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先生要的只是“热闹”

来源 :语文教学之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ragonpxm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读着经典老课文《荷塘月色》,再一次沉浸在朱自清先生所营造的朦胧迷人的意境之中。回想自己在学生时代读这篇文章时的印象,却已经是一片朦胧了。只依稀记得语文教师当时交给我们的(事实上也是教材编者的意思)十个字——“淡淡的喜悦,淡淡的哀愁”。而今,我的学生又会怎样认识这个作品呢?他们会喜欢这个作品吗?学生层面的问题暂且不考虑,我又该给学生什么呢?——我似乎也并不甚了然。
  对《荷塘月色》的深度细读,比较权威的是钱理群先生提出的“四·一二”反革命政变所带来的不知道“往哪里走”的“困惑说”(《关于朱自清的“不平静”》),以及孙绍振先生提出的摆脱了伦理的重压之后享受到自由的“突破说”(《超出平常的自己和伦理的自由》)。这是当前影响最大的两种解读。而现在更有学者从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的角度切入,剖析朱自清先生当时的心理,提出了文章中充满着的是其潜意识愿望——爱欲,如阿三就在《问佩弦“妻”作何解》(参见江苏教育出版社《高中语文教学设计·必修二》第165页)中明白地说:“处在彼时彼地的朱先生,作为文人中的‘性情’一族,本能中何尝没有‘染指’风流之欲望。”
  评论者们或从政治角度来图解,或从伦理角度来探究,或立论于文人的风流习性……从上述论者的分析解剖乃至引证来看,似都颇有立论的根据,而其共同点是把朱自清当成了一个社会人(父亲、儿子、丈夫、文人、知识分子等)来看待。然而,一篇优秀作品的解读,如果只考虑政治、伦理等社会身份因素,就很可能误读或者曲解作者的意图。闻一多先生就曾指出,“汉人功利观念太深,把《诗三百》做了政治课本”;所以他语重心长地忠告要“用‘诗’的眼光读《诗经》”。可遗憾的是,“功利”性的解读似乎已经成了我们文本阅读的积习,一种固定的思维和解读方式。如茅盾在新中国成立后,“顺应时代潮流”,把一部《水浒》全部纳入“阶级斗争”的关照之下;而李白的长诗《梦游天姥吟留别》,至今依然有人将“反映作者政治上的不得意和对权贵的不妥协态度,同时也反映了作者消极遁世的思想”视为其主旨,从而把极具“李白精神”的伟大诗篇变成了图解政治理论的道具。
  摆脱这种种的桎梏,依托文本以还原作者当时的原生状态就显得非常迫切。所以在解读《荷塘月色》的主旨时,笔者以为首先要把作者看成一个“自然人”,一个活生生的独立个体,一个独一无二的生命存在,然后他才是一个社会人。
  先顺着文章灵动的文字,去细细地体味先生渗透在文字中的情感吧。走进先生彼时的内心:因为“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于是“我”走出了家门,走在了通往荷塘的小煤屑路上。在这一刻,“我”颇觉得欣喜,因为觉得自己是个自由的人,“这一片天地好像是我的;我也像超出了平常的自己,到了另一世界里”。梦幻般的月下荷塘,似可以让自己躁动不宁的心神获得宁静的栖息,于是“我”情不自禁地欢欣——“且让我受用这无边的荷香月色好了”。 “我”整个的身心都沉醉于这“另有一番样子”的情境当中——月下的荷塘,塘上的月色,田田的叶子,零星的白花,缕缕的清香,薄薄的青雾,弯弯的杨柳……然而,“树上的蝉声与水里的蛙声”,无情地将 “我”从这难得的生命欢悦中驱逐了出去,瞬间,“热闹是它们的,我什么也没有”的失落感随之而来,低落又一次袭击了“我”的全身。也就在这个时候,“我”“忽然”地想起了“采莲的事情”,到最后也“到底惦着江南”了。带着这样复杂的心境,我回到“自己的门前”,回到妻与闰儿的身边。
  走进文章之后,笔者看到先生以细腻的笔触,记录下了自己在这样一个普通而又特殊的晚上的心路历程,真实地袒露了“一个人”的情绪体验。正如有学生所言:“这篇文章就像是我们自己平常写的一篇日记”。“一篇日记”, 这个评价让笔者的心为之一惊,而细想之下却发现这是多么实在而又恰当的一个评价。
  从人类普遍的心理特征来看,人是社会的,同时也是孤独的。一方面,任何个体都希望融入社会,敞开胸怀,与人沟通,和谐相处;另一方面,个体又崇尚自由,拒绝喧嚣,追求宁静。因而,“无论男人还是女人,我们都注定是孤独的,哪怕你有‘烈火烹油’鲜花着锦之胜”。美国哲学家埃里希·弗洛姆就因为“根本的孤独”(即内在的孤独)而一直“期待着什么东西把我从这种孤独中拯救出来”。而在这种根本的孤境中,我们往往会自然地产生“我从哪里来”、“我到哪里去”、“我是谁”这样一些本体性的哲学思考。试问,这样的深沉思考,是不是非得要有“具体可感的现实冲突”发生之后才产生呢?以情理来论,我们认为,事实上这种深沉思考往往是不经意间前来造访的不速之客。
  所以,从这个角度来看,笔者认为《荷塘月色》可以被看作是先生一次内心根本孤独的真实记录和“真情告白”,它就是一篇心情日记而已,整个文本真实展现了朱先生彼时彼刻的心境。
  而撇开“四·一二”,撇开父子矛盾、夫妻不和,撇开潜意识,依据文本来探究先生彼时的情绪,笔者发现,在字里行间透露出的情感其实就是在孤独的时候想要摆脱孤独,进而希望寻求一种自由自在的“热闹”而已。
  当先生受“颇不宁静”的心绪驱使来到荷塘,一路上,他获得了一种宁静。而当先生在受用荷香月色的时候,搅扰了他的是什么?是热闹的蝉声与蛙声;让先生心头“我什么也没有”的感触油然而生的触发点是什么?还是热闹的蝉声与蛙声!而蝉与蛙的“热闹”,究竟是什么?仅仅是声音的嘈杂吗?这里肯定还有更为深沉的东西。窃以为,这其实是一种群居时的无拘无束、无所顾虑的从容感和愉悦感。
  设想一下,在如此幽静朦胧的意境中,任何人都会“不敢高声语”了吧?就像先生那样,只是静静地看,默默地想,而不说一句话。或许是无话可说,或者有话但性格使然未说出。不过,我们不妨揣想一下,是不是也有这样的可能:想说又有所顾忌,想说却又无人来听呢?可是你看那青蛙和蝉,它们顾自恣肆地叫,不用在意现在是什么时候,不用考虑周围的环境,不用顾忌尽情地“热闹”啼鸣是否不合时宜。它们是真正的“什么都可以想,什么都可以不想”,可以毫无顾虑地说我想说,行我想行。而不必像“我”那样,唯有在这片刻难得的“另一世界”里,才能做个“自由的人”,人群中的所有琐务,“现在都可不理”。而且,请不要忘了,无论蝉也好蛙也罢,都不是“一个人”,而是一群,正如朱先生所说的,是“它们”。“它们”与“我”,恰形成了多么鲜明的对比。“我”羡慕的是“它们”,“它们”令我欣羡不已的是那种虽群居却依然自在。而“我”呢?白天群居时,周旋于人群时,是疲倦的,也是孤寂的;现在呢,虽有“受用”之喜,却终是暂时之遇。这“独处的妙处”固然可喜,却终究不是生活的常态。最终,我得离开这“热闹”光景,“推门”回到那个同样也“热闹”——虽也有“妻和闰儿”在,却终不免让人惶惑不安甚至恐惧的人群当中。
其他文献
盘点2011年最流行的网络用语,其中有一句是“神马都是浮云”。其实“浮云”并不是今人的创造,这个词最早出现在孔子的“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这里的“浮云”的解释为“漂浮在天空的云彩”。意思是说“干不正当的事而得来的富贵,对我来说好像是漂浮在天空的云彩”。这句话表现了孔子对义的重视和对富贵的淡漠。后来宋玉在《九辨》“卒痈蔽此浮云,下暗漠而无光”用“浮云”来比喻谗言蒙蔽君主,发展了这一词的含义。 
一  从《语文课程标准》对语文课程性质的界定来看,语文应用能力应是语文能力的核心,强化语文应用能力是全面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基础。可是,当下语文教学中语言文字基本功训练的严重弱化,造成学生语文应用能力的下降。  从教者角度而言,具备较为深厚的语言文字功底是教好语文的重要前提。不容回避的现实是,当下中小学语文教师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普遍有所下降。由于一段时间以来教学中对语法教学的忽视,造成了教学双亏;加
上海师范大学教授王荣生先生指出:“语文课堂教学应当洋溢着语文味,语文味是语文教学的本质所在,是语文意象的具体表征,是语文素养的客观要求,是语文教学特点的外化。”近日,笔者连续听了二十多节初中语文随堂课,仔细地梳理、品析、辨别这些课例,发现目前中学语文课堂教学的“语文味”逐渐丧失,甚至变得虚无。教师的课堂教学普遍以考试为导向,进行模式化的解题指导,课堂语言训练试题化,课堂教学内容的大容量、高密度、大
一、直面尴尬:滔滔不绝,教师话语依然独霸课堂  轰轰烈烈的课改进行到今天已有十个年头,回眸一些小范围的公开课、新教师开课或者审视自己的课堂,就会发现“废”话就在我们的身边。课堂时间安排得满满的,有的甚至为了完成预设的目标,还要“拖堂”,或者简化教学目标,就直接砍掉一个“小尾巴”,教师讲得天花乱坠,学生学的“昏昏欲睡”……课堂教学时间非常宝贵,教师课堂话语尽量简洁。但是在实际的语文课堂教学中,机械、
研究性阅读是指学生基于自身的探究兴趣,在教师的指导下,用研究探索的方式主动地阅读,以获取有关知识的一种学习模式。  下面以“探究叠字的艺术效果”为例,谈谈研究性阅读。  一、兴趣是开启研究性阅读的金钥匙  培根说过:知识是一种快乐,而好奇则是知识的萌芽。只有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学习才可能是主动的。  叠字总是脱口而出。人们的称呼就多用叠字,如“爸爸”、“妈妈”、“姐姐”、“弟弟”等,尤其是品读孩子
语文游乐场  横向  1.2010年世界杯足球赛的吉祥物。  2.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  3.通过红外线或激光检测鼠标器的位移,将位移信号转换为电脉冲信号,再通过程序的处理和转换来控制屏幕上光标箭头移动的一种硬件设备。  4.日本产的一个汽车品牌。  5.位于上海浦东新区西北部的街道名。  6.用来描述纪晓岚的词语。  7.中国第一大内流河,由阿克苏河和叶尔羌河以及和田河汇流而成。  8.全美证券
雕塑断臂维纳斯散发出神秘气息,让读者产生无穷无尽的想象;书法作品中的飞白笔画,虚实相济的丝丝点点给人强烈的力度感、韵律感和节奏感。文学作品中,高明的作者也常常使用这种留白艺术,给读者制造想象的空间,使作品韵味无穷。如《红楼梦》九十八回对气绝弥留之际黛玉的描写:“探春紫鹃正哭着叫人端水来给黛玉擦洗,李纨赶忙进来了。三个人才见了,不及说话。刚擦着,猛听黛玉直声叫道:‘宝玉!宝玉!你好……’说到‘好’字
今天拜读了丁海军老师的《被限制的解读》一文(见《语文教学通讯B》2012年第2期第46页,引文下同)。在体会文中的观点时,似乎觉得丁老师的解读也“被限制”了。  丁老师认为,《丑小鸭》一文的“文学真实性”属于“浪漫主义文学”的范畴,“不能用现实主义的标准加以衡量”。如果从艺术的角度来审视这篇童话,丁老师所阐述的这一观点应该是能说通的。但是,文学作品的真实性与现实主义的表现手法之间往往是内在统一的。
古人云 :“言之无文,行而不远。” 如果说理是议论文的灵魂,那么语言则是其血肉。灵肉不可分也。议论文拿不到高分, 主要原因有:一是说理不深刻,立意不高不新;二是语言没有特色,文字味同嚼蜡。学生在作文过程中,因为词汇积累贫乏、语言运用笨拙或表达技巧不高等问题,往往会造成意不称物,辞不达意,“心求通而未得”、“口欲言而未能”的尴尬局面。  语言文字是构成文章的材料,就像建筑一样,没有建筑材料不可能砌成
《邹忌讽齐王纳谏》是《战国策》的名篇。标题可作如下题解:邹忌,美人也;讽,美言也;齐王纳谏,美政也。全文以邹忌问美开篇,继以入朝美言进谏,最后使齐国战胜于朝庭美政收尾。一个“美”字贯穿全文,一气呵成。  一、美人  美人——邹忌,鼓琴自荐,被齐威王任为相国。“修八尺有余,而形貌昳丽”,美在其“貌”;从妻、妾、客的重重谄媚阿谀的包围圈里钻出来,自以为不如徐公美,有自知之明,并能实事求是总结原因,不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