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家的最后一课》教学设计

来源 :教学与管理(小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stzs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文本解读:
  
  《哲学家的最后一课》是一篇富含哲理的记叙文。全文以哲学家带领学生周游世界后到旷野上最后一课为主要内容,揭示人“要用美德铲除灵魂的杂草”的道理。课文中心明确,思路清晰,语言简洁,于质朴中见隽永,是学生进行朗读训练、思维训练、情感陶冶并扩大语言积累的好教材。引导学生自主体悟课文最后一段的含义是本课教学的重点,通过具体语句。体会哲学家上最后一课的良苦用心是本课教学的难点。
  
  目标预设:
  
  1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最后一段;
  2 凭借具体语言体会哲学家的良苦用心,体会重点语段句意;
  3 通过研读课文内容,多角度感悟课文蕴涵哲理,让学生获得情感的共鸣。
  
  设计理念:
  
  阅读是学生与文本进行心灵对话的过程,是学生运用心智,主动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也是学生享受阅读,感悟生命,学会学习以及形成正确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过程。学生是具有生命活力和智慧的主体,是语文学习的主人,让学生“自主参与”、“自主能动”是促进学生发展的重要条件。课堂教学只有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学生才能在发展语言的同时得到品德的提升,人格的完善。
  
  教学流程:
  
  一、警言导入,激发读书兴趣
  1 老师赠送给大家一则警言:
  (出示)要根除旷野里的杂草,方法只有一种,那就是在上面种上庄稼。同样,要想铲除灵魂里的杂草,唯一的方法就是用美德占据它。
  (1)学生自读、齐读。
  (2)读了这则名言,你有什么想法?
  
  2 其实这段话就在今天我们要学的课文里,相信大家会对这段话有更深的理解。
  
  3 伸出手与老师一起板书课题、并练习读题。
  说明:课始便直接出示课文重点语段,让每位学生在读中产生自己的感受与疑问,调动学生迫切读书的愿望,既为下面突破重点服务,也为学生积累语言、感悟哲理埋下伏笔。
  
  二、初读,读通课文语句
  
  1 自由读,标好自然段,借助生字表读准生字字音,读不通顺的语句多读几遍;
  2 小组内个别读、齐读,纠正读音。
  3 小组内推荐同学读,师生评议,相机指导长句子的读法、重点字的读音,引导学生再自读、齐读。并指导“愕”、“铲”的书写。
  说明:初读发挥伙伴学习的作用,同学之间互相检查,评议,体现读书效率,教师指导有的放矢,让学生真正把课文读通、读顺,做到“书不读通不开讲”
  
  三、再读,感知课文内容
  
  1 读通了课文,下面就让我们走近哲学家,感受哲学家的最后一课,听清老师要求:你可以默读,可以同桌对读,但无论你怎么读,都请你用心体会一下,哲学家的最后一课上的怎么样。(生自读)
  2 从大家的神情,老师体会到同学们的投入与用心,愿意将自己的感受让大家分享吗?
  (学生可能会认为哲学家的最后一课上的高明、简单、自由、轻松……)
  要求学生相应板书,并用文中语句说理由,相机重点指导以下几处语句的朗读。
  (1)哲学家的提问。(第4节)如果你是哲学家,提问既要让学生听的清,又要让学生记得住,你能通过读表达出来吗?
  (2)学生的回答。(5-8节)你想做其中的哪个同学,直接站起来读,读出你的理解,你的想法。
  (3)学生补充哲学家言论的一章。(最后一节)这是哲学家的高明,这是哲学家对学生无言胜千言的教育。
  3,你有一个苹果。我有一个苹果,互相交换还是一个苹果。你有一种感受,我有一种感受,互相交换就多了一种感受。在小组内将自己的感受说出来,有关语句读出来,丰富自己对课文的理解。
  
  四、研读,体悟课文内蕴
  
  1 同学们,书就应该读出自己的感受。通过刚才大家投入的读书。现在你们觉得哲学家的最后一课上的成功吗?为什么?(引导学生齐读课始警言)
  
  2 为了取得教学的成功,让学生悟出道理,哲学家上最后一课作了哪些精心的安排?下面就请小组合作研究这个问题。老师建议小组内分好工,一人读,其他学生注意听,收集与这个问题相关的材料,读后互相交流,并推荐一名同学汇报,其他同学准备补充。
  
  3 同学们学习研究的很认真,可见这个问题确实引起大家的兴趣,那么从哪些地方体现哲学家的精心安排?
  学生的回答可能有以下几方面:到旷野上课;一年后再来;如何锄草并要求学生亲自实践;后来的荒地种满谷子……
  
  4 哲学家为何让学生一年后再来?谁读懂了?以师生合作表演一年后同学相聚的情景,进一步明白哲学家的良苦用心。
  引导学生从哲学家的、学生的角度回答以下要点:
  (1)你采用什么方法除草,结果怎样?(4~5生回答)
  (2)结合图片,去年这里杂草丛生,而今年却长满庄稼,由此你看出根除旷野杂草的方法是什么?
  (3)哲学家是要我们懂得,虽然我们都是饱学之士,但更要用美德充实自己的心灵,去除头脑各种错误的思想。我们一定要牢记在心呀!
  
  5 我也要像这位哲学家学习,应该不失时机地把你们带到生活中去获得一些鲜活的知识。人应该追求知识和美德,但美德远比知识更重要。
  在课堂上,我先给了学生充足的时间进行自主阅读,圈点批注。披文入境,使老师与学生各自在与文本充分对话的基础上,敞开心扉,放飞思想,进行着“视界融合”的对话,这样的场景中,展开的是思与思的碰撞。心与心的接纳,情与情的交融;这样的场景中,也许学生才能感受到“动”起来的欲望,“动”起来的尊严,“动”起来的快乐!
  
  五、升华,鼓励多元积淀
  
  1 在同学们读课文时,我突然觉得,从哲学家的最后一课还能给我们许多启发,你们静下心读一读,想一想,你会有什么新的启发。
  2 学生交流,可能会有:只要留心观察。生活中处处都有学问;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好的品德是做人最重要……
  3 教师出示自己的启示,生齐读:对于一个会学习的人。大自然就是无处不在的课堂,生活就是最精彩的课本。
  
  六、总结,自选实践作业
  
  1 学了这篇课文,你愿意完成什么作业?(如:去观察实践、搜索更多哲学家故事、读记更多警言、培养自己良好品质……)
  2 师语言总结:在这两节课的学习里,我们一起走进了《哲学家的最后一课》这座精神的殿堂。不知不觉中。我发现同学们变的更加会读书,更加爱动脑,更加细心,也更加主动,就让我们带着这份投人,这份自信,走进大自’然,走进生活,去更加愉快的学习吧!
  
  总评
  “注重感悟,强化诵读”是苏教版教材最大的特色,《语文课程标准》也指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因此,本案例最大的特色便是以读为本。整个流程紧扣课文特点,让学生读出自己感受,读出哲学家的高明,读出多元启示。体现语文课的本质。其次,开放设计。没有以唯一或预设的答案束缚学生思维,尊重学生读书的见解,鼓励学生读出个性,在读的实践中学会“读”,并让学生多元体验文本内涵,自主选择实践作业,尽管会有许多出乎意料的情况出现,但这正是语文课堂的精彩所在。教师只起到点拨、引导的作用,充分体现“学生是课堂主体”的理念。再次,富有情趣。在形式上有个体学习、合作学习,动静结合,张弛有度;表演、研读、自选写话,拓展了课堂学习时空,宛如行云流水,自然流畅,学生始终沉浸于课堂学习之中,语文成为充满情趣、充满灵动的语文,这是绿色的语文课堂。
其他文献
曾读过这样一个小故事:韩国某大型公司的一个清洁工,本来是一个最易被人忽视的角色,但就是这样一个人,却在一天晚上公司保险箱被窃时,与小偷进行了殊死搏斗。事后,当有人为他请功并问他动机时,他的回答却出人意料。他说,当公司的总经理从他身旁经过时,总会不时地赞美他:“你扫的地真干净”。  就这么一句简单的赞美,值得这个员工用生命来回报吗?读后我觉得不可思议,不足为信。直到有一天我收到了一条短信,我才感受到
如何规范村级财务管理,是当前农经管理需要研究的重要课题.本文拟就规范农村财务管理谈几点建议:1 实行村帐站审,规范基础管理.针对村级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在不违背村民自治
一、推动教学改革 (一)推动教学模式改革。在教学中教师应由传统的知识传授者变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成为学生学习生活的引导者,成为学生学习的平等参与者,让学生在“做中学、学中
通常意义我们会认为,对于孩子来说,会有什么哲学思维呢?可是美国的加雷斯·皮·马修斯的研究认为这种看法是错误的。他告诉我们“许多人在孩提时代就已经在运用哲学了”。他的任务就是要纠正这个偏见,“就是引导学生重新进行他们曾经喜爱过而且是被认为与生俱来的一种活动,不过这种活动后来为适应社会生活需要而放弃了”。马修斯“沉浸在对儿童的哲学思想的深思苦索后,就发现这个主题是多么迷人,而且发现它还吸引了课堂内外的
曾经读过这样一段话:“高处有月亮,但是假如你的目标是苹果,就不必飞得那么高。因为如果你的目标是苹果,而你飞到1万米的高空,那么你既得不到月亮,也看不见苹果。”在教育学生的过程中,我们总希望每一个学生都能飞得高,都能到达“月亮”而不只是苹果,甚至在我们内心深处,已自作主张地为学生确定了目标——“月亮”。于是,我们总是用我们所期望的高度标准去评价学生,有的学生尽心尽力地得到苹果,我们不但不给予肯定和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