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软法与习惯法的关系

来源 :山东行政学院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andu1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软法起源于中世纪的商事习惯法这一事实表明在软法与习惯法之间存在着同质性。软法起源于习惯法却不依赖于习惯法,而是形成了自己的体系。软法的体系建构表明在软法和习惯法之间存在异质性,并且其异质性是如此的重要以至于其将软法与习惯法剥离。就软法的发展而言,软法与习惯法在表现形式、制定逻辑以及实施机制上是不同的。
其他文献
在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过程中,中国共产党以马克思按劳分配理论为指导,立足于中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从分配方式、分配主体、分配尺度、分配原则等四个方面发展了马克
导入新课对一堂课有很重要的作用。好的导语就像唱戏的开台锣鼓,未开场先叫座儿。它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渲染良好的课堂气氛。  1. 从实践问题出发导入新课  通过学生生活中熟悉的事例或自身的生理现象导入新课,能使学生有一种亲切感和实用感,容易引起学生学习的兴趣。如在讲到“人的生殖和发育”时,让学生根据自己成长和发育特点去总结青春期青少年发育有什么特点,身体出现什么变化。
1.网上查询与课文有关的背景、图片、资料,补充课文内容,帮助了解课文。计算机网络存储着各方面丰富的知识和信息,是学生获取资料的有效途径。如讲《翠鸟》。由于翠鸟生活于原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