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愁诗两首》教学案例

来源 :中外教学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ollowMyHeart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设计思想及理念
  文学的骄子是诗歌,诗是文学的最高表现形式之一。依据新课标理念,初中现代诗歌的教学应该:
  1.完成教材规定的诗歌作品教学并适当进行诗歌的联读与扩读。
  2.审美体验,培养学生读诗情趣,陶冶心志,丰富情感,培养联想和想像能力。
  3.诵读涵咏训练,背诵优秀诗作,丰富语言,注重感悟和积累。
  4.学生认知诗歌基本特点和类型,学会诗歌鉴赏。
  二、教学目标
  1.读和背诵两首诗
  2.理解什么是意象和意境,通过意象体验理解诗歌内容
  3.欣赏品味诗歌,感悟真诚,怅惘悠长的情感
  三、教学重点
  通过诗中“邮票”“船票”“坟墓”“海峡”“笛声”和“没有年轮的树”等意象的描绘组合,体会诗歌隽咏悠长、柔美、真挚的思想感情。
  四、教学难点
  语言品味、鉴赏和情志的熏陶。
  五、创新教学设计
  现代诗歌的教学要求创新
  1.设计诗意盎然的训练点;
  2.创造有新意的教学手法;
  3.设计有创意的教学思路;
  4.设计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
  六、教学准备
  1.《乡愁》课件(乡愁四韵MTV片段)
  2.录制范读录音或范读录音(磁带)
  3.比较阅读材料(《乡色酒》、《月之故乡》、《静夜思》)
  七、课时安排 1课时
  八、教学过程
  第一模块:导入新课(2分钟)
  乡情导入 播放乡愁四韵MTV片段或回忆背诵写《乡愁》的古诗词导入。
  第二模块:诵读(15分钟)
  1.播放录音。
  2.展示范读。要求学生注意朗读的语调、语速和节奏。
  3.朗读。找四名男同学朗读余光中的《乡愁》并点评。
  4.女同学朗读席慕蓉的《乡愁》。
  5.默诵诗歌,想像两首诗的意象和意境。
  6.师过渡总结。如果说余光中先生《乡愁》是一首悠长含蓄隽咏严谨的写意诗,那么席慕蓉的乡愁就更像一幅水墨画。
  7.欣赏《乡色酒》。
  8.生自由朗读体会。
  9.师指导朗读。读余光中的诗要慢读,有节奏的读;读席的诗要轻声读。
  第三模块:品味、体验、想像、感悟诗的真挚情感(15分钟)
  1.讲析。诗的情感显露于诗的字里行间。两首《乡愁》,一种况味。两位作者都生在大陆,但生活在台湾,这是他们能写出这种意境悠远的《乡愁》诗的根本原因。一首结构严谨,重复和叠词的运用,形成一唱三叹的旋律,给人以一种隽永悠长,低回怅惘的美感;另一首像清新而蒙胧的三幅画,营造出一种柔美的意境和对善良的、大智慧的追求。
  2.活动。找出第一首《乡愁》诗中在四节中相同位置的字、词、句,进行归类、品析。用全诗充满__________美,美在“____________”这一句式在品析的语言中说出来。(可能会出现的说法:①“邮票”“船票”“坟墓”“海峡”这些词在每节诗的同一位置,都很有含蓄美,美在它们选取了代表漂泊、隔离、绝别的具体事物来承载抽象的,难以捉摸的恋国思家之情。②“一枚”“一张”“一方”“一湾”这些数量词美在它们用得准确,富于变化,形象地表述出“邮票”“船票”“坟墓”“海峡”的形状和象征意义。③还有“小小”“窄窄”“矮矮”“浅浅”以及“小时候”“长大后”“后来”“而现在”,这些叠词和表现时间变化的词用得好,用得美,美在它们既增加了诗意,又表达出作者的情感变化以及思乡之情的与日俱增。④“这头”“那头”“外头”“里头”这些方位词美,美在它们自然显示了空间的隔离,反复使用营造出一种字字关情、琅琅上口的韵律美。)
  3.随机点拔、小结。四节诗,每一节字数相同,结构相似,给人以结构美、节奏美、对应美、韵律美的感觉。从语言上来说“邮票”“船票”“坟墓”“海峡”是选择的意象美,而“小小”“窄窄”“矮矮”“浅浅”这些叠词以及“乡愁是……”这一句式体现音乐美,“这头”“那头”“外头”“里头”以及结构相似的小节富有节奏美、整齐美。而数量词和表示时间的词又充满变化美。四个场景,四种意象,其载体巧妙,突出了诗人的情感,集中一个“愁”字,可谓高度概括。
  4.此诗特点。指导学生轻声朗读,体现诗歌的音乐美,营造一种低回、咏叹、回味悠长的“乡愁”情。
  5.生自读品味席诗《乡愁》。读出感情,体会意境。
  第四模块:积累、训练、迁移(10分钟)
  纵观两首诗,都运用了“乡愁是……”这一句式。第一首诗中“乡愁是邮票、船票、坟墓、海峡”,第二首诗中“乡愁是一支轻远的笛,是没有年轮的树”都透出诗人淡淡的思念与哀愁,请根据想像:
  ⑴有声诵读并背诵两首诗。
  ⑵仿照诗作中“乡愁是……”这一句式,写一写你的“乡愁”。可以是一句,也可以是多句。学生例句举例。
  乡愁是一怀浓浓的酒,
  乡愁是一轮被云雾遮盖的月,
  乡愁是故乡那山泉缓缓流淌的小溪,
  乡愁是别离时爸爸妈妈的挥手,
  乡愁是雕刻在记忆中的古老的童话
  ……
  ⑶席慕蓉的《乡愁》改写成一篇散文。
  播放歌曲《乡愁》学生以轻声读收束课堂。
  第五模块:作业设计
  1.席慕蓉《乡愁》三幅画,用文字表述出来。
  2.情感、语言、结构、意象、意境等方面比较两首诗的异同点。
  3.余光中在《乡愁》一诗中,把“邮票”“船票”“坟墓”“海峡”等四个意象分别用“小小的”“窄窄的”“矮矮的”“浅浅的”来形容,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作业设计意图:两首诗同是乡愁,表意方式都很独特,用几种意象表现作者思想感情,可谓构思独特,品味这些意象和构成意境可以增加学生对诗歌的兴趣,提高学生赏读诗歌的能力)
  九、教学反思
  《乡愁》诗两首的教学,由于思路设计比较简捷、实用,抓住了诗歌的特点,强化了学生的品味、感悟与实践,课堂容量比较大,完成了教学任务,但有几点值得反思:
  1.突出学生的主体作用,完成诵读与背诵任务的同时,还应给学生留下自由发展空间。
  2.理解诗中意象与意境,增强学生兴趣的同时,应提高学生鉴赏能力。
  3.生独立学诗,鉴赏能力有待加强。
  4.增强学生的学习阅读量,通过比较阅读,欣赏联读等阅读方法,多角度、全方位学习现代诗和古诗,培养学生热爱诗歌并提高欣赏、品味和感悟能力。
  附作品:
  一、乡色酒
  舒兰(台湾)
  三十年前
  你从柳树梢头望我
  我还年少
  你圆
  人也圆
  三十年后
  我从椰树梢头望你
  你是一杯乡色酒
  你满
  乡愁也满
  二、月之故乡
  彭邦桢(台湾)
  天上一个月亮
  水里一个月亮
  天上的月亮在水里
  水里的月亮在天上
  低头看水里
  抬头看天上
  看月亮
  思故乡
  一个在水里
  一个在天上
  三、静夜思
  李白
  床前明月光
  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
  低头思故乡
  (作者单位:067303河北省兴隆县六道河中学)
其他文献
新课标要求教师教学以学生为主体,一切教学活动围绕学生展开,语文教学中的阅读教学也不例外,笔者就此谈谈自己的一些看法。  一、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1.让学生带着“问题”走进课堂,带着“问题”走出课堂  课前学生预习产生的问题是学生思考留下的痕迹,应该鼓励学生对课文质疑,这样在一堂课上学生就能找到自己的兴趣点。  另外,语文课堂容量比较大,知识点比较散,因而很少有学生一堂课下来全部都懂,
期刊
高中语文“阅读与鉴赏”部分,明确提出了“探究性阅读”的概念:“学习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发展想象能力、思辨能力和批判能力。”就目前高中语文教学实际而言,探究性阅读没有得到足够重视。因此,有必要对其本质、重点、实施策略作深入具体分析与反思。  一、什么是探究性阅读  “探究”是一项围绕“问题”展开的活动,是主动发现、逐步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过程,是深入拓展和创新发现的途径和方式。“探究性学习”是与“接
期刊
课堂教学是素质教育的主阵地,在时间紧,任务重的情况下,课堂效率的提高,对于英语成绩的提高显得尤为重要。如果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在课堂四十分钟内把任务完成得非常好,课下不需要费很多时间,费时少,但成绩好,那么学生就会对英语学习越来越有兴趣,学习的主动性就会越来越强,教师教起来会越来越轻松。而怎样才能提高课堂效率呢?我认为创设良好的教学课堂气氛,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激发兴趣,把认知过程和情意过程的
期刊
陶渊明的《归去来兮辞》被选入现行高一教材中。作为历世经典之作,又是一篇自读课文,在教学时,笔者着重从审美角度出发,让学生在诵读中进行“美点寻踪”。接受美学认为,艺术美是由‘文本’和欣赏者共同创造的,如果没有欣赏者的积极参与,作品美的价值就无法显示出来。为此,笔者教学本文时进行了如下引导。  一、走进文本,点击情趣  古人深受儒家“学而优则仕”思想影响,读书目的就是为了做官。范进、孔乙己等一大批读书
期刊
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是时代的需要,教育是培养创新精神和创新人才的摇篮。高中语文作为基础教育的基础学科就其本身的特点和功能,决定了它对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具有义不容辞的责任。而本位性的高考一直束缚了师生的手脚,限定了我们的想象,规范了我们的思维,高中三年成了一个跳板,而非桥梁,跳过去了便是胜利,没跳过去的便摔得遍体鳞伤。现实的高中教育桎梏了学生思维,教学演变为简单的反复弹跳的机械运动,我们面临的是一个既
期刊
“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掌握较好的读书方法,是获取知识的源泉。随着课程的改革,小学生阅读习惯的培养在教学中占据着越来越重要的地位。因此,在教学中应积极培养小学生的阅读能力,使阅读成为陪伴孩子终身学习的良好习惯,成为其塑造人文素养的重要渠道。  一、以课文为基础,课内外结合,扩大阅读量  小学语文课程标准明确规定:小学阶段背诵优秀诗文不少于150篇;课外阅读量不少于150万字。
期刊
《孔雀东南飞》是我国文学史上第一部长篇叙事诗,沈归愚称其为“古今第一首长诗”,是我国古代民间文学中的光辉诗篇之一,《孔雀东南飞》与北朝的《木兰诗》并称“乐府双璧”及“叙事诗双璧”。后又把《孔雀东南飞》《木兰诗》与唐代韦庄的《秦妇吟》并称为“乐府三绝”。它在文学史上的影响可见一斑。  《孔雀东南飞》外形是叙事诗,但完全可以把它当成小说来读。或者我们可以把它称为“诗化了的小说”。说其是“小说”,是因为
期刊
语言是有声的艺术,而不是静寂的符号,所以学好语文就要朗读,朗读背诵是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读书百遍,其义自见”,这句话形象地说明了朗读、背诵与理解之间有相互依存的关系,也就是说对于文章的理解必须建立在反复朗读熟悉的基础上。因此,笔者从多年的语文教学中深刻认识到语文课要重视朗读教学。  一、朗读有助于加深对文章的深刻理解  朗读是感知教材内容的第一步,也是一种教学手段。朗读是学习语文的一扇窗口,
期刊
【摘要】在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如何进行创新呢?本文认为:让单一的课本知识传授变成多样化的传授,让一言堂变成群言堂,鼓励学生多动脑、多发现;在阅读和写作方面要大胆尝试、探索,出新成果;要让学生完成从“学答”到“学问”的转变;要在语文教学中创造性地进行审美教育和德育教育。  【关键词】新课程;初中语文;创新教学  新世纪的教育是全面创新的教育,语文教学也离不开创新,它可以给语文教学带来新的生气和活力。
期刊
柳永是北宋第一个专力写词的作家。有《乐章集》,存词近200首。传说他的《望海潮》 “重湖叠巘清嘉,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句,竟使金主完颜亮“遂起投鞭渡江之志”。《雨霖铃》(人教版高中语文教科书(必修)第三册)与《采莲令》(为拓展学生视野而补入),则是他在离情别绪方面表达得缠绵悱恻的代表作。赏析如下:  《雨霖铃》  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
期刊