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武术已成为高校体育教学的重要内容,但普及的程度不高。本文从武术课、教师和学生的现状出发,对其原因进行分析,就如何使武术教学科学化、合理化及提高教学质量提出自己的建议。
关键词:武术教学;教学方法;现状;对策
中华武术源远流长,有着广泛的群众基础,是中国传统文化中一颗璀璨的明珠。它经过不断地创新、提炼和发展,逐渐形成了各种拳械套路和对抗运动形式、注重内外兼修的中国传统体育项目。它具有强身健体、防身自卫、竞技比赛、表演娱乐、交流技艺、增进友谊、陶冶情操等功能,深受广大群众和大学生的喜爱。因此,高校武术教学必须根据大学生的需要进行教学,这就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一、 高校武术教学存在的几个问题
1.从武术课的现状看
武术教学缺乏对学生兴趣的培养,没有提高学生练习积极性的有效手段。教学中自始至终都采用学习、复习、再学习的单一方法循环重复,形式枯燥,形成单一的造成学生逆反心理,学习练习武术仅仅是为了应付考试,不是出于自愿。没有采用生动的武术攻防练习,缺少单个动作或基本动作的趣味性练习。
缺乏适宜的武术教学方法。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没有根据大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特点,有针对性地选择适宜的教法;所采用的示范不合理,没有完整的整段、整套的示范动作;不能及时发现错误予以纠正;重点、难点讲解示范重视不够;对武术的攻防含义理解不够,理论联系实际的教学方法得不到实施。
缺乏基本功和组合动作练习方式,直接进入套路教学。学生缺乏武术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教师往往要在学习基本动作组合的过程中来教身型、步型、手型、手法等基本姿势。另外,学生对套路中的动作规律缺乏认识,对手、眼、身法、步的配合,器械使用的方法,体械配合等技术缺乏协调性训练。这样直接进入套路教学,不但花费时间多,学生掌握技术动作慢,完成套路质量不高,而且教学效果也受到影响。
2.从教师和学生的现状看
从高校现有体育师资队伍所学专业来看,绝大部分体育教师都是非武术专业出身,没有受过系统的武术专项训练,再加上从事武术教学的经验不足,导致备课难、花时多、负担重、不易教。
从学生来看,高校有很大一部分学生来自农村中学,由于过去从未接触过武术或知之甚少,武术基础知识几乎等于零,而且,由于武术套路方向多变,理不顺,动作难度大,不易学,课后练习花时多,记不住,所以初学者容易失去信心,不愿学。
二、解决问题的几点建议
1.从培养学生的兴趣入手,说明套路中动作的技击用意
高校体育改革的目标是推进素质教育、倡导终身体育。而终身体育则应从培养长期坚持体育锻炼的意识兴趣、爱好和习惯上入手。教育界认为,“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良好的学习动机和强烈的求知欲是顺利完成教学的前提保证。故本人认为在传授武术套路动作前,首先应提高学生锻炼的兴趣;其次也可从套路中选几招攻防意义较强的动作,在与学生的配合打斗中展示套路运动的攻防性;再次应加强学生自信心的心理素质培养。教师应遵循循序渐进的教学规律,在开始的两次课中先教那些较简单、易掌握的动作,使全体学生均能愉快地接受、顺利地完成,从而树立起自信心。让学生在兴趣中经常去练习、体会,使他们越练越兴奋,越练功夫越深,从而就培养了他们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好习惯,达到了增强体质的目的。
2.基本功的教学应贯穿始终
所谓“练武不练功,到老一场空”。武术基本功对提高武术教学质量,更快地掌握套路动作、实战攻防战术以及增强学生体质起着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但由于基本功的练习比较单调、枯燥和艰苦,如教法运用不当,往往收不到良好的效果。在进行基本功的教学中可注意以下几点:①在端正学生正确的习武目的的前提下,使学生明白基本功是发展和提高技术水平以及专项身体素质最有效的方法和手段,对提高技术水平起着决定性作用,而且还应当把这种教育贯穿在整个武术教学的始终;②教育学生要练好武术基本功,贵在坚持,只有通过坚持不懈的努力,才能打下牢固的基础;③采用多种形式的教学方法,启发引导学生对基本功练习的兴趣,使学生不至于感到过分单调乏味和艰苦;④针对高校学生习武年龄偏大的生理特点,除要做好充分的准备活动外,在内容安排和练习方法上,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这样可以避免伤害事故的发生;⑤每节课都应有基本功的练习内容。它可以是单个基本动作的练习,也可以是将要学的套路中的某个动作,这样不仅练习了基本技术,同时也提高了所学套路动作的效果;⑥在基本功的整个练习过程中,无论是单个动作还是动作组合,一招一势,教师都应严格要求学生,以形成良好的动力定型。
3.结合大学生的年龄特点,充分运用“启发式”教学方法
武术教学方法多种多样,采用何种方法进行科学有效的教学,就需要教师在长期教学实践中不断摸索总结,以达到激发学生练习兴趣、增强体质的目的。高校学生年龄均在18~21岁之间。针对学生此阶段的年龄、心理和文化程度采用启发式教学是十分重要的。在教学过程中,我们主要运用了三个字:想、练、议相结合,师生共同研究技术动作,学生之间彼此互相启发,集思广益,既有利于达到掌握技术的目的,又能形成生动活泼的学习气氛。“想”就是想动作要领、技术要求、存在的问题,“练”就是要多练、多做。“议”就是议动作为什么要这样做、解决存在问题的方法是什么。这样既发挥了教师的主导作用,又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得以充分发挥。“边想”“边练”“边议”是我们对大学生贯彻启发式教学的良好方法。
结合教材的“攻防”特点进行启发式教学。在教学过程中,只是单纯的为教动作进行教学,而不向学生讲明其攻防用途,这不仅会影响教学效果,还会降低学生的练习兴趣。因此,既要向学生讲明动作要领,又要讲其攻防用途,以武术教学所固有的攻防特点来启发学生,会大大促进技术动作的掌握,加深学生对技术动作的理解,提高教学效果。
采用“正误对比法”启发学生,使学生对正确的动作留下深刻的直观印象,使不正确、多余的动作得以改正。模仿学生的错误动作要有典型性。总之,生动形象的讲解和正确优美的示范,两者密切结合,能使启发式教学收到良好的效果。
4.充实高校武术专业教师队伍
师资的质量和数量是提高武术水平的核心问题。每年从体育学院培养出来的武术专业毕业生是有限的,从事高校教学工作的更是廖廖无几。真正从事公共体育课中武术教学工作的绝大部分体育教师都只是大学期间曾普修过一些武术套路,而历来体育院系的武术普修的教学内容仅仅只有几个初级套路,如初级长拳、初级刀术及初级棍术等,加之普修教学课时较少,因而他们的武术技术水平可想而知,而且在进行武术普修期间并没有经过武术理论知识的系统学习,他们的武术理论知识也相对匮乏。因此,在从事武术的教学工作时,充其量也只能传授一些单纯的动作技术,难以突出武术的本质特征,当然更谈不上传统文化的传播了。这也就从另一方面使部分学生对武术的兴趣打了折扣,给武术在高校的深入开展增加了难度。目前每所高校基本上都有武术专业教师1~2人,但这对于普及武术运动来说是远远不够的。高校应当充实武术专业教师队伍,并在已有的师资中加强武术技术及理论学习,使整个师资队伍更具活力。
5.培养学生终身体育的思想
高校体育教学是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思想的重要时期。而武术教学在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思想上具有其独特作用和价值。人们普遍认为,体育项目仅仅是为了强筋健骨、发达肌肉、增强内脏器官的机能,而常常忽略了传统体育项目在修身养性、调整心理和社会化方面具有的功能。人的健康是一个综合概念。在锻炼方法上,中国的传统武术十分重视对人体的全面调节。因此,在武术教学中,要重视培养学生终身体育的意识、习惯和能力,既让学生在校学习期间学会一些武术套路,身体得到锻炼,又树立一定的终身体育思想,为毕业后从事终身体育活动打下良好的基础。
总之,高校的武术教学,要根据大学生的特点,选择适宜的教学方法。只要教师积极探索,勤于耕耘,将会摸索出更好的教学法,为教学服务。
参考文献:
[1] 高秀明.普通高校武术教法研究.天津纺织工学院学报,1998,(3).
[2] 周永奇,付孔辉.浅谈大学生习武兴趣及培养和激发.天中学刊,2002,(5).
[3] 王代波,梅秋荣.对高校武术教学活动的思考.武汉科学学报,2002,(2).
[4] 刘玉泉,黄安泉.武术套路教法研究.安庆师范学报,2002,(5).
[5] 王贺文,武术套路教学之我见.淮南工业学院学报,2002,(3).
关键词:武术教学;教学方法;现状;对策
中华武术源远流长,有着广泛的群众基础,是中国传统文化中一颗璀璨的明珠。它经过不断地创新、提炼和发展,逐渐形成了各种拳械套路和对抗运动形式、注重内外兼修的中国传统体育项目。它具有强身健体、防身自卫、竞技比赛、表演娱乐、交流技艺、增进友谊、陶冶情操等功能,深受广大群众和大学生的喜爱。因此,高校武术教学必须根据大学生的需要进行教学,这就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一、 高校武术教学存在的几个问题
1.从武术课的现状看
武术教学缺乏对学生兴趣的培养,没有提高学生练习积极性的有效手段。教学中自始至终都采用学习、复习、再学习的单一方法循环重复,形式枯燥,形成单一的造成学生逆反心理,学习练习武术仅仅是为了应付考试,不是出于自愿。没有采用生动的武术攻防练习,缺少单个动作或基本动作的趣味性练习。
缺乏适宜的武术教学方法。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没有根据大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特点,有针对性地选择适宜的教法;所采用的示范不合理,没有完整的整段、整套的示范动作;不能及时发现错误予以纠正;重点、难点讲解示范重视不够;对武术的攻防含义理解不够,理论联系实际的教学方法得不到实施。
缺乏基本功和组合动作练习方式,直接进入套路教学。学生缺乏武术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教师往往要在学习基本动作组合的过程中来教身型、步型、手型、手法等基本姿势。另外,学生对套路中的动作规律缺乏认识,对手、眼、身法、步的配合,器械使用的方法,体械配合等技术缺乏协调性训练。这样直接进入套路教学,不但花费时间多,学生掌握技术动作慢,完成套路质量不高,而且教学效果也受到影响。
2.从教师和学生的现状看
从高校现有体育师资队伍所学专业来看,绝大部分体育教师都是非武术专业出身,没有受过系统的武术专项训练,再加上从事武术教学的经验不足,导致备课难、花时多、负担重、不易教。
从学生来看,高校有很大一部分学生来自农村中学,由于过去从未接触过武术或知之甚少,武术基础知识几乎等于零,而且,由于武术套路方向多变,理不顺,动作难度大,不易学,课后练习花时多,记不住,所以初学者容易失去信心,不愿学。
二、解决问题的几点建议
1.从培养学生的兴趣入手,说明套路中动作的技击用意
高校体育改革的目标是推进素质教育、倡导终身体育。而终身体育则应从培养长期坚持体育锻炼的意识兴趣、爱好和习惯上入手。教育界认为,“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良好的学习动机和强烈的求知欲是顺利完成教学的前提保证。故本人认为在传授武术套路动作前,首先应提高学生锻炼的兴趣;其次也可从套路中选几招攻防意义较强的动作,在与学生的配合打斗中展示套路运动的攻防性;再次应加强学生自信心的心理素质培养。教师应遵循循序渐进的教学规律,在开始的两次课中先教那些较简单、易掌握的动作,使全体学生均能愉快地接受、顺利地完成,从而树立起自信心。让学生在兴趣中经常去练习、体会,使他们越练越兴奋,越练功夫越深,从而就培养了他们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好习惯,达到了增强体质的目的。
2.基本功的教学应贯穿始终
所谓“练武不练功,到老一场空”。武术基本功对提高武术教学质量,更快地掌握套路动作、实战攻防战术以及增强学生体质起着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但由于基本功的练习比较单调、枯燥和艰苦,如教法运用不当,往往收不到良好的效果。在进行基本功的教学中可注意以下几点:①在端正学生正确的习武目的的前提下,使学生明白基本功是发展和提高技术水平以及专项身体素质最有效的方法和手段,对提高技术水平起着决定性作用,而且还应当把这种教育贯穿在整个武术教学的始终;②教育学生要练好武术基本功,贵在坚持,只有通过坚持不懈的努力,才能打下牢固的基础;③采用多种形式的教学方法,启发引导学生对基本功练习的兴趣,使学生不至于感到过分单调乏味和艰苦;④针对高校学生习武年龄偏大的生理特点,除要做好充分的准备活动外,在内容安排和练习方法上,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这样可以避免伤害事故的发生;⑤每节课都应有基本功的练习内容。它可以是单个基本动作的练习,也可以是将要学的套路中的某个动作,这样不仅练习了基本技术,同时也提高了所学套路动作的效果;⑥在基本功的整个练习过程中,无论是单个动作还是动作组合,一招一势,教师都应严格要求学生,以形成良好的动力定型。
3.结合大学生的年龄特点,充分运用“启发式”教学方法
武术教学方法多种多样,采用何种方法进行科学有效的教学,就需要教师在长期教学实践中不断摸索总结,以达到激发学生练习兴趣、增强体质的目的。高校学生年龄均在18~21岁之间。针对学生此阶段的年龄、心理和文化程度采用启发式教学是十分重要的。在教学过程中,我们主要运用了三个字:想、练、议相结合,师生共同研究技术动作,学生之间彼此互相启发,集思广益,既有利于达到掌握技术的目的,又能形成生动活泼的学习气氛。“想”就是想动作要领、技术要求、存在的问题,“练”就是要多练、多做。“议”就是议动作为什么要这样做、解决存在问题的方法是什么。这样既发挥了教师的主导作用,又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得以充分发挥。“边想”“边练”“边议”是我们对大学生贯彻启发式教学的良好方法。
结合教材的“攻防”特点进行启发式教学。在教学过程中,只是单纯的为教动作进行教学,而不向学生讲明其攻防用途,这不仅会影响教学效果,还会降低学生的练习兴趣。因此,既要向学生讲明动作要领,又要讲其攻防用途,以武术教学所固有的攻防特点来启发学生,会大大促进技术动作的掌握,加深学生对技术动作的理解,提高教学效果。
采用“正误对比法”启发学生,使学生对正确的动作留下深刻的直观印象,使不正确、多余的动作得以改正。模仿学生的错误动作要有典型性。总之,生动形象的讲解和正确优美的示范,两者密切结合,能使启发式教学收到良好的效果。
4.充实高校武术专业教师队伍
师资的质量和数量是提高武术水平的核心问题。每年从体育学院培养出来的武术专业毕业生是有限的,从事高校教学工作的更是廖廖无几。真正从事公共体育课中武术教学工作的绝大部分体育教师都只是大学期间曾普修过一些武术套路,而历来体育院系的武术普修的教学内容仅仅只有几个初级套路,如初级长拳、初级刀术及初级棍术等,加之普修教学课时较少,因而他们的武术技术水平可想而知,而且在进行武术普修期间并没有经过武术理论知识的系统学习,他们的武术理论知识也相对匮乏。因此,在从事武术的教学工作时,充其量也只能传授一些单纯的动作技术,难以突出武术的本质特征,当然更谈不上传统文化的传播了。这也就从另一方面使部分学生对武术的兴趣打了折扣,给武术在高校的深入开展增加了难度。目前每所高校基本上都有武术专业教师1~2人,但这对于普及武术运动来说是远远不够的。高校应当充实武术专业教师队伍,并在已有的师资中加强武术技术及理论学习,使整个师资队伍更具活力。
5.培养学生终身体育的思想
高校体育教学是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思想的重要时期。而武术教学在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思想上具有其独特作用和价值。人们普遍认为,体育项目仅仅是为了强筋健骨、发达肌肉、增强内脏器官的机能,而常常忽略了传统体育项目在修身养性、调整心理和社会化方面具有的功能。人的健康是一个综合概念。在锻炼方法上,中国的传统武术十分重视对人体的全面调节。因此,在武术教学中,要重视培养学生终身体育的意识、习惯和能力,既让学生在校学习期间学会一些武术套路,身体得到锻炼,又树立一定的终身体育思想,为毕业后从事终身体育活动打下良好的基础。
总之,高校的武术教学,要根据大学生的特点,选择适宜的教学方法。只要教师积极探索,勤于耕耘,将会摸索出更好的教学法,为教学服务。
参考文献:
[1] 高秀明.普通高校武术教法研究.天津纺织工学院学报,1998,(3).
[2] 周永奇,付孔辉.浅谈大学生习武兴趣及培养和激发.天中学刊,2002,(5).
[3] 王代波,梅秋荣.对高校武术教学活动的思考.武汉科学学报,2002,(2).
[4] 刘玉泉,黄安泉.武术套路教法研究.安庆师范学报,2002,(5).
[5] 王贺文,武术套路教学之我见.淮南工业学院学报,20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