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岑才生先生,是一位成绩斐然的资深报人,从小继承父业并大胆革新,开香港中文报业全部取消铅字排版、采用电脑排版之先河,使《华侨日报》成为当时卓有代表性和影响力的报纸之一。
他,是一位享誉香港的社会服务人士,是一位慈祥而善良、纯朴而可爱的长者,心系社会,胸怀天下,对青少年的教育事业犹为关心。如今,他仍频繁受到邀请,在许多公众场合尽其所能地服务社会。“退而不休多忙碌,慈行善举谱和谐”——是岑才生先生目前的真实写照。
【岑才生先生,1922年出生,祖籍广东恩平,资深新闻工作者,现任华顺置业有限公司主席、铜锣湾街坊福利促进会主席、香港报业公会名誉会长、全港青年学艺比赛大会荣誉会长、孔教学院副院长等,曾是《华侨日报》负责人,先后担任香港东区区议会主席、香港工业总会理事、香港报业公会主席等公职,荣获太平绅士、英国O.B.E.勋衔、香港银紫荆星章、香港中文大学及香港大学荣誉院士,着有《商品销售》、《报纸》、《英游麟爪》。】
退而不休贵在奉献
在前不久举行的香港宗教界庆国庆活动上,岑才生先生以孔教学院副院长的身份被邀请出席,当晚,他那精神抖擞、容颜焕发的模样,使人忽视了如今的他已是一名八十多岁高龄的长者。然而,即使是高龄,也毫不妨碍人们对岑才生先生的尊重和敬佩。在某种意义上讲,岑才生先生在社会上的那份德高望重,随着他对社会服务的增加,而受到了越来越多人的拥护和爱戴。“退而不休多忙碌,慈行善举谱和谐”在不知不觉中成为了岑才生先生目前的真实写照。
谈及目前依旧繁忙的工作状态,岑才生先生简短地回顾了早前为政府部门所做的点点滴滴。自二十世纪六十年代起,岑才生先生曾先后任港九街坊协进会主席、政府彩票管理委员会主席、城市设计委员会委员、交通安全会会长、消费者委员会委员、市政局议员、香港训练局新闻业训练委员会主席、香港基本法谘询委员会委员。
“政府为使政策更适用于社会的发展和需要,往往在新的政策公布之前,邀请社会各界的代表参与研讨会,在听取了意见和建议之后,对政策加以修改和调整,再推向广大市民。一向以来,我非常乐意参与这样的研讨会,希望能够以自己的观点和看法,能使政策在某种程度上更加完善和规范。”因此,在许多法规或政策公布前的研讨会上,都出现了岑才生先生积极建言、服务社会的身影。
凭着一颗爱心,凭着满腔热情,凭着不倦的坚持,岑才生先生竭诚服务,不负众望,深受港人的高度认可和赞扬。正是如此一段相互信任的关系,他目前仍受到政府和广大市民的高度信任,担任着东区区议会的增选委员、铜锣湾街坊福利促进会主席、香港防痨心臓及胸病协会副主席等诸多职务,也由此奠定了他退而不休、继续服务社会的工作基调。
随着时光的流转,岑才生先生从内心涌现出的那份为慈善事业奉献的热情,也依旧燃烧着,依旧照亮着,伴随着自己事业奋斗的一生,伴随着香港蓬勃发展的历程,也伴随着许多青少年朋友的健康成长。
慈善事业教育为重
我国的文化源远流长,慈善事业也有着悠久而良好的传统。汉唐寺院济贫赈灾,长盛不衰;宋代养老扶幼,事业勃兴;无医救助,各地兴起;明清的慈善团体,首屈一指。如今,社会上更是出现了一批批社会贤达、名人志士、爱心企业家等,默默地为慈善事业而贡献力量。岑才生先生即是如此,在奉献的队伍中不离不弃、出资出力,为社会中需要帮助的人士提供贴心、暖心的馈赠和帮助。
在众多的慈善事业中,岑才生先生对教育事业不遗余力,他深知社会要繁荣昌盛,必须开民智、育英才,特别是对特殊儿童给予了更多的关照和爱护。1953年,他即与著名儿科专家李学良医生、香港汇丰银行总经理端纳爵士、香港大学医院骨科主任葛捷臣教授、则师楼老板陈南昌、印度商会主席麦云尼等共七人组织“香港残废儿童救济会,之后又兴建了当时为东南亚地区第一所残废儿童医院——儿童骨科医院,造福于香港及东南亚地区的残疾儿童,使许多残疾儿童获得新生,如今已扩展为著名的“根德夫人儿科医院”。
在教育方面,他慷慨解囊,率先举办“读者救童助学运动”,当前担任全港青年学艺比赛大会主席;在健康方面,他担任着香港防痨心臓及胸病协会副主席,曾任香港学生保健服务委员会委员。如今,岑才生先生在教育方面所关注的对象从幼稚园、小学、中学、大学以及特殊教育群体,形成一系列完整的资助体系,担任着多所学校的校董,现任及曾任的学校包括香港四邑商工总会黄棣珊纪念中学校董、香港四邑商工总会陈南昌纪念学校(特殊教育)校监、香港四邑商工总会学校校董、孔圣堂中学校监、恩平工商会李吴瑞爱纪念学校校监、铜锣湾维多利亚幼稚园校监、香港中文大学校董、香港树仁大学校董。
在青少年的教育方面,他强调,“每个人都应该终身学习,与时俱进,活到老,学到老。如果不紧跟时代的步伐,就很难知道自己应该做什么好了。”今日的岑才生先生,为了更好地打理目前的投资生意,坚持每天看书读报,把握时代趋势,以便准确无误地进行经营。另外,八十多岁的他还曾为学习使用计算机,特意进行了两次培训。
面对当今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岑才生先生还提出了自己的看法。“每一名青少年,应立志成为一名‘完人’。所谓‘完人’,是指一个人除了学得所应具备的知识、坚忍的自制力之外,‘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还应该拥有健全的价值观,肩负道义,承担更多的社会责任,尽量帮助他人。这样,我们的国家和社会才会走向和谐与稳定。”
与此同时,岑才生先生把自己的精力也投放在有关防老和医疗方面的公益事业上,对家乡的支持也尽心尽力,还获得了家乡人民对他的爱戴,荣获恩平市人民政府授予的最高荣誉——金锁匙奖, 并荣获“恩平市荣誉市民”和“江门市荣誉市民”等荣誉称号。
体会生活感悟收获
岑才生先生,这位当年以一则分析当年英镑贬值的新闻,在业内引领潮流的优秀新闻工作者;这位当年率领着《华侨日报》不断革新,不断突破,到达一个又一个高峰的资深报人;这位精力充沛的长者,今日仍找到了自己退休后的生活乐趣。
“人,应该给自己的人生找一个支点,享受生活中的乐趣。”有人曾这样说过。今天,岑才生先生找到了自己的支点——慈善事业,尽管慈善事业的出发点是温暖他人,但在别人的获益中,他看到的是生命的希望;在别人的喜悦中,他感受到的是人间的美好;在帮助别人的过程中,他表示自己获得了许多。“以前,我的喜好是游泳和旅游。现在,我最开心的事是见到老朋友和老同学。参与各种社团活动,是一举两得的事。其一,可以见到许多老同学、老朋友,与他们共同为社会服务我觉得很快乐;其二,可以帮助他人,被人需要是一种幸福。”
站在慈善事业的支点上,岑才生先生对生活有了更多的期待,老有所为,亦老有所乐。正是因为他在慈善事业上的一如既往的坚持和贡献,以及忘我的服务精神,感动着他身边的许多人,跟随了他几十年的蔡先生由衷地评价他,“岑才生先生,着实为一位好好先生。”
“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孔子的这句话,不仅仅令许多从事慈善人士所信奉,也是岑才生先生所拥护的。在延绵向前的服务道路上,他有的不是一颗索取的心,而是一颗服务不竭的热心,是一份永不止步的勤力,更是一份闪烁着人性光辉的大爱。
他,是一位享誉香港的社会服务人士,是一位慈祥而善良、纯朴而可爱的长者,心系社会,胸怀天下,对青少年的教育事业犹为关心。如今,他仍频繁受到邀请,在许多公众场合尽其所能地服务社会。“退而不休多忙碌,慈行善举谱和谐”——是岑才生先生目前的真实写照。
【岑才生先生,1922年出生,祖籍广东恩平,资深新闻工作者,现任华顺置业有限公司主席、铜锣湾街坊福利促进会主席、香港报业公会名誉会长、全港青年学艺比赛大会荣誉会长、孔教学院副院长等,曾是《华侨日报》负责人,先后担任香港东区区议会主席、香港工业总会理事、香港报业公会主席等公职,荣获太平绅士、英国O.B.E.勋衔、香港银紫荆星章、香港中文大学及香港大学荣誉院士,着有《商品销售》、《报纸》、《英游麟爪》。】
退而不休贵在奉献
在前不久举行的香港宗教界庆国庆活动上,岑才生先生以孔教学院副院长的身份被邀请出席,当晚,他那精神抖擞、容颜焕发的模样,使人忽视了如今的他已是一名八十多岁高龄的长者。然而,即使是高龄,也毫不妨碍人们对岑才生先生的尊重和敬佩。在某种意义上讲,岑才生先生在社会上的那份德高望重,随着他对社会服务的增加,而受到了越来越多人的拥护和爱戴。“退而不休多忙碌,慈行善举谱和谐”在不知不觉中成为了岑才生先生目前的真实写照。
谈及目前依旧繁忙的工作状态,岑才生先生简短地回顾了早前为政府部门所做的点点滴滴。自二十世纪六十年代起,岑才生先生曾先后任港九街坊协进会主席、政府彩票管理委员会主席、城市设计委员会委员、交通安全会会长、消费者委员会委员、市政局议员、香港训练局新闻业训练委员会主席、香港基本法谘询委员会委员。
“政府为使政策更适用于社会的发展和需要,往往在新的政策公布之前,邀请社会各界的代表参与研讨会,在听取了意见和建议之后,对政策加以修改和调整,再推向广大市民。一向以来,我非常乐意参与这样的研讨会,希望能够以自己的观点和看法,能使政策在某种程度上更加完善和规范。”因此,在许多法规或政策公布前的研讨会上,都出现了岑才生先生积极建言、服务社会的身影。
凭着一颗爱心,凭着满腔热情,凭着不倦的坚持,岑才生先生竭诚服务,不负众望,深受港人的高度认可和赞扬。正是如此一段相互信任的关系,他目前仍受到政府和广大市民的高度信任,担任着东区区议会的增选委员、铜锣湾街坊福利促进会主席、香港防痨心臓及胸病协会副主席等诸多职务,也由此奠定了他退而不休、继续服务社会的工作基调。
随着时光的流转,岑才生先生从内心涌现出的那份为慈善事业奉献的热情,也依旧燃烧着,依旧照亮着,伴随着自己事业奋斗的一生,伴随着香港蓬勃发展的历程,也伴随着许多青少年朋友的健康成长。
慈善事业教育为重
我国的文化源远流长,慈善事业也有着悠久而良好的传统。汉唐寺院济贫赈灾,长盛不衰;宋代养老扶幼,事业勃兴;无医救助,各地兴起;明清的慈善团体,首屈一指。如今,社会上更是出现了一批批社会贤达、名人志士、爱心企业家等,默默地为慈善事业而贡献力量。岑才生先生即是如此,在奉献的队伍中不离不弃、出资出力,为社会中需要帮助的人士提供贴心、暖心的馈赠和帮助。
在众多的慈善事业中,岑才生先生对教育事业不遗余力,他深知社会要繁荣昌盛,必须开民智、育英才,特别是对特殊儿童给予了更多的关照和爱护。1953年,他即与著名儿科专家李学良医生、香港汇丰银行总经理端纳爵士、香港大学医院骨科主任葛捷臣教授、则师楼老板陈南昌、印度商会主席麦云尼等共七人组织“香港残废儿童救济会,之后又兴建了当时为东南亚地区第一所残废儿童医院——儿童骨科医院,造福于香港及东南亚地区的残疾儿童,使许多残疾儿童获得新生,如今已扩展为著名的“根德夫人儿科医院”。
在教育方面,他慷慨解囊,率先举办“读者救童助学运动”,当前担任全港青年学艺比赛大会主席;在健康方面,他担任着香港防痨心臓及胸病协会副主席,曾任香港学生保健服务委员会委员。如今,岑才生先生在教育方面所关注的对象从幼稚园、小学、中学、大学以及特殊教育群体,形成一系列完整的资助体系,担任着多所学校的校董,现任及曾任的学校包括香港四邑商工总会黄棣珊纪念中学校董、香港四邑商工总会陈南昌纪念学校(特殊教育)校监、香港四邑商工总会学校校董、孔圣堂中学校监、恩平工商会李吴瑞爱纪念学校校监、铜锣湾维多利亚幼稚园校监、香港中文大学校董、香港树仁大学校董。
在青少年的教育方面,他强调,“每个人都应该终身学习,与时俱进,活到老,学到老。如果不紧跟时代的步伐,就很难知道自己应该做什么好了。”今日的岑才生先生,为了更好地打理目前的投资生意,坚持每天看书读报,把握时代趋势,以便准确无误地进行经营。另外,八十多岁的他还曾为学习使用计算机,特意进行了两次培训。
面对当今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岑才生先生还提出了自己的看法。“每一名青少年,应立志成为一名‘完人’。所谓‘完人’,是指一个人除了学得所应具备的知识、坚忍的自制力之外,‘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还应该拥有健全的价值观,肩负道义,承担更多的社会责任,尽量帮助他人。这样,我们的国家和社会才会走向和谐与稳定。”
与此同时,岑才生先生把自己的精力也投放在有关防老和医疗方面的公益事业上,对家乡的支持也尽心尽力,还获得了家乡人民对他的爱戴,荣获恩平市人民政府授予的最高荣誉——金锁匙奖, 并荣获“恩平市荣誉市民”和“江门市荣誉市民”等荣誉称号。
体会生活感悟收获
岑才生先生,这位当年以一则分析当年英镑贬值的新闻,在业内引领潮流的优秀新闻工作者;这位当年率领着《华侨日报》不断革新,不断突破,到达一个又一个高峰的资深报人;这位精力充沛的长者,今日仍找到了自己退休后的生活乐趣。
“人,应该给自己的人生找一个支点,享受生活中的乐趣。”有人曾这样说过。今天,岑才生先生找到了自己的支点——慈善事业,尽管慈善事业的出发点是温暖他人,但在别人的获益中,他看到的是生命的希望;在别人的喜悦中,他感受到的是人间的美好;在帮助别人的过程中,他表示自己获得了许多。“以前,我的喜好是游泳和旅游。现在,我最开心的事是见到老朋友和老同学。参与各种社团活动,是一举两得的事。其一,可以见到许多老同学、老朋友,与他们共同为社会服务我觉得很快乐;其二,可以帮助他人,被人需要是一种幸福。”
站在慈善事业的支点上,岑才生先生对生活有了更多的期待,老有所为,亦老有所乐。正是因为他在慈善事业上的一如既往的坚持和贡献,以及忘我的服务精神,感动着他身边的许多人,跟随了他几十年的蔡先生由衷地评价他,“岑才生先生,着实为一位好好先生。”
“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孔子的这句话,不仅仅令许多从事慈善人士所信奉,也是岑才生先生所拥护的。在延绵向前的服务道路上,他有的不是一颗索取的心,而是一颗服务不竭的热心,是一份永不止步的勤力,更是一份闪烁着人性光辉的大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