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通过对教学过程录像反复回放,在课堂观察量表基础上以“三性”“三动”评价标准对《品质》一课进行综合评价。细心揣摩教师每一个问题的提出,深入体会师生对文本的深刻解读,关注师生创造性思维和师生间的互动和交流,关注学生主动学习的状态和效果。
品质知识性个性创造性杜威说:“每一个孩子来到学校的时候,除了怀有获得知识的愿望外,还带来了自己的情感和感受的世界。这是我听了张金月老师《品质》这节语文课后最深的感受。《品质》这篇课文是1932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英国批判现实主义小说家、剧作家约翰·高尔斯华绥(john Galsworthy,1867-1933)在1911年所写的一部短篇小说。通过反复回放录像,在细细品味这节充满语文味的课堂教学中,按照“三性”“三动”,即:知识性、个性、创造性、互动、主动、能动的评价标准,我用两个词梳理了对这堂课的理解,即:深刻、真实。
一、深刻
之所以用“深刻”一词,体现在三个方面:深刻的知识性内涵把握,深刻的师生个性化解读,深刻的创造性智慧灵现。
1.深刻的知识性内涵把握
在这篇小说的教学中,张老师遵循阅读教学“整体感知——局部深化——整体升华”的一般规律,基于自身对教材的深度开发和理解精心设置了八个主干问题,并循序渐进地将其中重点的局部深化部分的主干问题设置层层追问,引出31个枝干问题,巧妙地、不露声色地将小说的三要素融入其中,使学生很好地了解并深刻地感受了格拉斯作为一个鞋匠具有的恪守职业道德、视质量为生命、视顾客为上帝的高尚品格,走进了人物的内心世界,体会了小说以“品质”为题的内涵。
2.深刻的师生个性化解读
“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语文教学,特别是阅读教学向来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仅就《品质》这篇课文每一位老师的教学设计和问题设计也许都不一样。这也给所有的语文教师在阅读教学中提供了最广阔的空间。本节课,张老师除了在预设的八个主干问题和在其中引发的31个追问中体现教师对文本的个性化开发,更多地体现在课堂上无论是对“格斯拉有别于其他鞋匠之处在哪里?”的诠释还是对“如何表现格斯拉靴子梦?”的理解,抑或是对“他对当时社会已经有了清醒的认识却为什么还要执着的坚守”的感悟等都充分彰显了老师对《品质》一文的个性化解读。同时教师开放性地、富有挑战性的问题也带给了学生个性化思考的空间,课堂上不时会出现学生对问题的个性化理解,这是最难能可贵的!
3.深刻的创造性智慧灵现
本节课最大的亮点,也是给我留下印象最深刻,甚至在一次次回
放录像过程中越发触及我心灵的是学生,确切地说是那个在讲台左侧第二排柱子旁边的那个女孩子。她的几次发言都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她那对文章深刻地、投入的、创造性的理解和感悟让我看到了张老师日积月累培养的痕迹。当教师在处理“文中的‘我’对格斯拉的态度,为什么‘快速离开那里’”这个难点问题时,那个角落中的女孩子,那个曾经用“衣带渐宽终不悔”一语中的女孩子竟然说出了这样一句经典的话语“悲剧就是把美撕碎了给人看!”在她对这个难点问题的理解中,既体现了她的主动也体现了她的能动,更体现了那一刻创造性智慧的灵动。“窥一斑可见全豹”,我们能感受到学生通过对文章的品读,已经带给他们心灵上的震撼!
二、真实
教学永远是一门遗憾的艺术,但正因如此,也彰显了她独特的魅力!我想,张老师这节课的真实既体现在这是一节实质意义上的常态课,没有任何的雕琢粉饰,就如同她本人一样有着那么恬淡自然而又不乏深刻理性的教学风格。同时,这份“真实”还体现在拿放大镜去审视后值得商榷的几点看法:
1.更多学生的互动、主动和能动是否有所缺失
虽然“随着年龄的增长,学生体现参与课堂的形式有所不同”,而且我也相信在本节课堂上绝大多数学生都在积极地思考并在内心形成了自己对文本的个性感悟。但课堂上只有28%的学生积极主动地发表个人见解,生生之间的互动和带给更多学生今后的思考与行动是否有所缺失?学生原本可以在课前带着几个问题去更加充分地预习文章,这样是否课堂上就会有更多的时间和空间交给学生彼此分享更多的体会和感悟,让课堂真正成为师生之间、生生之间交流互动的舞台?
2.教师对文本个性化的解读非常深刻,但对保护学生的个性化思考和调动是否还显不足
课堂上有几处学生对教师提出的问题有自己非常鲜活的个性思考,例如,对于“格斯拉与其他鞋匠有何不同从而引发的靴子的本质是什么”的这个追问,学生在教师一再引导下实际已经给出了“因为普通的靴子没有倾注制作者更多的情感”这样的理解,是否一定要教师用“因为格斯拉的靴子是有个性的”这样的答案来收局?这是否在更多的预设中缺失了“丰实”?我们能保证孩子心中不会有类似“难道格斯拉就不能有别的办法不让自己饿死”这样的问题吗?如果是,是否从而就会引发对人物结局的合理性和必然性的探讨,让学生“向青草更青处漫溯”呢?
3.在品味“鱼身”,“鱼尾”绕梁中是否“鱼头”有所缺失
我想一节课45分钟,教师一定有所取舍。但是,作为这样一篇蕴含着浓郁时代背景的外国文学作品,毕竟离学生的现实和经历太远。对于这篇文章的作者——以善用白描手法刻画人物形象的、以拥有传世之作《福尔赛世家》的这位富有传奇色彩的英国小说家高尔斯华绥的介绍是否应该舍弃?作者的创作风格和创作时代背景的介绍是否应该舍弃?如果不舍,是否学生会更深刻地感受到人类社会之所以存在希望,是因为不仅有為我们引路的先驱,更有许多默默无闻,以美好品质守护着社会良知的格斯拉式的普通人。他们虽然平凡却彰显着人性的光辉,这种光辉是一种穿越时空,闪耀着永恒魅力的,最能震撼人心的力量!
综上所述,虽然引发了我太多的问句和值得商榷的思考,但我想这问句绝不仅仅是对张老师这节课,更是自己对“教学”这个大课题的反思。细微处见深刻,平实中见真实。我认为张老师这堂课无疑是一节成功的课,她不仅成功于她的深刻,更成功于她的真实。我想如果我们每一个行走在教育这条路上的人都能逝去浮夸,撕去虚假,真正走进教育教学的真实世界,我们就一定会聆听到花开的最美的声音!
品质知识性个性创造性杜威说:“每一个孩子来到学校的时候,除了怀有获得知识的愿望外,还带来了自己的情感和感受的世界。这是我听了张金月老师《品质》这节语文课后最深的感受。《品质》这篇课文是1932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英国批判现实主义小说家、剧作家约翰·高尔斯华绥(john Galsworthy,1867-1933)在1911年所写的一部短篇小说。通过反复回放录像,在细细品味这节充满语文味的课堂教学中,按照“三性”“三动”,即:知识性、个性、创造性、互动、主动、能动的评价标准,我用两个词梳理了对这堂课的理解,即:深刻、真实。
一、深刻
之所以用“深刻”一词,体现在三个方面:深刻的知识性内涵把握,深刻的师生个性化解读,深刻的创造性智慧灵现。
1.深刻的知识性内涵把握
在这篇小说的教学中,张老师遵循阅读教学“整体感知——局部深化——整体升华”的一般规律,基于自身对教材的深度开发和理解精心设置了八个主干问题,并循序渐进地将其中重点的局部深化部分的主干问题设置层层追问,引出31个枝干问题,巧妙地、不露声色地将小说的三要素融入其中,使学生很好地了解并深刻地感受了格拉斯作为一个鞋匠具有的恪守职业道德、视质量为生命、视顾客为上帝的高尚品格,走进了人物的内心世界,体会了小说以“品质”为题的内涵。
2.深刻的师生个性化解读
“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语文教学,特别是阅读教学向来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仅就《品质》这篇课文每一位老师的教学设计和问题设计也许都不一样。这也给所有的语文教师在阅读教学中提供了最广阔的空间。本节课,张老师除了在预设的八个主干问题和在其中引发的31个追问中体现教师对文本的个性化开发,更多地体现在课堂上无论是对“格斯拉有别于其他鞋匠之处在哪里?”的诠释还是对“如何表现格斯拉靴子梦?”的理解,抑或是对“他对当时社会已经有了清醒的认识却为什么还要执着的坚守”的感悟等都充分彰显了老师对《品质》一文的个性化解读。同时教师开放性地、富有挑战性的问题也带给了学生个性化思考的空间,课堂上不时会出现学生对问题的个性化理解,这是最难能可贵的!
3.深刻的创造性智慧灵现
本节课最大的亮点,也是给我留下印象最深刻,甚至在一次次回
放录像过程中越发触及我心灵的是学生,确切地说是那个在讲台左侧第二排柱子旁边的那个女孩子。她的几次发言都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她那对文章深刻地、投入的、创造性的理解和感悟让我看到了张老师日积月累培养的痕迹。当教师在处理“文中的‘我’对格斯拉的态度,为什么‘快速离开那里’”这个难点问题时,那个角落中的女孩子,那个曾经用“衣带渐宽终不悔”一语中的女孩子竟然说出了这样一句经典的话语“悲剧就是把美撕碎了给人看!”在她对这个难点问题的理解中,既体现了她的主动也体现了她的能动,更体现了那一刻创造性智慧的灵动。“窥一斑可见全豹”,我们能感受到学生通过对文章的品读,已经带给他们心灵上的震撼!
二、真实
教学永远是一门遗憾的艺术,但正因如此,也彰显了她独特的魅力!我想,张老师这节课的真实既体现在这是一节实质意义上的常态课,没有任何的雕琢粉饰,就如同她本人一样有着那么恬淡自然而又不乏深刻理性的教学风格。同时,这份“真实”还体现在拿放大镜去审视后值得商榷的几点看法:
1.更多学生的互动、主动和能动是否有所缺失
虽然“随着年龄的增长,学生体现参与课堂的形式有所不同”,而且我也相信在本节课堂上绝大多数学生都在积极地思考并在内心形成了自己对文本的个性感悟。但课堂上只有28%的学生积极主动地发表个人见解,生生之间的互动和带给更多学生今后的思考与行动是否有所缺失?学生原本可以在课前带着几个问题去更加充分地预习文章,这样是否课堂上就会有更多的时间和空间交给学生彼此分享更多的体会和感悟,让课堂真正成为师生之间、生生之间交流互动的舞台?
2.教师对文本个性化的解读非常深刻,但对保护学生的个性化思考和调动是否还显不足
课堂上有几处学生对教师提出的问题有自己非常鲜活的个性思考,例如,对于“格斯拉与其他鞋匠有何不同从而引发的靴子的本质是什么”的这个追问,学生在教师一再引导下实际已经给出了“因为普通的靴子没有倾注制作者更多的情感”这样的理解,是否一定要教师用“因为格斯拉的靴子是有个性的”这样的答案来收局?这是否在更多的预设中缺失了“丰实”?我们能保证孩子心中不会有类似“难道格斯拉就不能有别的办法不让自己饿死”这样的问题吗?如果是,是否从而就会引发对人物结局的合理性和必然性的探讨,让学生“向青草更青处漫溯”呢?
3.在品味“鱼身”,“鱼尾”绕梁中是否“鱼头”有所缺失
我想一节课45分钟,教师一定有所取舍。但是,作为这样一篇蕴含着浓郁时代背景的外国文学作品,毕竟离学生的现实和经历太远。对于这篇文章的作者——以善用白描手法刻画人物形象的、以拥有传世之作《福尔赛世家》的这位富有传奇色彩的英国小说家高尔斯华绥的介绍是否应该舍弃?作者的创作风格和创作时代背景的介绍是否应该舍弃?如果不舍,是否学生会更深刻地感受到人类社会之所以存在希望,是因为不仅有為我们引路的先驱,更有许多默默无闻,以美好品质守护着社会良知的格斯拉式的普通人。他们虽然平凡却彰显着人性的光辉,这种光辉是一种穿越时空,闪耀着永恒魅力的,最能震撼人心的力量!
综上所述,虽然引发了我太多的问句和值得商榷的思考,但我想这问句绝不仅仅是对张老师这节课,更是自己对“教学”这个大课题的反思。细微处见深刻,平实中见真实。我认为张老师这堂课无疑是一节成功的课,她不仅成功于她的深刻,更成功于她的真实。我想如果我们每一个行走在教育这条路上的人都能逝去浮夸,撕去虚假,真正走进教育教学的真实世界,我们就一定会聆听到花开的最美的声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