议,然后我们挑出合理的意见来完善指南。”
11月2日,这份包含了32条具体措施的《防暴指南》终于出炉,并引发舆论热议。
“我根本就没有考虑这份指南会产生什么样的社会影响,”李天天说,“从我的角度而言,我只是关心这份指南会不会对医生起到保护作用,能不能免受医闹侵害。”
中国特色
最先进入冯志华视野的美国版指南并没有成为中国版《防暴指南》的蓝本,“我们没有参考美国版的指南,情况不一样的。”
美国版《医疗和社会服务工作者防止工作场所暴力指南》出现在2004年,由美国职业安全卫生管理局(OSHA)颁布。这份指南的出现主要是基于美国护士的一些调查,而不包括医生。2001年美国护士学会一项网上调查发现,在过去的一年里,17%的护士在医院工作场所曾遭受到暴力攻击;超过半数(57%)的护士曾被威吓或辱骂。
美国也发生过针对医生的暴力事件,但显然是非常极端的个例。
2010年9月16日,美国马里兰州巴尔的摩市最大的一家医院约翰•霍普金斯医院发生一起枪击事件,医生被一名病人的儿子枪击致伤,凶手随后杀死母亲和自己。
“美国版指南对中国来说,没有多大的参考意义,我们需要一份更符合中国现实情况的指南,”李天天认为,“美国人处理医疗事故的系统比较完备,一旦发生医疗纠纷,第一选择往往都是打官司,很少去医院闹事。
此外,美国指南中的防暴包括了语言威胁和辱骂等,但在中国这已经是家常便饭了,我们指的暴力都是针对身体的伤害。”
更重要的是,美国也没有中国“发明”的新职业——医闹。
冯志华说,在美国的医疗场所出现闹事情况时,很快就有警察介入,而在中国却并非如此。
他这一解释在中国完全可以找到活生生的事例。2009年6月21日,福建省南平市第一医院发生“医闹事件”,当时医院在第一时间向110报警。警察到来后,既不隔离打砸医院和殴打医务人员的医闹组织,也没立即解救被非法监禁的医务人员和其他患者。
这份被李天天一再强调是针对“医闹”的《防暴指南》,植根在中国的医患关系紧张的土壤之中。
“在我们国家,医生和患者有着很微妙的关系,一些收红包、开大处方的医生难免让患者对医生有负面认识,这是发生医闹的诱因,”李天天说,“但医闹最根本还是因为患者对医疗结果的不满意,二者脆弱的信任关系被打破。”
由此,中国式的医闹让指南一出现就被打上了“中国版”的烙印。
苦涩的“民间智慧”
“指南的每一条建议都是医生用血泪换来的”,李天天说这话时无限伤感。
大大小小的“医闹”事件每天都在医院上演。
近日,一项针对全国270家医院的调查显示,73.33%的医院出现过病人及家属殴打辱骂医务人员的现象;61.48%的医院发生了病人去世后,家属在医院内摆花圈烧纸设灵堂、多人围攻威胁医生等事件。据不完全统计,中国每年被殴打受伤的医务人员已超过1万人,2000—2010十年间,共有11名医务人员被患者杀害。
医院暴力的频发严重挫伤了医生的积极性,《防暴指南》的出现得到了很多医生的认可,甚至觉得还不够细致。
李天天说:“有一些医生的建议我们并没有采纳,比如女性医生不能留长发,因为在医闹中女医生可能会被揪住头发,但我们在指南中没法事无巨细。”
然而,一些被网友认为颇具黑色幽默的建议确是因为发生过悲惨的事例。比如,其中有一条:值班时尽量避免独处一室,切勿背靠大门。“续广军就是被患者从背后刺了4刀”,李天天难掩情绪,“我忘不了这事儿,他去世时年仅28岁,未婚。”
指南中还有一条建议“如应对时间充裕,可以及时脱掉白服,混在现场人群当中,迅速脱离现场,以躲避伤害。”李天天解释说,这是因为有患者亲属带着人堵住医院大门,叫嚷‘见到穿白大褂就打’,9月份的武汉协和医院事件就是如此。”
而这份公开的《防暴指南》,却远不如现实中的指南更残酷。
李天天曾与某市的几家医院交流,“他们也有一份指南,十六字方针:多院联动、保安共享、迅速出击、以暴制暴。”
有媒体称这是一份“让人哭笑不得的‘医生防暴指南’”,同样被解读为“无奈之举”,“这就是一份苦涩的民间智慧,源自很多医生实实在在的惨痛遭遇。”李天天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